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653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底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领域应用的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底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电动工具的种类逐渐增多,其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电动工具主要分为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电动工具代替人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求。多种电动工具的出现使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需求都可以得到最合适的工具进行解决,方便了人们生活中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但是为达到工作的最佳状态也对于工具的携带产生了要求,同时多种工具的更换也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满足多方面的工作需求,多功能电动工具也随之产生。多功能电动工具可以根据工作头部的置换而实现不同工具的实现,避免了多种工具的同时携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效果。多功能电动工具降低电动工具的装备占用空间,同时也方便了工具的更换以及携带,降低了生产成本。

多功能电动工具的使用由于其较小的体积,因此通常直接手持而对需加工的部位进行操作。如多功能电动工具在进行切割工作时通过锯片小角度的摆动实现目标工作,与现有的电圆锯的旋转切割操作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大了切割速度,且携带方便。但是由于电动工具进行切割等工作时产生的震动,通常会导致持拿者的工作不稳,工作结果产生误差,降低了电动工具的工作精度。电动工具的精度不稳则会造成后续工作的不能持续进行,甚至导致原材料浪费情况的发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如发明CN201210259173.6公开了一种可缓冲的变频冲击式多功能电动工具,包括壳体和手柄,手柄安装在壳体上端的一侧,手柄内安装有柄内传动轴,其一端和曲轴联接,曲轴的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的上端,壳体中段内设有塞锤,其顶部通过连杆和曲轴的中部联接;壳体的下段安装有双弹簧振子,双弹簧振子的振子的下端和工具件连接。本发明解决了手持外动力工具不能实现高频振动击打功能的问题,轻便耐用,可以实现锤、铲、铆、锍、切、錾、凿等动作。此发明虽然做了缓冲处理,可是长期的手持操作,仍然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给予较高的要求,不利于工作的持续进行。且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摆动不利于工作精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多功能电动工具工作准确性的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底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应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可拆卸底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固定装置,所述底板设置有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工作机构的通过。

本发明在底板上设置有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固定装置,保证了电动工具的工作稳定性,同时设置有工作通道。当多功能电动工具在固定装置上进行固定时,可以使工作头通过工作通道进行加工操作,提高了其适用范围,保证了工作质量。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底板的推行实现电动工具的加工操作,降低了工作的工作强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有开口的固定环,所述开口设置有锁扣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锁扣装置为设置在开口两端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在远离螺母连接端铰接有扳手,所述扳手的铰接端朝向锁扣装置设置有突起。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板设置有用于改变固定装置高度的深度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装置的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置有延伸孔,所述深度控制装置包括延伸板和深度控制板,所述深度控制板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深度控制板设置有弧形轨道,所述深度控制板上设置有深度调节杆,所述深度调节杆穿过弧形轨道与延伸板的延伸孔连接,所述深度调节杆上设置有深度调节钮。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改变固定装置与底板夹角的角度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角度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板和滑动板,所述控制板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控制孔,所述滑动板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滑动板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穿过滑动轨道与控制板的控制孔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杆上设置有角度调节钮,所述固定装置与底板同轴铰接,所述控制板方向与铰接轴方向不同。

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加工位置的位置标尺,所述位置标尺设置在底板端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位置标尺的一端设置有与位置标尺相垂直的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底板的设置,避免了工作人员对多功能电动工具的长期手持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2、底板上固定装置的设置,可以对多功能电动工具进行固定,从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底板的推进进行加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防止了电动工具的震动而对工作精度的影响;

3、固定环开口处螺栓连接,使固定环的内径可调,扩大了固定装置的适用范围,降低了生产成本,螺栓的较长螺柱避免了工具零件的拆卸和丢失,保证了工具的完整性,保证了工具的使用寿命;

4、扳手的设置,使多功能电动工具可以快速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

5、深度控制装置的设置,使多功能电动工具对操作物品的加工深度可调,避免了底座使用的局限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6、角度控制装置的设置,使多功能电动工具在同一底面实现多方向的操作加工,扩大了其适用范围,避免了成本的提高;

