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握柄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60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扳手握柄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领域用于紧固、连接、拆卸、或夹持工具中的扳手握柄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扳手握柄的结构。其包括一扳手本体及左、右塑性握柄,并使该塑性握柄得以直接利用其上设置有固定凸柱而固定至扳手本体两侧的固定孔槽,达到快速简易及适于实用的握柄结构,而成为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背景技术
当前一般现有习用的扳手握柄都会设计成具有容易握持的部位,如图8所示,是一种现有习用的扳手握柄的结构(详见附件一及附件二各产品型录所示,是各大厂商的扳手产品销售型录),然而由这些扳手的握柄来看,存在以下的问题该握柄(10)上都设有一塑胶握持部(11),该塑胶握持部(11)皆是设置于扳手握柄(10)的顶面上,然而该顶面的塑胶握持部(11)却不是使用者使用扳手所握持的部位;可想而知,使用者在使用此类扳手工具时,都是利用握持扳手的握柄(10)的两侧部(12)来扳动手工具,因此此类扳手在握持上相当不具实用性,顶多是外观亮丽而巳。
请再参阅图9所示,是另一种现有习用的扳手握柄的结构(详见附件三及附件四所示),此类扳手工具是利用扳手工具(13)在塑胶射出成型时,直接在扳手工具(13)的握柄部(14)成型一包围握柄部(14)的塑胶握持部(15),此类结构方式仍存在有以下弊端1、其利用塑胶射出方式直接在扳手工具(13)的握柄部(14)包覆一塑胶握持部(15),因此在制造成本上因须先将扳手工具(13)置入射出模具内,再予以注射成型,此种加工步骤已是相当麻烦的额外制作过程了;2、再者,上述的结构方式不仅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因过程繁复而造成额外的成本过高,更因为要利用塑胶注射成型机而相当麻烦。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扳手握柄的结构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扳手握柄的结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扳手握柄的结构,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扳手握柄的结构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扳手握柄的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扳手握柄的结构,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扳手时,在握持上可以更为舒适,而且更具有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握柄的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以使扳手的握柄部在成型时更为简易及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握柄的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廉的工具握柄部,而更能具有产品的竞争性,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扳手握柄的结构,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及左、右塑性握柄,其中该扳手本体,其一端设有驱动部,而另一侧则形成设有一握持部,并在该握持部的两侧面形成设有固定孔槽;该左、右塑性握柄,是设置为相对于扳手本体的握持部的外形而设置的结构,并相对于扳手本体两侧的固定孔槽而形成设有固定凸柱,且该固定凸柱的端部形成设有固定部;该左、右塑性握柄的固定凸柱套设入扳手本体,该固定部呈卡固设置于固定孔槽内。藉由塑性握柄的固定凸柱套入扳手本体时,其固定部恰可卡固设置于固定孔槽内,而可免除现有习用扳手握柄的结构须直接注射成型的弊端,并可达到快速简易及适于实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扳手握柄的结构,其中所述的左、右塑胶握柄的固定部分别设有相对的固定部及固定凹部,并且两者形成为扣合固定结构,而能够相互扣合固定。
前述的扳手握柄的结构,其中所述的左、右塑胶握柄设置成型为一设有连接部的一体塑胶握柄,而可方便左、右塑性握柄的组装,达到一次组装完成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的结构在使用时完全没有现有扳手握柄的结构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稳固及方便,因此可达到相当的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兹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体说明如下1、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的结构,可以直接利用扣固的固定结构,而可将塑胶握柄直接固定至扳手本体的两侧握持部上,故结构相当简易,而能减低制造或组装上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能达到最高的产品竞争性。
2、本实用新型的扳手握柄的结构,由于其是利用直接扣固的结构方式,而可免除现有习用扳手握柄必须利用注射成型机注射出而固定的复杂性及麻烦性。
3、本实用新型确实可以达到实用上的功效,不仅使用方便,不需烦杂的手续,而且结构成形的加工更是简便,符合成本效益,而确实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使用。
4、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的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使用上更适于实用,更能符合使用者对于扳手握柄的结构的需求,能够给予消费者更佳的选择,而能够大幅提升其整体效益性,从而更为适于实用。
5、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的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确实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并且所揭露的结构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设计,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在申请前更未见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公知、公用在先,且市面上亦未见有类似的产品,即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实具有新颖性。
