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眩板。
背景技术: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轮廓标、诱导标、防眩设施等,防眩板是为解决对向车灯眩光,安装在公路中央分隔带上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按材质分类,防眩板有塑料板体、玻璃钢板体、钢质金属板体等,其结构强度是影响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目前,公告号为CN2049596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眩板,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板体垂直连接,所述板体为S型,在所述板体的两侧设置有镂空,所述板体顶端设置有反射板,所述板体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筋板,筋板设置在板体的两侧;所述安装板为椭圆形;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反射板的材质为荧光材料。
这种防眩板通过将板体设为S型,并且在两侧的板体和安装板之间加设了筋板,但是筋板在板体和安装板之间产生的作用力仅仅将板体通过安装板安装时结构稳固了,但是,不能很好的对板体本身进行保护,并且这种结构生产加工复杂,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因此,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眩板,其具有整体结构强度高、防风能力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眩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在左视图状态时呈“人”字形,所述板体开口向下两支脚延伸的端部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底面与支脚的端面处同一平面,所述板体的两支脚之间至少设有一根加固梁,加固梁包括第一加固杆、第二加固杆以及控制第一加固杆在第二加固杆上滑动的固定件,所述第一加固杆插设于第二加固杆中,且外壁与第二加固杆的内壁贴合设置。
如此设置,将防眩板的本体设置成从左侧观测呈“人”字形,并且,“人”字形的开口向下形成两个支脚,在两个支脚的端头加设了用于安装固定的凸缘,凸缘底面与支脚的端面在同一平面,同时,在板体两支脚之间设有若干加固梁,通过可调节长度大小的加固梁,能使防眩板适应不同地区的风力,并且,这样的结构使得板体底部的宽度大于其顶部的宽度,使板体具有稳固的抗风结构、良好的板材强度和抗风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两支脚形成的撑开角度大小为a,所述a的大小在30°-120°之间。
如此设置,两支脚形成的撑开角度大小为a,并且a的大小在30°-120°之间。合理的设计结构,设计风缓和的从板体表面吹过,大大的减小风造成的推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凸缘与板体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凸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板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凸缘与板体之间设有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加强筋,加强筋一端与凸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板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加强了板体和凸缘之间的稳固度,大大的提高了板体在固定安装后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板体的底面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椭圆形。
如此设置,板体的底面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呈椭圆型,有效的提高了防眩板的美观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板与板体可拆卸连接。
如此设置,安装板与板体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板的拆卸或安装,同时有效的降低生产加工难度,合理的结构设计。
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设有耐磨层。
如此设置,安装板底面设有耐磨层,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所述耐磨层采用POM材料制成。
如此设置,耐磨层采用POM材料制成,是一种没有侧链、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型聚合物,并且具有优异的耐摩擦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板体两支脚之间交汇处设有圆弧型通风孔。
如此设置,板体两支脚之间交汇处设有圆弧型通风孔,使风从痛风孔吹过,能有效的降低风吹在板体上的推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两支脚的板面均呈内凹设置。
如此设置,两支脚的板体呈内凹设置,有效的提高了板体的美观度,并且有效的提高板体的挡风强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板体为耐候性树脂木质复合板。
如此设置,板体为耐候性树脂木质复合板,合理的选材,有效的降低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防眩板的本体设置成从左侧观测呈“人”字形,并且,“人”字形的开口向下形成两个支脚,在两个支脚的端头加设了用于安装固定的凸缘,凸缘底面与支脚的端面在同一平面,同时,在板体两支脚之间设有若干加固梁,通过可调节长度大小的加固梁,能使防眩板适应不同地区的风力,并且,这样的结构使得板体底部的宽度大于其顶部的宽度,使板体具有稳固的抗风结构、良好的板材强度和抗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防眩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防眩板图1中从左侧面观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防眩板中加固梁分解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体;2、凸缘;3、加固梁;31、第一加固杆;32、第二加固杆;33、固定件;4、加强筋;5、通风孔;6、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防眩板,包括板体1,板体1为耐候性树脂木质复合板;板体1为耐候性树脂木质复合板,板体1在左视图状态时呈“人”字形,板体1开口向下两支脚延伸的端部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凸缘2,凸缘2的底面与支脚的端面处同一平面,板体1的两支脚之间至少设有一根加固梁3,加固梁3的两端通过固定螺栓以及固定螺母的配合固定安装在两支脚之间。
加固梁3包括了第一加固杆31、第二加固杆32以及控制第一加固杆31在第二加固杆32上滑动的固定件33,第一加固杆31插设于第二加固杆32中,且外壁与第二加固杆32的内壁贴合设置,并且在第二加固杆32的插入端的外表面上设置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将固定件33套设在第二加固杆32上,并且在第二加固杆32有螺纹部分开设有三个凹槽,三个凹槽均匀的排布。
两支脚形成的撑开角度大小为a,并且a的大小在30°-120°之间;实际生产中,合理的设计结构,设计风缓和的从板体1表面吹过,大大的减小风造成的推力。
凸缘2与板体1之间设有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加强筋4,加强筋4一端与凸缘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板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加强了板体1和凸缘2之间的稳固度,大大的提高了板体1在固定安装后的结构强度。
板体1的底面设有安装板6,安装板6呈椭圆型,有效的提高了防眩板的美观度。
安装板6与板体1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板6的拆卸或安装,同时有效的降低生产加工难度,安装板6底面设有耐磨层,耐磨层采用POM材料制成,是一种没有侧链、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型聚合物,并且具有优异的耐摩擦性能,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板体1两支脚之间交汇处设有圆弧型通风孔5,使风从通风孔5吹过,能有效的降低风吹在板体1上的推力,并且还能有效的提高有通风孔5出板体1的柔韧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将防眩板的本体设置成从左侧观测呈“人”字形,并且,“人”字形的开口向下形成两个支脚,在两个支脚的端头加设了用于安装固定的凸缘2,凸缘2底面与支脚的端面在同一平面,同时,在板体1两支脚之间设有若干加固梁3,通过可调节长度大小的加固梁3,能使防眩板适应不同地区的风力,并且,这样的结构使得板体1底部的宽度大于其顶部的宽度,使板体1具有稳固的抗风结构、良好的板材强度和抗风性能。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