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关闭窗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0718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闭窗户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关闭窗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主人离开家之后,家里的窗户常常忘记关闭,从而造成一些隐患,比如下雨的时候家中会被雨水淋湿,起风的时候家里的东西会被吹乱等。为了解决这些隐患,市面上出现了自动关闭窗户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下雨和刮风时将窗户关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自动关闭窗户的装置通常包括电源、检测电路、处理器和驱动器,检测电路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分别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和驱动器连接,电源用于提供处理器和驱动器的工作电压。处理器中设置有湿度参考值范围和振动参考值范围;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湿度并将检测的湿度信号发送给处理器,振动传感器实时检测振动并将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对接收到湿度信号和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湿度值和振动值,当湿度值和振动值中的至少一个超过其参考值范围时,处理器生成控制信号发送给驱动器,驱动器将窗户关闭。

但是,现有的自动关闭窗户的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其电源通常为蓄电池,需要经常将蓄电池取出充电,一旦忘记充电,蓄电池电量不够,该装置将无法实现其自动关窗功能,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使用的方便的自动关闭窗户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关闭窗户的装置,包括电源、检测电路、处理器和驱动器,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所述的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的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处理器和所述的驱动器连接,所述的电源用于提供所述的处理器和所述的驱动器的工作电压,所述的电源包括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转换电路;所述的太阳能转换电路包括N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三极管、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三整流二极管、第四整流二极管和变压器;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且其连极端为所述的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入端,所述的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入端和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NMOS管的漏极、所述的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的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的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所述的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的第二整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的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的第四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的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所述的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出端,所述的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出端和所述的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的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NMOS管的源极、所述的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所述的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入端,所述的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入端和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第一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的第四整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的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所述的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出端,所述的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出端和所述的蓄电池的负极连接。

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源包括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转换电路,太阳能转换电路包括N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三极管、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三整流二极管、第四整流二极管和变压器;第一电容作为滤波电容,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不稳定电压转化为稳定电压,因此在太阳能电池板后面加上滤波电容C1,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给由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五电容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组成的电容三端式振荡器,通过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互感耦合将电能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传递给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变压器的次级线圈通过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三整流二极管和第四整流二极管构成的全波整流电路滤波后供给蓄电池,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NMOS管构成反馈电路,当蓄电池充满电时,反馈电压驱使NMOS管导通,使得三极管的基极接地从而电容三端式振荡器停止工作,停止继续对蓄电池充电,一旦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工作时,消耗电量,NMOS管截止,使得三极管继续工作,电容三端式振荡器开始振荡继续对蓄电池充电,由此实现对蓄电池的自动充电,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自动关闭窗户的装置,包括电源、检测电路、处理器和驱动器,检测电路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分别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和驱动器连接,电源用于提供处理器和驱动器的工作电压,电源包括蓄电池B1、太阳能电池板W1和太阳能转换电路;太阳能转换电路包括NMOS管M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三极管Q1、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四整流二极管D4和变压器T1;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且其连极端为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入端,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入端和太阳能电池板W1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NMOS管M1的漏极、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L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L2的一端、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出端,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出端和蓄电池B1的正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NMOS管M1的栅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NMOS管M1的源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入端,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入端和太阳能电池板W1的负极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出端,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出端和蓄电池B1的负极连接。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自动关闭窗户的装置,包括电源、检测电路、处理器和驱动器,检测电路包括湿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分别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和驱动器连接,电源用于提供处理器和驱动器的工作电压,电源包括蓄电池B1、太阳能电池板W1和太阳能转换电路;太阳能转换电路包括NMOS管M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三极管Q1、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四整流二极管D4和变压器T1;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且其连极端为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入端,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入端和太阳能电池板W1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NMOS管M1的漏极、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L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L2的一端、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出端,太阳能转换电路的正输出端和蓄电池B1的正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NMOS管M1的栅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NMOS管M1的源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入端,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入端和太阳能电池板W1的负极连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且其连接端为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出端,太阳能转换电路的负输出端和蓄电池B1的负极连接。

本实施例中,驱动器为电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