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能夹具及包含万能夹具的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4274发布日期:2020-09-04 13:2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能夹具及包含万能夹具的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万能夹具及包含万能夹具的流水线。



背景技术: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

夹具一般分为通用夹具和专用夹具两大类。常见的通用夹具包括:机用虎钳、卡盘、吸盘、分度头和回转工作台等,有很大的通用性,能较好地适应加工工序和加工对象的变换,其结构已定型,尺寸、规格已系列化,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机床的一种标准附件。由于这类夹具其结构已定型,尺寸、规格已系列化,只能用于对规则工件进行定位,和/或,用于对工件规则表面加工的定位,当需要对工件的特定表面进行加工,和/或,对形态各异的多个产品加工时,这类夹具并不适用,而为此设置专用夹具会加大企业投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万能夹具及包含万能夹具的流水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第一种方案:该万能夹具,包括: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上的顶针定位板、复数贯穿顶针定位板并可上下浮动的顶针及设置于顶针下方并用于驱动顶针复位保持对齐的复位驱动装置,通过将工件放置到所述顶针上并往下按压,使所述顶针向下移动形成与该工件形状一样的凹模,从而实现对该工件的定位。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顶针定位板下方设置有一用于该固定所述顶针的顶针推动板,该顶针推动板上设置有复数与所述顶针相同的定位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复位驱动装置抵压于所述顶针推动板下端,并用于驱动所述顶针推动板上下移动,且在所述顶针推动板向上移动时推动所述顶针复位。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顶针定位板包括:板体、成型于板体下端的定位腔、复数成型于板体上并贯穿板体的定位孔及复数成型于定位孔之间的导向孔,所述的顶针推动板可伸入所述定位腔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开关所述复位驱动装置的启动按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顶针设置有828根,所述的定位槽和所述定位孔也对相应的设置有828个,所述的导向孔设置有13个并呈放射性排列于所述定位孔之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顶针一端呈半球形,该顶针的另一端呈圆台形,所述的圆台端与所述工件相抵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第二种方案:一种包含万能夹具的流水线,包括:传送带、设置于传送带一侧的机架、设置于机架前端并用于检测所述工件位置的检测模组、设置于检测模组旁侧并用于转移所述工件的移动模组、设置于移动模组旁侧的万能夹具及设置于万能夹具旁侧并用于加工所述工件的加工模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移动模组为三轴移动模组,其包括有x轴移动模组、y轴移动模组及z轴移动模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检测模组为ccd镜头,所述的加工模组为螺丝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数根可独立上下浮动的顶针,由顶针定位板将数根顶针排列形成定位元件,并在顶针下方设置一复位驱动装置和用于推动顶针复位的顶针推动板位,当需要加工不规则形状的工件时,只需将工件放置于顶针上并将工件往下按压,使位于工件下方的顶针向下移动形成定位凹模,将工件固定于该凹模内,从而实现对不规则形状工件的定位,因此,适用于对各种不同形状形态各异的工件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顶针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顶针定位板的俯视图;

图4是3图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顶针推动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顶针推动板的俯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流水线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架11启动按钮2顶针定位板

21板体22定位腔23定位孔

24导向孔3顶针4复位驱动装置

5工件6顶针推动板61定位槽

62导向杆安装槽7流水线71传送带

72机架73检测模组74移动模组

75加工模组8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至图9所示,为一种万能夹具,其包括:支撑架1、安装于支撑架1上的顶针定位板2、复数贯穿顶针定位板2并可上下浮动的顶针3及设置于顶针3下方并用于驱动顶针3复位保持对齐的复位驱动装置4,通过将工件5放置到所述顶针3上并往下按压,使所述顶针3向下移动形成与该工件5形状一样的凹模,从而实现对该工件5的定位。

所述的顶针定位板2下方设置有一用于该固定所述顶针3的顶针推动板6,该顶针推动板6上设置有复数与所述顶针3相同的定位槽61。该定位槽61呈半球形。

所述的复位驱动装置4抵压于所述顶针推动板6下端,并用于驱动所述顶针推动板6上下移动,且在所述顶针推动板6向上移动时推动所述顶针3复位。所述的复位驱动装置4为气缸,该气缸上还罩设有一外壳8。

所述的顶针定位板2包括:板体21、成型于板体21下端的定位腔22、复数成型于板体21上并贯穿板体21的定位孔23及复数成型于定位孔23之间的导向孔24,所述的顶针推动板6可伸入所述定位腔22内。所述的定位孔23内壁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顶针3预定位的凸部,该凸部用于使所述顶针3在复位后保持稳定不掉落。

所述的顶针推动板6上还设置有复数与所述导向孔24相对应的导向杆安装槽62,该导向杆安装槽62上安装有数根导向杆,该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孔24,以保证所述顶针推动板6上的定位槽61与所述定位孔23保持一一对应,使顶针3下端能够准确的与定位槽61匹配,防止顶针推动板6推动顶针3复位时出现偏差。

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置有用于开关所述复位驱动装置4的启动按钮11。

所述的顶针3设置有828根,所述的定位槽61和所述定位孔23也对相应的设置有828个,所述的导向孔24设置有13个并呈放射性排列于所述定位孔23之间。

所述的顶针3一端呈半球形,该顶针3的另一端呈圆台形,所述的圆台端与所述工件5相抵压。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工件5放置于顶针3上并向下按压,使位于工件5下方的顶针3向下移动,形成与工件5形状相同的凹模,以将工件5固定好,待工件5完成加工后,将工件5取下,再按下启动按钮11,由复位驱动装置4推动顶针推动板6将顶针3向上顶出,回到原来的位置。

一种包含万能夹具的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71、设置于传送带71一侧的机架72、设置于机架72前端并用于检测所述工件5位置的检测模组73、设置于检测模组73旁侧并用于转移所述工件5的移动模组74、设置于移动模组74旁侧的万能夹具及设置于万能夹具旁侧并用于加工所述工件5的加工模组75。该流水线7上设置有两个万能夹具。

所述的移动模组74为三轴移动模组,其包括有x轴移动模组、y轴移动模组及z轴移动模组。

所述的检测模组73为ccd镜头,所述的加工模组75为螺丝机。

本流水线7工作时,由工作人员将工件5放置到传送带71,传送带71将工件5送至机架72处,当工件5经过ccd镜头时,由ccd镜头识别工件5位置,并将位置信息传递给移动模组74,然后由移动模具74抓取工件5并调整好位置,再将工件5送至顶针3的上方并向下按压,使位于工件5下方的顶针3向下移动,形成与工件5形状相同的凹模,以将工件5固定好,然后由螺丝机在工件5指定位置锁上螺丝完成加工,再由移动模组74将加工完成的工件5取出并送回至传送带71上,而在本流水线7中,位于顶针3下方的气缸在移动模组74将工件5从顶针3上方取出后自动启动,推动顶针推动板6将顶针3向上顶出,回到原来的位置,完成该工件5在该工位的加工。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