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窗开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2942发布日期:2018-07-07 20:0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动力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应用在拖拉机上的后窗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后窗开启机构是拖拉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窗一方面可作为逃生通道,另一方面后窗开启可用于通风,观察农具状态等。但是现有的拖拉机的后窗只能实现开/闭两种状态,无法实现半开状态,后窗完全开启时占用过多空间,而且当车外风压较大时强风会直吹入驾驶室内,而关闭后窗则无法保证驾驶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自然流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窗开启机构,以解决现有拖拉机的后窗只能实现开/闭两种状态,无法实现半开状态,后窗完全开启时占用过多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窗开启机构,包括安装在后窗上的锁紧装置和安装在驾驶室骨架上的限位座,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旋转手柄和可与所述限位座相卡合的第一锁紧手柄和第二锁紧手柄,所述旋转手柄、第一锁紧手柄和第二锁紧手柄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锁紧手柄与所述限位座相卡合时,所述后窗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锁紧手柄与所述限位座相卡合时,所述后窗处于半开启状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后窗开启机构,能够实现后窗的半开启状态,保证驾驶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自然流通,避免强风直吹入驾驶室内,同时又尽可能的减小后风窗开启时占用过多空间,操作简单,连接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手柄销、外壳、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旋转手柄、第一锁紧手柄和第二锁紧手柄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手柄销上,所述手柄销包括置于壳体内的第一端和伸出壳体外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相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端部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端安装在所述后窗的开孔上,第二端盖的一端穿过所述后窗的开孔并安装在所述第二端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手柄销上转动旋转手柄和第一锁紧手柄和第二锁紧手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外壳呈圆筒状,所述外壳两侧沿其周向开设有对称的第一弧形通孔和第二弧形通孔,所述手柄销的中部垂直安装有弹性销,所述弹性销贯穿所述手柄销,所述弹性销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通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弧形通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通孔和弹性销的配合限位旋转手柄的转动行程,使得弹性销转动至弧形通孔的一个端部时,第一锁紧手柄或第二锁紧手柄刚好位于限位座内,在开闭后窗时,弹性销不仅能够防止外壳的轴向运动,而且还能防止用户在旋转手柄时转动过度。

进一步,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和所述后窗之间、所述后窗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所述后窗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均设置有减振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减振结构能够减小驾驶室框架传递到后窗玻璃的震动。

进一步,所述手柄销的第一端向所述第一端盖方向延伸设有一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手柄销的直径,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端盖相连接,所述螺纹杆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端部安装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内孔与所述螺纹杆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垫圈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的部分套设有锁紧螺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紧螺母和垫圈能够限位外壳轴向移动,使其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而且垫圈优选为金属大垫圈,方便外壳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锁紧螺母的数量为两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提高了锁紧结构的稳定性,而且通过锁紧螺母和螺栓的配合压紧尼龙套,将垫圈、手柄销支撑块和下述的尼龙套锁紧固定。

进一步,所述手柄销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尼龙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套表面光滑整洁,便于外壳的旋转。

进一步,所述手柄销的第二端的外壁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和所述尼龙套靠近所述第二端的边缘之间预留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上安装有手柄销支撑块,所述手柄销支撑块和所述外壳间隙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在第一端的垫圈对尼龙套的一端进行固定,再通过尼龙套和环形凸缘对手柄销支撑块进行支撑固定,通过手柄销支撑块和垫圈相配合限位外壳向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移动范围,而且通过锁紧螺母和螺栓的配合压紧尼龙套,将垫圈、手柄销支撑块和下述的尼龙套锁紧固定,避免用户在操作时由于外壳和手柄销连接过于紧密造成的旋转不便的问题,有利于外壳的转动。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打开后窗的开启装置,所述开启装置分别与所述驾驶室骨架和所述后窗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启装置可以完全开启的后窗,无需手动开窗。

进一步,所述开启装置为气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弹簧的行程决定后窗开启的角度,使用气弹簧开窗平稳、容易控制。

以上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窗开启机构的锁紧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窗开启机构的锁紧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窗开启机构的锁紧装置的前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窗开启机构与后窗的结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窗处于半开和关闭状态时的锁紧装置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锁紧装置;11、旋转手柄;12、第一锁紧手柄;13、第二锁紧手柄;14、外壳;141、弧形通孔;15、手柄销;151、第一端;1511、螺纹杆;152、第二端;1521、环形凸缘;16、第一端盖;17、第二端盖;18、尼龙套;19、弹性销;20、第一减振垫圈;21、第二减振垫圈;22、垫圈;23、锁紧螺母;24、手柄销支撑块;25、减振凸缘;2、限位座;201、卡槽;3、开启装置;4、后窗;5、驾驶室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窗开启机构,包括锁紧装置1、限位座2和开启装置3。锁紧装置1呈圆筒状,其垂直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后窗4上,锁紧装置1的外壁设有的旋转手柄11、第一锁紧手柄12和第二锁紧手柄13,旋转手柄11、第一锁紧手柄12和第二锁紧手柄13同步转动,其中,旋转手柄11垂直设置在锁紧装置1上,第一锁紧手柄12和第二锁紧手柄13位于圆筒状的锁紧装置1的不同区域,为了便于操作,旋转手柄11的长度大于第一锁紧手柄12和第二锁紧手柄13的长度,且由于后窗处于半开启状态时,锁紧装置1与限位座2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因此第二锁紧手柄13与锁紧装置1的轴线呈一定的倾角,该倾角能够满足第一锁紧手柄12和第二锁紧手柄13旋转至限位座2内。本实施例的限位座2安装在驾驶室骨架5上,限位座2具有可以卡合上述第一锁紧手柄12和第二锁紧手柄13端部的卡槽201,由图示可知,当第一锁紧手柄12或第二锁紧手柄13与卡槽相卡合时,旋转手柄11为水平向设置,第一锁紧手柄12和第二锁紧手柄13为垂直向设置,该结构可以便于用户抓握旋转手柄。