7、位置标尺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其上的刻度对加工位置进行标注和显示,保证了工作的精确性,避免了进行每次的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8、挡板的设置,保证了加工线路的精确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同时对底板进行固定操作,提高了工作期间多功能电动工具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底板的固定装置、深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底板的固定装置、深度控制装置和角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底板的固定装置、深度控制装置、角度控制装置和标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底板1,工作通道11,固定装置2,固定环21,开口处22,第一连接片23,第二连接片24,螺栓25,螺杆251,螺母252,扳手26,突起261,延伸板27,延伸孔28,深度控制装置3,深度控制板31,弧形轨道32,深度调节杆33,深度调节钮34,角度控制装置4,控制板41,滑动板42,控制孔43,滑动轨道44,角度调节杆45,角度控制钮46,位置标尺5,挡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为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底板,所述底板1设置有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固定装置2。在对多功能电动工具进行使用时,可以将其固定在固定装置2上,从而防止工作人员的长期无支点拿持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了工作的长期有效地进行。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多功能电动工具根据不同的要求和使用环境进行固定,然后工作人员可以将底板1进行放置,通过底板1的推行而实现多功能机的操作,避免了多功能电动工具的长期拿持,因此也降低了其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对于工作人员的影响,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合理操作,保证了工作的精确性,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利用待加工物品靠近已固定的多功能电动工具进行加工操作,扩大了其适用范围。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工作通道11,其工作部件可以通过工作通道11进行操作,则工作通道11的设置可以满足底板1在推行过程中多功能电动工具的顺利操作。所述工作通道11可以如图所示设置在底板1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底板1的周边,以满足工作的需求。

当多功能电动工具进行切割操作时,多功能电动工具利用固定装置2对其进行固定,使切割锯片通过工作通道11延伸至底板1的下方位置,同时底板1与待加工物品的表面接触,则此时切割片的下底面位于待加工物品与底板1接触的表面的下方位置。当进行切割工作时,多功能电动工具通过锯片的摆动对待加工物品实现切割工作。工作人员可根据工作进程对底板1进行推行,锯片也随之运动,进而完成切割工作。当多功能电动工具需要进行其他工作时,则可以进行工作机构的更换,使其通过工作通道11与待加工物体相接触,从而利用底板进行其他的工作操作。由上可知,此底板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利用工作头的摆动实现切割的电动工具。

所述固定装置2可以为将多功能电动工具进行包裹式的全固定,也可以设置为将其工作头部的固定。如图2所示,其为工作头的固定,图中的固定装置2为设置有开口处22的固定环21。当需要对多功能电动工具进行固定时,通过固定环21的开口处22的扩大,使其头部可以放置在固定环21上,然后通过开口处22的锁扣装置进行紧固,保证工作过程中多功能电动工具的稳定设置。在设置过程中,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工作头部的更换可以在多功能电动工具固定之前进行,也可以在进行固定后根据需要情况更换工作头部。所述开口处2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卡接等,以保证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可拆卸和更换。

如图2所示,固定环21在其开口处22的两个环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片23和第二连接片24,通过连接片对固定环进行打开和关闭以满足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安装、拆卸和固定操作。所述第一连接片23和第二连接片24通过螺栓25连接。所述螺栓25包括螺杆251和螺母252。所述螺杆251分别穿过第一连接片23和第二连接片24对应设置的安装孔,然后通过螺母252将其拧紧固定。由于螺杆251存在一定的长度,因此当进行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安装和拆卸时,只需要将螺母252向外旋转至合适的位置就可以使固定环21增大,从而多功能固定装置就可以取出和安装。螺栓25的设置避免了工具零部件的完全拆离,有效地防止了零件的丢失,保证了工具的完整性,为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由于其螺杆的长度因此在开口处22增大时也可以通过螺母252进行固定,由于螺杆251的长度可以对固定环21适用范围进行扩大,提高了固定装置2的对于多型号的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固定效果,使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上述螺杆251的远离螺母252连接端铰接一个扳手26,并且在所述扳手26的铰接端朝向连接片设置有突起261。所述扳手26可以围绕铰接轴进行旋转,当突起261朝向连接板时,则会对其形成压力从而减少第一连接板23和第二连接板24之间的距离,进而对固定环21的内径进行缩小,从而加大了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固定效果。当突起261旋转至离开朝向连接板方向时,则此时施加在连接板上的突起261的压力也会随之离开,则在压力减小的同时第一连接板23和第二连接板24的距离增大,随之固定环21的内径也会增大,此时固定环21对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固定作用也会降低。工作人员通过扳动扳手26利用其铰接端的突起261的位置可以对固定环21的内径进行扩大或缩小。工作人员将多功能电动工具放置在固定环21处,令突起261朝向连接板,利用突起261缩小两个连接板之间螺杆251的长度即第一连接板23和第二连接板24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固定环21内径的减少以达到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固定,此时就可以进行多功能电动工具的使用。当需要对电动工具进行拆卸时,则可以通过将突起261旋转至远离连接片处使固定环21的内经扩大而实现,避免了每次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对螺母252的反复操作,提高了多功能电机的安装效率,保证了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若多功能电动工具的安装部的差距太大,则可以在多功能电动工具放置在固定环21时,将突起261朝向连接片时并利用螺母252将其内径扩大或缩小至合适的位置,然后就可以利用上述方式完成多功能电动工具的轻松快速的拆卸和安装。

