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5719发布日期:2021-01-15 11:5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门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门锁通常由把手和锁体等组成,锁体内安装有锁舌等结构。对于一些电子门锁,通常设置有电机来驱动锁舌运行,以达到自动解锁和上锁的目的。此外,多数的门锁上还会设置有锁头,以便通过钥匙来进行解锁和上锁。一般的,电机设置于锁体内,并在锁体内对应设置传动结构来连接电机和锁舌,使得锁体的内部结构复杂,且锁体的厚度和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门锁系统,其能够简化锁体的结构,减小锁体的厚度和体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门锁系统,其包括:锁体,其包括锁壳、锁舌组件以及拨套,所述锁舌组件滑动设于所述锁壳以能够相对所述锁壳伸出和缩回,所述拨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锁壳,且所述拨套与所述锁舌组件相连;第一把手组件,所述第一把手组件上设有锁头和电机,所述锁头上可转动地设有拨头,所述拨头与所述拨套相连,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拨头相连以能够驱动所述拨头转动;所述锁头插入匹配的钥匙时,所述拨头可跟随所述钥匙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锁系统,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有益效果:电机设置于第一把手组件,不需要在锁体上安装电机以及专门适配电机的传动结构,能够简化锁体的结构,减小锁体的厚度和体积;只需要将拨头和拨套相连即可实现钥匙驱动拨套转动以及电机驱动拨套转动,能够简化整个门锁系统的传动链结构,减少传动部件的数量,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拨头之间设有齿轮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拨头通过所述齿轮组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于所述拨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把手组件包括第一螺钉、第一手柄、第一安装筒以及底座;所述第一手柄、第一安装筒以及所述底座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螺钉穿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安装筒,且所述第一螺钉螺接于所述第一手柄,所述电机和所述锁头均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筒的内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拨头与所述拨套之间设有第一方杆,所述第一方杆的一端与所述拨头插装连接,所述第一方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套固定连接或插装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把手组件,所述第二把手组件上可转动地设有旋钮组件,所述拨套与所述旋钮组件相连;所述第二把手组件上设有与所述旋钮组件相配合的锁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钮组件包括与所述拨套相连的第二方杆,所述第二方杆的侧壁内凹形成有避空槽;所述锁止结构包括锁止块,所述锁止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把手组件,所述锁止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方杆相配合的锁止孔,所述第二方杆插设于所述锁止孔;所述锁止块滑动至使所述避空槽位于所述锁止孔内的位置时,所述第二方杆可相对所述锁止块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把手组件包括第二螺钉、第二手柄和第二安装筒,所述锁壳、所述第二安装筒和所述第二手柄依次排列,所述第二螺钉穿设于所述锁壳和所述第二安装筒,且所述第二螺钉螺接于所述第二手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筒内设有电池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电子装置、检测件以及触摸开关,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信号输入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信号输入模块设于所述第一把手组件,所述主控模块设于所述第一把手组件或所述第二把手组件;所述检测件设于所述锁壳,用于检测所述锁舌组件的位置;所述触摸开关设于所述第二把手组件;所述电机、所述检测件、所述触摸开关以及所述信号输入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舌组件包括锁舌柱和传动件,所述锁舌柱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件上设有导槽,所述拨套上设有拨块,所述拨块插设于所述导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门锁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门锁系统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把手组件的分解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门锁系统移除第一把手组件后的分解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锁体的分解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旋钮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锁体100、锁壳110、锁舌组件120、锁舌柱121、传动件122、导槽1221、拨套130、拨块131、检测件140、第一方杆132、第一把手组件200、第一螺钉210、第一手柄220、第一安装筒230、底座240、第二把手组件300、第二螺钉310、第二手柄320、第二安装筒330、电池仓331、触摸开关340、电子装置400、信号输入模块410、指纹模组411、键盘412、主控模块420、锁头510、拨头511、电机520、齿轮组530、第一齿轮531、第二齿轮532、旋钮组件610、旋钮件611、按钮6111、安装块6112、弹簧6113、钩挂件6114、限位槽6115、滑槽6116、第二方杆612、避空槽613、锁止块621、锁止孔6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锁系统,其包括锁体100、第一把手组件200、第二把手组件300和电子装置400。

其中,锁体100包括锁壳110、锁舌组件120以及拨套130,锁舌组件120滑动设置于锁壳110,以使锁舌组件120能够相对锁壳110伸出和缩回,拨套130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10,且拨套130与锁舌组件120相连。在第一把手组件200上设置有锁头510和电机520,锁头510上可转动地设有拨头511,拨头511与拨套130相连,电机520的输出轴与拨头511相连。电子装置400包括信号输入模块410和主控模块420,信号输入模块410和主控模块420均设置于第一把手组件200上,信号输入模块410和电机520均与主控模块420电连接。信号输入模块410包括指纹模组411和键盘412。

