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校正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6937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箱梁校正工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校正及维修领域,涉及一种箱梁校正工具。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900吨架桥机主梁因种种原因容易发生变形,传统上通常通过火焰校正+锤击的方式处理,或返厂进车间修理。火焰校正会影响钢结构铁相,造成钢结构内力的破坏,且由于操作人员经验及熟练程度的影响,很难达到设计的要求和精度;返厂修理虽能避免以上问题,但造价成本较高,耗费的时间很多,极大影响整个桥梁架设工期。

为了保证钢结构内力不受破坏,提高维修精度,维修更为快捷,摆脱操作人员经验局限,特开展专项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箱梁校正工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箱梁校正工具,包括:

基准面,其包括箱梁未变形一侧和固定于所述箱梁未变形一侧外的工字钢;

多个校正螺杆,其垂直于所述基准面,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箱梁未变形一侧和变形一侧之间,所述多个校正螺杆在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不同;

螺旋千斤顶,其底部抵靠于所述基准面上,而顶部抵靠于所述箱梁变形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中,所述工字钢的两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中,所述基准面和所述箱梁变形一侧上沿铅垂方向对应设置有多排通孔,所述多个校正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多排通孔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还包括:

固定螺栓,所述工字钢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箱梁未变形一侧外,形成所述基准面;

楔形垫片,其与所述工字钢的腿部内侧匹配设置,形成平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中,每个校正螺杆的两端具有螺纹,所述校正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螺母,所述两个螺母分别位于所述工字钢的内外两侧,且该两个螺母与所述工字钢之间设置有平垫或楔形垫。

优选的是,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还包括:

第一加长底座,其一端抵靠于所述基准面上,而另一端与所述螺旋千斤顶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还包括:

第二加长底座,其设置于所述箱梁内,所述螺旋千斤顶抵靠于所述第二加长底座与所述箱梁变形侧之间。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变形箱梁的修理时间,若将变形箱梁返厂修理,根据工地距厂家距离的长短平均需要1个月以上(往返路程+维修时间),费用在5万元以上。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仅需7000元,并且钢结构内力不受破坏,能最大程度还原设计尺寸。维修时间共计7--15天(根据损伤程度,应力释放时间略有差异),并且在短时间内使得维修质量达到要求,有益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成本较低;拆卸、安装极为方便,大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维修精度高;现场操作简单,便于施工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的基准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的螺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梁校正工具,包括:

基准面1,其包括箱梁未变形一侧和固定于所述箱梁未变形一侧外的工字钢101;

多个校正螺杆2,其垂直于所述基准面,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箱梁未变形一侧和变形一侧之间,所述多个校正螺杆在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不同;

螺旋千斤顶3,其底部抵靠于所述基准面上,而顶部抵靠于所述箱梁变形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中,所述工字钢的两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板102,以加强基准面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中,所述基准面和所述箱梁变形一侧上沿铅垂方向对应设置有多排通孔,所述多个校正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多排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还包括:

固定螺栓4,所述工字钢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箱梁未变形一侧外,形成所述基准面;

楔形垫片,其与所述工字钢的腿部内侧匹配设置,以形成平面,这样固定螺栓才能将工字钢稳固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中,每个校正螺杆的两端具有螺纹,所述校正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螺母,所述两个螺母分别位于所述工字钢的内外两侧,且该两个螺母与所述工字钢之间设置有平垫或楔形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中,还包括:

第一加长底座5,其一端抵靠于所述基准面上,而另一端与所述螺旋千斤顶的底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箱梁校正工具,还包括:

第二加长底座,其设置于所述箱梁内,所述螺旋千斤顶抵靠于所述第二加长底座与所述箱梁变形侧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箱梁校正工具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1)基准面固定工字钢:主要由热轧普通30#工字钢(B型)及加强筋板组成,工字钢 总长2820mm,工字钢腿一侧中心线对称钻两排直径26mm的孔,孔中心距80mm,为穿固定螺栓或校正螺栓用;加强筋板厚度为12mm的A3板,尺寸为267mm×58mm,为加强基准面刚度用。

