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077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平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的密集化发展趋势,市区建筑的管理要求日益提高,则对于更快更安全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针对深基坑工程,由于其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窄等特殊条件,为了确保基坑围护的变形值,并满足设计的多元性发展,地下室的设计变得更为节能且变化性更强,在尽量减少混凝土材料等消耗的同时,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设计效果,基坑往往复杂多变,标尚众多,在此如提下,对基坑围护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在现有的深基坑围护工程中,通常会在同一基坑中出现高差较大的深、浅基坑区域,其基础底板无法完成闭合以形成对撑,导致整个基础底板无法形成整体换撑,不利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平支撑体系,以解决现有的深基坑围护工程中,深、浅基坑区域的基础底板无法闭合,影响地下室结构施工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平支撑体系,包括水平支撑、安装于深基坑区域基础底板上的剪力墙以及安装于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上的牛腿柱,所述水平支撑架设于所述剪力墙和牛腿柱的顶部。
[0006]较佳地,所述深基坑区域基础底板内预埋有用于所述剪力墙成型的插筋、主筋和箍筋,所述水平支撑与所述剪力墙一体成型。
[0007]较佳地,所述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内预埋有用于所述牛腿柱成型的插筋、主筋和箍筋,所述水平支撑与所述牛腿柱一体成型。
[0008]较佳地,所述水平支撑在深、浅基坑相连接处的侧面堆叠有若干砂包。
[0009]较佳地,所述水平支撑的内部骨架包括横向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和竖向的联系梁,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与所述联系梁交错形成网格状。
[0010]较佳地,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包括主筋和四肢箍,所述四肢箍连接所述主筋和所述剪力墙,以及所述主筋与所述牛腿柱。
[0011]较佳地,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靠近所述联系梁的位置处预埋有轴力监测点。
[0012]较佳地,所述轴力监测点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上间隔设置。
[0013]较佳地,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数量为13根,所述联系梁的数量为2根。
[0014]较佳地,所述剪力墙和牛腿柱均为直角梯形,且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远离所述水平支撑所在的一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平支撑体系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本实用新型利用水平支撑将安装于深、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上的剪力墙和牛腿柱连接,更快更好地实现了基坑围护的换撑,解决了高差较大的同一基坑中两个标高的基础底板之间的连接;
[0017]2、对于有多种标高的地下室结构,需要拆除部分支撑体系完成结构施工的工况,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平支撑结合牛腿柱、剪力墙的设置,使基础底板形成整体对撑,为地下室结构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
[0018]3、水平支撑、剪力墙以及牛腿柱均为一体成型,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且不会影响施工进度;
[0019]4、在局部基础底板无法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在水平支撑的侧面堆叠砂包,通过堆砂反压的辅助措施,达到减少基坑变形,确保周边环境安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水平支撑体系的俯视图;
[0021]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22]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水平支撑体系中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方式的水平支撑体系中牛腿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水平支撑、11-钢筋混凝土支撑梁、12-联系梁、13-四肢箍、14-轴力监测点、20-剪力墙、21-深基坑区域基础底板、30-牛腿柱、31-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40-砂包、41-隔离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平支撑体系,请参考图1和图2,包括水平支撑10、安装于深基坑区域基础底板21上的剪力墙20以及安装于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31上的牛腿柱30,所述水平支撑10架设于所述剪力墙20和牛腿柱30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所述水平支撑10将安装于所述深、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21、31上的剪力墙20和牛腿柱30连接,进而将深、浅基坑区域的两个基础底板形成整体对撑,形成深、浅基坑区域的换撑和传力,保证浅基坑区其他号房结构施工,为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0028]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2,所述深基坑区域基础底板21内预埋有用于所述剪力墙20成型的插筋、C25主筋和AlO箍筋,所述水平支撑10与所述剪力墙20 —体成型,当然,浅基坑内其他号房支撑拆除需以水平支撑体系混凝土强度达到80%为前提,以确保施工安全;所述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31内预埋有用于所述牛腿柱30成型的插筋、C28主筋和AlO箍筋,所述水平支撑10与所述牛腿柱30 —体成型,换句话说,水平支撑10、剪力墙20以及牛腿柱30均为一体成型,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且不会影响施工进度。
