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天窗密封条滚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5916发布日期:2020-08-05 01:32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天窗密封条滚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天窗密封条滚压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条,是将一种东西密封,使其不容易打开,起到减震、防水、隔音、隔热、防尘和固定作用的产品,密封条有橡胶的、纸的、金属的、塑料的多种材质,而汽车天窗密封条起到对天窗玻璃与天窗边框组件有效密封,防止雨水渗漏进入车体,并能起到有效防尘和隔音的功能。

现有的天窗密封条通常是通过胶水或密封条自带背胶与车身钣金进行粘结,因车身钣金的曲面结构,天窗密封条常常出现与车身钣金粘贴不紧,并随雨天及日光暴晒等恶劣条件,天窗密封条容易出现鼓胶和松脱的不良现象,造成雨水和粉尘进入车体,损坏车辆,因此,安装天窗密封条时,先将天窗密封条粘贴于车身钣金上,然后需对密封条施加压紧力,使天窗密封条与车身钣金有效粘贴,但是天窗密封条通过人工安装粘贴,因车身钣金的曲面结构,人工对天窗密封条难以保持均匀压紧,从而造成密封条的压紧质量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天窗密封条滚压装置,具有均匀压紧密封条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天窗密封条滚压装置,包括安装壳体和安装于安装壳体内壁的电机和蓄电池,所述电机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所述安装壳体上方具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内壁固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一端转动连接有辅助轮,所述固定块顶部滑动连接有机构板,所述机构板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机构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轮,所述机构板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所述连接块一侧螺接固定有螺母,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压轮,所述滚压轮位于所述机构板与所述辅助杆之间,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滚压轮均位于移动槽内侧,且与所述移动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轮通过转轴与所述辅助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轮均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机构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机构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直线滑轨,两个所述直线滑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块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轮与所述机构板之间具有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车身钣金结构的特点,通过两个支撑轮和弹簧的弹性对天窗进行自适应定位,并通过滚压轮压紧天窗密封条,使密封条与车身钣金有效粘贴,再使滚压轮通过电机驱动,对天窗密封条进行高频和高效率的滚动压紧,并且滚动压紧时,辅助轮保证滚压时的方向控制,从而保证天窗密封条与车身钣金滚压后的有效粘贴,提高密封条的压紧粘接质量和天窗密封条的固定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剖面图。

图中:1、安装壳体;101、转轴;11、第一手柄;2、固定块;21、辅助杆;211、辅助轮;22、滑块;3、机构板;301、移动槽;31、支撑轮;32、直线滑轨;321、滑槽;4、连接块;401、弹簧;41、第二手柄;42、螺母;5、电机;51、滚压轮;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天窗密封条滚压装置,包括安装壳体1和安装于安装壳体1内壁的电机5和蓄电池6,电机5与蓄电池6电性连接,安装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11,安装壳体1上方具有固定块2,第一手柄11与固定块2固定连接,固定块2内壁固定连接有辅助杆21,辅助杆21一端转动连接有辅助轮211,固定块2顶部滑动连接有机构板3,机构板3开设有移动槽301,机构板3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轮31,机构板3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41,连接块4一侧螺接固定有螺母42,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压轮51,滚压轮51位于机构板3与辅助杆21之间,电机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蓄电池6为电机5(型号为zga37rg)提供动力源,连接块4的一侧螺接固定有螺母42,通过拧转螺母42使螺母42松动来调节机构板3和连接块4之间的初始距离,这样在用于较厚的车身钣金时,通过松动螺母42使机构板3和连接块4之间的活动距离变长,更方便支撑轮31与较厚的车身钣金内侧贴触,使用时,通过按压第二手柄41,使固定块2和连接块4之间的弹簧401受到人手的压力发生弹性形变收缩,带动连接块4和连接块4顶部的机构板3随着弹簧401的收缩从移动槽301中向前移动,直至机构板3一侧的两个支撑轮31贴触于车身钣金内侧,且滚压轮51压紧需要滚压的天窗密封条,且辅助轮211位于车身钣金上表面,滚压轮51为橡胶材质,可增加与天窗密封条的接触面,滚压时可使密封条与车身钣金之间有效的粘接在一起,此时开启电机5的开关,使电机5的输出端带动滚压轮51转动,使滚压轮51通过电机5的带动高频高效率滚压天窗密封条,使天窗密封条通过滚压轮51的滚动而压紧,在滚压轮51滚压时,通过辅助杆21一端的辅助轮211,使滚压轮51沿着车身钣金的密封条粘接处从头到尾移动,辅助轮211在滚压轮51沿着密封条粘接处移动时,会通过转轴101在车身钣金的外表面转动,而贴触于车身钣金内侧的两个支撑轮31通过转轴101在车身钣金内侧转动,从而保证滚压轮51移动时的方向控制,使整个车身钣金的天窗密封条都可均匀的受到滚压,从而保证天窗密封条与车身钣金滚压后的有效粘贴,从而提高密封条的压紧粘接质量,且操作方法便捷,相较于人工进行操作可提高对天窗密封条的安装效率。

