具有排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功能的排洪系统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69378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中,混凝土挡墙6还可为素混凝土挡墙或其它刚性结构挡墙。
[0031]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斜槽-涵管式的排洪系统,且库内尾矿渗水、地下泉水较多的排洪系统,本发明在排洪系统封堵完成并结束其排洪水功能后,还能够利用原排洪系统能作为一个排尾矿渗水和地下泉水的通道。本发明还适用于防止排洪系统漏砂,但不适用于排洪系统结构已受到严重毁坏,已出现发展型漏砂的情况。出现发展型漏砂时,须先对结构进行治理,控制稳定后方可采用本发明。
[0032]本发明的设计原则:对应功能,细化结构。将封堵体划分成两部分,以分别实现“不过洪水”、“过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不漏砂”的功能需求。第一部分位于进水构筑物,称为上游封堵结构,其目的是结束该排洪系统的泄流功能,防止洪水再进入排洪系统,实现“不过洪水”;第二部分位于排洪构筑物出口,称为下游封堵结构,其目的是保证库内地下泉水正常泄流,同时尾砂不流出,实现“过地下泉水(尾矿渗水),不漏砂”。
[0033]本发明的上游封堵结构和下游封堵结构可独立施工。可以先进行进口处的施工,也可以先进行出口处的施工,或者同时进行施工。上游封堵结构主要作用在于切断上游来水,避免库内洪水增大排洪系统的内水压力;下游封堵结构主要用于排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
[0034]下面结合背景案例和具体施工方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35]案例背景:
某尾矿库原有库内排洪系统为斜槽-涵管,上游斜槽进口为矩形,尺寸为高1.8m,宽0.8m,下游涵管为圆拱直墙型,高为1.2m,宽为0.5m,拱顶直径为0.5m,泄流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之前该尾矿库在运行过程中曾发生斜槽盖板破裂的漏砂行为,后经砂袋回填处理后,多年来未再发生漏砂情况。为安全起见,闭库处理时,考虑封堵原排洪系统,从滩顶新建明渠排洪。现场踏勘,发现在无洪水的旱季,该斜槽排水口仍有一定流量(约lm3/h)的清水泄出,雨季时流量会增大,已知流量不超过20m3/h,通过调查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建库前未对库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建库时未对库内泉眼进行妥善处理,导致库内排洪系统成为主要地下泉水过流通道,因此要求封堵后,地下泉水依然能通过该通道正常排出。在闭库滩面治理时,斜槽内有少量尾砂排出,但并非发展型漏砂,两天内停止,之后并未复发,因此要求封堵后,要保证原排洪系统不漏砂。
[0036]施工方案:
上游封堵结构施工:由于原排洪系统内常年有地下泉水流动,因此新建明渠修建完毕后,只进行上游封堵结构施工,即对斜槽I的进口段凿毛底板和槽壁后,现浇混凝土块4,斜槽I的盖板间的缝隙2内填塞有无纺土工布I,无纺土工布I边沿延伸至斜槽I的盖板上,无纺土工布I的延伸边沿上浇注有水泥砂浆3,无纺土工布I的延伸边沿通过水泥砂浆3固定在斜槽I的盖板上,现浇混凝土封堵段长1.5m。
[0037]下游封堵结构施工:待闭库工程其它项目完成后,才进行下游封堵结构施工。首先以涵管5下游出口为起点,先将涵管5出口顶部挖开4m长,然后对该段混凝土底板15进行开挖,对后2m段的涵管5处的混凝土底板15用混凝土回填调坡至20%,四周涵管5管壁抹水泥砂楽加固抹光,形成沉砂池16 ;对近出口的前2m段涵管5修筑毛石混凝土挡墙,饶筑时,混凝土挡墙6从上到下预留观察孔8、溢流孔9和冲砂孔10。然后安置沉砂池16内预留的除砂钉耙13,钉耙13包括耙体和与耙体相连的耙柄,耙柄从冲砂孔10伸出。在冲砂孔10的进口端设置木塞14,钉耙13的耙体端延伸至沉砂池16内,木塞14中间开有供耙柄穿过的孔,木塞14和耙柄之间设有无纺土工布II。
[0038]最后,对涵管5进行修复,观察孔8保持通透,对溢流孔9塞第二土工布塞11。运行过程中,沉砂池16之上形成过水区,一般情况下,水中携带的尾砂,尾砂粗粒(直径大于0.2mm)通过沉砂池16沉淀掉,尾砂细粒通过溢流孔9中的第二土工布塞11过滤,清水通过溢流孔9排出,当流量超常时,水从观察孔8排出。当溢流孔9处流量减小,或无纺土工布II变黑,定期将第二土工布塞本体19取出清洗或更换;并定期清理溢流孔9处淤砂,且定期对沉砂池16进行清砂,拔除木塞14,用工具钩出耙柄与冲砂孔10之间的第一土工布塞12,然后来回推动钉耙13清砂,必要时,可从观察孔8放入冲水管,用水泵抽水冲砂,辅助清砂。若发生大规模漏砂,水砂浓度增高,流速增大,尾砂不能通过沉砂池16及时沉淀时,会通过观察孔8流出。当观察孔8出水携砂,应及时进行调查,确认是否发生漏砂,以采取应对措施,所以,观察孔8在一定程度能起到预警作用。