结合附图6所示,当需要开启后窗时,通过开启装置3打开后窗4,此时第一锁紧手柄12和第二锁紧手柄13与限位座2均不连接;需要使后窗处于关闭状态时,将后窗4回拉至关闭处,并操作旋转手柄11,第一锁紧手柄12的转动至卡槽201内,通过第一锁紧手柄12和卡槽201的结合实现后窗的关闭;当需将后窗半开启时,操作旋转手柄11解除第一锁紧手柄12和卡槽201的连接,并通过推拉后窗使得第二锁紧手柄13位于限位座2附近,再次操作旋转手柄使得第二锁紧手柄13置于卡槽201内,通过第二锁紧手柄13和卡槽201的实现后窗的半开启。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上述开启装置3可以是气弹簧,气弹簧自动开启后窗,无需手动,气弹簧的行程决定后窗完全开启的角度,使用气弹簧开窗平稳、容易控制。当然其他往复运动机构只要能够满足后窗的开启要求也可以作为本实施例的开启装置。

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后窗的半开启状态,保证驾驶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自然流通,避免强风直吹入驾驶室内,同时又尽可能的减小后风窗开启时占用过多空间,操作简单,连接可靠。

另外,本实施例还对上述锁紧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结合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锁紧装置1除旋转手柄11、第一锁紧手柄12和第二锁紧手柄13外还包括外壳14、手柄销15、第一端盖16、第二端盖17和尼龙套18,旋转手柄11、第一锁紧手柄12和第二锁紧手柄13均垂直设置在外壳14的外壁上,外壳14套设在手柄销15上,并且在外壳14和手柄销15之间设有尼龙套18,尼龙套18表面光滑整洁,便于外壳14的旋转。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手柄销15包括置于壳体14内的第一端151和伸出壳体14外的第二端152,第一端151与第一端盖16相连接,第一端盖16与壳体14靠近第一端151的端部间隙配合,第二端152与第二端盖17相连接,第二端17安装在后窗4的开孔上,后窗位于外壳靠近第二端的端部和第二端盖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手柄销上转动旋转手柄和第一锁紧手柄和第二锁紧手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当然,还可以在外壳和手柄销之间设有扭簧等机构,不仅能够使得第一锁紧手柄和第二锁紧手柄与限位座之间更稳固的连接,防止锁紧手柄脱离限位座,又或者在外壳和手柄销之间设有轴承的机构,利于外壳的转动。

另外,本实施例还对外壳14和手柄销15的结构进行改进,外壳14呈圆筒状,外壳14开设有沿外壳径向设置的弧形通孔141,弧形通孔141包括设置在外壳两侧并关于外壳轴线对称的第一弧形通孔和第二弧形通孔,手柄销15的中部垂直安装有弹性销19,弹性销19贯穿所述手柄销15,弹性销19一端位于第一弧形通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弧形通孔内。该结构通过弧形通孔141和弹性销19的配合限位旋转手柄的转动行程,使得弹性销19转动至弧形通孔141的一端时,第一锁紧手柄12或第二锁紧手柄13刚好位于限位座2内,在开闭后窗时,弹性销不仅能够防止外壳的轴向运动,而且还能防止用户在旋转手柄时转动过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手柄销15的第一端151向第一端盖方向延伸设有一螺纹杆1511,螺纹杆1511的直径小于手柄销的直径,螺纹杆1511远离第一端151的端部与第一端盖16相连接,螺纹杆1511靠近第一端的端部安装有垫圈22,垫圈22与外壳14间隙配合,螺纹杆1511位于垫圈22和第一端盖16之间的部分套设有锁紧螺母23。

更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手柄销15的第二端152的外壁设有环形凸缘1521,环形凸缘1521和尼龙套18靠近第二端152的边缘之间预留安装间隙,安装间隙上安装有手柄销支撑块24,手柄销支撑块24和外壳14间隙配合。

该结构通过安装在第一端151的垫圈22对尼龙套18的一端进行限位固定,再通过尼龙套18和环形凸缘1521对环形的手柄销支撑块24进行支撑固定,通过手柄销支撑块24和垫圈22相配合限位外壳向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移动。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垫圈为金属大垫圈,方便外壳的转动。而锁紧螺母的数量为两个,能够确保锁紧,而且通过锁紧螺母和螺栓的配合压紧尼龙套,将垫圈、手柄销支撑块和下述的尼龙套锁紧固定。

另外,本实施例还在外壳14靠近第二端152的端部和后窗4之间、后窗4和第二端盖17之间、后窗和第二端152之间均设置有减振结构,减振结构优选为减振垫圈,其具体包括位于后窗4一侧的第一减振垫圈20和位于后窗4另一侧的第二减振垫圈21,第一减振垫圈20和第二减振垫圈21的内缘设有向靠近后窗方向延伸的减振凸缘25,两个减振凸缘25设置在第二端152和后窗4之间形成后窗和第二端152之间的减震结构。通过减振结构能够减小驾驶室框架传递到后窗玻璃的震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