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抓式取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5963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卡抓式取阀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水泵维修作业时阀体总成的拆卸工具,具体是一种卡抓式取阀器。



背景技术:

注水泵维修作业拆卸阀体总成时常常由于砂砾水垢等污物卡在阀体和泵头之间,导致阀体不能顺利取出,现有的取阀工具都是通过将凡尔固定螺丝拆下,或者直接在凡尔固定螺丝上开内丝,再通过螺纹连接安装连杆敲击,一旦螺纹滑丝或阀体在泵头内不能相对固定导致凡尔螺栓无法拆下时,维修工作就会变得相对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不需要拆卸凡尔螺栓就能够取出阀体的抓式取阀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卡抓式取阀器,包括外套、内套,外套通过螺纹结构套装在内套上,外套的口部设有坡脚,内套的口部均匀布置有多个滑动销,滑动销与内套之间设有压力弹簧,内套上固接有连杆,连杆上设有滑动式重锤构成卡爪敲结构,连杆另一端设有防脱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不需要拆卸凡尔螺栓,直接通过盘动内套上的连杆,外套给滑动销施压,抓住阀体总成的弹簧座即可将阀体总成取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作业工具在操作时程序繁琐的难题,降低了作业难度,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内套的口部四周均匀布置有四个滑动销。

外套上固接有套装在连杆上的套管,套管另一端设有尼龙圈,尼龙圈内圈与连杆过盈配合,连杆上设有置于尼龙圈与滑动式重锤之间的弹性挡圈。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阀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套与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套与套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滑动销1; 阀体总成2; 压力弹簧3; 外套4; 内套5; 弹性挡圈6; 滑动式重锤7; 防脱螺栓8; 连杆9; 套管10; 尼龙圈11;坡脚12;弹簧座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包括外套4、内套5,外套4通过螺纹结构套装在内套5上,外套4的口部加工有坡脚12,内套5的口部四周均匀布置有四个滑动销1,滑动销1与内套5之间安装有压力弹簧3,内套5上固接有连杆9,连杆9上安装有滑动式重锤7构成卡爪敲结构,连杆9另一端安装有防脱螺栓8,外套4上固接有套装在连杆9上的套管10,套管10另一端安装有尼龙圈11,尼龙圈11内圈与连杆9过盈配合,连杆9上安装有置于尼龙圈11与滑动式重锤之7间的弹性挡圈6。

通过将内套5套装在阀体总成2一端,内套5与外套4相对运动时,通过内套5与外套4相互挤压使滑动销1嵌入和弹出,滑动销1嵌入时用于抓住阀体总成2的弹簧座13,然后滑动滑动式重锤7即可将阀体总成2取出。本装置不需要拆卸凡尔螺栓,直接通过盘动内套5上的连杆9,外套4给滑动销1施压,滑动销1嵌入抓住阀体总成2的弹簧座13即可将阀体总2成取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作业工具在操作时程序繁琐的难题,降低了作业难度,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