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调节预应力功能的加固桥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534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调节预应力功能的加固桥梁。



背景技术:

依据国家“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建设原则,研究适合农村公路建设,适合公路、铁路地方网络配套工程。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随着应用标准和质量要求的变化,“预应力纵向结构体”已趋于完善,并已广泛地用于按等级分类的不同规格大小的桥梁工程,以及跨江、湖、海特大桥的斜拉索工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特别大,地质状况、施工条件也特别复杂,西部山区和黄土高原好多个村镇都有川大、沟深、坡高、河宽的现状,因此地方交通运输的发展还很不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发达地区的客货运输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现有交通网络的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还很不够,好多地方交通也和工况条件、地方资源相关联,已构成了待实施的区域交通工程。如何适应现有工况条件,如何利用地方资源,如何建设村镇、按等级划分的公路,确实是一个很复杂、又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近几年来公路、铁路工程的建设标准越来越高,设计的弯道越来越少,规划的区域越来越广,川大、沟深、坡高、河宽的现状越来越明显,所要配套建造的中、小桥梁不计其数,故具有预应力功能的加固桥梁的研究具有积极作用,具有适合生态、节能环保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节预应力功能的加固桥梁,同现有的预应力桥梁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生态,养护费用更省,行车噪声更小,自重和建筑高度更小,减震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节预应力功能的加固桥梁,包括桥面层、右束位块、减震器、右顶板、右托板、右桥墩、右基座、拱形弹性体、竖直支柱、左基座、左桥墩、左托板、左顶板和左束位块,所述减震器共四个且其相互间等间距地分布在所述桥面层与所述左顶板和所述右顶板之间,所述左束位块和所述右束位块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状且其分别安装在所述桥面层下的左右两侧,所述左顶板和所述右顶板处于所述左束位块和所述右束位块之间且其下部分别安装有所述左托板和所述右托板,所述左托板和所述右托板下端分别与所述左桥墩和所述右桥墩相连,所述左桥墩和所述右桥墩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基座和所述右基座上,所述拱形弹性体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基座和所述右基座上且其上部与所述竖直支柱的底部相连,所述竖直支柱上部穿过所述左顶板和所述右顶板之间与所述桥面层底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采用具有上下减震和左右减震功能的建筑用阻尼弹簧隔振器。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弹性体采用抗锈钢材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左束位块和所述左顶板以及所述右束位块与所述右顶板之间均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生态,节能环保性好。

2、本实用新型养护费用更省,行车噪声更小,抗震性能好。

3、本实用新型自重和建筑高度更小,节约材料。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本实用新型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中:1-桥面层,2-右束位块,3-减震器,4-右顶板,5-右托板,6-右桥墩,7-右基座,8-拱形弹性体,9-竖直支柱,10-左基座,11-左桥墩,12-左托板,13-左顶板,14-左束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节预应力功能的加固桥梁,包括桥面层1、右束位块2、减震器3、右顶板4、右托板5、右桥墩6、右基座7、拱形弹性体8、竖直支柱9、左基座10、左桥墩11、左托板12、左顶板13和左束位块14,减震器3共四个且其相互间等间距地分布在桥面层1与左顶板13和右顶板4之间,左束位块14和右束位块2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状且其分别安装在桥面层1下的左右两侧,左顶板13和右顶板4处于左束位块14和右束位块2之间且其下部分别安装有左托板12和右托板5,左托板12和右托板5下端分别与左桥墩11和右桥墩6相连,左桥墩11和右桥墩6分别安装在左基座10和右基座7上,拱形弹性体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基座10和右基座7上且其上部与竖直支柱9的底部相连,竖直支柱9上部穿过左顶板13和右顶板4之间与桥面层1底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减震器3采用具有上下减震和左右减震功能的建筑用阻尼弹簧隔振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拱形弹性体8采用抗锈钢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左束位块14和左顶板13以及右束位块2与右顶板4之间均存在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拱形弹性体8的弯曲程度,可以对竖直支柱9产生一个特定大小的预应力,进而使得桥面层1施加了一个纵向预应力,配合减震器3能够提供更加有效地减噪和抗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