在上述底板1设置有深度控制装置3。所述深度控制装置3可以控制其多功能电动工具对待操作物品的加工深度,避免了底座1使用的局限性,扩大了其适用范围,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深度控制装置3可以在固定装置2的两端设置升降装置,通过固定装置2抬升和降低实现加工深度的调整。也可以将固定装置2设置为一端铰接,另一端可升降状态,通过一端的抬升实现深度的调整。

如图1所示,所述深度控制装置3就是利用固定装置2单端升降而实现加工深度的调整。所述固定装置2的一端铰接,其另一端设置有延伸板27。底板1在延伸板27的延伸方向设置有深度控制板31。所述深度控制装置3由延伸板27和深度控制板31配合完成。所述深度控制板31设置有弧形轨道32,通过弧形轨道32的深度调节杆33与延伸板27上的延伸孔28相连接,从而实现延伸板27与深度控制板31的连接设置。如图3所示,深度调节杆33的端部设置有深度调节钮34。当进行深度控制时,将深度调节旋钮34进行旋转达到深度控制板31与延伸板27之间的空隙变大,进而使深度控制板31与延伸板27可以进行相对滑动。此时延伸板27可以跟随深度控制旋钮34带动的深度调节杆33进行弧形轨道32的滑动操作,进而实现固定装置2做远离或靠近底板1的运动。因为多功能电动工具是依靠底板1的移动实现物件的加工操作,因此固定装置2远离底板1则会导致加工深度的减小,固定装置3靠近底板1则会导致加工深度的增加。当多功能电动工具到达合适位置时,则可以通过深度调节钮34对其进行拧紧固定操作,将深度控制板31与延伸板27紧密结合,依靠其相对摩擦力保证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对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工作质量提供了保障。此设置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单边的控制提高了工具的可控性,保证了工作精度。此外,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还可以在深度控制板31上进行刻度的设置,从而避免了每次深度调节时深度的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4所示,在上述底板1上设置有角度控制装置4。通过角度的控制可以使多功能电动工具在同一底面实现多方向的操作加工,扩大了其适用范围,避免了成本的提高。其角度控制装置4可以在固定装置2的两端设置有汽缸装置,所述汽缸下端与底板1设置,上端与固定装置的上端连接,此时固定装置2与底板1铰接。当汽缸进行伸缩时,固定装置2可以通过汽缸做上端靠近或远离底板1的运动,从而实现固定装置2与底板1夹角的改变,此时电动工具的加工角度也会发生改变。所述角度控制装置还可以设置为控制弹簧与定位装置相配合实现。

图中所示的角度控制装置4包括控制板41和滑动板42,所述控制板41与固定装置2相连,所述固定装置2与底板的连接处为同轴铰接,所述控制板41的延伸方向与铰接轴的方向不同。所述角度控制装置4的滑动板42与底板1连接,并且滑动板42上设置有滑动轨道44。如图5所示,在滑动板42上设置有角度调节杆45,所述角度调节杆45通过滑动轨道44与控制板41的控制孔43连接,从而实现控制板41与滑动板42的连接。在角度调节杆45的端部设置有角度控制钮46,通过角度控制钮46的旋转方向的改变从而实现控制板41与滑动板42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增大时则控制板41和滑动板42则可以实现相对滑动,此时由于固定装置2与底板1铰接,因此当控制板41与滑动板42进行滑动时,固定装置2与底板1可以围绕铰接轴进行转动,实现固定装置2与底板1之间的角度的改变。当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时,可以通过角度控制钮46将控制板41与滑动板42之间的距离进行减小从而达到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对滑动。此设置方式既保证了底板1使用的稳定性,也保证了该装置较大的适用范围。当底板上设置有固定装置2和深度调节装置3时,如图4所示,此时将深度控制装置3、固定装置2设置为与底板1的同轴铰接,此时通过角度控制装置4可以将固定装置2和深度控制装置3同时进行角度的改变,保证了多功能电动工具的稳定的工作效果。上述角度控制装置4的滑动板42上可以进行角度的标注,提高工具角度调整的准确性,避免了角度的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图6中,在底板1上设置用于指示加工位置的位置标尺5。在进行加工操作时,使刻度与加工位置相对应,根据位置标尺5的指示进行电动工具的操作路线的控制。所述位置标尺5可以通过其上的刻度对加工位置进行标注和显示,保证了工作的精确性,避免了进行每次的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位置标尺5可以设置为固定方式,也可以设置为可拆卸,进行不同环境的对标尺进行更改。或位置标尺5可以设置为可滑动。

在图6中,上述位置标尺5的一端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与位置标尺5相垂直。当进行加工操作时,将挡板位于加工物品的边缘位置,进而对底板1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标尺长度的改变而实现加工位置的合理准确的加工。挡板6的设置保证了加工线路的精确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同时,挡板6可对底板1进行固定操作,提高了工作期间的多功能电动工具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