当使用钥匙解锁时,将匹配的钥匙插入锁头510,然后正向转动钥匙,拨头511可跟随钥匙转动,拨套130可跟随拨头511转动,进而可驱动锁舌组件120滑动缩回锁壳110;当使用钥匙上锁时,将匹配的钥匙插入锁头510,然后反向转动钥匙即可。当通过指纹或密码解锁时,通过信号输入模块410输入正确的指纹或密码,主控模块420控制电机520运行,电机520的输出轴正向转动,拨头511可跟随电机520的输出轴转动,进而可驱动锁舌组件120滑动缩回锁壳110;当需要上锁时,通过主控模块420控制电机520运行,以使电机520的输出轴反向转动即可。

如上,将电机520设置于第一把手组件200内,且电机520通过锁头510上的拨头511来驱动锁舌组件120滑动,不需要在锁体100上安装电机520以及专门适配电机520的传动结构,如此能够简化锁体100的结构,减小锁体100的厚度和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模块420也可设置于第二把手组件300上。

具体的,参照图5,锁舌组件120包括锁舌柱121和传动件122,锁舌柱121与传动件122固定连接,传动件122上设置有导槽1221,拨套130上设置有拨块131。拨块131可插设于导槽1221,以将拨套130与锁舌组件120相连。转动拨套130时,拨块131沿导槽1221滑动,进而可驱动锁舌组件120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传动件122上设置齿条,在拨套130上设置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以将拨套130与锁舌组件120相连。

参照图5,在锁壳110上设置有检测件140,检测件140与主控模块420电连接。检测件140用于检测锁舌组件120所在的位置。当锁舌组件120伸出以及缩回至极限位置时均可将检测件140触发,以便由主控模块420及时控制电机520停止运行。其中,检测件140可以设置为检测磁场强度的霍尔元件,相应的,在锁舌组件120上设置有磁块。此外,检测件140亦可设置为光电开关或限位开关等结构。

电机520的输出轴与拨头511之间设有齿轮组530,电机520的输出轴与拨头511通过齿轮组530相连,电机520的输出轴旋转时可通过该齿轮组530驱动拨头511转动。具体的,参照图3,齿轮组530包括第一齿轮531和第二齿轮532,第一齿轮531固定设置于电机520的输出轴,第二齿轮532固定设置于拨头511,第一齿轮531与第二齿轮532相啮合。第一齿轮531和第二齿轮532均设置为直齿轮,拨头51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电机520的输出轴的轴线。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31和第二齿轮532还可设置为锥齿轮,以使拨头511的转动轴线与电机520的输出轴的轴线之间可具有夹角,电机520的安装方位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齿轮组530还可包括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把手组件200上,第一齿轮531和第二齿轮532均与第三齿轮相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520的输出轴与拨头511还可通过皮带结构或者联轴器相连,以使电机520能够驱动拨头511转动。

参照图2,在拨头511与拨套130之间设置有第一方杆132,第一方杆132的一端与拨头511插装连接,第一方杆132的另一端与拨套130固定连接,当拨头511转动时可通过第一方杆132驱动拨套130转动。在安装时,可以根据门扇的厚度,将第一方杆132靠近拨头511的一端截去一部分,以使第一方杆132的长度匹配于门扇的厚度。第一方杆132与拨套130可形成为一体式结构,以减少零件数量,简化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杆132亦可与拨套130插装连接,为适应门扇的厚度,第一方杆132的两端均可截去一部分。此外,拨头511与拨套130之间亦可通过联轴器等结构相连。

参照图2,第一把手组件200包括第一螺钉210以及依次排列的第一手柄220、第一安装筒230以及底座240,第一螺钉210穿设于底座240和第一安装筒230,且第一螺钉210螺接于第一手柄220,以将第一安装筒230夹置于第一手柄220和底座240之间。电机520和锁头510均插设于第一安装筒230的内腔中,信号输入模块410设置于第一手柄220上。通过该结构,在装配时,可先将电机520和锁头510插设于第一安装筒230,然后对第一把手组件200进行拼装,第一把手组件200的装配较为简单。第一把手组件200的单个零件尺寸较小且结构简单,可便于加工。

参照图2和图4,第二把手组件300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旋钮组件610,拨套130与旋钮组件610相连,以使拨套130能够跟随旋钮组件610转动。在第二把手组件300上还设置有与旋钮组件610相配合的锁止结构,通过锁止结构能够限制旋钮组件610的转动,以起到门内反锁的作用。