[0029]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3,所述水平支撑10在深、浅基坑相连接处的侧面堆叠有若干砂包40,在局部基础底板无法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在水平支撑10的侧面堆叠砂包40,通过堆砂反压的辅助措施,达到减少基坑变形,确保周边环境安全的目的,在拆除支撑阶段,采用由两边向中间浇筑的顺序,采用分块间隔浇筑基础底板,分段拆除水平支撑10的方式完成该区域基础底板的施工。
[0030]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1,所述水平支撑10的内部骨架包括横向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梁11和竖向的联系梁12,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11的数量为13根,截面尺寸为700 X 800mm,所述联系梁12的数量为2根,截面尺寸为700 X 700mm,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11与所述联系梁12交错形成网格状,较佳地,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11包括主筋和四肢箍13,所述四肢箍13连接所述主筋和所述剪力墙20,以及所述主筋与所述牛腿柱30,具体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11由C22主筋和AlO四肢箍形成钢筋骨架,采用@600短钢管排架(@的含义为间隔,@600短钢管排架意为间隔为600_的短钢管组成的排架)形成模板体系,与所述剪力墙20、牛腿柱30 —体浇筑。
[0031]较佳地,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11靠近所述联系梁12的位置处预埋有轴力监测点14,所述轴力监测点14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11上间隔设置,请重点参考图1,以钢筋混凝土支撑梁11的数量为13根为例,共需要设置6个轴力监测点14,在支撑形成阶段和拆除阶段对支撑进行不间断观测,随时掌握支撑的轴力变化情况,具体方式为:支撑形成阶段保证每周一次,支撑拆除阶段保证每天二次,支撑拆除后至基础底板完成至设计强度阶段保证每周一次监测,并记录监测数据,从而实现信息化施工。
[0032]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4和图5,所述剪力墙20和牛腿柱30均为直角梯形,且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远离所述水平支撑10所在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牛腿柱30的上底为800mm,下底为1800mm,高为1050mm的直角梯形构造;所述剪力墙20的上底为1500mm,下底为3500mm,高为4050mm的直角梯形构造。
[00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平支撑体系,包括水平支撑10、安装于深基坑区域基础底板21上的剪力墙20以及安装于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31上的牛腿柱30,所述水平支撑10架设于所述剪力墙20和牛腿柱30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所述水平支撑10将安装于所述深、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21、31上的剪力墙20和牛腿柱30连接,进而将深、浅基坑区域的两个基础底板形成整体对撑,形成深、浅基坑区域的换撑和传力,为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003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水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安装于深基坑区域基础底板上的剪力墙以及安装于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上的牛腿柱,所述水平支撑架设于所述剪力墙和牛腿柱的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基坑区域基础底板内预埋有用于所述剪力墙成型的插筋、主筋和箍筋,所述水平支撑与所述剪力墙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内预埋有用于所述牛腿柱成型的插筋、主筋和箍筋,所述水平支撑与所述牛腿柱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在深、浅基坑相连接处的侧面堆叠有若干砂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的内部骨架包括横向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和竖向的联系梁,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与所述联系梁交错形成网格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包括主筋和四肢箍,所述四肢箍连接所述主筋和所述剪力墙,以及所述主筋与所述牛腿柱。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靠近所述联系梁的位置处预埋有轴力监测点。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力监测点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上间隔设置。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数量为13根,所述联系梁的数量为2根。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和牛腿柱均为直角梯形,且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远离所述水平支撑所在的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支撑体系,包括水平支撑、安装于深基坑区域基础底板上的剪力墙以及安装于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上的牛腿柱,所述水平支撑架设于所述剪力墙和牛腿柱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所述水平支撑将安装于所述深、浅基坑区域基础底板上的剪力墙和牛腿柱连接,进而将深、浅基坑区域的两个基础底板形成整体对撑,形成深、浅基坑区域的换撑和传力,为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IPC分类】E02D17/02, E02D29/045
【公开号】CN204940296
【申请号】CN201520555789
【发明人】施恩, 崔晓强, 谭江, 王家东, 龚寅
【申请人】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