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8743发布日期:2019-07-31 22:42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修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



背景技术:

减振器作为整车支撑缓冲装置,可以有效降低车内驾乘人员颠簸感,但随着时间和里程的增加,减振顶胶老化,减振性能降低,需要进行减振顶胶的更换,传统的更换减振顶胶的方法,需要先拆下减振器总成,解体减振器,才能更换减振顶胶,这样操作较为麻烦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能够实现汽车减振器胶垫的快速拆换,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包括卡板、T型下压工具和T型固定工具,所述卡板一端开设有V形口,所述T型下压工具包括把手、下压筒和套头,所述下压筒连接在把手中部,与把手呈T字型,所述把手中部开设有通孔,与下压筒内部连通,所述套头内部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T型固定工具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和竖杆垂直连接,竖杆上远离横杆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头,所述竖杆的直径小于通孔和下压筒的内孔的直径,竖杆的长度不小于下压筒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头为六角头,六角头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通孔和下压筒的内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套头分为第一锥筒和第二锥筒,所述第二锥筒的小端连接在下压筒上远离把手的一端,第二锥筒的大端与第一锥筒的大端连接,第一锥筒的小端开口,内螺纹设置在第二锥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卡板的V形口底部设置有倒圆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板上远离V形口一端开设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T型下压工具的横杆上设置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拆下上顶胶之后,可通过T型下压工具和T型固定工具的配合,将下顶胶和减振芯下压至能更换下顶胶时,再将卡板插入到下顶胶和防尘套之间,使下顶胶和减振芯位置固定,不会因为取下T型下压工具和T型固定工具后移动,再进行下顶胶的更换。这样能够避免将减振器总成拆下后才能更换减振器胶垫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汽车减振器胶垫的更换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T型下压工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T型下压工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T型固定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的T型下压工具和T型固定工具下压下顶胶和减振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的卡板卡住下顶胶和减振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名称为1-防滑套,2-把手,3-下压筒,4-第二锥筒,5-第一锥筒,6-通孔,7-内螺纹,8-横杆,9-竖杆,10-六角头,11-卡板,12-圆孔,13-V形口,14-倒圆角结构,15-T型固定工具,16- T型下压工具,17-上座,18-支撑板,19-下顶胶,20-减振芯,21-防尘套,22-减振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参见附图1~6所示的一种汽车减振器胶垫快速拆换工装,包括卡板11、T型下压工具16和T型固定工具15,所述卡板11一端开设有V形口13,所述T型下压工具16包括把手2、下压筒3和套头,所述下压筒3连接在把手2中部,与把手2呈T字型,所述把手2中部开设有通孔6,与下压筒3内部连通,所述套头内部设置有内螺纹7;

卡板11的作用是卡住减振芯20和下顶胶19,T型下压工具16的作用是下压减振芯20和下顶胶19,T型固定工具15的作用是固定减振芯20,防止减振芯20旋转。卡板11卡在减振弹簧22内,V形口13便于减振芯20的卡入,把手2用于整个T型下压工具16的拿取和转动,下压筒3用于向下压动减振芯20和下顶胶19,套头用于对接减振芯20,套头内部的内螺纹7与减振芯20上的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T型固定工具15包括横杆8和竖杆9,所述横杆8和竖杆9垂直连接,竖杆9上远离横杆8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头,横杆8用于通过人工保持对竖杆9的操作,竖杆9穿过T型下压工具16的通孔6和下压筒3的内孔,通过固定头与减振芯20的顶部对接,所述竖杆9的直径小于通孔6和下压筒3的内孔的直径,便于竖杆9穿入通孔6和下压筒3内部,竖杆9的长度不小于下压筒3的长度,保证竖杆9上的固定头能够与减振芯20顶部对接。

所述固定头为六角头10,六角头10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通孔6和下压筒3的内孔的直径,减振芯20的顶部有内六角孔,六角头10可以与内六角孔配合,保证T型下压工具16的套头在与减震芯20旋转对接或者取下时减振芯20不会随着旋转。

所述套头分为第一锥筒(5)和第二锥筒(4),所述第二锥筒(4)的小端连接在下压筒(3)上远离把手(2)的一端,第二锥筒(4)的大端与第一锥筒(5)的大端连接,第一锥筒(5)的小端开口,内螺纹(7)设置在第二锥筒(4)的内部。第一锥筒5的内孔较大,便于与减振芯20顶部对接,第一锥筒5的锥度的设置能够在举升机上升时,便于第一锥筒的下压,防止被上座卡住,第二锥筒4内的内螺纹7用于和减振芯20顶部的外螺纹连接,第二锥筒4的锥度的设置能够便于放下举升机时减振芯20的自动回位,不会卡在上座17内圈处。

所述卡板11的V形口13底部设置有倒圆角结构14,能够配合减振芯20,防止其损坏减振芯20。

所述卡板11上远离V形口13一端开设有圆孔12,便于卡板11的存放。

所述T型下压工具16的横杆2上设置有防滑套1,防止拿动T型下压工具16时滑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为:在拆下减振上螺帽、垫片和上顶胶后,将T型固定工具15套入T型下压工具16内部,将T型下压工具16旋转与减振芯20对接,举升车辆至轮胎离地,通过T型下压工具16下压减振芯20,直到下顶胶19露出支撑板18,能够更换下顶胶19,将卡板11插入减振弹簧22内,卡在下顶胶19和防尘套21之间,取出T型下压工具16和T型固定工具15,更换下顶胶19,再将T型下压工具16和T型固定工具15与减振芯20顶部对接,拔出卡板11,放下举升机直到车辆完全落地,减振芯20随着惯性回位,再装上更换好的上顶胶、垫片和减振上螺母。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