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机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7422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冲击机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机构装置,尤其用于锤钻和/或锤凿的冲击机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锤(12);至少一个冲击栓(14),该冲击栓具有至少一个向着锤(12)的导向凸起(16);及至少一个可移动地支承的控制盘(18),该控制盘围绕着导向凸起(16)设置。本发明提出,导向凸起(16)的一个端部(20)在任何工作状态中都超过控制盘(18)地伸出。
【专利说明】冲击机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冲击机构装置,尤其用于锤钻和/或锤凿的冲击机构装置已是公知的,它包括:一个锤;一个冲击栓,该冲击栓具有向着锤的导向凸起;及一个可移动地支承的控制盘,该控制盘围绕着导向凸起设置。

【发明内容】

[0002]本发明涉及冲击机构装置,尤其用于锤钻和/或锤凿的冲击机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锤;至少一个冲击栓,该冲击栓具有至少一个向着锤的导向凸起;及至少一个可移动地支承的控制盘,该控制盘围绕着导向凸起设置。
[0003]本发明提出:导向凸起的一个端部在任何工作状态中超过控制盘地伸出。这里对于名称“冲击机构装置”尤其应理解为一种装置,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构件,该构件被设置来产生和/或将一个动量、尤其一个轴向冲击动量传递到一个设置在一个刀具接收器中的加工刀具上。这样一个构件尤其可为一个锤,一个冲击栓,一个导向部件、尤其如一个锤管和/或一个活塞、尤其如一个罐形活塞,和/或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构件。对于“设置”尤其应理解为专门设计和或专门装备。这里“锤”一词尤其定义一个构件,该构件为了将一个冲击动量传递到冲击机构装置的另一构件上、尤其冲击栓上,在一个导向部件内、尤其一个锤管和/或一个罐形活塞内运动。为了产生冲击动量锤优选地借助一个压力,尤其借助一个由在锤管中被导向的活塞产生的空气压力在导向部件中运动。锤优选地沿冲击方向被设置在一个活塞与冲击栓和/或一个刀具之间。这里“冲击栓”的概念尤其定义一个构件,该构件被设置来使一个由于直接接触由锤传递到该构件上的冲击动量传递给一个设置在刀具接收器中的加工刀具。这里对于“控制盘”尤其应理解为一个构件,它被设置来:由于冲击栓的运动使用于控制导向部件中压力的控制套管运动。借助通过控制盘使控制套管的运动尤其使导向部件中的控制孔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方法打开和/或关闭。为了控制盘的运动冲击栓优选地具有控制凸肩,该控制凸肩被设置来使控制盘向一个逆着锤的冲击方向定向的方向运动。
[0004]这里导向凸起尤其定义冲击栓的一个区域,在该区域上控制盘至少部分地被导向。在此情况下控制盘优选地包括一个孔,冲击栓的导向凸起设置在该孔中,尤其配合在该孔中。导向凸起最好被构成圆柱形。因此导向凸起特别优选地在一个相对锤的冲击方向基本上垂直延伸的平面中具有一个圆形的横截面。但也可考虑导向凸起具有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另一构型和/或具有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另一横截面,例如一个椭圆的横截面、一个多边形的横截面等。这里“基本上垂直”一词尤其定义为相对一个参考方向的方向定向,其中该方向与参考方向、尤其在一个平面中看,夹持一个90°的角度及该角度具有尤其小于8°、有利地小于5°、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最大偏差。这里对于“在任何工作状态中伸出”尤其应理解为在组装状态中工作期间导向凸起可取得的所有工作状态中导向凸起的一个布置,其中沿一个逆着锤的冲击方向延伸的方向看,在每个时刻上和/或在组装状态中的每个位置上导向凸起用一个端部超过控制盘的至少一个向着锤的外表面地延伸。优选地沿一个逆着锤的冲击方向延伸的方向看,导向凸起穿过控制盘的孔及由此伸出该外表面。借助根据本发明的冲击机构装置可有利地达到控制盘的精确导向。此外可防止:通过导向凸起将冲击动量传递到控制盘上,该冲击动量可损坏控制盘。因此可有利地避免控制盘的损坏。这可有利地达到根据本发明的冲击机构装置的构件的长使用寿命。