6、本案申请人是实际生产制造扳手工具的公司,发展此类产品已有十数年的经验,对于现有的扳手握柄的结构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相当了解,而本实用新型即是根据上述缺陷研究开发而创设的,其确实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及功效,不但在空间结构型态上确属创新,而且较现有的扳手握柄的结构确实具有相当的增进功效,且较现有习知产品更具有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优良功效,而确实具有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的结构,使得使用者使用扳手时,在握持上可以更为舒适,更适于实用,并可使扳手的握柄部在成型时更为简易及方便,而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廉的工具握柄部,更能提高产品的竞争性,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的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的结构的组合结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有关一体的塑性握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的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分解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的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现有习用的扳手握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另一现有习用的扳手握柄的结构示意图。
10--握柄 11--塑胶握持部12--两侧部 13--扳手工具14--握柄部 15--塑胶握持部20--扳手本体 21--驱动部22--握持部 23--固定孔槽30--塑胶握柄 301-左塑性握柄302-右塑性握柄 311-固定凸柱312-固定凸柱 321-固定部322-固定部 33--连接部341-固定部 342-固定凹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扳手握柄的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的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20)及左、右塑性握柄(301、302),其中该扳手本体(20),其一端设有驱动部(21),而另一侧则形成设有一握持部(22),并在握持部(22)的两侧面形成设有固定孔槽(23);该左、右塑性握柄(301、302),其结构是设计为相对于扳手本体(20)的握持部(22)的外形而设置,并相对于扳手本体(20)两侧的固定孔槽(23)而形成设有固定凸柱(311、312),且该固定凸柱(311、312)的端部形成设有固定部(321、322);藉由左、右塑性握柄(301、302)的固定凸柱(311、312)套入扳手本体(20)时,该固定部(321、322)恰可卡固设置于固定孔槽(23)内(如图3及图4所示)。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不必像现有习用扳手握柄的结构一般在扳手本体(20)上直接注射成型,而是可以利用分开设置的组装结构方式,将左、右塑性握柄(301、302)分别组装至扳手本体(20)的握时部(22)上,可以免除现有习用的扳手握柄的结构须先将扳手本体(20)置入射出成型模的公母模上而注射般的麻烦。
请再配合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有关一体的塑性握柄结构,为了方便左、右塑性握柄(301、302)的组装,本实用新型可将该左、右塑胶握柄(301、302)设置成型为一设有连接部(33)的一体塑胶握柄(30′)。
请再参阅图6及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扳手握柄的结构的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还可以将该左、右塑胶握柄(301、302)的固定部(321、322)分别设置成设有相对的固定部(341)及固定凹部(342),并使两者设置为扣合固定结构,而能够相互扣合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扳手握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及左、右塑性握柄,其中该扳手本体,其一端设有驱动部,而另一侧则形成设有一握持部,并在该握持部的两侧面形成设有固定孔槽;该左、右塑性握柄,是设置为相对于扳手本体的握持部的外形而设置的结构,并相对于扳手本体两侧的固定孔槽而形成设有固定凸柱,且该固定凸柱的端部形成设有固定部;该左、右塑性握柄的固定凸柱套设入扳手本体,该固定部呈卡固设置于固定孔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握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左、右塑胶握柄的固定部分别设有相对的固定部及固定凹部,并且两者形成为扣合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扳手握柄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左、右塑胶握柄设置成型为一设有连接部的一体塑胶握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扳手握柄的结构,包括一扳手本体及左、右塑性握柄,扳手本体一端设有驱动部,另一侧设有一握持部,并在握持部两侧面设有固定孔槽;左、右塑性握柄设置为相对于扳手本体的握持部的外形而设置的结构,并相对于扳手本体两侧的固定孔槽设有固定凸柱,且固定凸柱端部设有固定部;该左、右塑性握柄的固定凸柱套入扳手本体,固定部呈卡固设置于固定孔槽内。藉由塑性握柄的固定凸柱套入扳手本体时,固定部恰可卡固设置于固定孔槽内,而可免除现有习用扳手握柄的结构须直接注射成型的弊端,并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扳手时在握持上可更为舒适,并具有可使扳手握柄部成型时更为简易方便及成本较低廉的功效,更提高产品竞争性,且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
文档编号B25B23/00GK2581124SQ02281698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2日
发明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