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6718发布日期:2021-05-28 10:4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梁,尤其涉及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自动化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领域中,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有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称为机械手,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直线机器人的运动机构通常安装在机器人横梁上,但现有的机器人横梁多采用矩形钢,由于横梁较长,矩形钢自身的完全变形较大,刚性较低,承载能力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刚性强度高,重量较轻,承载能力强的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悬臂内框架,所述悬臂内框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悬臂内框架包括四根悬臂钢管和若干连接框架,连接框架是由四根连接钢管组成的方形结构,四根悬臂钢管空间四角布置且相互平行,四根悬臂钢管组成的空间内部及两端均设有连接框架,连接框架的四角分别与四根悬臂钢管连接,悬臂内框架前端设有前端钢板,悬臂内框架上端设有顶端钢板,悬臂内框架下端设有底端钢板,悬臂内框架末端设有末端钢板,悬臂内框架左侧设有左侧钢板,悬臂内框架右侧设有右侧钢板,右侧钢板上设有导轨安装板及齿条安装板,右侧钢板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防撞安装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悬臂内框架设有位于连接框架之间的斜钢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钢板及右侧钢板上对称设有起吊工装孔,所述悬臂内框架内设有起吊圆钢管,所述起吊圆钢管的两端分别于左侧钢板及右侧钢板上的起吊工装孔对应焊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吊圆钢管与连接框架焊接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端钢板上设有若干与连接框架相对应的焊接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末端钢板的上端超出顶端钢板,所述末端钢板的下端超出底端钢板,所述末端钢板与顶端钢板及底端钢板之间均设有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内框架结构,使得整体重量较轻,整体刚性强度高,大大加强了抗变形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悬臂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悬臂钢管、2是连接框架、3是连接钢管、4是前端钢板、5是顶端钢板、6是底端钢板、7是末端钢板、8是右侧钢板、9是导轨安装板、10是齿条安装板、11是防撞安装板、12是斜钢管、13是起吊工装孔、14是起吊圆钢管、15是焊接槽、16是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包括悬臂内框架,所述悬臂内框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悬臂内框架包括四根悬臂钢管1和若干连接框架2,连接框架2是由四根连接钢管3组成的方形结构,四根悬臂钢管1空间四角布置且相互平行,四根悬臂钢管1组成的空间内部及两端均设有连接框架2,连接框架2的四角分别与四根悬臂钢管1连接,悬臂内框架前端设有前端钢板4,悬臂内框架上端设有顶端钢板5,悬臂内框架下端设有底端钢板6,悬臂内框架末端设有末端钢板7,悬臂内框架左侧设有左侧钢板,悬臂内框架右侧设有右侧钢板8,右侧钢板8上设有导轨安装板9及齿条安装板10,右侧钢板8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防撞安装板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悬臂内框架设有位于连接框架2之间的斜钢管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钢板及右侧钢板8上对称设有起吊工装孔13,所述悬臂内框架内设有起吊圆钢管14,所述起吊圆钢管14的两端分别于左侧钢板及右侧钢板8上的起吊工装孔13对应焊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吊圆钢管14与连接框架2焊接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端钢板5上设有若干与连接框架2相对应的焊接槽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末端钢板7的上端超出顶端钢板5,所述末端钢板7的下端超出底端钢板6,所述末端钢板7与顶端钢板5及底端钢板6之间均设有加强筋板16。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悬臂内框架,所述悬臂内框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悬臂内框架包括四根悬臂钢管和若干连接框架,连接框架是由四根连接钢管组成的方形结构,四根悬臂钢管空间四角布置且相互平行,四根悬臂钢管组成的空间内部及两端均设有连接框架,连接框架的四角分别与四根悬臂钢管连接,悬臂内框架前端设有前端钢板,悬臂内框架上端设有顶端钢板,悬臂内框架下端设有底端钢板,悬臂内框架末端设有末端钢板,悬臂内框架左侧设有左侧钢板,悬臂内框架右侧设有右侧钢板,右侧钢板上设有导轨安装板及齿条安装板,右侧钢板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防撞安装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内框架设有位于连接框架之间的斜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钢板及右侧钢板上对称设有起吊工装孔,所述悬臂内框架内设有起吊圆钢管,所述起吊圆钢管的两端分别于左侧钢板及右侧钢板上的起吊工装孔对应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圆钢管与连接框架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钢板上设有若干与连接框架相对应的焊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钢板的上端超出顶端钢板,所述末端钢板的下端超出底端钢板,所述末端钢板与顶端钢板及底端钢板之间均设有加强筋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负载超长悬臂横梁。包括悬臂内框架,悬臂内框架为长方体结构,悬臂内框架包括四根悬臂钢管和若干连接框架,连接框架是由四根连接钢管组成的方形结构,四根悬臂钢管空间四角布置且相互平行,四根悬臂钢管组成的空间内部及两端均设有连接框架,连接框架的四角分别与四根悬臂钢管连接,悬臂内框架前端设有前端钢板,悬臂内框架上端设有顶端钢板,悬臂内框架下端设有底端钢板,悬臂内框架末端设有末端钢板,悬臂内框架左侧设有左侧钢板,悬臂内框架右侧设有右侧钢板,右侧钢板上设有导轨安装板及齿条安装板,右侧钢板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防撞安装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刚性强度高,加强了抗变形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袁波;江武;霍仁洁;凡长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亚威徕斯机器人制造(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5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