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修饰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4780发布日期:2018-10-13 01:5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箱梁修饰平台。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中,当箱梁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底部及侧面进行修饰,由于箱梁距地面较高,通常需要借助修饰平台辅助施工,修饰平台包括位于桥面的行走机构,以及位于桥面以下的与行走机构连接为一体的操作平台,当上一跨的梁段修饰完成后,需要将修饰平台移动至下一跨,传统的修饰平台在移动过跨时,由于受阻于墩身,需要将平台底部拆除,过跨后再重新安装好再继续施工,且修饰平台顶部的移动机构上一般需要加以配重使整个修饰平台达到稳定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箱梁修饰平台,其通过在行走机构之间设置紧缆装置,同时将底桁架分为多段,并且通过活动铰接的方式连接,通过设置紧缆装置可以避免在箱梁修饰平台顶端的行走机构上设置配重,并且通过拆除部分的活动铰即可实现过跨,不需要将底桁架完全拆除。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箱梁修饰平台,包括:

桁架结构,其包括一个底桁架和两个边桁架,所述底桁架包括分别水平固定在两个边桁架底端的第一底桁架,第二底桁架,及可拆卸的且通过活动铰水平铰接于第一底桁架、第二底桁架之间的第三底桁架。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铰包括销轴、及通过所述销轴相互铰接的一对铰座,且所述销轴垂直于所述底桁架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

所述活动铰为八个,每个活动铰对应所述第三底桁架的一角。

优选的是,还包括紧缆装置,其包括钢丝绳和紧线器;

所述钢丝绳缠绕于所述紧线器,且钢丝绳的两端沿横桥向穿出紧线器位于其两侧;

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驱动桁架结构行走的一对行走机构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底桁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内桁架和第二内桁架,所述第三底桁架的外部套设有滑槽;

所述滑槽为U形的壳体状,所述滑槽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有一对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面紧贴且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底桁架的横梁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内桁架和第二内桁架的横梁上表面内陷形成多个竖直且贯通的第一螺孔、第二螺孔,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凹陷形成多个竖直且贯通的第三螺孔;多个第一螺孔、多个第二螺孔及多个第三螺孔沿第三底桁架的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

多个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三螺孔、第一螺孔且均配合螺母将滑槽与第一内桁架固定,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三螺孔、第二螺孔且均配合螺母将滑槽与第二内桁架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边桁架上部均设有调节段,所述调节段包括多段钢管,相邻的钢管之间均通过法兰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一对斜桁架,一对所述斜桁架分别连接于位于同一侧的边桁架及底桁架之间,且一对所述斜桁架上均设有平行于箱梁侧面的斜梯。

优选的是,还包括花篮螺栓,一对所述斜桁架上均固定有花篮螺栓;所述花篮螺栓的一端与一斜桁架固定,另一端与第三底桁架的远离该斜桁架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花篮螺栓为不少于两个的双数个,其均匀对称分布于一对所述斜桁架上。

优选的是,所述底桁架的底面铺设有花纹钢板。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操作简单、快捷,施工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结构安全稳定,便于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配重,结构合理,施工方便;

4、本实用新型在过跨时不需要将下部平台完全拆除,增加施工效率;

5、本实用新型边桁架长度可以调节,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梁高;

6、本实用新型底桁架的长度可以调节,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跨度,实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桁架的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铰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铰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底桁架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桁架;2-边桁架;3-钢丝绳;4-紧线器;5-活动铰;6-第一底桁架;7-第二底桁架;8-第三底桁架;9-滑槽;10-调节段;11-法兰;12-斜桁架;13-花篮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梁修饰平台,包括:

桁架结构,其包括一个底桁架1和两个边桁架2,所述底桁架1包括分别水平固定在两个边桁架2底端的第一底桁架6、第二底桁架7,及可拆卸的且通过活动铰5水平铰接于第一底桁架6,第二底桁架7之间的第三底桁架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桁架结构均由钢管焊接而成的桁架单元构成,第一底桁架6、第三底桁架8、第二底桁架7依次通过活动铰5可拆卸铰接构成底桁架1的整体结构,第一底桁架6及第二底桁架7远离第三底桁架8的一端分别与同侧的边桁架2的底端连接,底桁架1水平设置,边桁架2竖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箱梁修饰平台在使用的过程中,当一跨的箱梁修饰完成后,通过拆除部分的活动铰5,将第三底桁架8悬挂于底桁架1净空较高一侧的下方,通过桥面的行走机构带动箱梁修饰平台过跨后,再把所有的活动铰5装好,第三底桁架8重新被固定,便可继续施工,解决了一般的修饰平台在移动过跨时,由于受阻于墩身,需要将平台底部拆除,过跨后再重新安装好才能继续施工的问题,施工效率更高。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底桁架1采用钢管,边桁架2采用钢管,除了铰接等结构外,桁架结构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的方式,焊缝高度3mm且满焊,焊缝满足二级焊缝要求,底桁架1各部分的长度及边桁架2的高度根据箱梁的跨度及翼缘的坡度进行设计。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铰5包括销轴、及通过所述销轴相互铰接的一对铰座,且所述销轴垂直于所述底桁架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

所述活动铰5为八个,每个活动铰5对应所述第三底桁架8的一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铰5对应所述第三底桁架8的一角,总数量为八个,可分为4对,每对活动铰5为位于第三底桁架8一端的同水平高度的两个,每个活动铰5包括一对铰座和一个销轴,一对铰座可绕销轴相对转动,所述一对铰座分别与第三底桁架8的一个角及同侧的第一底桁架6或第二底桁架7的一个角连接,并且销轴垂直于所述底桁架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当所述活动铰5中的其中三对的销轴拆除后,第三底桁架8可绕剩下的一对活动铰5在竖直方向转动,当箱梁修饰平台过跨时,将第三底桁架8净空较低的一侧的两对活动铰5的销轴拆除,并且将第三底桁架8另一侧位于上端的一对活动铰5的销轴拆除,第三底桁架8便可以悬挂于底桁架1净空较高一侧的下方,箱梁修饰平台过跨后,再把所有的活动铰5的销轴装好,第三底桁架8重新被固定,便可继续施工,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活动铰5的铰座均由钢板切割而成,一对铰座分别剖焊在不同桁架的钢管内,销轴采用螺栓。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箱梁修饰平台还包括紧缆装置,其包括钢丝绳3和紧线器4;

所述钢丝绳3缠绕于所述紧线器4,且钢丝绳3的两端沿横桥向穿出紧线器4位于其两侧;

所述钢丝绳3的两端分别连接驱动桁架结构行走的一对行走机构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箱梁修饰平台过跨时,通过紧线器4将钢丝绳3收紧,锁紧两个行走小车,拆除三对活动铰5使第三底桁架8悬挂于净空较高一侧,然后同步推动行走小车过跨,过跨完成后紧固好活动铰5的螺栓,恢复活动铰5的结构;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钢丝绳3为两根,并相向缠绕于所述紧线器4的绕线轮上,且两根所述钢丝绳3的其中一端分别互不干扰缠绕于绕线轮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两根钢丝绳3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位于绕线轮两侧的一个导向构件,然后分别连接于一个卡线器,两根钢丝绳3便可以分别朝向彼此相背离的方向延伸,形成两套方向相反的紧线绳,通过设于绕线轮的中心轴的驱动装置可同时将两根钢丝绳同时收紧,使操作更为方便且省力;所述行走机构为行走小车,一对行走小车的悬臂梁分别与一对边桁架2通过套管连接,并用的精轧螺纹钢做插销,插入套管与小车悬臂梁定位孔内,以防止套管滑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底桁架8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内桁架和第二内桁架,所述第三底桁架8的外部套设有滑槽9;