在图一中:辅助轮211通过转轴101与辅助杆21转动连接,两个支撑轮31均通过转轴101与机构板3转动连接,固定块2与连接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401,辅助轮211转动于转轴101内,且转轴101的另一端与辅助杆21固定,在滚压轮51移动时,通过辅助轮211使滚压轮51沿着车身钣金的密封条粘接处从头到尾移动,且机构板3的一侧也固定有两个转轴101,两个支撑轮31分别转动于两个转轴101内,贴触于车身钣金内侧的两个支撑轮31,也会通过转轴101随着上方的辅助轮211的转动在车身钣金内侧转动,从而实现滚压轮51的稳定移动,保证滚压轮51移动滚压时的方向控制。

在图二中:支撑轮31与机构板3之间具有夹角,第一手柄11与滚压轮51均位于移动槽301内侧,且与移动槽301滑动连接;支撑轮31为倾斜设置,可提高与曲面结构的车身钣金的接触面,支撑轮31与车身钣金相贴触和在车身钣金内侧转动时更加稳定,移动槽301的设置,使按压第二手柄41将机构板3向前推进,使支撑轮31与车身钣金内侧接触时辅助杆21和滚压轮51不对对机构板3阻挡,且通过按压第二手柄41使弹簧401收缩将机构板3推进可针对于不同厚度的车身钣金。

在图三和图四中:机构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直线滑轨32,两个直线滑轨32均开设有滑槽321,固定块2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321相配合的滑块22,滑块22与滑槽321滑动连接,在通过按压第二手柄41通过机构板3和连接块4之间的弹簧401使机构板3移动时,固定块2两侧固定的滑块22也会与机构板3两侧的直线滑轨32开设的滑槽321相配合进行滑动,对机构板3移动时的移动路径限位,使机构板3的移动路径始终处于同一条直线,从而使机构板3在移动时,支撑轮31接触车身钣金内侧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人手握住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41之间,并第一手柄11的方向捏动按压第二手柄41,使固定块2和连接块4之间的弹簧401受到人手的压力发生弹性形变收缩,带动连接块4和连接块4顶部的机构板3随着弹簧401的收缩从移动槽301中向前移动,直至机构板3一侧的两个支撑轮31贴触于车身钣金内侧,且滚压轮51压紧需要滚压的天窗密封条,且辅助轮211位于车身钣金上表面,滚压轮51为橡胶材质,可增加与天窗密封条的接触面,滚压时可使密封条与车身钣金之间有效的粘接在一起,此时开启电机5的开关,使电机5的输出端带动滚压轮51转动,使滚压轮51通过电机5的带动高频高效率滚压天窗密封条,使天窗密封条通过滚压轮51的滚动而压紧,在滚压轮51滚压时,通过辅助杆21一端的辅助轮211,使滚压轮51沿着车身钣金的密封条粘接处从头到尾移动,辅助轮211在滚压轮51沿着密封条粘接处移动时,会通过转轴101在车身钣金的外表面转动,而贴触于车身钣金内侧的两个支撑轮31通过转轴101在车身钣金内侧转动,从而保证滚压轮51移动时的方向控制,使整个车身钣金的天窗密封条都可均匀的受到滚压,从而保证天窗密封条与车身钣金滚压后的有效粘贴,从而提高密封条的压紧粘接质量,且操作方法便捷,相较于人工进行操作可提高对天窗密封条的安装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