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换模具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9090发布日期:2019-04-16 22:2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快换模具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换模具槽。



背景技术:

扣压机是一种用于扣压管件总成的液压设备,其将所配套的金属接头通过扣压机的模具施加收缩力,将金属接头牢固的扣压在所配套的工程机械用高压油管或汽车上的刹车管、机油管、空调管、动力管上。

常规扣压机模具都是散放在收纳盒里的,容易丢失,模具型号非常容易混乱,并且快换器无法直接将模具拾起,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快换模具槽,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快换模具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快换模具槽,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卡装有放置座,且放置座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柱和放置环,所述放置环的顶部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多个卡座,且卡座的顶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卡装有模具本体,且模具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放置环的上方,所述连接柱上设有移动腔室,且移动腔室内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端贯穿移动腔室的顶部内壁并延伸至连接柱的上方,且拉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放置槽相卡装。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多个安装管,且安装管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球,所述放置座的外侧等角度开设有多个球型槽,且限位球的一侧延伸至球型槽内并与球型槽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部开设有升降槽,且升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升降孔,所述连接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放置环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且升降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限位轮,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延伸至升降槽内并与两个限位轮相安装。

优选的,所述限位轮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柱,且升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支撑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槽内并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与移动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轮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柱,且升降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支撑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槽内并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与移动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将放置座卡装在固定座上,然后将不同的磨具本体卡装在放置环上,此时向下推动盖板,使得拉杆向下移动,在拉杆与移动腔室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时,此时会使得连接柱向下移动并带动限位柱向下移动,使得限位柱进入限位槽,在限位柱与两个限位轮相接触时,可以使得两个限位轮相互远离并带动移动板在移动槽内进行滑动,此时两个压缩弹簧均处于受力状态,在两个限位轮移至限位柱的凹面时,此时压缩弹簧会进行复位,从而可以带动移动板反向移动,此时两个限位轮就会相互靠近,进入限位柱的凹面,此时模具本体会位于放置槽内。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向下推动盖板,可以将模具本体移动至放置槽内,从而可以实现对磨具本体进行收纳,且可以更加直观的归纳模具本体,包括模具本体的分类、清点都非常直观,并且使快换工作简单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换模具槽的固定座结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换模具槽的固定座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换模具槽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换模具槽的放置环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换模具槽的A结构放大图。

图中:1固定座、2安装管、3螺栓、4推动弹簧、5限位球、6放置座、7立柱、8升降槽、9连接柱、10限位柱、11拉杆、12盖板、13放置环、14卡座、15模具本体、16限位槽、17移动槽、18移动板、19限位轮、20压缩弹簧、21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快换模具槽,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上卡装有放置座6,且放置座6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21,放置槽2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立柱7,立柱7上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柱9和放置环13,放置环13的顶部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多个卡座14,且卡座14的顶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卡装有模具本体15,且模具本体15的顶部延伸至放置环13的上方,连接柱9上设有移动腔室,且移动腔室内滑动连接有拉杆11,拉杆11的顶端贯穿移动腔室的顶部内壁并延伸至连接柱9的上方,且拉杆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盖板12,盖板12与放置槽21相卡装,首先将放置座6卡装在固定座1上,然后将不同的磨具本体15卡装在放置环13上,此时向下推动盖板12,使得拉杆11向下移动,在拉杆11与移动腔室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时,此时会使得连接柱9向下移动并带动限位柱10向下移动,使得限位柱10进入限位槽16,在限位柱10与两个限位轮19相接触时,可以使得两个限位轮19相互远离并带动移动板18在移动槽17内进行滑动,此时两个压缩弹簧20均处于受力状态,在两个限位轮19移至限位柱10的凹面时,此时压缩弹簧20会进行复位,从而可以带动移动板18反向移动,此时两个限位轮19就会相互靠近,进入限位柱10的凹面,此时模具本体15会位于放置槽21内,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向下推动盖板12,可以将模具本体15移动至放置槽21内,从而可以实现对磨具本体15进行收纳,且可以更加直观的归纳模具本体15,包括模具本体15的分类、清点都非常直观,并且使快换工作简单迅速。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1上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多个安装管2,且安装管2内螺纹连接有螺栓3,螺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4,推动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球5,放置座6的外侧等角度开设有多个球型槽,且限位球5的一侧延伸至球型槽内并与球型槽紧密贴合,立柱7的顶部开设有升降槽8,且升降槽8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升降孔,连接柱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放置环13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柱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0,且升降槽8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6,限位槽16的两侧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限位轮19,限位柱10的底端延伸至升降槽8内并与两个限位轮19相安装,限位轮19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柱,且升降槽8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17,两个支撑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槽17内并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8,且移动板18与移动槽17滑动连接,两个移动板1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20,且两个压缩弹簧2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移动槽17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首先将放置座6卡装在固定座1上,然后将不同的磨具本体15卡装在放置环13上,此时向下推动盖板12,使得拉杆11向下移动,在拉杆11与移动腔室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时,此时会使得连接柱9向下移动并带动限位柱10向下移动,使得限位柱10进入限位槽16,在限位柱10与两个限位轮19相接触时,可以使得两个限位轮19相互远离并带动移动板18在移动槽17内进行滑动,此时两个压缩弹簧20均处于受力状态,在两个限位轮19移至限位柱10的凹面时,此时压缩弹簧20会进行复位,从而可以带动移动板18反向移动,此时两个限位轮19就会相互靠近,进入限位柱10的凹面,此时模具本体15会位于放置槽21内,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向下推动盖板12,可以将模具本体15移动至放置槽21内,从而可以实现对磨具本体15进行收纳,且可以更加直观的归纳模具本体15,包括模具本体15的分类、清点都非常直观,并且使快换工作简单迅速。

工作原理:在收纳模具本体15时,首先将放置座6插入固定座1内并使得放置座6在固定座1内进行移动,在放置座6与限位球5相接触时,可以使得限位球5进行反向移动,推动弹簧4处于受力状态,在限位球5滑动至球型槽槽口时,此时推动弹簧4会进行复位,带动限位球5反向移动,使得限位球5移动至球型槽内,此时可以使得放置座6卡装在固定座1上,然后将不同的磨具本体15卡装在放置环13上,此时向下推动盖板12,使得拉杆11向下移动,在拉杆11与移动腔室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时,此时会使得连接柱9向下移动并带动限位柱10向下移动,使得限位柱10进入限位槽16,在限位柱10与两个限位轮19相接触时,可以使得两个限位轮19相互远离并带动移动板18在移动槽17内进行滑动,此时两个压缩弹簧20均处于受力状态,在两个限位轮19移至限位柱10的凹面时,此时压缩弹簧20会进行复位,从而可以带动移动板18反向移动,此时两个限位轮19就会相互靠近,进入限位柱10的凹面,此时模具本体15会位于放置槽21内,从而可以实现对磨具本体15进行收纳,且可以更加直观的归纳模具本体15,包括模具本体15的分类、清点都非常直观,并且使快换工作简单迅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