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8327发布日期:2019-01-04 23:1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领域,涉及具备多种驱动方式的一种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驱动机构一般只有一种驱动模式,多数采用电机驱动模式,且驱动方向限定为电机驱动轴的驱动方向,电机驱动模式主要的优点就是快速驱动,省时省力,又具备自动控制的智能机构,但也存在问题,一旦电机故障,就失去了驱动能力,这对于很多驱动环境而言,应急驱动能力的缺失有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安全性隐患,因此对于驱动机构需要配备应急驱动机构的需求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具备机械驱动和电动驱动结合的一种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驱动部和机械驱动部,所述机械驱动部包括同轴设置的驱动轴、旋钮和第一拨动齿轮,所述驱动轴一端与旋钮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弹性卡接结构,所述驱动轴另一端与外置活动轴配合连接,所述驱动轴上沿周向设有一圈齿槽,所述第一拨动齿轮套接在驱动轴上,且第一拨动齿轮的内周壁设有与齿槽相匹的齿棱;

当未启动机械驱动时,所述驱动轴和旋钮的弹性卡接结构处于脱离状态时,第一拨动齿轮的齿棱与齿槽相互齿合;当采用机械驱动时,所述驱动轴和旋钮的弹性卡接结构处于匹配卡接状态,驱动轴的齿槽与第一拨动齿轮的齿棱相互脱离,转动旋钮时,驱动轴跟随旋钮同向转动,而第一拨动齿轮不动。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朝向驱动轴的一端轴向上套接有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向驱动轴延伸的延伸端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夹,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在第一固定夹和旋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通过分割面板分为两部分,且以齿槽为分界,分割面板分为前部和背部,驱动轴带有齿槽的一侧设置在分割面板的背部,另一侧位于分割面板的前部。

进一步地,位于前部的所述驱动轴轴向上固定套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齿槽的端部的一侧,另一端固定在分割面板的前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沿轴向延伸出所述分割面板的前部,并且延伸出前部的驱动轴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夹,第二固定夹抵靠在分割面板的前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第二拨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二拨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一拨动齿轮的轴向与第二拨动齿轮的轴向垂直设置,且第一拨动齿轮和第二拨动齿轮齿合;

当启动电动驱动时,驱动电机驱动第二拨动齿轮带动第一拨动齿轮转动,第一拨动齿轮带动驱动轴转动和外置活动轴共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驱动部还包括电动控制面板,所述电动控制面板与驱动电机电连接,且电动控制面板位于分割面板的前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动齿轮和第二拨动齿轮为锥形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接结构为设置在驱动轴一端端面上的多边形凹槽和设置在旋钮延伸端上与多边形凹槽匹配设置的多边形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该驱动机构结合电动驱动和机械驱动两部分,且两种驱动模式的控制端分别设置于分界面的两侧,形成了由外侧驱动和内侧驱动两种驱动方式,适用于门板开锁的锁件,方便从门外开锁,也方便从门内开锁;且机械驱动部结构简单,通过按压旋钮,使旋钮与驱动轴卡接,从而使第一拨动齿轮与齿槽脱离,带动驱动轴转动,第一拨动齿轮不动,驱动轴在旋钮转动下开锁;电动驱动部则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二拨动轮转动,第二拨动轮转动带动第一拨动轮转动,第一拨动轮转动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形成驱动轴与第一拨动轮之间的配合关系,形成驱动,该驱动机构择一驱动,操作方便,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驱动轴与第一拨动齿轮齿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安装在门锁上的一种驱动机构,包括电动驱动部和机械驱动部,机械驱动部包括同轴设置的驱动轴100、旋钮200和第一拨动齿轮300,驱动轴100一端与旋钮200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弹性卡接结构,驱动轴100另一端与门锁的锁芯配合连接,驱动轴100上沿周向设有一圈齿槽110,第一拨动齿轮300套接在驱动轴100上,且第一拨动齿轮300的内周壁设有与齿槽110相匹的齿棱310。本实施例中齿槽110的槽口朝向旋钮200设置,也可以将槽口朝向锁芯。

