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7474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图1的1-1向剖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钢锚箱的俯视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钢锚箱的侧视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空腔边缘封闭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平面模板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实施例1
[0026]参看图1-6,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的加固结构,它包含沿拱桥混凝土主拱圈I方向延伸布置的预制混凝土表面模板2,表面模板2是由数段模板工作段16组成,所述模板工作段16是由一圈相互连接的模板组合而成的模板系,该模板工作段16顶底两面的中部分别固定有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钢锚箱7和第二钢锚箱8,所述的该第一钢锚箱7和第二钢锚箱8之间通过第一预应力钢绞线9和第二预应力钢绞线10将表面模板工作段16整体拉紧固定成一体,所述的模板工作段16由平面模板21和弧形模板22组成,所述平面模板21和弧形模板22的中部预先埋设有供第一预应力钢绞线9或第二预应力钢绞线10中各个钢绞线穿束通过的波纹管18,所述模板工作段16与混凝土主拱圈I之间通过钢筋4定位分隔出灌注混凝土的空腔a,该空腔a内设有剪切销钉3,所述的剪切销钉3分别布置在混凝土主拱圈I和模板工作段16的表面上。
[0027]所述的钢筋4穿过模板工作段16和空腔a植入到拱桥混凝土主拱圈I上,所述模板工作段16的内侧设有与钢筋4套接配合的内托板5,其外侧设有与钢筋4套接配合的双孔长托板6,所述的内托板5和双孔长托板6通过与钢筋4旋接配合的螺母夹持固定在模板工作段16的内侧和外侧,其中,相邻且与同一模板相连的两个钢筋4外侧通过双孔长托板6和螺母相互关联,起到植筋埋设U型箍构造的作用。
[0028]所述的第一钢锚箱7或第二钢锚箱8包含整体为长方体结构的传力钢板231,该传力钢板231焊接于底座钢板233的四周边缘处,与底座钢板233共同构成钢锚箱箱室237,该钢锚箱箱室237的两端设有便于钢绞线穿过的钢锚箱预留孔洞23310,该钢锚箱箱室237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用于连接承重板的凸边232,所述钢锚箱箱室237的两端分别对称设有锚具室238,两个锚具室238之间设有一个可分别与第一预应力钢绞线9和第二预应力钢绞线10卡接配合的连接器236,其中一个锚具室238与连接器236之间设千斤顶箱室234,用于预应力张拉时安装千斤顶使用,另一个锚具室238与连接器236之间设箱室235,所述的锚具室238内安装有锚具239,该锚具239的外面包有保护罩2331,所述的保护罩2331整体为圆锥形结构,所述锚具239的顶端设置有加强环2332,其中部设有锚垫板2333,其锚具239尾部设有工作锚环2334 ;
[0029]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绞线9的一端穿过第一钢锚箱7中设在千斤顶箱室234 —侧的钢锚箱预留孔洞23310、加强环2332、保护罩2331、锚垫板2333和工作锚环2334,通过工具锚环夹片临时固定于工作锚环2334上,再穿过千斤顶箱室234,待张拉预应力结束后,将工作锚环2334上的工具锚环夹片更换为工作夹片11,最后再通过工作夹片11与连接器236相连;其另一端穿过第二钢锚箱8中设在箱室235 —侧的钢锚箱预留孔洞23310、加强环
2332、保护罩2331、锚垫板2333和工作锚环2334,通过工作夹片11锚固在工作锚环2334上后,再穿过箱室235,通过工作夹片11与连接器236相连;
[0030]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绞线10的一端穿过第一钢锚箱8中设在千斤顶箱室234 —侧的钢锚箱预留孔洞23310、加强环2332、保护罩2331、锚垫板2333和工作锚环2334,通过工具锚环夹片临时固定于工作锚环2334上,再穿过千斤顶箱室234,待张拉预应力结束后,将工作锚环2334上的工具锚环夹片更换为工作夹片11,最后再通过工作夹片11与连接器236相连;其另一端穿过第一钢锚箱7中设在箱室235 —侧的钢锚箱预留孔洞23310、加强环2332、保护罩2331、锚垫板2333和工作锚环2334,通过工作夹片11锚固在工作锚环2334上后,再穿过箱室235,通过工作夹片11与连接器236相连;
[0031]所述空腔a与第一钢锚箱7或第二钢锚箱8接触的一端设有相应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包含与空腔a等高的钢筋网12,所述钢筋网12的两端分别绑扎在分别植入到拱桥混凝土主拱圈I和模板工作段16上的剪切销钉3上,并在靠近钢筋网12的外侧设有植筋13,该植筋13的一端植入到拱桥混凝土主拱圈I内,所述的钢筋网12与植筋13之间设有柔性模袋14,该柔性模袋14的一端向外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柔性模袋灌浆孔15。
[0032]本实用新型的加固结构还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0033]所述的钢筋4为螺纹钢筋,其采用锚固型结构胶种植。
[0034]所述的平面模板21和弧形模板22为提前预制而成,制作过程中其内部预先埋设钢筋网片19和波纹管18,所述平面模板21和弧形模板22的工作面及边缘应予打毛,涂抹结构界面胶,种植剪切销钉3,而平面模板21和弧形模板22的侧面仅需涂抹结构界面胶即可。但对于平面模板21或弧形模板22之间间空隙较大不能通过结构界面胶进行连接时也应在模板工作段16外侧面预先种植剪切销钉或增设剪力键,通过密封结构进行密封处理。进一步优化,波纹管18铺设需满足设计计算及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其铺设走向及线形需根据所铺设混凝土模板的安装位置而确定。
[0035]所述模板工作段16的两侧为通过弧形模板22拼接所组成的弧形结构,其圆弧半径的确定需考虑所选第一预应力钢绞线9或第二预应力钢绞线10的最小曲率半径通过计算求得,且在第一预应力钢绞线9或第二预应力钢绞线10转向处设置平滑过渡,从而避免第一预应力钢绞线9或第二预应力钢绞线10在其转向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对于主拱圈横断面面积较小且加固空间允许的桥梁,拱圈侧面用弧形模板22的圆弧半径可简化计算,
设定为1?弧半径=0半_直径/2 = (H主拱圈厚度+2 Xh模板厚度+2 X d模板与主拱圈间距离)/2。
[0036]所述模板工作段16制作过程中需要在距长边50mm处设置多个等间距的6_8mm的圆孔以便钢筋贯穿,圆孔可根据具体现场条件采用对角线布置,轴线布置,三角布置或四角布置,其位置与植入钢筋4间距有关。
[0037]所述的柔性模袋14为纤维织物加工而成的模袋,该柔性模袋14 一端需要穿过植筋13并固定,保证浇注过程中不会滑脱。
[0038]实施例2
[0039]参看图1-6,一种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圈的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它是通过以下步骤予以实现:
[0040]I)清理拱桥混凝土主拱圈I破损的混凝土表面,并在其表面上进行打毛处理,并种植剪切销钉3,保证新旧混凝土共同工作;
[0041]2)找出拱桥混凝土主拱圈I每一模板工作段16的顶底面中线,然后在拱桥混凝土主拱圈I工作段中线处的上顶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