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护栏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301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高架护栏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栏模板,特别涉及一种高架护栏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护栏模板是一种在混凝土护栏浇筑时,将混凝土夹设住,以固定护栏形状的装置。

目前,市场上的高架护栏模板支撑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钢制模板2,钢制模板2固定在施工的高架路面1上,钢制模板2间留有混凝土的浇筑空间,钢制模板2间通过拉杆螺栓01连接,在钢制模板2之间的拉杆螺栓外套设有套筒03;在固定好钢制模板2后,向两块钢制模板2之间的空隙中灌输混凝土,待浇筑完毕后,取出拉杆螺栓01,将钢制模板2拿离护栏11,并对套筒03在护栏11中留下的孔洞02进行修补。

虽然拉杆螺栓可以夹设住钢制模板,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涨模,但是,浇筑过程中,拉杆螺栓一直留在钢制模板内,钢制模板之间的拉杆螺栓外套设有套筒,浇筑完毕后,取开钢制模板,而拉杆螺栓仍然停留在成型的护栏中,从套筒中将拉杆螺栓取出,护栏上留有固定套筒的孔洞,即使经过修补,仍会影响到护栏的质量和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架护栏模板支撑装置,能够夹设住钢制模板,且不会影响到护栏的质量和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架护栏模板支撑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在高架路面上的钢制模板,所述钢制模板外盖设有U形块,所述U形块两侧壁夹设住钢制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U形块盖设在钢制模板上,使钢制模板被U形块的两侧壁夹设住,这样,在灌输混凝土时,就不会出现涨模现象;钢制模板固定在高架路面上,而钢制模板之间没有任何支撑物,靠两侧夹设的U形块侧壁,从外部给予钢制模板支撑,在浇筑结束后,撤去钢制模板,由于取消了拉杆螺栓,不会对护栏造成破坏,保证了护栏的质量和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U形块包括顶板以及与顶板两侧垂直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能够水平抵接在钢制模板外壁的螺杆,所述螺杆位于U形块外的一端设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竖直挡板连接在顶板上,形成U形结构,在灌输混凝土时,竖直设置的挡板能够夹设住钢制模板,避免发生涨模;由于钢制模板的形状并不固定,因此会有和U形块不接触的部位存在;在挡板上穿设螺杆,通过手轮转动螺杆在螺孔中移动,使螺杆抵在钢制模板不和U形块接触的部位上,进一步稳固住钢制模板,避免护栏在浇筑中发生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中靠近螺杆处设有红外线测距仪,所述红外线测距仪包括挡板内壁上水平设置的测距部件、和挡板外壁上设置的读数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板中装设红外线测距仪,对钢制模板和U形块之间的间距进行检测,并确定具体数值,以便施工人员可以对U形块进行调整;这样,能够更精确的夹设住钢制模板,提高施工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外壁上设有刻度盘,所述螺杆穿过刻度盘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没有红外线测距仪和刻度盘时,使用螺杆抵接钢制模板时,全靠施工人员的感觉进行操作,因此会发生过度抵接使钢制模板倾斜或者未能抵接到钢制模板上的情况。在螺杆旁装设红外线测距仪,对挡板内壁到钢制模板外壁的直线距离进行测定,并读取具体数值,再对照刻度盘的标注,根据测量的数值转动手轮,调节螺杆,这样,既避免了过度抵接造成的钢制模板倾斜,又避免了支撑不完全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沿钢制模板长度方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运输和重量的限制,U形块难以获得和护栏一样的长度,在固定好钢制模板后,配合U形块逐段浇筑;在挡板和高架路面接触的底部设置滚轮,浇筑完一段后,通过滚轮将U形块移到相邻的一段继续浇筑;滚轮只能沿钢制模板长度方向移动,这样可以避免在加工中,U形块沿垂直于钢制模板长度的方向发生滑移,影响浇筑。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贯通设有多个观察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U形块盖设在钢制模板上后,开始浇筑,由于U形块的顶板挡在钢制模板上方,施工人员难以观察到钢制模板内的浇筑情况;因此在顶板上开设多个观察口,施工人员通过观察口实时观察钢制模板内的浇筑情况以提高浇筑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外壁上设有吊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U形块运送到钢制模板处,利用U形块顶板上设置的吊钩将U形块吊到钢制模板上方,对准钢制模板后放下U形块;在使用完毕后,利用吊钩将U形块吊离以取下钢制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外壁上固定有拉索,所述拉索远离挡板的一端固定在高架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制模板在架设时,一般设置在道路两侧边缘部位,这样,在将U形块盖设在钢制模板上时,U形块一侧的挡板能够放置在高架路面上,而另一侧的挡板难以获得完整的支撑点,会使U形块发生倾斜,影响浇筑;在挡板外壁上设置拉索,将拉索固定在高架路面上,阻止U形块发生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高于钢制模板上端,所述顶板和挡板连接处设有加强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U形块内,使用加强肋支撑在顶板和挡板之间,稳固挡板结构,加强U形块强度;U形块中,由于顶板高于钢制模板的上端,因此给加强肋的安装预留了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U形块夹设住钢制模板进行浇筑,不会对护栏造成破坏,保证了护栏的质量和美观;

