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把施加介质引入到覆盖件的薄弱间隙中的方法以及优选的施加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85311发布日期:2019-07-17 05:2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用于把施加介质引入到覆盖件的薄弱间隙中的方法以及优选的施加装置与流程

对于某些应用领域,需要在平面的部件中引入比如薄弱切口形式的薄弱间隙,这些薄弱间隙规定了给定断裂部位。一个应用领域是,制造用于汽车的带有内置气囊的仪表盘,其中,在触动气囊时,仪表盘在指定部位特别是薄弱部位断裂,从而气囊能够弹出。

所用的术语“薄膜”或“表层”是塑料表层、塑料薄膜或相应的平面的工件,其目的是,从一侧切割材料,从而产生规定的剩余壁厚,而无关于有时局部变动的壁厚,以及无关于由机器人进行的或者由其它自动移动机比如cnc机床进行的在各工件间的相对移动的公差。恰恰在汽车仪表盘的表层中在气囊—应视为安全构件—区域内引入薄弱部时,切口的高精度、高的工艺可靠性和良好的过程记录至关重要。

当肯定认定薄膜基材倾向于受到自我愈合效应时,始终都需要引入分隔介质/施加介质。也就是说,在环境因素比如温度、老化或化学反应的影响下,薄弱切口闭合,或者即使没有外部影响因素也会闭合。这种效应可能很快地产生,也就是在分隔过程的短暂的时间间隔内产生,但也可能在数年之后才进行。特别受影响的是基于聚氨酯以及pvc的覆盖件/薄膜。

为了防止薄弱部再次闭合的这种效应,往往用分隔介质将切口的边缘润湿。这种介质用作切口断面之间的间隔保持件。使用分隔介质的另一原因也可以是,防止在仪表盘构造中使用的pu材料附着。通过用分隔介质将切口断面润湿,所用的pu材料也可以不附着在这些切口断面上,不附着在薄弱间隙的很近处,或者各切口断面不相互粘接,由此不影响切口的薄弱效果(给定断裂部位效果)。

但当前的方法同样也可以用于将薄弱部密封。也就是说,没有分隔介质,而是利用合适的粘接剂或密封漆进行有针对性的粘接。这一点例如当本发明主要用于在仪表盘制造的后续工艺步骤中防止pu材料进入到薄弱切口内时采用。

这种现有技术已经众所周知。相关地,比如de102005050940b3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薄膜上切割出薄弱线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刀片,刀片带有朝向切割方向的刀片尖端、刀片支座和用于在刀片尖端后面把液体引入到薄弱线中的通道。

由de102006034287b3已知一种纯粹被设计用于在薄膜或表层上引入薄弱切口的装置。

由现有技术已知的用于引入分隔介质的方法因而经过设计,从而分隔介质在切割过程期间沿着切割刀片或者沿着在刀头上携带的配给小管在直接的切割过程的区域内被施加。这意味着,切割刀片或者带有配给小管的刀头直接用作分隔剂的施加器。

但在此已表明不利的是,分隔剂引入与切割过程直接相关联。这种布置导致,来自分隔剂施加的全部干扰都对切割过程和构件评价有直接影响。此外,只有当介质沿着刀片与切割过程相关联地施加时,才能用分隔剂将薄弱间隙润湿。因此,在过程监视可行性、工艺控制和应用编程以及易受干扰的配给技术方面,产生了众多缺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由现有技术已知的缺点,并且特别是改善在把施加介质覆设到覆盖件的薄弱间隙中时的工艺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这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实现,其中,要求保护一种用于将施加介质引入到覆盖件比如覆盖薄膜或覆盖表层的薄弱间隙中的方法,其中,提供一种覆盖件,该覆盖件已经在第一侧面上具有在其长度上完整地构造的薄弱缝隙,朝向第一侧面、与覆盖件间隔开地以及在薄弱间隙上方放置一种(准备用于涂覆施加介质的)施加机构,并且在覆盖件的背离施加机构的第二侧面上支撑地布置一种垫放部,并且利用施加机构把施加介质涂覆到薄弱间隙中。

由此把施加过程与薄弱间隙的引入过程明确地分开,从而这两个过程不会直接相互影响。对施加介质的施加与切割过程明显地脱离开。这能实现分开的、独立于切割过程的工作过程,但该工作过程可在设备内部进行。由此明显改善了工艺稳定性。

