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膜边料自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717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膜边料自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膜分割过程时,通常两边缘分静电膜贴合不到边的部位需求修下来,修下来余边上膜属于不可回收,底纸张可回收,故报废处理需将膜和底纸全部手工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膜边料自动分离装置:

一种静电膜边料自动分离装置,包括下刀单元、分离单元、抽风单元、机架,所述下刀单元、分离单元、抽风单元均位于机架上,所述下刀单元为用于切割余边的刀片;所述分离单元为三通管式结构,其包括位于下刀单元下方的分离管、用于收纳静电膜余料的第一排废管、用于收纳底纸余料的第二排废管,所述分离管分别与第一排废管、第二排废管相通,且中间设有用于分离静电膜和底纸的分离条;所述抽风单元连通第一排废管、第二排废管下端面,用于对第一排废管与第二排废管产生吸力。

优选的,所述抽风单元包括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第一抽风机、第二抽风机,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径向方向密封式连接第一排废管,所述第一通风管的一端密封式连通第一抽风机,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通风管的径向方向密封式连接第二排废管,所述第二通风管的一端密封式连通第二抽风机,另一端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分离条为0.5mm的铁棒,所述铁棒通过在分离管管壁上设有的穿孔固定连接于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管与第一排废管、第二通风管与第二排废管的连接处均采用密封胶固定密实。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产品提供一种静电膜分切过程中,在机台上将余边自动分离的装置,旨在降减手工分离的困扰,既降减人力,又利于废品分类及处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下刀单元、21分离管、22第一排废管、23第二排废管、24分离条、31第一通风管、32第二通风管、33第一抽风机、34第二抽风机、35出料口、4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静电膜边料自动分离装置包括:下刀单元1、分离单元、抽风单元、机架4,所述下刀单元1、分离单元、抽风单元均位于机架4上,所述下刀单元1为用于切割余边的刀片,排好刀片后通过螺旋固定方式紧固在机架4上。所述分离单元为三通管式结构,其包括位于下刀单元1下方的分离管21、用于收纳静电膜余料的第一排废管22、用于收纳底纸余料的第二排废管23,所述分离管21分别与第一排废管22、第二排废管23相通,且中间设有用于分离静电膜和底纸的分离条24。所述分离条24为0.5mm的铁棒,铁棒通过在分离管21管壁上穿孔固定于机架4上。所述抽风单元包括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一抽风机33、第二抽风机34,所述第一通风管31的径向方向密封式连接第一排废管22,所述第一通风管31的一端密封式连通第一抽风机33,另一端设有出料口35;所述第二通风管32的径向方向密封式连接第二排废管23,所述第二通风管32的一端密封式连通第二抽风机34,另一端设有出料口35。

流程如下:

1下刀单元1的刀片紧固在机架4上。

2切割过的连续余边经分离单元上的分离条24将静电膜余料和底纸余料分开,分开后分别由第一排废管22和第二排废管23沿不同方向排出;所述第一通风管31与第一排废管22、第二通风管32与第二排废管23的连接处均采用密封胶固定密实。

3两台功率不低于1500w的抽风机分别固定在第一通风管31与第二通风管32的一端进行鼓风,造成两者的管道内部欠压从而对静电膜余料和底纸余料造成吸引力,静电膜余料和底纸余料被连续吸出从出料口35排出。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静电膜边料自动分离装置,包括下刀单元、分离单元、抽风单元、机架,所述下刀单元、分离单元、抽风单元均位于机架上,所述下刀单元为用于切割余边的刀片;所述分离单元为三通管式结构,其包括位于下刀单元下方的分离管、用于收纳静电膜余料的第一排废管、用于收纳底纸余料的第二排废管,所述分离管分别与第一排废管、第二排废管相通,且中间设有用于分离静电膜和底纸的分离条;所述抽风单元连通第一排废管、第二排废管下端面,用于对第一排废管与第二排废管产生吸力。

技术研发人员:汤志柯;汤志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苍南诚辉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4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