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织造纱线筒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4966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织造纱线筒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织造纱线筒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纱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常采用纱线筒绕线后存放。而在需要对纱线进行使用时在对纱线筒进行搬运即可,但常规的搬运装置不仅使得生产者对纱线筒的搬运困难,还极易让纱线桶因意外情况而出现滑落的情况,影响生产者对纱线的加工处理,大大的降低了生产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便于生产者对纱线筒进行搬运处理,并有效的避免纱线筒出现滑落的可能,大大提高生产者对纱线加工效率的新型织造纱线筒搬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织造纱线筒搬运装置,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上方的导轨、活动块与电机,所述底板下方的右侧设置有导向轮,底板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撑脚,且撑脚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导轨设置有两根,导轨的上方通过连杆相连,导轨的中央设置有上旋辊,导轨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钮,且导轨两侧面设置轨道槽,所述活动块下方连接有下旋辊,活动块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档板,且活动块与档板的连接有设置有旋轴,所述电机外侧连接有机轴,且机轴、上旋辊与下旋辊之间连接有锁链。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块外侧设置有卡块,档板的外侧设置有卡槽,且卡块与卡槽之间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块的左表面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轨道槽之间相互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下端与底板之间通过焊接相连,且导轨外侧的中央设置有手把。

作为优选,所述上旋辊、下旋辊与机轴的中央都设置有卡齿,且锁链位于卡齿上。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位于底板上方的左侧,电机的外侧设置有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底板上设置有导轨、活动块与电机,且导轨的中央设置有上旋辊,电机的外侧连接有机轴,活动块的下方连接有下旋辊,且上旋辊、机轴与上旋辊之间连接有锁链,使得电机的旋转能够通过锁链带动活动块进行升降活动,而底板下方的右侧设置有导向轮,底板上方的左侧设置有撑脚,且撑脚的下方连接有万向轮,让生产者能够通过万向轮与导向轮对底板及底板上方的活动块进行移动,从而便于让生产者通过该装置对纱线进行搬运移动,有效的提高生产者对纱线筒的搬运效率,增加生产者对纱线的加工效率;而活动块的右上方设置有档板,且档板与活动块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轴,而活动块的外侧设置有卡块,档板的外侧设置有卡槽,且卡块与卡槽之间配合连接,使得放置在活动块上方的纱线筒能够被档板进行限位,有效避免纱线筒在移动的过程中因意外情况而出现滑落的可能,大大的增加生产者对纱线筒的搬运安全,方便了生产者对纱线筒的搬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织造纱线筒搬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织造纱线筒搬运装置中锁链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织造纱线筒搬运装置,包括底板1,及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导轨3、活动块2与电机5,所述底板1下方的右侧设置有导向轮11,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撑脚12,且撑脚12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3,所述导轨3设置有两根,导轨3的上方通过连杆31相连,导轨3的中央设置有上旋辊34,导轨3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钮33,且导轨3两侧面设置轨道槽35,所述活动块2下方连接有下旋辊25,活动块2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档板21,且活动块2与档板21的连接有设置有旋轴24,所述电机5外侧连接有机轴51,且机轴51、上旋辊34与下旋辊25之间连接有锁链4。

所述活动块2外侧设置有卡块23,档板21的外侧设置有卡槽22,且卡块23与卡槽22之间配合连接。

所述活动块2的左表面连接有滑块26,且滑块26与轨道槽35之间相互配合。

所述导轨3下端与底板1之间通过焊接相连,且导轨3外侧的中央设置有手把32。

所述上旋辊34、下旋辊25与机轴51的中央都设置有卡齿(未标注),且锁链4位于卡齿上。

所述电机5位于底板1上方的左侧,电机5的外侧设置有蓄电池(未标注)。

当需要使用该新型织造纱线筒搬运装置对纱线筒进行搬运移动时,首先通过控制钮33对电机5进行控制,让电机5对活动块2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让纱线筒(未标注)能够放置在活动块2的上方;而后通过卡块23与卡槽22的配合让档板21竖立在活动块2的上方,从而让档板21能够将活动块2上方的纱线筒进行限位;而后再通过控制钮33对电机5进行控制,使得电机5的旋转通过机轴51、锁链4、上旋辊34与下旋辊25带动活动块2进行升高活动;再通过把手32将该装置进行移动即可;其中万向轮13与导向轮11的设置则便于生产者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滑块26与轨道槽35的配合则便于活动块2在导轨3上进行升降活动;旋轴24的设置则让档板21能够在活动块2上进行旋转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底板上设置有导轨、活动块与电机,且导轨的中央设置有上旋辊,电机的外侧连接有机轴,活动块的下方连接有下旋辊,且上旋辊、机轴与上旋辊之间连接有锁链,使得电机的旋转能够通过锁链带动活动块进行升降活动,而底板下方的右侧设置有导向轮,底板上方的左侧设置有撑脚,且撑脚的下方连接有万向轮,让生产者能够通过万向轮与导向轮对底板及底板上方的活动块进行移动,从而便于让生产者通过该装置对纱线进行搬运移动,有效的提高生产者对纱线筒的搬运效率,增加生产者对纱线的加工效率;而活动块的右上方设置有档板,且档板与活动块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轴,而活动块的外侧设置有卡块,档板的外侧设置有卡槽,且卡块与卡槽之间配合连接,使得放置在活动块上方的纱线筒能够被档板进行限位,有效避免纱线筒在移动的过程中因意外情况而出现滑落的可能,大大的增加生产者对纱线筒的搬运安全,方便了生产者对纱线筒的搬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