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型防水吸音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9726发布日期:2020-11-19 19:3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百叶型防水吸音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屏障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百叶型防水吸音声屏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动车作为现阶段人们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汽车、动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噪音,为减少道路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人们通常会在道路的两侧安装声屏障进行减噪处理,防止噪音污染,提高沿线环境质量。而现有的声屏障结构较为复杂,安装部件较多,现场施工作业繁杂,安装效率较低,吸音屏体同时一般采用铆接或螺栓连接,使吸音屏体的安装效率较低,并且采用该连接方式一般会存在一定的缝隙,导致噪音穿过缝隙散发,隔音和消音效果无法得到保证,此外,现有声屏障的安装基座由于桥梁端部的尺寸误差较大,导致安装基座的安装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影响整个声屏障的稳定性,若安装基座出现晃动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则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由于此类安全隐患难以被发现,检修的难度也较大,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在现实应用中难以实现,因此需要针对安装基座的稳定性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结构稳定的百叶型防水吸音声屏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百叶型防水吸音声屏障,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安装柱、卡装在两条安装柱之间的吸音屏体和透光屏体,所述安装柱由立柱和基座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立柱上开设有可让吸音屏体和透光屏体卡入的卡装槽,所述吸音屏体设有若干个,所述吸音屏体卡装在立柱的上下两侧,所述透光屏体卡装在立柱的中部,所述基座的背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基座通过配合固定板安装固定到道路桥梁上,所述吸音屏体朝向道路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百叶孔,所述百叶孔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吸音屏体内填充有消音棉,所述消音棉与百叶孔之间铺设有一层耐高温防水布,所述吸音屏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用于相邻吸音屏体之间进行上下拼接的v型凸条和v型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立柱与基座的连接处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立柱与基座的转角处,所述加强筋、立柱、基座为一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长条孔结构,基座与固定板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安装槽,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卡紧道路桥梁顶部凸缘的弧形卡位,所述弧形卡位开口朝向安装槽向外凸起,所述弧形卡位设置在与固定板相对设置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座与固定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与道路桥梁固定的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板为“7”字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吸音屏体包括面向道路一侧的正面板、设置在正面板背部的背面板、设置在吸音屏两侧的两块侧面板,所述正面板、背面板和两块侧面板围成一个封闭式的壳体,所述背面板的背部为凹凸交替设置的弯折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装槽内设有卡块,所述卡块通过与弯折结构配合将吸音屏体卡紧在卡装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侧面板的外侧设有穿线块,穿线块内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穿线孔,所述卡装槽内设有钢丝绳将吸音屏体和透光屏体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拉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立柱的顶部为向道路一侧弯曲的弧形结构,对应卡装在立柱顶部的吸音屏体为弧形吸音屏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音屏体体上开设百叶孔,并且在百叶孔内侧铺设耐高温防水布和消音棉,使吸音屏体体的防水性能和隔音性能大大提高;进一步的通过将立柱和基座设置为一体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稳定,安装更便捷;再进一步的通过在吸音屏体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v型凸条和v型凹槽,使上下相邻的两个吸音屏体体之间直接通过v型凸条和v型凹槽插接即可完成安装,两者之间的配合紧密性提高,从而提高隔音效果和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安装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吸音屏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吸音屏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吸音屏体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百叶型防水吸音声屏障,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安装柱1、卡装在两条安装柱1之间的吸音屏体2和透光屏体3,所述安装柱1由立柱11和基座12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立柱11上开设有可让吸音屏体2和透光屏体3卡入的卡装槽111,所述吸音屏体2设有若干个,所述吸音屏体2卡装在立柱11的上下两侧,所述透光屏体3卡装在立柱11的中部,所述基座12的背部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基座12通过配合固定板4安装固定到道路桥梁上,所述吸音屏体2朝向道路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百叶孔,所述百叶孔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吸音屏体2内填充有消音棉21,所述消音棉21与百叶孔之间铺设有一层耐高温防水布22,所述吸音屏体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用于相邻吸音屏体2之间进行上下拼接的v型凸条241和v型凹槽242。通过在吸音屏体2体上开设百叶孔,并且在百叶孔内侧铺设耐高温防水布22和消音棉21,使吸音屏体2体的防水性能和隔音性能大大提高;进一步的通过将立柱11和基座12设置为一体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稳定,安装更便捷;再进一步的通过在吸音屏体2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v型凸条241和v型凹槽242,使上下相邻的两个吸音屏体2体之间直接通过v型凸条241和v型凹槽242插接即可完成安装,两者之间的配合紧密性提高,从而提高隔音效果和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柱11与基座12的连接处还设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设置在立柱11与基座12的转角处,所述加强筋13、立柱11、基座12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加强筋13使立柱11与基座12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增强,受力稳定,避免安装柱1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因素而折断,保证安装柱1的整体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座12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板4的连接孔121,所述连接孔121为长条孔结构,基座12与固定板4连接形成开口向下的安装槽5,所述基座12上设有用于卡紧道路桥梁顶部凸缘的弧形卡位122,所述弧形卡位122开口朝向安装槽5向外凸起,所述弧形卡位122设置在与固定板4相对设置的一侧。基座12上设置弧形卡位122,通过弧形卡位122与道路桥梁上的弧形凸缘配合连接形成卡位结构,使基座12与道路桥梁之间的连接紧密性提高,连接更紧凑,消音声屏障不会产生晃动等现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座12与固定板4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与道路桥梁固定的固定孔6。所述固定板4为“7”字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向将其中一条安装柱1通过使用爆炸螺栓穿过基座12上的固定孔6将其固定安装在道路桥梁上,然后将固定板4卡紧道路桥梁固定,固定板4与基座12螺栓连接,固定板4与道路桥梁通过爆炸螺栓连接,从而完成安装柱1的安装,然后先将吸音屏体2、透光屏体3依次通过钢丝绳8串联起来后,将吸音屏体2和透光屏体3卡入已安装好的安装柱1上拉紧固定,然后再将另一条安装柱1对应安装好,并将吸音屏体2和透光屏体3也卡入卡装槽111内卡紧固定即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音屏体2包括面向道路一侧的正面板23、设置在正面板23背部的背面板24、设置在吸音屏体2两侧的两块侧面板25,所述正面板23、背面板24和两块侧面板25围成一个封闭式的壳体,所述背面板24的背部为凹凸交替设置的弯折结构。所述卡装槽111内设有卡块7,所述卡块7通过与弯折结构配合将吸音屏体2卡紧在卡装槽111内。所述侧面板25的外侧设有穿线块251,穿线块251内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穿线孔,所述卡装槽111内设有钢丝绳8将吸音屏体2和透光屏体3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拉紧固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柱11的顶部为向道路一侧弯曲的弧形结构,对应卡装在立柱11顶部的吸音屏体2为弧形吸音屏体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实施内容与实施例一的实施内容大致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吸音声屏障的整个吸音面均设置吸音屏体2,无透光屏体3,并且基座12上开设三个固定孔6,三个固定孔6呈三角形分布,而实施例一中的基座12上开设四个固定孔6,四个固定孔6呈四边形分布,同时基座12上开设的固定孔6还可以是更多个,固定孔6数量可以按照吸音声屏障的整体受力情况进行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