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渣掺和料的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548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结构类型,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炉渣矿粉作为掺和料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结构是我国主要的路面结构类型之一,其刚度大、扩散应力能力强、稳定性好、寿命长,因此在我国路面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常,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为增加其流动性、提高耐久性、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会加入矿粉、粉煤灰等掺和料。近年来,随着粉煤灰使用频率的逐渐增高,其价格也不断攀升。作为掺和料,其性价比也开始逐渐降低。

垃圾焚烧炉渣是生活垃圾焚烧的产物,具体是指焚烧炉炉排上残留的焚烧残渣和从炉排间掉落的细灰,其中炉渣的质量占到了垃圾焚烧产物总量的80%左右。试验研究表明,通过一定方法进行处理的炉渣矿粉是一种表观密度较低、存在微弱火山灰活性的材料。这些特征使得炉渣矿粉作为水泥混凝土用掺和料成为了可能。

经破碎、筛选等工艺处理的炉渣矿粉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将其应用于道路工程。公路工程的材料用量巨大,同时大量的炉渣资源作为废弃物无法处置,若将其用于水泥混凝土掺和料,不仅能够缓解日益严峻的道路建设材料问题,充分利用资源,同时还能减轻炉渣废弃产生的土地占用,减少处置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一种炉渣掺和料的混凝土路面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炉渣掺和料的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铺垫的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填隙碎石底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面层对应到每个行车道上均设置有两条耐压带和三条渗水带,所述耐压带和所述渗水带的延伸方向均沿与路面的行车方向一致,所述耐压带和所述渗水带交替设置;水泥混凝土面层为采用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矿粉作为掺和料的水泥混凝土材料。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条所述耐压带分别对应在该行车道的车辆轮胎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炉渣矿粉来源于垃圾焚烧的产物,并依次经过破碎、筛分、磁选、磨粉工艺生产而成。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耐压带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所述耐压带顶部设有的平面与路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耐压带底部的弧形嵌入到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由碎石块和水泥混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也掺入炉渣矿粉。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填隙碎石底基层由碎石堆叠而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炉渣作为掺和料加强了垃圾焚烧材料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减少了炉渣堆放与填埋的占地问题,减少了炉渣中重金属物质浸出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

(2)所得到的炉渣矿粉经磨粉后得到的炉渣矿粉颗粒较细,其在混凝土中能起到滚珠的作用,降低了混凝土拌合时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炉渣矿粉还能够填充混凝土之间的空隙,减少毛细孔隙;经磨粉后的炉渣矿粉体积比率较低,其弹性模量较低,适应路基结构变形的能力较强。由于渗水带中未掺入或者掺入较少量的炉渣矿粉,浇筑后其结构内存在毛细空隙,利于通过毛细空隙将路面积水排出。而耐压带中炉渣矿粉的含量稍高,可以减少毛细空隙,增加路面结构强度,延长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中:1、水泥混凝土面层,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填隙碎石底基层,4、耐压带,5、渗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炉渣掺和料的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铺垫的水泥混凝土面层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和填隙碎石底基层3,水泥混凝土面层1对应到每个行车道上均设置有两条耐压带4和三条渗水带5,耐压带4和渗水带5的延伸方向均沿与路面的行车方向一致,耐压带4和渗水带5交替设置;水泥混凝土面层1为采用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矿粉作为掺和料的水泥混凝土材料,两条耐压带4分别对应在该行车道的车辆轮胎处。

所采用的炉渣矿粉来源于垃圾焚烧的产物,并依次经过破碎、筛分、磁选、磨粉工艺生产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1的耐压带4中的炉渣矿粉的重量比重不超过30%。炉渣矿粉还能够填充混凝土之间的空隙,减少毛细孔隙;经磨粉后的炉渣矿粉体积比率较低,其弹性模量较低,适应路基结构变形的能力较强。由于渗水带5中未掺入或者掺入较少量的炉渣矿粉,浇筑后其结构内存在毛细空隙,利于通过毛细空隙将路面积水排出。而耐压带4中炉渣矿粉的含量稍高,可以减少毛细空隙,增加路面结构强度,延长路的使用寿命。

炉渣作为掺和料加强了垃圾焚烧材料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减少了炉渣堆放与填埋的占地问题,减少了炉渣中重金属物质浸出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所得到的炉渣矿粉经磨粉后得到的炉渣矿粉颗粒较细,其在混凝土中能起到滚珠的作用,降低了混凝土拌合时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耐压带4的横截面为圆形,且耐压带4顶部设有的平面与路面平齐。

耐压带4底部的弧形嵌入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内。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由碎石块和水泥混合而成,填隙碎石底基层3由碎石堆叠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中也掺入炉渣矿粉。

上述炉渣矿粉,其炉渣矿粉的掺量不宜超过30%,其金属物总量占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矿粉的2%以内。

上述炉渣矿粉,其制备过程可按照破碎→筛分→磁选→磨粉的工艺流程进行。

破碎:应采用圆锥式破碎机对垃圾焚烧炉渣进行破碎,从而得到破碎的炉渣,圆锥破碎机的排矿口宽度为30~35mm。

筛分:筛分应采用孔径为26.5mm的筛网进行,得到其筛下物。经筛网筛分之后绝大部分陶瓷、砖块以及未煅烧充分的金属物质都会得到筛除。

磁选:经筛分之后,炉渣矿粉之中仍有小块的铁质物质,应通过磁选予以去除。 磁选应采用电磁吸盘进行。

磨粉:将炉渣放入立式磨粉机,进行炉渣高效磨粉 ,得到炉渣矿粉。

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炉渣掺和料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其面层施工过程按照安装模板→拌合→运输→混凝土浇筑→接缝设置→养生等工序进行。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