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路口的行人安全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317阅读:2699来源:国知局
交叉路口的行人安全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岛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交叉路口的行人安全岛结构,属于交通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过宽的路口,行人不能一次性通过人行横道,因此需要设置安全岛。安全岛是设置在斑马线上的安全装置,与斑马线长度相当,用作隔离机动车,保护路人。

目前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数量越来越多,有些人驾驶这些车辆经过或进入安全岛时,速度较快,很容易对安全岛内行人造成伤害,这种案例屡见不鲜。

现有的安全岛基本采用凸出路面型、护栏型、凸出路面加护栏混合型、交通标线划定安全岛区域四种形式。前三种形式的安全岛虽然达到一定的隔离机动车,保护路人的目的,但随着车辆数量增加,发生在交叉路口的交通事故越来越频繁,一旦在交叉路口发生交通事故就很容易引起交通阻塞,严重的可能引起交通瘫痪。这时前三种形式的安全岛在空间有限的交叉路口就阻碍了车辆的疏散;且这三种形式安全岛区域,经常发生车辆撞到安全岛的事故,严重损毁车辆。第四种形式的安全岛不能隔离机动车,有一定安全隐患。通过对国内现有的过街安全岛研究和分析,发现均不能有效解决保护路人与交通事故发生时充分利用交通岛空间疏散拥堵车辆问题。尤其是在远离市区的照明情况交叉的大路口,行人过马路的安全保障还相对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多方位保护行人的安全岛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路口的行人安全岛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叉路口的行人安全岛结构,包括安全岛本体,所述安全岛本体包括分布于两端的弧形防护部和位于所述弧形防护部之间的弧形通道区,所述弧形防护部包括一弧形平台,所述弧形平台的边缘为向内倾斜的弧形斜面,所述弧形斜面上间隔设置有黑黄相间的警示涂层,所述弧形平台上部设置有绿化隔离区;所述弧形通道区设置有行人通道,所述行人通道两端沿所述弧形通道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弹性防护立柱,以及,所述弧形通道区还设置一遮阳板,所述遮阳板通过一支架固定于所述行人通道上方,所述支架和遮阳板上设置有夜间警示灯,所述行人通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夜间警示灯电连接,当行人位于所述行人通道时,所述夜间警示灯能够处于打开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防护部的弧度凸向远离弧形通道区的一侧,所述弧形通道区的弧度凹向弧形通道区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防护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弧形通道区的最大宽度之比为1.5-2∶1。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岛本体边缘设置有示廓灯。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平台上设置有沿所述平台边缘固定设置的弹性围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路口的行人安全岛结构,结构简单,行人通道区的两端设置弧形的防护部,防护部的宽度大于行人通道区宽度,可以有效的保护行人通道区的行人安全,行人通道区设置遮阳板,可以遮阳挡雨,在支架上设置的夜间警示灯,可以在夜间提心过往车辆,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交叉路口的行人安全岛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交叉路口的行人安全岛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叉路口的行人安全岛结构,包括安全岛本体,所述安全岛本体包括分布于两端的弧形防护部和位于所述弧形防护部之间的弧形通道区,所述弧形防护部包括一弧形平台,所述弧形平台的边缘为向内倾斜的弧形斜面,所述弧形斜面上间隔设置有黑黄相间的警示涂层,所述弧形平台上部设置有绿化隔离区;所述弧形通道区设置有行人通道,所述行人通道两端沿所述弧形通道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弹性防护立柱,以及,所述弧形通道区还设置一遮阳板,所述遮阳板通过一支架固定于所述行人通道上方,所述支架和遮阳板上设置有夜间警示灯,所述行人通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夜间警示灯电连接,当行人位于所述行人通道时,所述夜间警示灯能够处于打开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防护部的弧度凸向远离弧形通道区的一侧,所述弧形通道区的弧度凹向弧形通道区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防护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弧形通道区的最大宽度之比为1.5-2∶1。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岛本体边缘设置有示廓灯。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平台上设置有沿所述平台边缘固定设置的弹性围栏。

如下将结合附图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交叉路口的行人安全岛结构,包括安全岛本体,安全岛本体周围设置示廓灯(图中未表示),安全岛本体包括分布于两端的弧形防护部2和位于弧形防护部之间的弧形通道区1,其中弧形防护部2的弧度凸向远离弧形通道区1的一侧,弧形通道区1的弧度凹向弧形通道区内侧,并且弧形防护不的宽度大于弧形通道区的宽度,如此可以更好的保护通道区的行人的安全,防止意外离开通道区与机动车道直接接触;弧形防护部2包括一弧形平台21,弧形平台的边缘为向内倾斜的弧形斜面,弧形斜面上间隔设置有黑黄相间的警示涂层211,在弧形平台上部边缘设置有弹性围栏23,弹性围栏围合区域设置有绿化隔离带22。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在弧形通道区1设置有行人通道11,行人通道11两端沿弧形通道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弹性防护立柱12,立柱件的间距允许行人通过,以及,在弧形通道区1还设置一遮阳板4,遮阳板4通过一支架3固定于所述行人通道11上方,在支架3和遮阳板4上设置有夜间警示灯5,在行人通道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夜间警示灯电连接,当行人位于所述行人通道时,所述夜间警示灯能够处于打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叉路口的行人安全岛结构,结构简单,行人通道区的两端设置弧形的防护部,防护部的宽度大于行人通道区宽度,可以有效的保护行人通道区的行人安全,行人通道区设置遮阳板,可以遮阳挡雨,在支架上设置的夜间警示灯,可以在夜间提心过往车辆,以保证行人的安全。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