所述滑槽9为U形的壳体状,所述滑槽9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有一对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面紧贴且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底桁架8的横梁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内桁架和第二内桁架的横梁上表面内陷形成多个竖直且贯通的第一螺孔、第二螺孔,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凹陷形成多个竖直且贯通的第三螺孔;多个第一螺孔、多个第二螺孔及多个第三螺孔沿第三底桁架的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

多个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三螺孔、第一螺孔且均配合螺母将滑槽与第一内桁架固定,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三螺孔、第二螺孔且均配合螺母将滑槽9与第二内桁架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槽9可沿第三底桁架8的长度方向滑动,并且通过调节滑槽9与第一内桁架及第二内桁架的连接位置,可以控制第三底桁架8的长度,从而改变底桁架1的长度,同时配合紧缆装置对钢丝绳3的长度进行调节,改变一对行走机构之间的距离,以使箱梁修饰平台适用于不同跨度的箱梁;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槽9也为类似的桁架结构,多个第三螺栓孔均匀对称分布于所述滑槽9的一对挡板上,所述第一内桁架和第二内桁架可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两者之间的铆接结构设于两个桁架结构对应的竖向及横向钢管上,所述滑槽9的侧面及底面也可设置多个螺孔,并且与第一内桁架及第二内桁架对应的位置也设置多个螺孔,以将所述滑槽9的侧面及底面与所述第一内桁架及第二内桁架配合固定,从而使整体结构更稳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边桁架2上部均设有调节段10,所述调节段10包括多段钢管,相邻的钢管之间均通过法兰11可拆卸的连接;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边桁架2上部的调节段10包括两端长度分别为600mm及300mm的钢管,当拆除或安装上某段钢管后,调节段10的长度便会改变,从而可以使箱梁修饰平台可适用于2.7m、3m、3.3m和3.6m的梁高。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箱梁修饰平台还包括一对斜桁架12,一对所述斜桁架12分别连接于位于同一侧的边桁架2及底桁架1之间,且一对所述斜桁架12上均设有平行于箱梁侧面的斜梯;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一对斜桁架12的一端与边桁架2调节段10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底桁架6或第二底桁架7靠近活动铰5的一侧连接,所述斜桁架12上的斜梯平行于箱梁侧面,以便工人对箱梁侧面进行施工,同时斜桁架12对整体桁架结构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使箱梁修饰平台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箱梁修饰平台还包括花篮螺栓13,一对所述斜桁架12上均固定有花篮螺栓13;所述花篮螺栓13的一端与一斜桁架12固定,另一端与第三底桁架8的远离该斜桁架12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此技术方案中,花篮螺栓13将第三底桁架8连接于所述斜桁架12,将第三底桁架8的受力传递给斜桁架12,使底桁架1的结构更稳固,并且所述花篮螺栓13与第三底桁架8及斜桁架1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当箱梁修饰平台过跨时,可将花篮螺栓13的连接结构拆下,不影响第三底桁架8悬挂放下和整体结构过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花篮螺栓13为不少于两个的双数个,其均匀对称分布于一对所述斜桁架12上,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花篮螺栓13至少为两对,分别位于所述一对斜桁架12对应的两侧,同时一对所述花篮螺栓13的另一端与第三底桁架8一端相对应的两侧连接,以使整体受力均衡。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桁架1的底面铺设有花纹钢板,以方便施工人员行走和施工,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一对斜桁架12的斜梯上及底板也铺设花纹钢板,花纹钢板厚度为3mm。

在加工完成所有构件并除锈后,喷刷银色防锈漆。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箱梁修饰平台,通过在设置紧缆装置可以避免设置配重,同时在过跨时只需拆除底桁架上设置的部分活动铰便可,不需要将底桁架完全拆除,同时桁架结构的跨度和高度均可调节,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施工效率高,实用性强。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