其它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予以保护,并在下面予以详述。

在该方法的实施中,因而可以同时存在如下状态:存在通过(最终的)切割过程加工的覆盖件。此外,在覆盖件上方,在覆盖件的第一侧面,即薄弱间隙一侧,设置了施加头。与此同时,也把垫放部引至覆盖件,到达背离薄弱间隙的(第二)侧面,从而薄弱间隙裂开。如果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则可以通过施加头施加分隔介质。这种状态在薄弱间隙的整个走势轨迹内都予以保持,并通过自动移动机或者另一进给单元沿着薄弱部位的走势向前移动。

特别有利的是,覆盖件(优选预紧地/预压紧地)抵靠在垫放部上,从而薄弱间隙在与抵靠于垫放部上的垫放区域相对的区段内,局部地朝向施加机构裂开/展宽(从而施加介质被施加/喷涂到裂开的薄弱间隙中/裂开的薄弱间隙的断面上)。换句话说,通过先前的切割过程产生的切口缝隙(薄弱缝隙),由此利用工具(施加装置)自动地裂开,从而能实现把施加介质引入到比如喷入到薄弱间隙中。由此利用施加介质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地将薄弱间隙润湿。在此原则上可行的是,垫放部以及施加机构设置在共同的施加装置中,并通过比如利用自动移动机适当地抬高整个施加装置而同样抬高覆盖件,其中,覆盖件于是优选固定在装置/产品接纳部中,从而薄弱间隙最小程度地裂开。但原则上可考虑其它的接纳方式。

在一种变型中,施加机构可以构造成施加头,例如构造成喷涂头。施加机构或施加头可以具有施加喷嘴例如喷涂喷嘴。

特别有益地,通过液滴监视,在施加介质从被构造成施加头的施加机构的施加喷嘴排出之后,(采用测量技术)监视施加介质的输出。

如果垫放部弹性地顶压到覆盖件的第二侧面上,则覆盖件可以在薄弱间隙的区域内以预定的力尽可能均匀地预压紧。

如果施加介质是分隔剂或粘接剂,该粘接剂暂时至少部分地、进一步优选完全地使得薄弱间隙又闭合,且特别优选被设计用于随后又分开,则施加介质特别适合于应用在给定断裂部位。

此外对于垫放部有利的是,垫放部具有滑动或滚动支撑件,在引入施加介质期间,覆盖件与该滑动或滚动支撑件处于滚动/滑动的接触中。由此特别轻柔地在垫放部上引导覆盖件。但与此相关地原则上也可行的是,使用其它的垫放部,于是例如使用与垫放台整体地构造的表面,优选凸起的表面,或者使用在空间上可移动的块。

也有利的是,覆盖件相对于施加机构移动,和/或施加机构相对于覆盖件移动,从而施加机构与覆盖件之间的距离在沿着薄弱间隙的移动路径中保持恒定。据此规定利用一种机构进行移动,利用该机构使得在施加机构与垫放部之间的距离沿着薄弱间隙/切割轴设计成恒定。如果垫放部与施加机构之间的距离恒定,并且覆盖件连续地支撑顶靠到垫放部上,则这导致在覆盖件上的介质施加宽度特别恒定。由此实现通过施加过程无接触地涂覆施加介质。由此明显改善了工艺控制。

如果存在控制和/或调控机构,其使得施加机构与覆盖件之间的距离在沿着薄弱间隙的移动路径中保持恒定,则可特别可靠地控制距离。

相关地也有利的是,控制和/或调控机构检测施加机构的位置以及垫放部的位置,并根据该位置相对于垫放部移调施加机构,并且保持覆盖件与施加机构之间的预定的距离。由此特别有效地对距离进行控制/调控。

此外有利的是,施加机构在涂覆施加介质期间间接地或直接地与垫放部连接/耦联,或者相对于垫放部固定地予以引导。由此简单地使得施加机构与覆盖件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

