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箱上铰链以及具有该上铰链的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是左侧开门的冰箱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提出可左右换开门的需求。参见图1所示为目前的上铰链结构(左上铰链01和右上铰链02),由于大部分冰箱产品门比箱要高,为满足开门时门与上铰链不干涉,上铰链上设有避空缺口,因此这种上铰链左右不对称,如要满足换开门需求,则必须上下翻转是对称的。为了保证冰箱产品的美观,一般在上铰链上遮盖上铰链盖(左上铰链盖03和右上铰链盖04),上铰链盖卡合固定在上铰链上,这就需要在上铰链上设有卡扣,从而导致上铰链在左右换开门的时候上下翻转也不对称,导致左、右上铰链不能通用。
为了满足冰箱左右换开门的要求,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在冰箱产品出厂时,包装里多放一个左上铰链,由于是每台冰箱都多配置一个左上铰链,使得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冰箱上铰链,解决冰箱左右换开门时上铰链不通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冰箱上铰链,包括上铰链本体,所述上铰链本体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顶面为平面,所述凸起与所述上铰链本体的边缘相连通。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凸起上开设有用于紧固件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背面形成相对应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紧固件的紧固帽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具有顶面和沿所述上铰链本体向上延伸的侧面,所述顶面至少有一个边为所述上铰链本体的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上铰链还包括可拆卸的设在上铰链本体上、用于与冰箱的门体装配的上铰链轴。
基于上述的冰箱上铰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可开合设在所述箱体前部的门体,所述箱体和门体之间通过上述的上铰链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冰箱还包括与所述上铰链翻转前后分别匹配的第一铰链盖和第二铰链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链盖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卡合的第一卡爪。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铰链盖上设有与所述上铰链本体边缘相卡合的第二卡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冰箱上铰链,通过所述上铰链本体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上铰链本体的边缘相连通,这样使得在上铰链安装后上铰链本体与冰箱的箱体顶面接触,所述凸起与箱体的顶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卡扣,在与上铰链翻转前相匹配的第一铰链盖卡合在凸起处,使得第一铰链盖卡合固定;通过设置所述凸起的顶面为平面,在上铰链上下翻转后,所述凸起的顶面与箱体的顶面接触,在上铰链本体与箱体顶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卡扣,在与上铰链翻转后相匹配的第二铰链盖卡合在上铰链本体边缘,使得第二铰链盖卡合固定;这样使得上铰链上下翻转前后都可以与箱体和铰链盖匹配,实现了冰箱左右换开门时上铰链的通用,在冰箱产品出厂时可以不用配置左上铰链,有利于降低成本。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冰箱上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冰箱上铰链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安装到冰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铰链盖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上下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安装到冰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第二铰链盖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以术语 “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阅图1-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冰箱上铰链的一个实施例,冰箱包括箱体2、位于箱体2前端的门体3、以及连接箱体2和门体3的上铰链1。在冰箱产品出厂时为左开门的冰箱如图3所示,上铰链1位于右侧,为右上铰链,并具有相匹配的第一铰链盖4;当需要左右换开门时,将上铰链1在安装到冰箱的右侧如图7所示,为右开门的冰箱,也配备有相匹配的第二铰链盖5。对于第一铰链盖4和第二铰链盖5不能通用,必须配备两个。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一种冰箱上铰链1包括上铰链本体11,在上铰链本体11上设有多个凸起12,凸起12与上铰链本体11的边缘相连通,或者说凸起12设置在上铰链本体11的边缘并向内延伸;并且凸起11的顶面为平面。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凸起12,并且凸起12与上铰链本体11的边缘相连通,这样使得在上铰链1安装后上铰链本体11与冰箱的箱体2顶面接触,在凸起12与箱体2的顶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此处形成卡扣,在与上铰链1翻转前相匹配的第一铰链盖4卡合在凸起12处,使得第一铰链盖4卡合固定;通过设置凸起12的顶面为平面,在上铰链1上下翻转后,凸起12的顶面与箱体2的顶面接触,在上铰链本体11与箱体2的顶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卡扣,在与上铰链翻转后相匹配的第二铰链盖5卡合在上铰链本体11边缘,使得第二铰链盖5卡合固定;这样使得上铰链1上下翻转前后都可以与箱体2和铰链盖匹配,实现了冰箱左右换开门时上铰链的通用,在冰箱产品出厂时可以不用配置左上铰链,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4所示,在三个凸起12上开设有用于紧固件6穿过的通孔121,也就是通过三个紧固件6将上铰链1固定在箱体2上,通过在凸起12上设置紧固件6穿过的通孔121,由于上铰链1的尺寸不太大,这样不用在上铰链本体11上设置紧固件6穿过的通孔,有利于凸起12的尺寸增大,增大了上铰链1翻转180度后的与箱体2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上铰链1翻转后的固定稳定性;并且凸起12处的结构强度大于上铰链本体11,在凸起12上设置紧固件6穿过的通孔121,有利于提高上铰链1的结构强度,增加固定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示,在凸起12的背面形成相对应的凹槽,由于上铰链1翻转后,紧固件6要位于凹槽内,因而凹槽的尺寸要大于紧固件6的紧固帽的尺寸。凸起12具有顶面123和沿上铰链本体11向上延伸的侧面122,其中,顶面123至少有一个边为上铰链本体11的边缘。
本实施例中,上铰链1还包括可拆卸的设在上铰链本体11上的上铰链轴13,上铰链1通过上铰链轴13安装在门体3上,上铰链1通过三个紧固件6穿过通孔121固定在箱体2上。通过设置可拆卸的上铰链轴13,这样在冰箱左右换开门时,将上铰链轴13从上铰链本体11上拆卸,将上铰链轴13上下翻转后安装到上铰链本体11上,或者说是将上铰链本体11翻转180度后安装上铰链轴13,如图2和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9所示,第一铰链盖4和第二铰链盖5分别与上铰链1转前后相匹配匹配,在第一铰链盖4上设有与凸起12相匹配卡合的第一卡爪41,第一卡爪41设置在侧边42上并向内伸出,在第一铰链盖4卡合后,侧边42与箱体2的顶面接触,也就是第一铰链盖4覆盖扣合在上铰链1上;第一卡爪41位于卡凸12与箱体2的顶面之间,第一卡爪41与卡凸12的背面卡合固定。在第二铰链盖5上设有与上铰链本体11边缘相卡合的第二卡爪51,第二卡爪51也是设在第二铰链盖5的侧边52上,第二卡爪51位于上铰链本体11与箱体2的顶面之间,第二卡爪51与上铰链本体11边缘相卡合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