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负荷侧轴承游隙测量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132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非负荷侧轴承游隙测量专用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机械安装工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非负荷侧轴承游隙测量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轴承游隙又称为轴承间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轴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向心推力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通常以面对面或背靠背方式安装,以某一个轴承圈的轴向位置来决定内部游隙或预压从零间隙状况开始,通过调整轴承外圈上垫片的厚度,就可获得指定的游隙。

现有技术中,滚动轴承轴向游隙最常用的调整方法是垫片调整法:调整时,将一个轴承先安装在轴上,一般先不加垫片,拧紧侧盖的固定螺钉直到轴不能转动时为止(此时轴承内无游隙),此时用厚薄规测量侧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的距离(K),然后加入垫片,垫片厚度等于K值加上轴向游隙。采用垫片调整法调整的精度取决于侧盖和垫片的质量。但是,采用这种办法测量时,每次测量时只能测量单个轴承游隙,计算两个轴承游隙时容易使误差增大;并且,测量时加工的测量垫片易导致测量误差产生。另外,每次测量都需要安装轴上,拆装也很麻烦,测量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单独完成测量工作,省时省力,且不用安装在轴上测量的非负荷侧轴承游隙测量专用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轴承游隙测量效率低、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非负荷侧轴承游隙测量专用夹具,包括:两个夹板以及一个丝杠;

所述两个夹板分别为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所述活动夹板上开设有丝孔;

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夹板上,所述丝杠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丝孔与所述活动夹板相连。

其中,所述夹板均为圆盘形夹板。

其中,所述两个夹板的相对面均为平滑表面,且该平滑表面垂直于所述丝杠的轴线。

其中,所述平滑表面的边缘设置有一圈凸出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的内径。

其中,所述限位环距离所述平滑表面的高度为6mm。

其中,所述平滑表面均为标准平面。

其中,所述丝杠的直径为12mm,所述圆盘形夹板的直径为125m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两个夹板通过丝杠相连,能够将两个轴承对称加紧,从而直接测量两个轴承之间的轴向游隙,有效避免测量误差,测量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负荷侧轴承游隙测量专用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活动夹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负荷侧轴承游隙测量专用夹具测量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固定夹板;

2、活动夹板;

3、丝杠;

4、平滑表面;

5、限位环;

8、轴承;

30、丝孔;

D、圆盘形夹板直径;d、丝杠直径;H、限位环距离平滑表面的高度;L、轴承游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轴承游隙测量效率低、误差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单独完成测量工作,省时省力,且不用安装在轴上测量的非负荷侧轴承游隙测量专用夹具。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负荷侧轴承游隙测量专用夹具,包括:两个夹板以及一个丝杠3;所述两个夹板分别为固定夹板1和活动夹板2;所述活动夹板2上开设有丝孔30;所述丝杠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夹板1上,所述丝杠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丝孔30与所述活动夹板2相连。由于两个夹板通过丝杠相连,能够将两个待测量的轴承8对称加紧,从而直接测量两个轴承之间的轴向轴承游隙L,有效避免测量误差,测量效果良好。

优选的,所述夹板均为圆盘形夹板。为了能够使测量的结果更加精准,所述两个夹板的相对面均为平滑表面4,且该平滑表面4垂直于所述丝杠3的轴线。所述平滑表面4均为标准平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量专用夹具主要应用于给水前置泵的安装,保证安装后的给水泵具有足够的进口压力,并且有足够的汽蚀余量,防止给水泵在运行中汽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制作专用夹具,使得测量轴承游隙不用安装在轴上,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另外,夹板的相对平面为标准平面,且由单个测量改为组合测量也大大减少测量误差的产生。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平滑表面4的边缘设置有一圈凸出的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8的内径。测量过程中,由于轴承都采用圆锥轴承或者向心推力轴承。限位环主要是为了保证两个轴承的轴线对准度,避免发生较大的轴线错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5距离所述平滑表面4的高度为6mm。在这样的高度下,限位环可以贴合较多种类的推力轴承。更为优选的,所述丝杠3的直径d为12mm,所述圆盘形夹板的直径D为125mm。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