与此相关地特别有益的是,施加机构与垫放部机械地、优选通过弓形的连接机构(比如c形或u形框架)耦联。相关地进一步优选的是,连接机构多组件式地构造。于是在连接机构的第一组成部分上安装施加机构,而在连接机构的第二组成部分上安置垫放部。此外优选地,这两个组成部分可彼此相对地移动和/或摆动。此外相关地也有利的是,两个组成部分机电地、液压地和/或气动地可彼此相对地移动和/或摆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覆盖件比如覆盖薄膜或覆盖表层的方法,其中,首先在覆盖件的第一侧面上借助分隔工具完全地引入薄弱间隙,然后,在把分隔工具从覆盖件移除之后,实施按照前述设计中的任一项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加装置,优选为喷涂装置/喷涂工具的形式,用于把施加介质引入到覆盖件的薄弱间隙中,即用来实施前述的用于将施加介质引入到薄弱间隙中的方法,该施加装置具有准备用于覆设/喷涂施加介质的施加机构,其形式优选为喷涂头,其中,存在垫放部,该垫放部与施加机构配合作用,从而垫放部与施加机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成或者被调节成固定。这能实现特别精确地实施前述方法。

同样与此相关地也有益的是,垫放部与施加机构优选通过弓形的连接机构机械地连接。

下面借助附图结合不同的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的施加装置的侧视图,该施加装置已经被设置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把施加介质引入到在覆盖件上的薄弱间隙内的方法,其中,施加装置的垫放部顶压到覆盖件的背离施加头的(第二)侧面上,从而在覆盖件的面向施加头的(第一)侧面上的薄弱间隙裂开;

图2为由根据图1的施加装置和覆盖件构成的总成的侧视图,其中,该总成不像图1中那样在图面中垂直于薄弱间隙,而是在图面中沿着薄弱间隙绘出;

图3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本发明的施加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该施加装置的连接机构的两个组成部分铰接地相互连接,该连接机构使得施加头与垫放部耦联;

图4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的施加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连接机构的接纳垫放部的组成部分气动地相对于连接机构的接纳施加头的组成部分可移动;

图5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的施加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连接机构的接纳施加头的组成部分气动地相对于连接机构的接纳垫放部的组成部分可移动;

图6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由施加装置和垫放部构成的总成的侧视图,该垫放部与施加装置分开地构造,其中,该施加装置现在只有一个安置在自动移动机上的施加头,并且垫放部构造成垫放台的凸起地弯拱的表面的形式;

图7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由施加装置和垫放部构成的总成的侧视图,该垫放部与施加装置分开地构造,其中,该施加装置也只有一个安置在自动移动机上的施加头,并且垫放部构造成可移动的支撑块的形式。

这些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仅用于理解本发明。相同的部件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实施例的各个特征也可以随意地相互组合。

图1中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优选的总成。该总成具有根据优选实施例的施加装置1/施加工具。除了具有施加装置1外,该总成还具有底座支撑部10,覆盖件4接纳在/夹紧在该底座支撑部中。覆盖件4形成薄壁的、平面的工件。覆盖件4因而替代地也称为覆盖薄膜/装饰薄膜或覆盖表层/装饰表层。覆盖件4优选设计成汽车的仪表盘的组成部分,例如设计成气囊的外面的覆盖件。覆盖件4由塑料构成。特别优选地,覆盖件至少部分地由聚氨酯(pu)和/或pvc制成,但原则上也可采用其它材料。

此外,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加工的覆盖件4,比如同样在图1中可清楚地看到,已经具有在第一侧面6/表面上延伸的薄弱间隙5。该薄弱间隙5优选切割到覆盖件4中,因而薄弱间隙5也称为薄弱切口。

施加装置1本身优选可安置在自动移动机11上,并且在该实施例中也安置在自动移动机11的臂12上,为明了起见,该臂在此仅仅局部地示出。自动移动机11可以设计成关节机器人。替代地,自动移动机11原则上可以用任何其它的进给单元来代替。施加装置1具有机构2,该机构在当前设计中被构造成施加头2,因而在下面也称为施加头。施加头2尤其具有施加喷嘴13/喷涂喷嘴,借此把待输出的施加介质引入到覆盖件4的薄弱间隙5中。因此,施加介质优选被加载压力地经由施加喷嘴13(横截面缩窄)涂覆。但与此相关地需要指出,这种涂覆在原则上可以不同地实施。因而在其它设计中也可以无压力地比如通过滴注进行涂覆。

