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路机组合轮的驱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906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路机组合轮的驱动总成,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轻型压路机按其结构可分为手扶式单钢轮压路机、手扶式双钢轮压路机、自行式双钢轮压路机以及组合式压路机,其中组合式压路机以其兼有钢轮振动压实和胶轮静碾压实的特点,真正实现了压路机的一机多用的功能,受到市场的青睐,应用前景广阔。

以往的组合式压路机组合轮的驱动总成主要有两种结构:其一是双马达驱动,该结构驱动力大,且具有差速功能,轮胎压实效果较好,但由于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修不方便,导致用户购买意向不强;其二是单马达驱动,该结构简单、经济实惠,是目前大多数组合式压路机后轮胎组选用的结构,但该结构后轮组每个轮胎的驱动力都源于与轮辋连接的螺栓的剪切力,当工况较差,需要较大驱动力时,存在螺栓被剪断,驱动不可靠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力传动可靠,结构简单,维修简便,经济性高、且贴边性能优越的组合轮驱动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压路机组合轮的驱动总成,包括四个并排放置的轮胎总成,所述轮胎总成由左至右依次分为左一轮胎、左二轮胎、右二轮胎和右一轮胎,还包括左支撑板、设置在左支撑板上的驱动马达、左连接盘、花键轴、花键套、右连接盘和右支撑板;

所述左一轮胎和左二轮胎通过左连接盘相连,所述右二轮胎和右一轮胎通过右连接盘相连,所述左二轮胎、右二轮胎通过相互啮合的花键轴和花键套相连,所述右一轮胎与右支撑板固定,左、右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压路机的后车架上。

作为改进,所述花键套具有两个,两花键套之间设置有定位轴。

作为改进,所述花键轴的两端设置有压板。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力输出端设置于左连接盘并实现左连接盘的旋转,从而实现组合轮的行走。

作为改进,所述右一轮胎通过轴头、轴承座、轴承及端盖与右支撑板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轴承的一端设置有压板。

作为改进,所述轮胎总成中相邻的两轮分别两两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花键连接的结构,将右侧两轮驱动力的驱动源由螺栓的剪切力转化为花键的啮合力,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驱动可靠性高、维修方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支撑板,2、驱动马达,3、左连接盘,4、压板,5、花键轴,6、花键套,7、轮胎总成,8、定位轴,9、右连接盘,10、轴头,11、轴承座,12、轴承,13、端盖,14、右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压路机组合轮的驱动总成,包括四个并排放置的轮胎总成7,所述轮胎总成7由左至右依次分为左一轮胎、左二轮胎、右二轮胎和右一轮胎,还包括左支撑板1、设置在左支撑板1上的驱动马达2、左连接盘3、花键轴5、花键套6、右连接盘9和右支撑板14;

所述左一轮胎和左二轮胎通过左连接盘3相连,所述右二轮胎和右一轮胎通过右连接盘9相连,所述左二轮胎、右二轮胎通过相互啮合的花键轴5和花键套6相连,所述右一轮胎与右支撑板14固定,左、右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压路机的后车架上。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花键套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花键轴5的两端,且分别与左连接盘3、右连接盘9相连,花键套6之间设置有定位轴8,所述花键轴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压板4,定位轴8和压板4的作用是防止中间两轮的轴向窜动。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设置于左支撑板1上的驱动马达2的驱动力输出端与左连接盘3相连并驱动左连接盘3旋转,旋转的左连接盘3带动左侧花键套旋转从而将驱动力传递到右边两轮,进而实现四个轮胎的行走。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右一轮胎通过轴头10、轴承座11、轴承12及端盖13与右支撑板14固定。贴边设置的轮辋结构使得驱动马达2和轴头10伸入轮体较多,使得左一轮胎、右一轮胎分别与支撑板的距离较小,提高了压路机的贴边性能。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轴承12的一端也设置有压板4,防止轴承12的轴向窜动。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轮胎总成7中相邻的两轮分别两两对称布置。采用边侧设计的轮辋结构以及相邻的轮胎总成两两对称布置的形式,使得驱动马达和轴头伸入轮体较多,使得压路机的贴边性能优越。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花键连接的结构将右侧两轮的驱动力的驱动源,由螺栓的剪切力转化为花键的啮合力,提高了传动的可靠性,中间两轮防窜结构的设计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本专利结构简单,驱动可靠性高、维修方便,应用前景广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