[0005]此外提出,导向凸起在任何工作状态中沿一个逆着锤的冲击方向定向的方向用向着锤的端部伸出控制盘至少多于0.1mm。优选地导向凸起用该端部伸出控制盘至少多于
0.5mm及特别优选地至少多于1mm。这可有利地避免:在向着设置在刀具接收器中的加工刀具的方向冲击运动时导向凸起由控制盘的孔中移出。
[0006]导向凸起沿锤的冲击方向具有一个轴向延伸长度,该轴向长度至少大于冲击栓的总延伸长度的25%。优选地导向凸起沿锤的冲击方向具有一个轴向延伸长度,该轴向长度至少大于冲击栓的总延伸长度的30%及特别优选地至少大于冲击栓的总延伸长度的33%。此外导向凸起具有一个轴向延伸长度,该轴向长度最好大于冲击栓在导向部件中的空载行程。在冲击栓的组装状态中冲击栓的总延伸长度至少基本上平行于锤的冲击方向地延伸。这里对于“基本上平行于”尤其应理解为一个方向相对一个参考方向的定向,尤其在一个平面中的定向,其中该方向相对参考方向具有尤其小于8ο、有利地小于5ο、特别有利地小于2ο的偏差。借助根据本发明的导向凸起的构型可结构上简单地保证:导向凸起在任何工作状态中沿一个逆着锤的冲击方向定向的方向超过控制盘伸出。
[0007]此外还提出,在向着导向凸起的锤的一个端部上锤具有至少一个插入孔,该插入孔被设置来在锤接近冲击栓时能使导向凸起插入。插入孔优选地在一个至少基本上垂直于锤的冲击方向延伸的平面中具有一个与导向凸起的横截面相对应的横截面。这里插入孔可由一个透孔构成,该孔例如在锤的背着冲击栓的一侧上借助一个膜片来封闭,这将保证:锤可借助一个压力,尤其借助空气压力在导向部件内运动。但也可考虑,插入孔具有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另一构型。这可结构上简单地作到在现有的冲击机构装置中实施该冲击栓及锤。
[0008]插入孔有利地由一个盲孔构成。因此可特别有利地借助空气压力来保持对锤的控制以产生和/或传递冲击动量。此外可结构上简单地限定导向凸起在锤中的插入。
[0009]此外还提出,插入孔具有一个深度,在沿逆着锤的冲击方向定向的方向上该深度至少大于锤的总延伸长度的10%。优选地插入孔具有一个深度,在沿逆着锤的冲击方向定向的方向上该深度至少大于锤的总延伸长度的15%及特别优选地至少大于锤的总延伸长度的20%。在组装状态中锤的总延伸长度最好至少基本上平行于锤的冲击方向地延伸。这里对于“深度”尤其应理解为沿锤的冲击方向在锤的向着冲击栓的外表面与一个限定插入孔的并至少基本上垂直于锤的冲击方向延伸的锤的界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插入孔的构型可有利地达到锤的一个长的运动距离以产生冲击动量。
[0010]本发明还涉及一个便携式工具机,尤其锤钻和/或锤凿,它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冲击机构装置。这里对于“便携式工具机”尤其应理解为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工具机,该工具机无需运输机械可由操作者来运送。便携式工具机尤其具有一个质量,该质量小于40kg,优选地小于IOkg及特别优选地小于5kg。这对于便携式工具机的操作者来说可达到高的工作舒适性。
[0011]这里根据本发明的冲击机构装置和/或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不应被限制在上述的应用及实施形式上。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冲击机构装置和/或便携式工具机为了满足这里所述的工作方式可具有与这里所述的数目不同数目的零件、构件及单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可从以下的【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中得到。在附图中表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组合地包括多个特征。专业人员可符合目的地个别地考察这些特征及总结出有意义的其它组合。
[0013]附图表示:
[0014]图1:以概要视图表示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冲击机构装置的一个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
