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0536发布日期:2018-08-17 20:4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公路护栏。



背景技术:

公路护栏是设置在路侧或者道路的中央隔离带处的防护结构,用于对车辆进行保护与防护,避免失控车辆越出路外或者碰撞路侧构造物或者其他设置。公路护栏的基本构成包含立桩和横置结构,立桩的根部固设在地面,横置结构安装在立桩上并且连接多个立桩。

公路护栏靠近公路路面的一侧为迎车侧,为了增加公路护栏的防护能力,一般会在公路护栏的迎车侧进行改进。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3296001U的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公路护栏,包含立桩和横置结构;其特征是:横置结构包含弹性拉伸绳和波形板;弹性拉伸绳安装在立桩上,波形板安装在弹性拉伸绳的迎车侧。利用在钢绳的迎车侧加装波形板,以此作为公路护栏的横置结构,降低车辆冲撞时横置结构断裂的可能性。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上述公路护栏是在车辆撞击到公路护栏后公路护栏对车辆的冲击进行缓冲,但在冲撞最初车辆的冲击力并未消解,公路护栏直接承受车辆的全部撞击,公路护栏的防撞击能力弱,不能对车辆进行有效拦截。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公路护栏是在车辆撞击到公路护栏后公路护栏对车辆的冲击进行缓冲,但在冲撞最初车辆的冲击力并未消解,公路护栏直接承受车辆的全部撞击,公路护栏的防撞击能力弱,不能对车辆进行有效拦截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公路护栏,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公路护栏,包括立桩以及横置结构,所述横置结构包括护栏板,所述护栏板的迎车侧转动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包括用于与失控车辆接触的接触面,所述缓冲块远离车辆行驶方向的一侧面为缓压面,所述缓压面与所述护栏板之间设置有驱使所述缓冲块恢复原位的回复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失控,冲向路侧的护栏时,失控车辆先接触缓冲块的缓冲面并与以一定倾斜角度撞击缓冲块,缓冲块远离车辆转动,缓解车辆撞击的部分力,公路护栏受到的冲击减小,公路护栏的防撞击能力强。车辆撞击缓冲块时使得回复件远离其平衡状态,回复件产生回复力,失控车辆撞击到缓冲件的力越大,回复件的回复力越大,回复件驱使缓冲块将车辆以微小角度驱动回原车道,进而对车辆进行有效拦截。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的水平横截面呈扇形设置,所述接触面为曲面,所述缓压面与所述护栏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所述回复件设置在所述缓压面与所述护栏板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失控车辆撞击接触面,曲面的接触面化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消解部分车辆撞击的力,转动的接触面带动失控车辆的车头朝向公路长度方向做微小调节,将失控车辆调节回原车道,保护公路护栏并对车辆进行有效拦截。

进一步的,所述缓压面与远离所述接触面一侧的所述护栏板之间的夹角为30°~12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块的设置可以最大化缓冲失控车辆的冲击,有效拦截车辆并保护护栏板。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呈板状设置,所述接触面为平面,所述缓压面与远离所述接触面一侧的所述护栏板之间的夹角为60°~9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块朝向车辆行驶方向倾斜,缓冲块方便接收失控车辆,缓冲块朝向护栏板转动,回复件受到撞击而远离其平衡状态,回复件产生回复力,失控车辆撞击到缓冲件的力越大,回复件的回复力越大,回复件驱使缓冲块将车辆以微小角度驱动回原车道,进而对车辆进行有效拦截。

进一步的,所述缓压面与所述护栏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增加了缓冲块与护栏板之间的弹性连接,进而增加缓冲块对失控车辆撞击的缓冲能力,进一步提高公路护栏的防撞击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回复件为扭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扭簧的扭矩大,可以积蓄较大能量,增加缓冲块消解失控车辆冲击的能力。扭簧的扭矩大,可以积蓄较大能量并驱动失控车辆回归原车道,有效拦截车辆。

进一步的,所述护栏板为波形钢护栏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波形钢护栏板有良好的耐撞性能和吸收能量的作用,既不容易被撞毁,同时又可对车辆和司乘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的所述接触面设置有弹性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层使得缓冲块的接触面弹性柔软,当失控车辆撞击到接触面时,对冲击进行缓冲,保护缓冲块与车辆。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的所述接触面设置有反光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反光板使得缓冲块的设置醒目,提醒驾驶员前方有护栏,驾驶员可以正确驾驶。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有多个,多个所述缓冲块沿公路的长度方向排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缓冲块,任一段公路护栏发生车祸均可以得到缓冲块的保护,公路护栏的防撞击能力更强。失控车辆撞击到任一段公路护栏均可以得到缓冲块的作用而将其朝向原车道调整,失控车辆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拦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缓冲块以及回复件,当失控车辆撞击护栏板时,失控车辆先接触缓冲块,缓冲块在力的冲击下转动,缓解失控车辆的部分冲击,公路护栏受到的冲击减小,公路护栏的防撞击能力强;

(2)通过设置块以及回复件,当失控车辆撞击护栏板时,失控车辆先接触缓冲块,并撞击缓冲块,从而使得回复件远离其平衡状态,回复件产生回复力,驱使缓冲块将车辆以微小角度驱动回原车道,进而对车辆进行有效拦截。

