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26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滑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轨结构。



背景技术: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用之二:门和窗又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对比、韵律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要很大的影响。

现有的移窗滑轨中,一般以双轨道的外框为最常用的,现有的门窗滑轨结构中,滑轨都是固定的,这样极其不便于滑块的安装,使用不灵活,而且滑块与门窗滑轨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导致摩擦力增大,不利于滑块在滑轨上的来回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门窗滑轨结构中,滑轨都是固定的,这样极其不便于滑块的安装,使用不灵活,而且滑块与门窗滑轨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导致摩擦力增大,不利于滑块在滑轨上的来回移动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轨结构,包括滑轨底座,所述滑轨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一侧平行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设置有同步带固定块,所述第二滑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一侧设置有门窗固定件,所述第一滑块一侧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滑轨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块下侧设置有第一滑臂,所述第一滑臂一侧设置有第一卡位块,所述第二滑块下侧设置有第二滑臂,所述第二滑臂一侧设置有第二卡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轨可拆卸,所述第二滑轨通过螺钉与滑轨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底座外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位块和第二卡位块下侧设置有尖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均设置成“L”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滑轨结构,通过第二滑轨可拆卸,便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安装与使用,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第二滑轨通过螺钉与滑轨底座连接,便于第二滑轨的安装,通过滑轨底座外侧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孔,便于滑轨底座固定在适当的位置,提高了应用时工作的稳定性,通过第一卡位块和第二卡位块下侧设置有尖端,能够减少与滑轨底座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滑块在滑轨上的来回移动时的阻力,提高了使用的效率,通过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均设置成“L”形状,便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滑动,提高了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工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中:1-滑轨底座,2-第一滑轨,3-第一滑块,4-同步带固定块,5-第二滑块,6-门窗固定件,7-第二滑轨,8-螺钉,9-第一限位块,10-第一滑臂,11-第二限位块,12-第二滑臂,13-第二卡位块,14-第一卡位块,15-尖端,16-固定座,17-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一种滑轨结构,包括滑轨底座1,所述滑轨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2,所述第一滑轨2一侧平行设置有第二滑轨7,所述第一滑轨2上设置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一侧设置有同步带固定块4,所述第二滑轨7上设置有第二滑块5,所述第二滑块5一侧设置有门窗固定件6,所述第一滑块3一侧与第二滑块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2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9,所述第二滑轨7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1,所述第一滑块3下侧设置有第一滑臂10,所述第一滑臂10一侧设置有第一卡位块14,所述第二滑块5下侧设置有第二滑臂12,所述第二滑臂12一侧设置有第二卡位块13。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轨7可拆卸,便于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5的安装与使用,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第二滑轨7通过螺钉8与滑轨底座1连接,便于第二滑轨7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滑轨底座1外侧设置有固定座16,固定座16上设置有固定孔17,便于滑轨底座1固定在适当的位置,提高了应用时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位块14和第二卡位块13下侧设置有尖端15,能够减少与滑轨底座1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滑块在滑轨上的来回移动时的阻力,提高了使用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臂10和第二滑臂12均设置成“L”形状,便于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5的滑动,提高了第一滑臂10和第二滑臂12工作时的稳定性。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