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76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刀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管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刀架。
背景技术
在一些企业里,尤其是肉食品企业,人多刀杂,以往大家自己找个位置放自己的刀,用的时候往往忘了放在什么地方了,而且往往会被别人错拿,影响生产。而且刀具这儿一把那儿一把,看起来不整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刀架,它包括由方钢管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水平的矩形顶架、所述矩形顶架下方安装有若干支腿;在所述支腿上安装有1-10对前横档和后横档;所述矩形顶架前侧的横档与所述前横档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均勻安装有2-30对钢板条,所述每对钢板条的两根钢板条之间留有5-8mm的刀槽间隙。这种结构简单清晰,制作非常方便,而且完全的框架结构,清理清洗都很容易,对于食品加工厂这种卫生条件要求比较高的地方来说非常适合。其中,每相临的两对上述钢板条之间的距离为60_120mm。这样的距离既不拥挤,不影响使用,又不过于松散。上述的每对前横档和后横档,后横档比前横档位置低5-10mm。刀放在同一对的前横档和后横档上面,后面低5-10mm,这样,刀不会滑出来。上述矩形顶架前侧的横档与相临的所述前横档、以及每两根相邻的所述前横档之间的距离为150-250mm。这样的距离既不拥挤,不影响使用,足够放置不同规格大小的刀,又不过于松散。上述支腿上还安装有起加固作用的横档。上述前横档上每对应一个刀槽间隙的位置都设置一个标签。在标签上写上人名或者刀的编号,则随时可以知道那把刀在架上,收工之后可以查验那把刀没有归架,这样做方
便管理。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非常方便,完全的框架结构,清理清洗都很容易;每个刀位槽下面都有标签,非常方便管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2、矩形顶架,3、支腿,4、前横档,5、后横档,6、横档,7、钢板条,8、刀槽间隙,9、标签,10、横档。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刀架,它包括由方钢管组成的框架1,框架1包括水平的矩形顶架2、矩形顶架2下方安装有若干支腿3 ;在支腿3上安装有1-10对前横档4和后横档5。每对前横档4和后横档5,后横档5比前横档4位置低5-10mm。矩形顶架2前侧的横档6与前横档4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均勻安装有2-30对钢板条7,每相临的两对钢板条7之间的距离为60-120mm,每对钢板条7的两根钢板条7之间留有5_8mm的刀槽间隙8。 前横档4上每对应一个刀槽间隙8的位置都设置一个标签9。在标签9上写上人名或者刀的编号,则随时可以知道那把刀在架上,收工之后可以查验那把刀没有归架。支腿3上还安装有起加固作用的横档10。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能够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刀架,其特征是它包括由方钢管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水平的矩形顶架、 所述矩形顶架下方安装有若干支腿;在所述支腿上安装有1-10对前横档和后横档;所述矩形顶架前侧的横档与所述前横档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均勻安装有2-30对钢板条,所述每对钢板条的两根钢板条之间留有5-8mm的刀槽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架,其特征是每相临的两对所述钢板条之间的距离为 60-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每对前横档和后横档,后横档比前横档位置低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架,其特征是所述矩形顶架前侧的横档与相临的所述前横档、以及每两根相邻的所述前横档之间的距离为150-2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架,其特征是所述支腿上还安装有起加固作用的横档。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刀架,其特征是所述前横档上每对应一个刀槽间隙的位置都设置一个标签。
专利摘要一种刀架,属于刀具管理设备。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刀架,它包括由方钢管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水平的矩形顶架、所述矩形顶架下方安装有若干支腿;在所述支腿上安装有1-10对前横档和后横档;所述矩形顶架前侧的横档与所述前横档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均匀安装有2-30对钢板条,所述每对钢板条的两根钢板条之间留有5-8mm的刀槽间隙。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非常方便,完全的框架结构,清理清洗都很容易。
文档编号B25H3/04GK202071071SQ20112015643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7日
发明者杨玉英, 王洪福, 黄河 申请人: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