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32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屏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屏障。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得到快速发展,这些道路在建造时难免要穿过人口集中的居住区,所产生的交通噪声给道路附近居民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干扰。针对交通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受声点进行控制,而在道路沿线设立声屏障则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理交通噪声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降噪效果性能良好、结构安全可靠、材料价格经济、安装成本低、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景观协调、美观大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声屏障,其结构简单,吸音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声屏障,包括声屏障框架、声屏障板;所述声屏障框架包括上支杆、下支杆、左支柱和右支柱,所述下支杆内部为空腔,下支杆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声屏障板嵌设于所述声屏障框架内,所述声屏障板一端与上支杆和下支杆可转动连接;所述声屏障板另一端与左支柱通过弹簧连接;面向吸音面,所述声屏障板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横向水平设置,所述凹槽内设有多干吸音孔;所述吸音孔伸入声屏障板内,且孔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声屏障板的形状和大小和声屏障框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为C型。

进一步的,所述吸音孔为圆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吸音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凹槽的轴线垂直。其中吸音孔的中心线是指吸音孔两端面的中心点的连线;凹槽的轴线是指C型凹槽圆心所在的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C型的凹槽,可以将声音聚集在一起,提高吸音效果,在凹槽内设有圆锥形的吸音孔,向内孔径越来越小,减缓声音的传播速度,进一步的增强吸音的效果。声屏障板一端可转动,另一端与框架通过弹簧连接在一起,在风力过大的情况下,弹簧发生拉伸形变,使声屏障板和框架之间形成一个缝隙,使大风从中流过,减小声屏障的风阻,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声屏障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音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屏障,包括声屏障框架1、声屏障板2;所述声屏障框架1包括上支杆11、下支杆12、左支柱13和右支柱14,所述下支杆12内部为空腔(图中未示出),下支杆12的横截面为矩形,在下支杆12的底部设有多个可供固定用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声屏障板2嵌设于所述声屏障框架1内,所述声屏障板2一端与上支杆和下支杆可转动连接,可以采用铰链连接或者轴承连接,其中采用轴承连接时可以在在声屏障板2一端分别设有上下两个转轴23,在上支杆11、下支杆12上分别设有与转轴对应的轴承(图中未示出);所述声屏障板2另一端与左支柱13通过弹簧15连接;面向吸音面,所述声屏障板2设有若干凹槽21,所述凹槽21横向水平设置,所述凹槽21内设有多干吸音孔22;所述吸音孔22伸入声屏障板内,且孔径逐渐减小。

声屏障板2的形状和大小和声屏障框架1相匹配,便于安装,同时也减少声屏障板2和声屏障框架1之间的空隙,避免空隙过大影响吸音效果。

凹槽21的形状为C型,可以使声波逐渐聚集;吸音孔22为圆锥形,增强减弱声波传播的效果。

吸音孔22的中心线与所述凹槽21的轴线相互垂直,从而使吸音孔能正对正面的传播来的声波,使吸音效果更好。其中吸音孔的中心线是指吸音孔两端面的中心点的连线;凹槽的轴线是指C型凹槽圆心所在的直线。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