此外,替代于间隔开地比如通过喷涂涂覆施加介质,可以接触式地涂覆施加介质。优选地,在为明了起见在此未详细示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于是设置了施加小管或施加轨(与覆盖件4接触或不接触),代替施加喷嘴13,或者接于施加喷嘴13之后,或者甚至代替整个施加头2。该施加轨可以(像型材一样)在横截面中具有c形、v形或u形的形状。施加小管或施加轨于是在表面上沿着薄弱间隙5引导。也就是说,施加小管或施加轨也可以位于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施加头2所在的位置,该施加小管或施加轨无接触地或者优选作为拖拉小管或拖拉轨接触地沿着具有薄弱间隙5的表面利用自动移动机11予以引导。拖拉小管或拖拉轨相比于滴注具有如下优点:随着滴量的沉积,在达到临界排放量时,在施加小管或施加轨上不形成液滴(不连续的涂覆)。替代地,通过在覆盖件4的表面上的施加介质的拖拉痕迹,沿着薄弱线走向进行连续的涂覆。在这种替代的实施例中,对施加介质的输出可以无压力地进行,或者作为压力射束进行。小管或轨上的排出开口在此可以设计成圆形,或者也可以设计成其它造型(比如扁平形、多边形或v形、c形、u形或o形),以便最佳地并且按所希望的几何图案来影响利用施加介质将薄弱间隙润湿。所述的这种小管施加或轨施加在原则上可应用于全部的垫放部变型,特别是也可应用于下述实施例。

施加介质优选设计成分隔介质的形式,但替代地也可以设计成粘接剂/粘接物质的形式。

为了给施加喷嘴13供应施加介质,施加头2还借助为明了起见在此未进一步示出的供应管路进一步与泵或流体罐连接,从而在把施加介质引入到薄弱间隙5中时连续地给施加喷嘴13供应施加介质。

施加装置1的弧形的/弓形的连接机构9从施加头2延伸离开。连接机构9在此仅简化地示出。连接机构9在空间上适当伸展,从而它围绕底座支撑部10延伸,覆盖件4接纳在该底座支撑部中。在连接机构9的背离施加头2的端部,安置了垫放部3。该垫放部3被设置用于抵靠/顶压在覆盖件4上。连接机构9围绕底座支撑部10以及覆盖件4伸展,使得施加头2在根据图1的施加模式下最终在薄弱间隙5上方布置在覆盖件4的第一侧面6,而垫放部3布置在与第一侧面6相反的/相对的第二侧面7。连接机构9在此刚性地构造/构造成刚性的耦联件,从而垫放部3和施加头2彼此相对地以固定的距离布置,并且直接相互耦联。因此,换句话说,在施加头2与垫放部3之间设计了机械的耦联,特别是刚性的机械的耦联。由此,垫放部3和施加头2间接地或直接地通过由连接机构9构成的机械的结构相互连接,其中—撇开弹性效应不看—在两个相关的部分即垫放部3和施加头2之间绝不会出现距离变化。这种耦联借助连接机构9形式的弓架来实现,该弓架间接地或直接地使得施加头2与垫放部3相互连接。

垫放部3具有滚动球24形式的滚动体,在引入施加介质期间,该垫放部利用该滚动体顶压到覆盖件4上。但如下详述,垫放部3在原则上也可以按其它方式设计。特别地,在根据图1的该实施例中,滚动球24相对于连接机构9(借助弹性机构)弹性地预紧。为此采用了在构造上未详细示出的压紧装置8,其使得滚动球24弹性地顶压到覆盖件4上。压紧装置8具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在连接机构9与滚动球24之间夹紧。但替代于滚动球24,垫放部3原则上也可以具有其它类型的看起来适合于顶压到覆盖件4上的接触机构/接触部件。为了形成任意设计的施加线走势,可以有利的是,替代于可移动的球/滚动球24,垫放部3/支座也可设计成滑动支撑面,以便能实现沿进给方向移动。弓架/连接机构9可以通过该措施保持在允许最佳地够到工件的位置。同样可行的是,球/滚动球24用可移动的辊予以代替,该辊安装在附加的且同步的转动驱动件上。

