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及封闭式地下防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6113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及封闭式地下防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及封闭式地下防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地下防渗处理主要用于隔断地下水的联系,将地下水污染源封闭在一个区域,防止污染源扩散,继续污染洁净的地下水。现有的采用混凝土浇筑防渗墙的方法,会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用于连接至少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所述连接柱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连接柱高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柱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连通,另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柱插置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具有管腔;所述管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
[0006]优选地是,所述的连接柱上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沿所述连接柱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注浆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注浆管插置于所述注浆孔内。
[0007]优选地是,所述注浆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注浆孔与所述管腔。
[0008]优选地是,还包括金属导柱,所述金属导柱与所述连接柱连接。
[0009]优选地是,所述的金属导柱或所述连接柱其中之一上具有凸头,另一个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的凸头和燕尾槽互相卡合。
[0010]优选地是,所述连接柱为长方体形状。
[00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封闭式地下防渗装置。
[001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3]地下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以及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所述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通过所述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防渗膜或渗透膜端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注浆管和所述安装孔内填充有水泥,水泥将防渗膜或渗透膜、连接柱和定位管或定位柱粘接。
[0014]优选地是,还包括定位管或定位柱,所述的防渗膜或渗透膜一端连接在定位管或定位柱上,定位管或定位柱插置于安装孔内。
[0015]优选地是,所述防渗膜或渗透膜端部缠绕在所述定位柱或所述定位管上,包裹所述定位柱或所述定位管。
[0016]优选地是,所述防渗膜或所述渗透膜连接为封闭的环形。
[0017]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及封闭式地下防渗装置,可以通过连接柱连接多个防渗膜或渗透膜连接,组成较大面积的防渗封闭装置,可将污染源封闭在一个区域内。本实用新型利用在安装孔内注浆,将防渗膜或渗透膜与连接柱的连接部位密封,防渗效果更好,优化了防渗功能。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清洁型防渗膜或渗透膜,地下的耐久性较好,且在腐蚀过程中,不会遗留污染。采用定位管,定位管内也可以容纳水泥浆,注浆更方便,固定效果更好。金属导柱可以支撑连接柱,防止连接柱弯曲变形,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将连接柱及防渗膜或渗透膜放置到位。采用注浆管,注浆管的材料与连接柱的材料可以不同,注浆管可以采用更加容易注浆的材料制造,方便注浆。采用注浆管,也可增加注浆的施工方法,既可以在注浆管的管壁上设置通孔,水泥浆从通孔注入安装孔内;也可以不设置通孔,而是在注浆的同时,将注浆管向上逐渐拔出,注浆完成,注浆管完全拔出,这样可以重复利用注楽管,节省成本。
[0018]本实用新型可将防渗膜或渗透膜组合连接,形成较大面积的防渗膜或渗透膜。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组装、连接后,在地上开挖出空槽,下放防渗膜或渗透膜,然后采用砂土回填,即可达到防渗目的,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防渗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防渗装置未注浆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防渗装置其中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
[0023]1、防渗膜或渗透膜;2、连接柱;21、燕尾槽;22、凹槽;3、安装孔;5、金属导柱;6、注浆管;61、管腔;51、凸头;7、水泥;8、注浆孔;9、定位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所示,地下防渗装置,包括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I和多个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地下防渗用连接接头包括金属导柱5和连接柱2。连接柱2上具有燕尾槽21,金属导柱5设置有凸头51。凸头51和燕尾槽21互相卡合,使连接柱2和金属导柱5连接。以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1、一个金属导柱5和一个连接柱2为例说明。所述的连接柱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沿所述连接柱2高度方向延伸。连接柱2上还设置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 —端与所述安装孔3连通,另一端的开口 22位于所述连接柱2的侧壁上。所述的防渗膜或渗透膜I 一端包裹在定位管9上,将防渗膜或渗透膜I端部与定位管9连接。带有防渗膜或渗透膜I的定位管9插置于安装孔3内。安装孔3 —侧设置有注浆孔8。注浆孔8内插置有注浆管6。注浆管6具有管腔61。注浆管6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通孔连通注浆孔8和管腔61。所述的管腔61和安装孔3内注有水泥7,水泥7使防渗膜或渗透膜1、定位管9和连接柱2粘接,并使管腔61、安装孔3和注浆孔8封闭。
[0026]如图2所示,使用时,每两块防渗膜或渗透膜I采用一个连接柱2连接,使多块防渗膜或渗透膜I依次连接组成需要的长度或形成如图3所示的封闭的环形。凸头51和燕尾槽21卡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