[0015]图2:以概要视图表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冲击机构装置的一个详图,
[0016]图3:以概要视图表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冲击机构装置的锤的详图,及
[0017]图4:以概要视图表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冲击机构装置的冲击栓的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1表示一个具有冲击机构装置10的便携式工具机26。该便携式工具机26被构成锤钻和/或锤凿。但也可考虑,该便携式工具机26具有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另一构型,例如构成冲击式螺丝旋拧机、冲击锤机等。便携式工具机26包括一个工具机壳体28,该壳体包围着便携式工具机26的一个驱动单元30及一个传动单元32。驱动单元30被设置来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方法产生一个驱动转矩。为了产生冲击动量驱动单元30的驱动转矩通过传动单元32传递给冲击机构装置10及为了产生设置在便携式工具机26的刀具接收器34中的一个加工刀具的旋转运动驱动转矩通过导向部件46 (图2)传递给刀具接收器34。这里冲击机构装置10的冲击动量以专业人员公知的方式方法来产生。
[0019]图2表示部分地在冲击机构装置10的冲击栓14的一个后端部位置中及部分地在冲击栓14的一个前端部位置中的冲击机构装置10。在后端部位置中冲击栓14通过冲击机构装置10的一个阻尼部件40支撑在冲击机构装置10的一个可移动地支承的控制盘18上,该控制盘紧靠在两个背着刀具接收器34的及各限定一个孔口 42,56的、冲击机构装置10的导向部件46的边缘区域44,58上。阻尼部件40被设置来阻尼冲击栓的回弹冲击。导向部件46的孔口 42,56被设置来允许控制盘19顺着及逆着冲击机构装置10的锤12的冲击方向地在导向部件46中轴向地运动。这里导向部件46被构成锤管48,在产生和/或传递冲击动量时该锤管轴向地引导冲击栓14及锤12。在前端部位置中冲击栓14紧靠在刀具接收器34的一个斜面38上,该斜面限制了冲击栓14向着设置在刀具接收器34中的加工刀具36的方向运动的可能性。因此冲击机构装置10包括锤12,具有一个向着锤12的导向凸起16的冲击栓14,及可运动地支承的控制盘18,该控制盘围绕着导向凸起16设置。这里控制盘18包括一个孔50,在组装状态中冲击栓14的导向凸起16被设置在此孔中。孔50被构成圆形,其中控制盘18的中心轴线构成孔50的中心点。该中心轴线至少基本上相对锤12的冲击方向22平行地延伸。这里控制盘18具有一个圆形的构型,该构型包括两个至少基本上延伸在径向上的导向凸耳52,54。这些导向凸耳52,54被设置来使控制盘18在孔口 42,56中导向。但也可考虑:控制盘具有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另一构型,例如一个多边形构型,其中的角例如被设置来在孔口 42,56中导向用。
[0020]在控制盘18与冲击栓14的组装状态中导向凸起16的一个端部20在任何工作状态中沿一个逆着冲击方向22延伸的方向超过控制盘18地伸出。因此在组装状态中导向凸起16在任何工作昨天中沿逆着冲击方向22延伸的方向穿过控制盘18的孔50。在此情况下导向凸起16在任何工作状态中沿逆着锤12的冲击方向22定向的方向用向着锤12的端部20伸出控制盘18多于0.1mm。为了能使导向凸起16在任何工作状态中伸出导向凸起16沿锤12的冲击方向22具有轴向延伸长度,该轴向长度至少大于冲击栓14沿锤12的冲击方向的总延伸长度的25% (亦参见图4)导向凸起16具有圆柱形的构型。因此导向凸起16在一个相对锤12的冲击方向22至少基本上垂直延伸的平面中具有一个圆形的横截面。
[0021]此外在向着导向凸起16的锤12的端部上锤12具有一个插入孔24,该插入孔被设置来在锤12接近冲击栓14时能使导向凸起16插入。插入孔24由一个盲孔构成(亦参见图3)。这里插入孔24具有一个深度X,在沿逆着锤12的冲击方向22定向的方向上该深度至少大于在沿逆着锤12的冲击方向22定向的方向上锤12的总延伸长度的10% (图3)。插入孔24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锤12的冲击方向22延伸的平面中具有一个与导向凸起16的圆形横截面对应的横截面。但也可考虑,插入孔24具有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另一种横截面。这里插入孔24在沿一个至少基本上垂直于锤12的冲击方向22延伸的方向上具有比导向凸起16大的尺寸。因此可实现导向凸起16在插入孔24中的余隙配合。