[003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0]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排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功能的排洪系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封堵结构和下游封堵结构,所述上游封堵结构包括斜槽(I),所述斜槽(I)的盖板间留有缝隙(2),所述缝隙(2)内填塞有无纺土工布I,所述无纺土工布I边沿延伸至斜槽(I)的盖板上,无纺土工布I的延伸边沿上浇注有水泥砂浆(3),无纺土工布I的延伸边沿通过水泥砂浆(3)固定在斜槽(I)的盖板上;所述斜槽(I)的进口段设有混凝土块(4);所述下游封堵结构包括涵管(5 ),涵管(5 )的出口端设有混凝土挡墙(6 ),混凝土挡墙(6 )上方设有混凝土盖板(18),混凝土挡墙(6)的上游侧侧面上设有水泥砂浆抹面层(7),混凝土挡墙(6)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观察孔(8)、溢流孔(9)、冲砂孔(10);混凝土挡墙(6)的上游侧设有沉砂池(16),沉砂池(16)上方为中空的过水区(17),沉砂池(16)底部设有混凝土底板(15),混凝土底板(15)上表面为倾斜面;所述溢流孔(9)内设有第二土工布塞(11),第二土工布塞(11)包括第二土工布塞本体(19)和塞杆(20),第二土工布塞本体(19)与塞杆(20)相连;所述冲砂孔(10 )的进口端设有第一土工布塞(12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排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功能的排洪系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砂孔(10)的出口端设有木塞(14),所述冲砂孔(10)内设有钉耙(13),所述钉耙(13)包括耙体和与耙体相连的耙柄,钉耙(13)的耙体端延伸至沉砂池(16)内,所述木塞(14)中间开有供耙柄穿过的孔,木塞(14)和耙柄之间设有无纺土工布II。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排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功能的排洪系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土工布I延伸至斜槽(I)的盖板上的长度彡30c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排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功能的排洪系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土工布塞本体(19)包括缠绕无纺土工布II的经防锈处理的铁丝圈或不锈钢圈,所述塞杆(20)采用直径为6mm的经防锈处理的铁丝或不锈钢丝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排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功能的排洪系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挡墙(6)为毛石混凝土挡墙或素混凝土挡墙。
6.如权利要求1所或2述的具有排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功能的排洪系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抹面层(7)的厚度多5cm。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排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功能的排洪系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板(15)的上表面是坡度为10%?60%的斜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排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功能的排洪系统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土工布I的规格为400g/m2,所述无纺土工布II的规格为80g/m2。
【专利摘要】具有排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功能的排洪系统封堵结构,包括上游封堵结构和下游封堵结构,上游封堵结构包括斜槽,斜槽的盖板间留有缝隙,缝隙内填塞有无纺土工布Ⅰ;斜槽的进口段设有混凝土块;下游封堵结构包括涵管,涵管出口端设有混凝土挡墙,混凝土挡墙上方设有混凝土盖板,混凝土挡墙上游侧侧面设有水泥砂浆抹面层,混凝土挡墙设有观察孔、溢流孔、冲砂孔;混凝土挡墙的上游设有沉砂池,沉砂池上方为过水区,沉砂池底部设有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上表面为斜面;溢流孔内设有第二土工布塞;冲砂孔的进口端设有第一土工布塞。本发明能实现“不过洪水”,却可以“过地下泉水和尾矿渗水,不漏砂”,且施工工程量小,成本低、工期调度灵活。
【IPC分类】E02B7-00
【公开号】CN104790351
【申请号】CN201510196273
【发明人】陈雯, 唐猛, 邓书申
【申请人】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