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7269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用清洁电器,具体是一种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



背景技术:

平时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比较潮湿的时期,尤其是南方地区,被褥也总是感觉潮潮的,而被褥这样潮湿的环境也更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和真菌,对人体皮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晒被子的办法解决潮湿的问题,但是据研究表明阳光直射的温度是很难杀死被褥上的螨虫和真菌的,因为温度不够高。

虽然中国发明专利号ZL2013104273249《带有活动架的被褥杀菌干燥器》公开了一种有带紫外线和发热体的被褥杀菌烘干机,但是这种设备只能固定的放置在被褥的一个地方进行烘干杀菌处理,并不能对整个被褥进行自动全面的杀菌烘干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底座和履带,所述底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壳体下方,所述履带安装在传动轮、支撑轮和负重轮上,所述传动轮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通过固定条安装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轮和负重轮分别与支撑轴相连,所述支撑轴通过固定轴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壳体表面安装有距离传感器、电源开关、显示屏、操作按钮、指示灯、外接电源插口和进风栅,所述进风栅内侧安装有滤网;

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紫外灯、出风栅、温度传感器、控制盒、充电电池、风机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安装在风机出风口内,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热体旁边,所述风机出风口通过构件与出风栅相连,所述控制盒内安装有主控板和扬声器;

所述距离传感器、紫外灯、温度传感器、电源开关、显示屏、操作按钮、指示灯、外接电源插口、电机、充电电池、风机、发热体和扬声器均通过导线与主控板相连。

上述控制盒内安装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导线与主控板相连。

上述发热体采用电热丝或PTC。

上述发热体的发热温度范围为30℃~120℃。

上述壳体和底座的制作材料采用塑料或金属,所述壳体和底座表面的颜色有多种。

上述履带有两组,每组在主控板控制下都可单独进行工作。

上述履带的制作材料采用纺织品、塑料、橡胶、硅胶、乳胶或金属。

上述控制盒内安装有GPS模块,所述GPS模块通过导线与主控板相连。

上述底座上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通过导线与主控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在底座上的履带,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在被褥上会根据传感器或GPS模块采集的数据自动规划好行进的路线,完成对整个被褥进行彻底的杀菌烘干的处理工作,全过程会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参与,减少了用户在移动杀菌烘干机器人时被紫外线意外照射的风险;履带可以保证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不会在柔软的被褥上因摩擦力太大而导致行进受阻,用户还能根据被褥材质的不同选择设置不同的发热体温度和紫外灯照射时长,让一切都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底座,3-履带,4-距离传感器,5-紫外灯,6-出风栅,7-温度传感器,8-电源开关,9-显示屏,10-操作按钮,11-指示灯,12-外接电源插口,13-控制盒,14-电机,15-固定条,16-转轴,17-传动轮,18-支撑轮,19-支撑轴,20-固定轴承,21-负重轮,22-主控板,23-无线通讯模块,24-充电电池,25-风机,26-发热体,27-扬声器,28-进风栅,29-滤网,30-GPS模块,31-无线充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底座2和履带3,所述底座2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壳体1下方,所述履带3安装在传动轮17、支撑轮18和负重轮21上,所述传动轮17通过转轴16与电机14相连,所述电机14通过固定条15安装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支撑轮18和负重轮21分别与支撑轴19相连,所述支撑轴19通过固定轴承20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

所述壳体1表面安装有距离传感器4、电源开关8、显示屏9、操作按钮10、指示灯11、外接电源插口12和进风栅28,所述进风栅28内侧安装有滤网29;

所述底座2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4、紫外灯5、出风栅6、温度传感器7、控制盒13、充电电池24、风机25和发热体26,所述发热体26安装在风机25出风口内,所述温度传感器7安装在发热体26旁边,所述风机25出风口通过构件与出风栅6相连,所述控制盒13内安装有主控板22和扬声器27;

所述距离传感器4、紫外灯5、温度传感器7、电源开关8、显示屏9、操作按钮10、指示灯11、外接电源插口12、电机14、充电电池24、风机25、发热体26和扬声器27均通过导线与主控板22相连。

所述履带3可以保证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在柔软的被褥上行进自如,而不会因为摩擦力太大受到阻碍。

所述滤网29可以保证进入进风栅28的空气没有杂质。

所述紫外灯5采用波段为254nm的紫外灯,该波段的紫外灯能有效杀死细菌。

所述温度传感器7用于监测发热体26的温度,当温度大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时,主控板22会停止发热体26工作,而当温度小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时,主控板22则会开启发热体26工作。

所述距离传感器4用于监测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所处被褥的位置,然后通过调整履带3的行进速度来完成转向、前进和后退等动作。

所述风机25用于将发热体26加热的热风吹出出风栅6,吹出的热风用于杀死被褥上的螨虫和真菌。

所述控制盒13内安装有无线通讯模块23,所述无线通讯模块23通过导线与主控板22相连,所述无线通讯模块23可以将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与用户的智能设备相连接,然后用户可以通过智能设备上的APP对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进行远程设置和控制。

所述发热体26采用电热丝或PTC。

所述发热体26的发热温度范围为30℃~120℃,发热体26的温度可以根据被褥的质地和杀菌时长来进行设定,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所述壳体1和底座2的制作材料采用塑料或金属,所述壳体1和底座2表面的颜色有多种,壳体1和底座2的颜色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配置,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所述履带3有两组,每组在主控板22控制下都可单独进行工作,当两组履带3的工作速度不同时,可以实现转向的动作,确保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可以在被褥上行进自如。

所述履带3的制作材料采用纺织品、塑料、橡胶、硅胶、乳胶或金属。

所述控制盒13内安装有GPS模块30,所述GPS模块30通过导线与主控板22相连,所述GPS模块30可以实现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自动规划行进路线,让杀菌和烘干变得更加智能简单。

所述底座2上安装有无线充电模块31,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1通过导线与主控板22相连,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1可以在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不用时通过无线的方式对充电电池24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从储存盒中取出,放置到需要处理的被褥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8,将需要处理的被褥材质信息通过显示屏9和操作按钮10输入系统,系统会根据事先设置的参数来自动配置发热体26的温度和工作时长以及紫外灯5工作时长的参数,接着扬声器27发出即将工作的提示音,为了避免被紫外线意外照射,用户可以离开工作区,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开始在距离传感器4或GPS模块30实时监测下自动进行工作,在处理完整个被褥后,扬声器27会再次发出提示音,提醒用户杀菌烘干工作已经完毕可以进入工作区,用户此刻可以返回工作区,关闭电源开关8,将本案的智能被褥杀菌烘干机器人放回储存盒中即可,如果此时充电电池24电量低的话,还可通过外接电源插口12或无线充电模块31对充电电池24充电,充满电后会自动断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