因而始终都设置一种确保连续地将覆盖件4支撑在垫放部3上的机构。这种机构可以按压紧装置8的形式借助弹性部件例如弹簧来实现,它例如使得垫放部3与施加头2或切割刀的组合沿一个方向预压紧到覆盖件4上,使得覆盖件4始终都贴靠在垫放部3上。作为弹性部件,在此也可以使用覆盖件4本身,比如参照根据图6的下述实施例可看到。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最后,把施加介质引入到覆盖件4的薄弱间隙5中,其中同样可清楚地看到,薄弱间隙5在时间上在把施加介质(按其长度)完全引入到覆盖件4中之前就已经被引入。一方面,在原则上提供覆盖件4。然后,已经给覆盖件4配备伸入到图1的图面中的、完整的薄弱间隙5。另一方面,施加装置1围绕覆盖件4布置。覆盖件4于是已经在薄弱间隙5的两侧(图1)牢固地安置在/夹紧在底座支撑部中。垫放部3抵靠到第二侧面7上,并且适当地顶压,使得垫放区域22上方的薄弱间隙5的两个彼此相对的断面14a和14b裂开,也就是说,基本上v形地彼此移开。由此,薄弱间隙5的直接位于垫放部3/垫放区域22对面的区段始终都朝向施加头2裂开/展宽。

垫放部3与施加头2一起,参照薄弱间隙5布置成一条直线。特别地,施加喷嘴13以其喷孔在延长段上朝向垫放部3。因此,在垫放部3抵靠/顶压到覆盖件4的第二侧面7上时,在覆盖件4的与垫放部3相对的(第一)侧面上,施加头2以其施加喷嘴13精确地布置在薄弱间隙5上方,即相对于裂开的断面14a和14b居中地布置。因此,为了准备引入施加介质,覆盖件4适当地布置在施加头2与垫放部3之间,从而施加头2布置在覆盖件4的具有薄弱间隙5的第一侧面6,并且垫放部3从第二侧面7支撑覆盖件。

随后,施加介质借助施加喷嘴13/施加头2引入到薄弱间隙5中。施加头2以及垫放部3在此沿着薄弱间隙5的伸展段/伸展线予以引导,从而在覆盖件4和施加头2以及垫放部3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在此期间,垫放部3始终都保持顶压到第二侧面7上,因而使得薄弱间隙5张开。施加介质始终都在薄弱间隙5的位于垫放部3上方的区段中借助施加头2/施加喷嘴13予以施加。

在引入施加介质时,施加头2和覆盖件4之间的距离15保持恒定。如图2中所示,该距离15是在施加喷嘴13的面向覆盖件4的输出尖端16与位于覆盖件4的第一侧面6上的固定的相对点之间的直接的距离15。结合图2,也可特别清楚地看到沿着薄弱间隙5引导施加装置1。在施加喷嘴13的输出尖端16与覆盖件4的表面/第一侧面6之间的距离15(在薄弱间隙5以外观察),在沿着薄弱间隙5引导施加装置1时保持恒等。这特别是通过垫放部3的施加到覆盖件4的第二侧面7上的保持恒等的压紧力来实现。为了应对垫放部3的压紧力施加必需的反力,使得覆盖件4在底座支撑部10中夹紧。

薄弱间隙5因而优选仅仅在与垫放部3相对的区段中完全裂开,而垫放部3旁侧的另一个薄弱间隙5很少裂开,或者根本就未被弹性地预紧。

当然,垫放部3也可以不像这里那样弹性地,而是刚性地与连接机构9耦联。

此外,原则上也有利的是,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控制和/或调控机构与施加头2配合作用,该控制和/或调控机构使得施加头2与覆盖件4之间的距离15保持恒定。例如,该控制和/或调控机构可以求取施加头2的位置以及垫放部3的或覆盖件4的位置。如果测得的或求得的该距离偏离于预定的距离,则可以例如通过相应地抬高或降低自动移动机11,直接在施加期间将该距离调节/调控到预定的距离。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制造覆盖件4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用于引入施加介质的前述方法。在该引入方法之前,在此首先在覆盖件4的第一侧面6上借助切割刀具形式的分隔工具完整地引入/形成薄弱间隙5。在此之后以及在把分隔工具从覆盖件4移除之后,才实施如前所述的用于引入施加介质的方法。

结合图3~5,原则上也示出了施加装置1的略微改型的实施例,该施加装置在原则上如同图1的施加装置1那样构造以及工作。在这些其它的实施例中,垫放部3以及多组件式的连接机构9原则上始终不同地与施加头2耦联。在这些设计中,连接机构9分别为多组件式设计,其中,具有施加头2的第一组成部分17相对于接纳垫放部3的第二组成部分18可活动/可移动。

根据图3,两个构造成臂的组成部分17、18优选通过电的或机械的耦联连接件/耦联装置可摆动地相互连接。耦联连接件/耦联装置也是控制和/或调控机构的组成部分,从而在工作中,垫放部3与施加头2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控制和/或调控机构的耦联连接件/耦联装置的控制予以改变。

