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8167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这就是筋肉,或称自整步电动机,它们使手、脚、长鼻子、触角等动起来。由此也可知,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感觉要素,反应要素和思考要素。

现有的智能机器人不具有防护结构,对智能机器人的外周面进行防撞操控效率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智能机器人和周边人和物的损伤和损坏,故有必要对智能机器人的防撞机构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缓冲垫通过缓冲弹簧可以大大提高缓冲性能,通过缓冲垫可以对底座的外周面进行防撞操控,可以起到防撞的作用,能有效保护智能机器人的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上设有智能机器人;底座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架,第一底架的下部设有第一安装轴,第一安装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一万向轮;第一固定座的外侧设有第一防护板,第一防护板的前方设有第一缓冲垫,第一缓冲垫与第一防护板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智能机器人的一侧设有第一锁板,第一锁板与第一防护板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一锁架;底座的底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的底部设有第二底架,第二底架的下部设有第二安装轴,第二安装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二万向轮,第二固定座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的前方设有第二缓冲垫,第二缓冲垫与第二防护板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智能机器人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锁板,第二锁板与第二防护板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二锁架。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一侧上部与第一锁架的下部之间设有第一扣架,第一扣架与第一锁板的背部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架;底座的另一侧上部与第二锁架的下部之间设有第二扣架,第二扣架与第二锁板的背部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均为弧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与底座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固定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架与第二固定座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固定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万向轮与第二万向轮可以方便该防撞机构的灵活移动;第一缓冲垫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可以大大提高缓冲性能,第二缓冲垫通过第二缓冲弹簧可以大大提高缓冲性能,通过第一缓冲垫与第二缓冲垫可以对底座的外周面进行防撞操控,可以起到防撞的作用,能有效保护智能机器人;第一防护板通过第一锁架可以对第一锁板进行支撑,第二防护板通过第二锁架可以对第二锁板进行支撑,通过第一锁板与第二锁板可以对智能机器人的两侧进行牢固锁接,从而可以起到对智能机器人进行防撞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顶部上设有智能机器人12;底座11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座13,第一固定座13的底部设有第一底架15,第一底架15的下部设有第一安装轴17,第一安装轴17的两端均设有第一万向轮16;第一固定座13的外侧设有第一防护板18,第一防护板18的前方设有第一缓冲垫19,第一缓冲垫19与第一防护板18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20;智能机器人12的一侧设有第一锁板21,第一锁板21与第一防护板18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一锁架22;底座11的底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座25,第二固定座25的底部设有第二底架27,第二底架27的下部设有第二安装轴29,第二安装轴29的两端均设有第二万向轮28,第二固定座25的外侧设有第二防护板30,第二防护板30的前方设有第二缓冲垫31,第二缓冲垫31与第二防护板30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32,智能机器人1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锁板33,第二锁板33与第二防护板30的端部之间设有第二锁架34;底座11的一侧上部与第一锁架22的下部之间设有第一扣架23,第一扣架23与第一锁板21的背部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架24;底座11的另一侧上部与第二锁架34的下部之间设有第二扣架35,第二扣架35与第二锁板33的背部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架36;第一支撑架24与第二支撑架36均为弧形形状;第一固定座13与底座11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固定销14;第二底架27与第二固定座25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固定销26。

本实用新型智能机器人防撞机构,通过第一万向轮16与第二万向轮28可以方便该防撞机构的灵活移动;第一缓冲垫19通过第一缓冲弹簧20可以大大提高缓冲性能,第二缓冲垫31通过第二缓冲弹簧32可以大大提高缓冲性能,通过第一缓冲垫19与第二缓冲垫31可以对底座11的外周面进行防撞操控,可以起到防撞的作用,能有效保护智能机器人12;第一防护板18通过第一锁架22可以对第一锁板21进行支撑,第二防护板30通过第二锁架34可以对第二锁板33进行支撑,通过第一锁板21与第二锁板33可以对智能机器人12的两侧进行牢固锁接,从而可以起到对智能机器人进行防撞的作用。

其中,底座11的一侧上部与第一锁架22的下部之间设有第一扣架23,第一扣架23与第一锁板21的背部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架24;底座11的另一侧上部与第二锁架34的下部之间设有第二扣架35,第二扣架35与第二锁板33的背部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架36;第一支撑架24与第二支撑架36均为弧形形状;所以可以对第一锁板21与第二锁板33进行牢固支撑。

其中,第一固定座13与底座11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固定销14;第二底架27与第二固定座25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固定销26;所以固定更加牢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