2)固定螺栓及楔形垫片:固定螺栓规格为M24×75,10.9级,每条螺栓带1个10级螺母及平垫;楔形垫片为厚度15mm的A3钢板切割、钻孔而成,尺寸为30mm×30mm,中心钻孔,直径为26mm,为穿固定螺栓用;再依据工字钢腿厚度经铣床加工成一侧厚度15mm,一侧厚度6mm的直角梯形。

3)校正螺杆:材质为35CrMo调质,尺寸为M24×1200,经高温调质使其强度达到12.9级标准,每根螺杆两端车长度为150mm的M24螺纹,每根配M24高强螺母4个、平垫3个、楔形垫片1个。

4)油顶:采用10吨螺旋式机械千斤顶,外观尺寸为底座直径为110mm,顶芯直径30mm,顶芯不伸出时高度为280mm,千斤顶行程为150mm。

使用方法:

首先通过测量箱梁侧板内间距(设计要求1048mm),找出变形位置的起止位置及,变形量最大位置;为确保校正过程中不致于引起临近侧板变形,须确定校正的控制范围,另外在工字钢两腿之间各增加加强筋板2块;变形量最大处为集中应力最大位置,需要较大外力使其恢复,因此,可考虑在工字钢对应于变形位置处增加加强筋板2块,以确保基准面的稳固;其他根据实际需求,可再增设加强筋板。

1)固定工字钢

将工字钢立于箱梁接头未变形一侧,分别用固定螺栓将工字钢与箱梁侧面紧密连接;于校正控制范围对应工字钢位置,再穿入若干固定螺栓,以增加工字钢基准面的稳定。楔形垫片垫于工字钢一侧,并对固定螺栓副施加预应力,预应力为400N·m。

2)固定基准点

在校正控制范围起止位置穿入校正螺杆,每根螺杆上配1个楔形垫片垫于工字钢一侧,以保证螺母受力均匀,上部设置几根校正螺杆预旋紧螺母,复测侧板内间距。通过调整螺母位置使得内间距达到标准要求,旋紧校正螺杆侧板内外螺母。下部设置几根校正螺杆穿入后先搁置,待校正到下部时处理。

3)校正变形

基准点确定后,向下在变形起始位置处穿入几跟校正螺杆,在螺杆下部横至螺旋千斤顶,千斤顶底座后支撑第一加长底座,螺旋千斤顶伸出抵住箱梁侧板,通过调整千斤顶伸出量及螺母位置使得内间距达到标准要求,千斤顶每伸出10mm,须用手锤敲击腹板凹陷处,释放腹板内部应力,直至侧板内间距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旋紧校正螺杆侧板内外螺母。

4)依次校正变形

从基准点由上至下逐次进行,每次先穿入校正螺杆,在螺杆下部横至螺旋千斤顶,千斤顶底座后支撑第一加长底座,千斤顶伸出抵住箱梁侧板,调整千斤顶伸出量及螺母位置,控制内间距为1050~1053mm之间,即大于标准间距2~5mm,为防止拆掉校正螺杆后侧板的收缩变形,千斤顶每伸出10mm,须用手锤敲击腹板凹陷处,释放腹板内部应力,直至侧板内间距符合要求,旋紧校正螺杆侧板内外螺母。

校正完毕后,调整校正螺杆,使内间距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旋紧校正螺杆侧板内外螺母。

5)释放变形处内应力

校正完毕后,用3块橡胶垫板(600×600×40)在未变形侧板内侧下部角钢加强肋处支垫第二加长底座,将螺旋千斤顶放置在底座与变形侧板下部角钢加强肋之间,螺旋千斤顶伸出抵住角钢,调整加强肋间距(设计要求648mm),在每天气温最高的时候,用手锤逐点敲击整个变形区域,用以释放校正引起的侧板内应力,每天1次,连续进行7~10天。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速铁路900吨架桥机主梁及其他箱式钢梁变形后校正及维修,是一种快速校正箱梁、恢复原设计尺寸要求的校正工具及配套使用方法,该实用新型不需要借助大型工具,也不需要返厂,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为结合900吨架桥机变形主梁外形尺寸、特点及设计要求,为达到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同时大大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进而设计的主梁校正工具及配套使用方法。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