但根据图4也可行的是,规定对两个组成部分17、18予以流体式的比如气动的或液压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和/或调控机构的气动的控制缸23安置在组成部分17和18之间,并且组成部分17和18被相对引导,从而组成部分17和18在控制缸23激活时彼此相对移动。

在图5中,接纳垫放部3的第二组成部分18相对于根据图4的实施例位置固定地/空间固定地安置,即安置在空间固定的组成部分19上。

换句话说,根据图3~5的有利的实施例,由连接机构9形成的弓架因而始终都至少两组件式地构造,其中,在两个弓架部分/组成部分17、18之间设置了可移动的耦联机构,以便能实现两个弓架部分17、18的彼此相对的相对运动(移动、摆动)。这种相对运动可以规定成摆动或移动的形式。当然,两个弓架部分17、18在进行施加过程—即介质引入—期间甚至可相对固定。为了实现施加痕迹,即沿着薄弱间隙涂覆施加介质,施加头2和覆盖件4可彼此相对移动。在此,要么施加头2单独地要么覆盖件4单独地可以移动,但也可以两个部件2、4同时相对移动。

换句话说,替代于图1和2的第一实施例—其中施加头2和垫放部3进行刚性的连接,两个部件—优选可相对移调的施加头2和垫放部3—于是有益地借助控制和/或调控机构可彼此相对调节,从而始终都保证上述预定的距离15。为此,分别在施加轴/喷涂轴中检测垫放部3的位置和/或施加头2的位置和/或覆盖件4的位置。然后把两个位置输送给控制和调控机构,其由此求出输出尖端16与垫放部3之间的距离15。根据该信号,可以要么针对施加头2,要么针对垫放部3,或者可能也针对两个机构2、3,控制驱动部,从而在调控方法中可靠地调节距离,以便达到所希望的施加距离15。

根据图6,原则上也可行的是,给用于实施该方法的施加装置1设置施加头2以及与该施加头2分开地构造的垫放部3。垫放部3在此设计成垫放台的与施加头2分开地构造的底板20/垫放板。底板20可以直接配备有底座支撑部10。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底板20直接配备有底座支撑部10。底板20还弯拱地设计/凸起地弯拱设计。覆盖件4夹紧在底座支撑部10中,从而该覆盖件至少在薄弱间隙5的区域中同样以第二侧面7靠置在底板20上。在涂覆施加介质时,覆盖件4相对于垫放部3优选不发生相对移动,其中,仅仅施加头2借助自动移动机11沿着薄弱间隙5予以引导。但替代地也可行的是,底板20原则上相对于覆盖件4移动。由此在该设计中,覆盖件4在抵靠于垫放部3上时本身已经预压紧。

此外如图7中所示,也可行的是,放弃底板20,并且设置可移动的支撑块21。支撑块21于是可在施加头2的方向上移动,以及也可移动离开该施加头2。由此可以在薄弱间隙5的区域中实现覆盖件4的不同的预压紧状态。在根据图7的实施例中,借助支撑块21按照相应的几何设计可进给的顶压型部负责使得覆盖件4中的薄弱间隙5张开,从而在整个过程中薄弱间隙5拱曲地/裂开地准备好用于施加介质的施加。该顶压型部可以气动地或机电地从覆盖件4的a侧面/第二侧面7进给到产品接纳部中。

换句话说,由此在图6和7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通过工具设计放弃垫放部3与施加头2的机械耦联。

替代地,如图6中在产品接纳部—在其中放置了覆盖件4—中实施,已经得到了隆起的轮廓。在此,底座支撑部10形式的轮廓夹紧模使得覆盖件4通过隆起的轮廓/凸起/弯拱而张紧,从而无需采用真空就能实现裂开效果。但此外优选地,覆盖件4在产品接纳部内部在紧靠轮廓的周围通过真空而张紧,并且使得薄弱间隙5裂开。

附图标记清单

1施加装置

2施加机构/施加头

3垫放部

4覆盖件

5薄弱间隙

6第一侧面

7第二侧面

8压紧装置

9连接机构

10底座支撑部

11自动移动机

12臂

13施加喷嘴

14a第一断面

14b第二断面

15距离

16输出尖端

17第一组成部分

18第二组成部分

19空间固定的组成部分

20底板

21支撑块

22垫放区域

23控制缸

24滚动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