附图说明

图1为公路护栏的左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立桩;2、横置结构;3、护栏板;4、缓冲块;5、回复件;6、弹性层;7、弹性件;8、反光板;9、插接管;10、插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公路护栏,包括立桩1和横置结构2,立桩1的根部固设在地面,横置结构2安装在立桩1上并且连接多个立桩1。横置结构2包括护栏板3,优选的,护栏板3为波形钢护栏板3,利用波形钢护栏板3良好的耐撞性能和吸收能量的作用,护栏板3既不容易被撞毁,同时又可对车辆和司乘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护栏板3的迎车侧突出设置有缓冲块4,护栏板3上竖直设置有插接管9,缓冲块4上竖直设置有与插接管9适配的插接柱10,缓冲块4通过插接柱10插入插接管9而与护栏板3转动连接。缓冲块4包括接触面以及缓压面,接触面用于与失控车辆接触,缓压面为缓冲块4远离车辆行驶方向的一侧面,缓压面与护栏板3之间设置有驱使缓冲块4恢复原位的回复件5。当失控车辆撞击护栏板3时,失控车辆先接触缓冲块4,缓冲块4在力的冲击下转动,缓解失控车辆的部分冲击,公路护栏受到的冲击减小,公路护栏的防撞击能力强;失控车辆撞击缓冲块4,使得回复件5远离其平衡状态,回复件5产生回复力,驱使缓冲块4将车辆以微小角度驱动回原车道,进而对车辆进行有效拦截。

回复件5为扭簧,扭簧的扭矩大,可以积蓄较大能量,增加缓冲块4消解失控车辆冲击的能力。扭簧的扭矩大,可以积蓄较大能量并驱动失控车辆回归原车道,有效拦截车辆。

如图2所示,缓冲块4的水平横截面呈扇形设置,接触面为曲面,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块4为1/4的圆柱体。缓压面与护栏板3之间具有设定夹角,回复件5设置在缓压面与护栏板3之间。失控车辆撞击接触面,曲面且转动的接触面化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消解部分车辆撞击的力,从而使得公路护栏受到的冲击减小,公路护栏的防撞击能力强。失控车辆撞击接触面,曲面且转动的接触面带动失控车辆的车头朝向公路长度方向做微小调节,将失控车辆调节回原车道,减小失控车辆撞击公路护栏的几率,同时对车辆进行有效拦截。

缓压面与护栏板3之间的夹角为30°~120°。避免缓压面与护栏板3之间夹角太大,缓冲块4太小,不能很好的与失控车辆接触并缓解失控车辆的冲击。也避免缓压面与护栏板3之间的夹角太小,缓冲块4的缓冲空间太小,缓冲块4缓冲失控车辆冲击的力度有限。此时的缓冲块4可以最大化缓冲失控车辆的冲击,有效拦截车辆并保护护栏板3。

缓冲块4的接触面设置有弹性层6,缓冲块4的接触面弹性柔软,当失控车辆撞击到接触面时,对冲击进行缓冲,保护缓冲块4与车辆。

优选的,弹性层6为弹性橡胶层。

如图1所示,为有效提醒驾驶员前方有护栏,驾驶员可以正确驾驶,缓冲块4的接触面设置有反光板8,反光板8使得缓冲块4的设置醒目。

缓冲块4有多个,多个缓冲块4沿公路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通过设置多个缓冲块4,任一段公路护栏发生车祸均可以得到缓冲块4的保护,公路护栏的防撞击能力更强。失控车辆撞击到任一段公路护栏均可以得到缓冲块4的作用而将其朝向原车道调整,失控车辆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拦截。

本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失控车辆冲向护栏板3,先接触到缓冲块4,缓冲块4在失控车辆力的冲击下进行转动。曲面且转动的缓冲块4接触面化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消解部分车辆撞击的力,从而使得公路护栏受到的冲击减小,公路护栏的防撞击能力强。失控车辆撞击缓冲块4的接触面,曲面且转动的缓冲块4接触面带动失控车辆的车头朝向公路长度方向做微小调节,将失控车辆调节回原车道,减小失控车辆撞击公路护栏的几率,同时对车辆进行有效拦截。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公路护栏,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缓冲块4呈板状设置,接触面为平面,缓冲块4与远离缓冲块4接触面一侧的护栏板3之间的夹角为60°~90°,本实施例中,缓冲块4垂直于护栏板3设置。便于缓冲块4的接触面接收失控车辆并受到撞击。缓压面与护栏板3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件7,本实施例中,弹性件7为弹性橡胶块。弹性件7增加了缓冲块4与护栏板3之间的弹性连接,进而增加缓冲块4对失控车辆撞击的缓冲能力,进一步提高公路护栏的防撞击能力。

本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缓冲块4朝向车辆行驶方向倾斜,缓冲块4方便接收失控车辆,缓冲块4朝向护栏板3转动,回复件5受到撞击而远离其平衡状态,回复件5产生回复力,失控车辆撞击到缓冲件的力越大,回复件5的回复力越大,回复件5驱使缓冲块4将车辆以微小角度驱动回原车道,进而对车辆进行有效拦截。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