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的电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5462发布日期:2019-07-17 06:3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锁的电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的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为不可或缺的一种防盗工具,门锁一般包括执手座和与执手座配合连接并能相对执手座转动的执手,执手座固定设置有电连接件,执手设置有电源,电源通过导电线与电连接件电连接,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执手的转动容易扭曲导电线,造成导电线的破损而导致漏电,现有的结构不够合理,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执手的转动而扭曲导电线进而导致导电线的破损的门锁的电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锁的电连接结构,包括执手座和与执手座配合连接并能相对执手座转动的执手,执手座固定设置有电连接件,执手设置有电源,电连接件面向执手而设置,电连接件面向执手的面上具有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均为以执手的转动中心轴为旋转轴而形成的回转体,执手与电连接件的相对面上镶嵌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管套,管套内设置有分别对应并抵触所述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的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分别与所述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避免执手的转动而扭曲导电线进而导致导电线的破损。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

正极接触部为以执手的转动中心轴为旋转轴而形成的圆柱体。

负极接触部为以执手的转动中心轴为旋转轴而形成的圆环体。

所述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与执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部分伸出管套外以与所述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对应相抵触。

所述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为圆球,所述弹性件为塔簧。

电连接件背向执手的面上具有分别与所述正极接触部和负极接触部对应并电连接的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

电连接件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电连接所述正极接触部与正极连接柱的导线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所述负极接触部与负极连接柱的导线通过第二过孔。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门锁的电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三维状态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门锁的电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的放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门锁的电连接结构细节部分的三维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电连接件的整体结构三维状态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电连接件的整体结构三维状态示意图(另一视角下)。

图7是实施例中电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的三维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门锁的电连接结构包括执手座100和与执手座100配合连接并能相对执手座100转动的执手101,执手座100固定设置有电连接件1,执手101设置有电源102。

电连接件1面向执手101而设置,电连接件面向执手101的面上具有正极接触部11和负极接触部12,正极接触部11和负极接触部12均为以执手101的转动中心轴为旋转轴而形成的回转体,执手101与电连接件的相对面上镶嵌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管套21,管套21内设置有分别对应并抵触所述正极接触部11和负极接触部12的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分别与所述电源102的正负极电连接。

所述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与执手101间设置有弹性件24,所述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在弹性件24的作用下部分伸出管套21外以与所述正极接触部11和负极接触部12对应相抵触。具体地说,所述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为圆球,所述弹性件24为塔簧。

如附图5至附图7所示,正极接触部11为以执手101的转动中心轴为旋转轴而形成的圆柱体。负极接触部12为以执手101的转动中心轴为旋转轴而形成的圆环体。电连接件背向执手101的面上具有分别与所述正极接触部11和负极接触部12对应并电连接的正极连接柱13和负极连接柱14。电连接件设置有第一过孔15和第二过孔16,电连接所述正极接触部11与正极连接柱13的导线通过第一过孔15,电连接所述负极接触部12与负极连接柱14的导线通过第二过孔1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