电动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400和第二拨动齿轮500,驱动电机400与第二拨动齿轮500同轴固定连接,第一拨动齿轮300的轴向与第二拨动齿轮500的轴向垂直设置,第二拨动齿轮500与第一拨动齿轮300齿合。

上述旋钮200、第一拨动齿轮300、驱动电机400、第二拨动齿轮500均安装在门背部面板600上,门背部面板600分为前部610和背部620,驱动轴100通过门背部面部分成两部分,且以齿槽110为分界,即门背部面板600相当于分割面板,带有齿槽110的一侧设置在分割面板的背部620,另一侧位于分割面板的前部610,位于前部610的驱动轴110会与门前部面板上的锁芯结合,从而形成门锁,在前部610面板上设有电动控制面板,电动控制面板与驱动电机400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电动控制面板相当于输入密码的输入面板或者其他类似于密码输入的电子面板。

当处于门内,且门被锁的情况下,驱动轴100和旋钮200的弹性卡接结构处于脱离状态,第一拨动齿轮300的齿棱310与齿槽110齿合;从门内向外开锁时,沿驱动轴100轴向向门外按压旋钮200,驱动轴100和旋钮200的弹性卡接结构处于匹配卡接状态,第一拨动齿轮300的齿棱310与齿槽110脱离,之后转动旋钮200,驱动轴100跟随旋钮200的转动,而第一拨动齿轮300不动,驱动轴1000转动,与驱动轴连接的锁芯也一起转动开锁。

当处于门外,且门被锁的情况下,驱动轴100和旋钮200的弹性卡接结构处于脱离状态,第一拨动齿轮300的齿棱310与齿槽110齿合;从门外向内开锁时,通过从电动控制面板输入开锁信号,驱动电机400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拨动齿轮500与电机轴同步转动,第二拨动齿轮500与第一拨动齿轮300的齿合,从而带动第一拨动齿轮300转动,第一拨动齿轮300带动驱动轴100,从而形成锁芯开锁。

上述旋钮200朝向驱动轴100的一端轴向上套接有第一弹性件710,第一弹性件710优选为锥形弹簧,也可以是其他轻装的弹簧,锥形弹簧是为了第一弹性件710在压缩过程中不超出旋钮200的边缘,方便旋钮200顺利与驱动轴100卡接。第一弹性件710使驱动轴100和旋钮200之间形成了弹性卡接的关系,即压缩第一弹性件710使旋钮200压向驱动轴100,形成卡接,但放松旋钮200后,在第一弹性件710的弹力驱动下,旋钮200脱离驱动轴100,旋钮200复位。

优选方案,旋钮200向驱动轴100延伸的延伸端上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夹810,第一弹性件710固定在第一固定夹810和旋钮200之间,第一固定夹810限定了第一弹性件710的活动范围,同时防止了第一弹性件710与驱动轴100的直接接触。

优选方案,驱动轴100位于背部门板前部610的端部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夹820,第二固定夹820抵靠在背部门板前部610的前端面,位于背部门板前部610内设有第二弹性件720,第二弹性件720限定在齿槽110和背部门板前部610的端面之间,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弹性件720的一端固定在该齿槽110背离槽口的一端面。第二固定夹820限制了第二弹性件720的活动位置,防止在没有第二固定夹820的情况下,第二弹性件720弹出背部门板前部610的端面影响锁芯。

优选方案,第一拨动齿轮300和第二拨动齿轮500优选为锥形轮,也可以用其他能达到两个转动面垂直效果的齿轮代替,利用锥形轮的锥面形成第二拨动齿轮500带动第一拨动齿轮300转动,普通的平面齿轮达不到这种两个转动方向垂直的齿轮转动。

优选的,弹性卡接结构为设置在驱动轴100一端端面上的多边形凹槽120和设置在旋钮200延伸端上与多边形凹槽120匹配设置的多边形柱体210,通过多边形凹槽120和多边形柱体210的卡接形成旋钮300的借力和惯性转动。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门锁驱动机构,方便有人员被锁在门内的时候,通过门内的旋钮进行机械开锁,且不限制儿童实用,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儿童也易掌握开锁技巧,防止儿童被锁房内出不来的现象发生,使屋内人员更具有安全感。通过机械的方式同时也提高了人员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