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基板的划线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234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玻璃基板的划线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基板的划线工具,用于在测定玻璃基板的热收缩率时等向玻璃基板上标注划线。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平板显示器(FPD)中使用的玻璃基板上形成有微小的电路图案,在平板显示器的制造工序中,反复对玻璃基板进行热处理。

玻璃基板在被实施热处理时发生热收缩,在热处理的前后产生尺寸变化,因此在平板显示器的制造工序中,需要测定并管理玻璃基板的热处理所带来的尺寸变化。

玻璃基板的热处理所带来的尺寸变化的测定例如以如下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光刻对玻璃基板烧制电路图案,之后测定已形成的电路图案的尺寸。接下来,使形成有电路图案的玻璃基板通过热处理工序,或者对玻璃基板赋予与热处理工序同等的温度分布,使玻璃基板热收缩。之后,测定热处理后的玻璃基板的电路图案的尺寸,通过对热处理前后的电路图案的尺寸进行比较,从而将玻璃基板的热收缩率设为尺寸变化量进行计算。

另外,玻璃基板的热收缩率也能够通过制作试件而求出。

例如,在规定尺寸的玻璃基板上,将沿与玻璃基板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标识标注在玻璃基板的长边方向的多个位置,之后将玻璃基板沿长边方向切断而制成多片试件。保留多片试件中的一片,实施热处理,测定实施了热处理的试件的标识的位置与未实施热处理的试件的标识的位置之间的偏离量,从而能够使用测定出的偏离量计算玻璃基板的热收缩率。

在该情况下,通过光刻、溅射蒸镀等方法在试件上形成金属膜以能承受实施于试件的热处理,或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利用划针在试件上形成划线,由此标注所述标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3758号公报

如前述那样,在使用通过光刻烧制在玻璃基板上的电路图案计算热收缩率,或使用通过光刻、溅射蒸镀等标注在试件上的标识计算热收缩率的情况下,需要光刻装置、溅射装置等昂贵的装置。但是,当在玻璃基板的制造工序中计算玻璃基板的热收缩率时,准备这样的昂贵装置是不现实的。

另外,如前述那样,在通过利用划针在玻璃基板的试件上形成划线而标注标识的情况下,划线的深度变深,存在操作试验板时形成有划线的位置破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准备昂贵的装置并且能够防止玻璃基板的标注有划线的位置破损的玻璃基板的划线工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下来说明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

即,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玻璃基板的热收缩测定用工具的特征在于,具备:工具主体,其由长边方向的中途部形成有弯曲部的金属板构成;以及研磨片,其附设于所述工具主体,所述工具主体具有:把持片,其配置在所述工具主体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侧;以及按压片,其配置在所述工具主体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侧,在所述把持片与所述按压片之间形成有所述弯曲部,所述研磨片至少配置在所述把持片的所述工具主体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面。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所述把持片与所述按压片均形成为平板状,并且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在所述把持片与所述按压片之间具有连接片,该连接片将所述把持片的所述工具主体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按压片的所述工具主体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部连接,所述把持片与连接片的连接部、以及所述按压片与连接片的连接部构成所述弯曲部。

由此,不需要准备昂贵的装置,并且能够防止玻璃基板的标注有划线的位置发生破损。

另外,优选为,所述研磨片配置为覆盖所述把持片的第一板面、所述一端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板面相反侧的第二板面。

由此,在向玻璃基板的表面标注划线时,无需将研磨片粘贴于把持片就能够容易地将研磨片配置在把持片的前端面。

另外,优选为,所述连接片相对于所述把持片的板厚方向以及所述按压片的板厚方向倾斜。

由此,能够稳定地将把持部的前端面向玻璃基板的表面按压。

另外,优选为,所述把持片在所述工具主体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比所述按压片在所述工具主体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

由此,能够充分确保利用作业者的手的大拇指与中指把持住把持片的空间,并且能够在利用大拇指与中指把持住把持片的状态下通过食指容易地对按压部的上端面进行按压。

另外,优选为,所述研磨片的粒度是#1000~#3000。

由此,能够在玻璃基板的表面标注适当深度的划线,能够在玻璃基板不发生破损的情况下获得容易识别的划线。

实用新型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能够发挥以下所示的效果。

即,不需要准备昂贵的装置,并且能够防止玻璃基板的标注有划线的位置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划线工具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划线工具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工具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工具主体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研磨片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作业者用手把持划线工具进行操作的状况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作业者用手把持划线工具进行操作的状况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使用通过划线工具标注有划线的玻璃片求出玻璃基板的热收缩率的步骤的图。

图9是划线的放大图。

图10是示出划线工具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划线工具

10 工具主体

11 把持片

11a 前端面

11b 第一板面

11c 第二板面

12 按压片

13 连接片

14 第一弯曲部

15 第二弯曲部

20 研磨片

G 玻璃基板

S 划线

L1 把持片的工具主体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尺寸

L2 按压片的工具主体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附图说明用于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玻璃基板的划线工具具现化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那样,作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玻璃基板的划线工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划线工具1是用于在玻璃基板G的表面标注划线S的工具(参照图6),具备由长边方向的多个位置形成有弯曲部的金属板构成的工具主体10、以及附设在工具主体10上的研磨片20。作为构成工具主体10的金属板,例如能够使用板厚尺寸t为1mm的不锈钢板。