[0022]在产生冲击动量时锤12借助一个在锤管48中由冲击机构装置10的活塞60压缩的空气垫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方法在锤管48中向着冲击栓14的方向运动。在此情况下锤管48的空气控制孔62,64,66通过冲击机构装置10的控制套管68封闭以建立一个压力(参见图2的上部分)。控制套管68沿着一个延伸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锤12的冲击方向22伸展的平面中的圆周方向70包围着锤管48。此外借助冲击机构装置10的一个弹簧部件72在向着刀具接收器34的方向上用弹簧力加载控制套管68。当设置在刀具接收器34中的加工刀具36压在一个工件(这里未示出)上后冲击栓14位于后端部位置中。借助加工刀具36压在工件上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方法通过冲击栓14,阻尼部件40及控制盘18使控制套管68抵抗弹簧部件72的弹簧力移动到空气控制孔62,64,66上,以便封闭空气控制孔62,64,66。因此在锤管48中产生出一个用于使锤12运动的压力。在锤管48中运动时锤12借助由活塞60压缩的空气垫向着冲击栓14的方向运动,直到限定插入孔24的锤12的基部区域74与导向凸起16形成直接接触。由此将冲击动量传递给冲击栓14,因此冲击栓向着刀具接收器34的方向运动及将冲击动量传递给设置在刀具接收器34中的加工刀具36。在此情况下导向凸起16的端部始终伸出控制盘18。控制套管68借助弹簧部件72的弹簧力同样向着刀具接收器34的方向运动。由此使空气控制孔62,64,66打开及可借助冲击机构装置10重新开始产生冲击动量的过程,正如以上所述并以专业人员已知的方式方法进行。
【权利要求】
1.冲击机构装置,尤其用于锤钻和/或锤凿的冲击机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锤(12);至少一个冲击栓(14),该冲击栓具有至少一个向着锤(12)的导向凸起(16);及至少一个可移动地支承的控制盘(18),该控制盘围绕着导向凸起(16)设置,其特征在于:导向凸起(16)的一个端部(20)在任何工作状态中都超过控制盘(18)地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凸起(16)在任何工作状态中沿一个逆着锤(12)的冲击方向(22)定向的方向用向着锤(12)的端部(20)超过控制盘(18)至少多于0.1mm。
3.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凸起(16)沿锤(12)的冲击方向(22)具有一个轴向延伸长度,该轴向长度至少大于冲击栓(14)的总延伸长度的 25%。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锤(12)的向着导向凸起(16)的一个端部上锤(12)具有至少一个插入孔(24),该插入孔被设置来在锤(12)接近冲击栓(14)时能使导向凸起(16)插入。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入孔(24)由一个盲孔构成。
6.至少根据权利要求4的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入孔(24)具有一个深度(X),在沿逆着锤(12)的冲击方向(22)定向的方向上该深度至少大于锤(12)的总延伸长度的10%。
7.便携式工具机,尤其锤钻和/或锤凿,具有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冲击机构>j-U ρ?α装直。
【文档编号】B25D17/24GK103648725SQ201280033098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5日
【发明者】L·施米德, J·施尼茨勒, J·科里克 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