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拖拉滑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28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桥梁拖拉滑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滑道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桥梁施工中的桥梁拖拉滑 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老城市的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如城市 中的铁路桥,因建造年代久、孔径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车辆越来越多,交通拥挤,也需要新建很多立交桥,然而铁路桥的维修或扩建 施工及新桥的建筑,传统的方法为框构桥顶进法,需要将城市的交通主干道封闭及铁路运 行的中断,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城市地下的各种管网密布,也需要迁移,对人们生 活造成的影响很大,由于存在的这些问题,对桥梁施工造成很大的压力,因而束缚了城市交 通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保证城市主干道交通和铁路 行车不中断、城市管网基础设施不迁移的前提下可进行桥梁施工的桥梁拖拉滑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桥梁拖拉滑道装置,其特征在 于由钢板护靴、不锈钢板、四氟板、预埋钢板滑槽、锚固钢筋和承台组成;承台的凹槽内固 定连接预埋钢板滑槽,承台内预埋钢板滑槽的两侧等距离设有锚固钢筋,锚固钢筋与预埋 钢板滑槽的侧壁固定连接,预埋钢板滑槽上设有四氟板;钢板护靴与不锈钢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不锈钢板的厚度为0. 8 1. 2mm,所述的四氟板的厚度为4. 8 5. 2mm。承台内每隔0. 5米设有锚固钢筋。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1、一次制作时间短,施工方便,结构简便,易于安装;2、占用空间小,不需封闭交通主干道及铁路运行中断,因而不影响城市交通,使两 侧道路通行;3、不需要迁移城市地下管网,把城市地下管线的影响降到了最低;4、保证移动的砼构件在滑道装置里行走,减少安全隐患,降低施工成本。本发明创造,可以保证在城市主干道交通和铁路行车不中断、桥下基础设施不迁 移的前提下进行桥梁施工,将传统的框构桥顶进法创新为门式刚构拖拉法施工,在解决城 市桥梁改建施工与城市交通和铁路运营相互影响方面效果明显,施工过程中城市道路和铁 路运输均不中断,不仅桥梁本体施工安全,还妥善解决了工程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城市地下 管网不用动迁,大大减少了投资额,技术先进,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桥梁拖拉滑道装置由钢板护靴⑴、不锈钢板(2)、四氟板(3)、预埋 钢板滑槽(4)、锚固钢筋(5)和承台(6)组成。承台(6)的凹槽内固定连接预埋钢板滑槽(4),承台(6)内预埋钢板滑槽⑷的 两侧等距离设有锚固钢筋(5)(本实施例选择每隔0.5米设有锚固钢筋(5)),锚固钢筋(5) 与预埋钢板滑槽⑷的侧壁固定连接,预埋钢板滑槽⑷上设有四氟板⑶;钢板护靴⑴ 与不锈钢板(2)固定连接。不锈钢板(2)的厚度为0. 8 1. 2mm,四氟板(3)的厚度为4. 8 5. 2mm。施工时,先在需要进行桥梁施工的位置上制作承台,预制时,将预埋钢板滑槽的两 侧焊上锚固钢筋,半米一个,然后与承台固定,保证预埋钢板滑槽在上部砼构件拖拉时不至 于移动;钢板护靴在上部砼构件(7)预制时预埋在构件底部,也同样用锚固钢筋固定,保证 其不移动。这样,首先桥梁的砼构件在其它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先预制,然后经过承台上的预 埋钢板滑槽,不锈钢板与四氟板间的滑动,将上部砼构件拖拉到指定位置固定。
权利要求
桥梁拖拉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钢板护靴(1)、不锈钢板(2)、四氟板(3)、预埋钢板滑槽(4)、锚固钢筋(5)和承台(6)组成;承台(6)的凹槽内固定连接预埋钢板滑槽(4),承台(6)内预埋钢板滑槽(4)的两侧等距离设有锚固钢筋(5),锚固钢筋(5)与预埋钢板滑槽(4)的侧壁固定连接,预埋钢板滑槽(4)上设有四氟板(3);钢板护靴(1)与不锈钢板(2)固定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拖拉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板(2)的厚 度为0. 8 1. 2mm,所述的四氟板(3)的厚度为4. 8 5. 2m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桥梁拖拉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台(6)内每隔0.5米 设有锚固钢筋(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桥梁拖拉滑道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桥梁拖拉滑道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钢板护靴、不锈钢板、四氟板、预埋钢板滑槽、锚固钢筋和承台组成,承台的凹槽内固定连接预埋钢板滑槽,承台内等距离设有锚固钢筋,锚固钢筋与预埋钢板滑槽的侧壁固定连接,预埋钢板滑槽上设有四氟板;钢板护靴与不锈钢板固定连接。本发明创造可以保证城市主干道交通和铁路行车不中断、城市管网基础设施不迁移的前提下进行桥梁施工,将传统的框构桥顶进法创新为门式刚构拖拉法施工,在解决城市桥梁改建施工与城市交通和铁路运营相互影响方面效果明显,妥善解决了工程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E01D21/00GK101974883SQ201010506799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4日
发明者孙天佐, 孙天佑, 张润文, 李德柱, 李明, 王洪钧, 苏东波, 雷广顺 申请人: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