通过划线工具1在表面标注有划线S的玻璃基板G是用于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平板显示器(FPD)的玻璃基板。

如图3、图4所示那样,工具主体10通过将矩形状的金属在长边方向的多个位置弯曲而形成,具有形成为平板状且配置在工具主体10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的把持片11、形成为平板状且在工具主体10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与把持片11大致平行地配置的按压片12、以及将把持片11的工具主体10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与按压片12的工具主体10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部连接的连接片13。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工具主体10的长边方向”酌情简要记载为“长边方向”。

把持片11与连接片13的连接部是所述金属板弯曲的部分,构成为工具主体10的第一弯曲部14。按压片12与连接片13的连接部是所述金属板弯曲的部分,构成为工具主体10的第二弯曲部15。

金属板在第一弯曲部14与第二弯曲部15向相反方向弯曲,工具主体10在侧视时形成为大致曲柄状。

第一弯曲部14以及第二弯曲部15具有弹性,当对划线工具1施加长边方向的力时,第一弯曲部14以及第二弯曲部15能够弹性变形。

在使把持片11垂直立起的姿态下,按压片12的下端位于比把持片11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连接片13形成为随着从按压片12侧趋向把持片11侧而下降的倾斜面。

换句话说,连接片13相对于把持片11的板厚方向倾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片11与按压片12平行地配置,连接片13也相对于按压片12的板厚方向倾斜。

连接片13相对于把持片11的板厚方向倾斜角度θ1,相对于按压片12的板厚方向倾斜角度θ2。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片13相对于把持片11的板厚方向以及按压片12的板厚方向倾斜,但也能够将工具主体10形成为连接片13向把持片11的板厚方向以及按压片12的板厚方向延伸的形状。换句话说,也可以形成为连接片13相对于把持片11的弯曲角度、以及连接片13相对于按压片12的弯曲角度为直角。

在工具主体10中,把持片11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尺寸L1形成为比按压片12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尺寸L2大。把持片11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端面形成为前端面11a。

如图5所示那样,研磨片20是一面固定有研磨材料的片状的构件,形成为矩形状。作为研磨片20,例如能够使用砂纸。研磨片20的粒度设定为#1000~#3000,以便在玻璃基板G的表面标注适当深度的划线S。另外,研磨片20的粒度优选设定为#2000。

研磨片20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形成为与把持片11的工具主体10的短边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另外,研磨片20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形成为与将把持片11的第一板面11b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尺寸L1、把持片11的金属板的板厚尺寸t以及把持片11的第二板面11c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尺寸L1相加而得到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工具主体10的短边方向”指的是与工具主体10的长边方向以及把持片11的金属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研磨片20在长边方向的中途部弯曲,以覆盖把持片11的第一板面11b、前端面11a以及第二板面11c的方式卷绕于把持片11。在该情况下,研磨片20配置为固定有研磨材料的一侧的面朝向外侧。另外,研磨片20能够通过粘合剂、粘合带等粘贴在把持片11上。

研磨片2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配置为覆盖第一板面11b、前端面11a以及第二板面11c,但只要至少配置在把持片11的前端面11a即可。

这样构成的划线工具1以如下方式使用。

如图6、图7所示那样,在利用划线工具1在玻璃基板G的表面标注划线S的情况下,首先,例如在玻璃基板G的上方,将划线工具1配置为工具主体10的按压部12位于上方并且把持部11位于下方的垂直姿态。

在该状态下,使作业者的手的大拇指TF与把持片11的第一板面11b侧抵接,并且使中指SF与把持片11的第二板面11c侧抵接,利用大拇指TF与中指SF把持住把持片11以及卷绕在把持片11上的研磨片20。此外,利用食指FF的指腹向下方按压按压部12的上端面,使配置在把持片11的前端面11a的研磨片20与玻璃基板G的表面压接。

若在使配置于前端面11a的研磨片20与玻璃基板G的表面压接的状态下,将划线工具1沿工具主体10的短边方向向跟前拉划时,在玻璃基板G的表面上标注出划线S。

在该情况下,当利用食指FF将划线工具1向玻璃基板G侧按压时,工具主体10的第一弯曲部14以及第二弯曲部15弹性变形,通过其弹力使工具主体10的前端面11a整体以恒定的按压力按压于玻璃基板G的表面。因此,能够利用被工具主体10的前端面11a按压而与玻璃基板G的表面抵接的研磨片20稳定地对玻璃基板G的表面标注适当深度的划线S。由此,不需要准备昂贵的装置,并且例如即便在玻璃基板G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玻璃基板G的标注有划线S的位置破损的情况。

另外,由于研磨片20以覆盖把持片11的第一板面11b、前端面11a以及第二板面11c的方式卷绕配置于把持片11,因此在利用大拇指TF与中指SF把持住把持片11时,通过同时把持研磨片20中的覆盖把持片11的第一板面11b以及第二板面11c的部分,能够保持将研磨片20卷绕于把持片11的状态。由此,在对玻璃基板G的表面标注划线S时,无需将研磨片20粘贴于把持片11就能够容易地将研磨片20配置在把持片11的前端面11a。