具体的,旋钮组件610包括旋钮件611和第二方杆612,第二方杆612的一端与拨套130插接,第二方杆612的另一端与旋钮件611插接,以使拨套130与旋钮组件610相连。第二方杆612的侧壁内凹形成有避空槽613,锁止结构包括锁止块621,锁止块62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把手组件300上,锁止块621上设置有与第二方杆612相配合的锁止孔622,第二方杆612插设于锁止孔622,即锁止块621套设于第二方杆612上。

当需要门内反锁时,首先驱动锁舌组件120滑动伸出锁壳110,然后推压锁止块621,以使避空槽613与锁止孔622错开,此时第二方杆612与锁止孔622配合,旋钮件611和第一方杆132无法转动,使得拨套130也无法转动,此时通过钥匙或者电机520均无法进行解锁。推动锁止块621移动,以使避空槽613位于锁止孔622内,此时第一方杆132与锁止孔622不再配合,第一方杆132能够相对锁止孔622转动,此时通过转动旋钮件611可以驱动拨套130转动,通过电机520或钥匙亦可驱动拨套13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方杆612也可与旋钮件611和/或拨套130通过螺钉等结构固定连接。旋钮件611和第二方杆612也可形成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锁止结构,其可包括锁止块621和限位柱,旋钮件611和锁止块621两者其一固定设置有该限位柱,另一上设置有配装该限位柱的限位孔。当推动锁止块621滑动以使限位柱插设于限位孔内时可限制旋钮件611转动,当限位柱移出限位孔后,旋钮件611可以转动。限位柱优选为锥型,以便于限位柱导向插入限位孔。

参照图2和图4,第二把手组件300包括第二螺钉310、第二手柄320和第二安装筒330,锁壳110、第二安装筒330和第二手柄320依次排列,第二螺钉310穿设于锁壳110和第二安装筒330,且第二螺钉310螺接于第二手柄320,以将第二安装筒330夹置于锁壳110与第二手柄320之间。通过该结构,在装配时,可先将旋钮组件610插设于第二安装筒330,然后对第二把手组件300进行拼装,第二把手组件300的装配较为简单。第二把手组件300的单个零件尺寸较小且结构简单,可便于加工。

在第二安装筒330内设有电池仓331,在电池仓331内可安装电池,通过电池可对电子装置400进行供电。

对于上述的门锁系统,其可安装于玻璃门等门扇厚度较小的场合。亦可安装于一些不便于在门扇中开槽放置锁体100的场合。当然,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并不限于上述的场合,

在第二手柄320上还设置有触摸开关340,触摸开关340与主控模块420电连接。当用户需要解锁开门时,可握住第二手柄320,当手指触摸到该触摸开关340后,主控模块420控制电机520运行,进而驱动锁舌组件120滑动缩回锁壳110,从而能够实现门内快速解锁开门。

对于锁头510,其上还设置有锁胆(图中未示出)等结构,钥匙未插入锁胆时,锁胆被卡滞于锁头而不能旋转,当匹配的钥匙插入锁胆后,可解除锁胆的卡滞,此时钥匙和锁胆能够转动。钥匙插入锁胆后,钥匙的端部可直接插入拨块131;或者在锁头上滑动设置传动块,钥匙未插入锁胆时,传动块仅插设于锁胆,钥匙插入锁胆后推动传动块移动,以使传动块同时插设于锁胆和拨块131。如此,使得拨块131能够跟随匹配的钥匙旋转。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的锁头150,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采用其他结构的锁头150。

参照图6,旋钮件611包括按钮6111、安装块6112、弹簧6113以及钩挂件6114。其中,按钮6111可滑动地插设于安装块6112,以使得按钮6111能够伸出和缩回安装块6112,在安装块6112与按钮6111之间设置有该弹簧6113,按钮6111上设置有呈v型的限位槽6115以及连通该限位槽6115一侧的滑槽6116,钩挂件6114的一端连接安装块6112,另一端位于滑槽6116。

在使用时,可通过按压按钮6111,以使按钮6111朝向安装块6112移动,钩挂件6114的端部沿着滑槽6116移动至限位槽6115内,释放按钮6111,可使得钩挂件6114被挂设于限位槽6115,如此可使按钮6111能够缩回安装块6112,以使第二把手组件300美观;再次按压按钮6111可使钩挂件6114的端部沿着限位槽6115滑动移出至滑槽6116,将按钮6111释放,弹簧6113可推动按钮6111伸出,钩挂件6114的端部沿着滑槽6116滑动,以便于用户转动按钮6111而驱动旋钮组件610转动。

如上所述,在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头510和电机520共用第一方杆132,第一把手组件200与锁体100之间只需要设置第一方杆132即可实现钥匙驱动和电机驱动两种动力方式的解锁和上锁,其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设置传动结构来连接电机520和拨套130,能够简化整个门锁系统的传动链结构,减少传动部件的数量,降低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