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光分箱的磁吸式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6751发布日期:2020-12-15 08:3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光分箱的磁吸式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设备箱体门锁,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光分箱的磁吸式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光分箱:嵌入式光分箱和挂壁式光分箱,均使用钥匙锁来锁住箱门。现有很多老小区之前因成本和设计等原因导致现在共用光分箱,光电混用带来了安全隐患;还有很多楼道光分箱因频繁开关和日久失修,造成光分箱的门锁自然损坏,有些因钥匙丢失被撬开等造成无法正常关闭。敞开的光分箱和不整齐的布线影响楼道美观和文明社区形象。居委、街道对楼道电信布线及设备规范相当高,发现问题就要求电信立即整改。由于存在不同批次的多种类型的光电缆箱,使用的门锁也各不相同,带来的问题就是需要维护人员多次上门,往往需要第一次上门确认故障情况,再准备好物料第二次上门维修。同时,一个箱子的维修周期往往来回比较长,居民社区接受度也不高。一个常规大小的区域内楼道光分箱总数量达10万多,箱子损坏比较多,维修更换一个箱子要上百元费用,每年平均维修费用支出在十万元左右,且未计算经常维修涉及隐形人工成本。

针对现有用钥匙锁的楼道光分箱维修材料及人力成本较高、更换周期长等问题,现将原来光分箱改造成磁吸式光分箱。每个箱子涉及的成本不足3元,可以节省很大一笔维修费用。同时在为每个分局机线员配置了维修工具和配件后,可以做到随时进行维修,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应用于光分箱的磁吸式门锁,所述光分箱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盖体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盖合,所述磁吸式门锁具体包括:

至少一第一磁铁,固定于所述盖体的远离与所述壳体的铰接位置且朝向所述壳体一侧,

至少一第二磁铁,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朝向所述盖体一侧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磁铁的固定位置;

拉手,固定于所述盖体的背离所述壳体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的正面设有一圆台形通孔,且所述圆台形通孔的横截面沿朝向所述第一磁铁的背面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拉手具有一内螺纹,并通过一第一螺丝贯穿所述圆台形通孔以及所述盖体与所述内螺纹螺纹连接,且所述螺丝的头部的形状与所述圆台形通孔贴合。

优选的,所述拉手为一圆柱体,且所述圆柱体的直径沿远离所述盖体方向渐渐变大。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粘贴于所述盖体上。

优选的,所述拉手粘贴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拉手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通过强力胶水与所述盖体连接;

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圆环,所述圆环穿设于所述连接环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铁通过一第二螺丝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第二磁铁的正面设有与所述第二螺丝的头部形状贴合的一圆台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铁粘贴于所述壳体上。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维修人员进行快速维修,且美观耐用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光分箱打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光分箱关闭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磁铁或第二磁铁的纵向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磁铁或第二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磁铁或第二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应用于光分箱的磁吸式门锁,如图1至3所示,光分箱包括壳体1和盖体2,盖体2一端与壳体1铰接,另一端与壳体1盖合,磁吸式门锁具体包括:

至少一第一磁铁3,固定于盖体2的远离与壳体1的铰接位置且朝向壳体1一侧,

至少一第二磁铁4,固定于壳体1的朝向盖体2一侧且对应于第一磁铁3的固定位置;

拉手5,固定于盖体2的背离壳体1一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磁吸式光分箱,盖体2铰接在壳体1上,可以打开和盖合壳体1,将第一磁铁3固定在盖体2朝向壳体1一侧,第二磁铁4设置在壳体1上与第一磁铁3对应位置,再在盖体2远离壳体1一侧设置拉手5,通过拉手5达到在壳体1上开关盖体2。优选的,在盖体2靠近壳体1一侧设置带圆台形通孔31的第一磁铁3,用第一螺丝6通过圆台形通孔31并在盖体2上打孔并穿过盖体2与对面的拉手5上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固定,更优选的,第一螺丝6为自攻螺丝,打孔时可以借助便携式手枪钻先打一小孔,方便后续自攻螺丝的安装,将自攻螺丝安装在第一磁铁3和盖体1上并从盖体1中穿出,在穿出的自攻螺丝部分上安装拉手5,将拉手5上的内螺纹旋进自攻螺丝从而完成安装。当需要打开该磁吸式光分箱时,维修人员手握拉手5稍用力即可将该磁吸式光分箱打开,当维修完毕后,只需将盖体2合上,设置在盖体1上的第一磁铁3吸住壳体2上的第二磁铁4,从而将盖体2吸合在壳体1上,如图5至图6所示,优选的,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4可以为矩形磁铁,优选的矩形磁铁的长宽高分别为20mm、10mm、5mm;也可以为圆形磁铁,优选的圆形磁铁的直径和高分别优选为15mm、3mm;圆台形通孔31的直径优选为4mm。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磁铁3的正面设有一圆台形通孔31,且圆台形通孔31的横截面沿朝向第一磁铁3的背面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拉手5具有一内螺纹,并通过一第一螺丝6贯穿圆台形通孔31以及盖体2与内螺纹螺纹连接,且第一螺丝6的头部的形状与圆台形通孔31贴合。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圆台形通孔31从正面到背面逐渐减小,优选的,减小方式可以线性减小或者阶梯形减小,以达到第一螺丝6可以紧密贴合在圆台形通孔31中,同时增加第一磁铁3、拉手5在盖体2上的牢固度,而且不影响第一磁铁3与第二磁铁4的吸合力。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拉手5为一圆柱体,且圆柱体的直径沿远离盖体方向渐渐变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设置拉手6方便维修人员通过拉手6将盖体2打开,优选的,拉手5为圆柱形且沿远离盖体2方向渐渐变大,更优选的,变大方式可以为线性变大或者阶梯形变大。维修人员手捏合在圆柱体较小部分,往较大部分方向用力,增加了手与圆柱体拉手5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轻松打开盖体2。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磁铁3粘贴于盖体2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用强力胶将第一磁铁3粘贴在盖体2上,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拉手5粘贴于盖体2上,如图4所示,拉手5包括:

底座51,底座51通过强力胶水与盖体2连接;

连接环52,连接环52垂直设置于底座51上;

圆环53,圆环53穿设于连接环52中。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拉手5设置成底座51、连接环52和圆环53的形式,也可以实现方便打开和盖合盖体2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磁铁4通过一第二螺丝7固定于壳体1上,且第二磁铁4的正面设有与第二螺丝7的头部形状贴合的一圆台形通孔3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磁铁4上设置与第一磁铁3上相同的圆台形通孔31,达到第二螺丝7的头部贴合在圆台形通孔31内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磁铁4粘贴于壳体1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用强力胶将第二磁铁4粘贴在壳体1上,方便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