此外,在划线工具1的工具主体10中,由于把持片11的长度尺寸L1形成为比按压片12的长度尺寸L2大,因此能够充分确保利用大拇指TF与中指SF把持住把持片11的空间,并且容易在利用大拇指TF与中指SF把持住把持片11的状态下通过食指FF按压按压部12的上端面。

另外,由于连接片13相对于把持片11的板厚方向以及按压片12的板厚方向倾斜,因此在利用食指FF按压按压部12的上端面时,能够使第一弯曲部14以及第二弯曲部15产生适度的弹力,能够稳定地将把持部11的前端面11a向玻璃基板G的表面按压。

另外,由于研磨片20的粒度设定为#1000~#3000,因此能够在玻璃基板G的表面标注适度深度的划线S,能够在玻璃基板G不出现破损的情况下得到容易识别的划线S。

另外,能够使用通过划线工具1标注有划线S的玻璃基板G求出表示玻璃基板G的热处理所带来的尺寸变化的、玻璃基板G的热收缩率。

在求取玻璃基板G的热收缩率的情况下,首先如图8(a)所示那样,在从玻璃基板G切出规定大小的长方形玻璃片30的规定部位,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通过划线工具1标注直线状的划线S1、S2。

接下来,如图8(b)所示那样,将标注有划线S1、S2的长方形玻璃片30沿与划线S1、S2垂直的方向断开,得到第一试件30a以及第二试件30b。

并且,将得到的第一试件30a投入加热炉,在规定温度下以规定时间进行加热处理。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进行在500℃下保持一小时的加热处理。另一方面,第二试件30b不进行加热处理。

之后,如图8(c)所示那样,将实施了加热处理的第一试件30a与未实施加热处理的第二试件30b并排,测定第一试件30a的划线S1、S2与第二试件30b的划线S1、S2的偏离量ΔS1、ΔS2,根据下述式(1)计算热收缩率C。

C(ppm)=(ΔS1(μm)+ΔS2(μm))/L(μm)···(1)

需要说明的是,在式(1)中,“L”是“第二试件30b的划线S1与划线S2之间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9所示那样使用划线工具1在玻璃基板G上标注划线S的情况下,划线S由在规定的宽度尺寸的范围内形成的多根划线构成。在求取玻璃基板G的热收缩率时,能够从该多根划线线中选择任意一根划线用作测定对象。在该情况下,作为成为测定对象的划线,能够选择容易清楚地识别的划线(参照图9的划线tm)。

另外,通过划线工具1标注在玻璃基板G的表面上的划线S的宽度尺寸为与把持片11的金属板的厚度尺寸t大致相等的尺寸。

接下来,对玻璃基板的划线工具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0所示的划线工具5具备由长边方向的中途部形成有弯曲部的金属板构成的工具主体50、以及附设于工具主体50的研磨片20。

工具主体50通过将矩形状的金属板在长边方向的中途部弯曲而形成,具有配置在工具主体50的长边方向的一侧的把持片51、以及配置在工具主体5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侧的按压片52。

按压片52具有配置在工具主体50的短边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按压片52a、以及配置在工具主体50的短边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按压片52b。

把持片51的工具主体50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与按压片52(第一按压片52a以及第二按压片52b)的工具主体50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部连接,把持片51与按压片52的连接部构成工具主体50的弯曲部54。

换句话说,第一按压片52a以及第二按压片52b相对于把持片51弯曲。第一按压片52a相对于把持片51弯曲的弯曲方向与第二按压片52b相对于把持片51弯曲的弯曲方向是相反方向。另外,在使把持片51垂直地立起的姿态下,第一按压片52a以及第二按压片52b在把持片11的上端部向大致水平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工具主体50的短边方向”指的是与工具主体50的长边方向以及把持片51的金属板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弯曲部54具有弹性,当对划线工具5施加长边方向的力时,弯曲部54能够弹性变形。

研磨片20以覆盖把持片51的第一板面51b、前端面51a以及第二板面51c的方式卷绕于把持片51。但是,研磨片20只要至少配置于把持片51的前端面51a即可。

这样构成的划线工具1能够以如下方式使用。

换句话说,通过在利用作业者的手的大拇指TF与中指SF把持卷绕有研磨片20的把持片51,并且利用食指FF的指腹向下方按压第一按压部52a以及第二按压部52b的上侧面,使配置在把持片51的前端面51a的研磨片20与玻璃基板G的表面压接的状态下,将划线工具5沿着工具主体50的短边方向向跟前拉划,由此能够在玻璃基板G的表面上标注划线S。

在该情况下,当利用食指FF将划线工具5向玻璃基板G侧按压时,工具主体50的弯曲部54弹性变形,通过其弹力使工具主体50的前端面51a整体以恒定的按压力按压于玻璃基板G的表面,能够利用配置在前端面11a的研磨片20稳定地在玻璃基板G的表面标注适度深度的划线S。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