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68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打孔器,其主要以杠杆原理设计,利用手动方式带动打孔机执行部件上下移动与下模配合从而完成打孔,且,现有技术中的自动打孔机由电机带动在金属材料上加工出孔,有自动钻孔机、自动扩孔机、自动铣孔机等几种。生产中,人们常需要塑料、皮料等上面打上不同花型或者按一定规律分布的孔,从而显现出面料的不同风格样,以满足生产的不同需要,但是,人们常采用单个的机头进行打 孔,成本高,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打孔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的机头,与所述的机头相连的驱动部,连接于所述机头的支承杆,所述机头内设置钻座,所述的钻座设置用于打孔的钻头,所述的机头通过压脚固定于工作台面上,所述的机头为多个,所述的多个机头均连接于所述的驱动部。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孔装置中,所述的压脚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所述的工作台面。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孔装置中,所述的多个机头对称设置于所述的工作台面上。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孔装置中,所述的支承杆设置为可沿所述的工作台面上下运动的螺旋杆。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孔装置中,所述的打孔装置包括两个机头。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孔装置,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多头打孔,效率较高。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打孔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打孔装置,包括机头I、驱动部2、支承杆3、钻座4、钻头5、压脚6。支承杆3与机头I连接,用于支持起单个打孔装置,机头I内设置钻座4,钻座4设置用于打孔的钻头5,机头I通过压脚6固定于工作台面7上,在工作台面7上,设置多个机头I,多个机头I均连接于驱动部3。压脚6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工作台面7。较佳地,多个机头I对称设置于工作台面7上。支承杆3设置为可沿工作台面7上下运动的螺旋杆。较佳地,打孔装置包括两个机头I。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带料需打孔时,启动驱动部2,多个机头I同时工作,带动多个钻头5同时在带料上打孔,从而,实现多头自动化打孔。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孔装置,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多头打孔,效率较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的机头,与所述的机头相连的驱动部,连接于所述机头的支承杆,所述机头内设置钻座,所述的钻座设置用于打孔的钻头,所述的机头通过压脚固定于工作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头为多个,所述的多个机头均连接于所述的驱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脚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所述的工作台面。
3.根据地工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机头对称设置于所述的工作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杆设置为可沿所述的工作台面上下运动的螺旋杆。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孔装置包括两个机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的机头,与所述的机头相连的驱动部,连接于所述机头的支承杆,所述机头内设置钻座,所述的钻座设置用于打孔的钻头,所述的机头通过压脚固定于工作台面上,所述的机头为多个,所述的多个机头均连接于所述的驱动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孔装置效率高,自动化。
文档编号B26F1/16GK202668668SQ20122025981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章日华, 李禹新, 李标 申请人:深圳市威利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