2.通过红外线测距仪和螺杆的设置,能够使螺杆精确的抵住钢制模板,提高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杆和红外线测距仪部分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U形块的爆炸图。

图中,01、拉杆螺栓;02、孔洞;03、套筒;1、高架路面;11、护栏;2、钢制模板 ;21、分配梁;3、U形块;31、顶板;32、挡板;33、加强肋;4、吊钩;5、拉索;51、螺栓;6、螺孔;61、螺杆;62、手轮;63、刻度盘;7、滚轮;8、观察口;9、红外线测距仪;91、测距部件;92、读数部件;93、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高架护栏模板支撑装置,如图2所示,在高架路面1上根据护栏11宽度放置好钢制模板2,并将钢制模板2底部通过螺钉(图中未示出)固定在高架路面1上;在钢制模板2外壁上,沿钢制模板2长度方向焊接有多根分配梁21,加固钢制模板2结构,避免钢制模板2在使用时发生形变,影响护栏11的质量和美观。

如图2所示,在钢制模板2上盖设有U形块3,U形块3包括顶板31,在顶板31外壁上固定有吊钩4,这样,吊钩4能够配合起吊装置(图中未示出)吊装U形块3到钢制模板2上。如图2所示,在顶板31上贯通开有多个观察口8,观察口8对准钢制模板2夹缝处。

如图2和图3所示,U形块3盖设在钢制模板2上,U形块3两侧竖直设置的挡板32夹设住钢制模板2的外壁,防止在浇筑时由于钢制模板2的偏移而发生涨模。如图2和图3所示,在U形块3一侧的挡板32外壁上固定有拉索5,将拉索5另一端固定在高架路面1上;U形块3另一侧的挡板32外壁上固定有拉索5,拉索5另一端固定在高架路面1侧壁上;这里,通过螺栓51钉入高架路面1以稳固住拉索5,避免U形块3在使用中发生倾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挡板32上设有螺孔6,使用时,在遇到护栏11形状并不是一块平整的长方体时,制作的钢制模板2并不能完全抵接在U形块3内壁上。在挡板32上贯通开设容置槽93,在容置槽93中安设有红外线测距仪9,红外线测距仪9的测距部件91朝向钢制模板2,红外线测距仪9的读数部件92朝向U形块3外,测距部件91对准钢制模板2外壁且水平放置,读数部件92读出钢制模板2外壁和挡板32内壁的直线距离。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挡板32外壁上安设有圆形刻度盘63,在挡板32与钢制模板2不接触的部位开有螺孔6,在螺孔6中水平插设着螺杆61,螺杆61从刻度盘63中心位置穿过,刻度盘63的刻度根据螺杆61每转动一周时,螺杆61在螺孔6中移动的距离来进行标注;螺杆61位于U形块3外的一端连有手轮62,手轮62上装设有用于对准刻度盘63的指针(图中未示出),根据读数部件92显示的读数,转动手轮62改变螺杆61在U形块3内的长度,使螺杆61抵住钢制模板2,以配合U形块3稳固的夹设住钢制模板2。

如图2所示,U形块3中,由于顶板31高于钢制模板2的上端,因此给加强肋33预留了安装的空间。U形块3内,在顶板31和挡板32之间倾斜固定有加强肋33,这里,加强肋33为多根钢筋间隔焊接在顶板31和挡板32形成的夹角内,以稳固挡板32和顶板31的连接,加强U形块3强度。

如图5所示,在挡板32和高架路面1接触的底部装设多个滚轮7,滚轮7只能沿护栏11长度方向转动,在浇筑完一段护栏11后,能够移动U形块3到相邻的钢制模板2处继续使用。

工作过程:在高架路面1上根据护栏11宽度,将两个钢制模板2固定在高架路面1上,使用起吊装置勾住吊钩4,将U形块3吊起到钢制模板2上方对齐放下,将挡板32上的拉索5通过螺栓51钉在高架路面1上,固定好U形块3。

根据红外线测距仪9的读数部件92显示的数值,转动手轮62,使螺杆61和钢制模板2抵接后,开始向钢制模板2中灌输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通过顶板31上设置的观察口8实时监督浇筑情况;浇筑完毕后,通过U形块3底部的滚轮7移动到下一段钢制模板2处继续施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