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超越控制机构的电吸合汽车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86475发布日期:2021-06-01 17:3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超越控制机构的电吸合汽车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超越控制机构的电吸合汽车门锁,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使用的便捷性要求与日俱增,现有的高端汽车在车门系统内布置了自动吸合机构,可以实现车门一定程度的自动关闭,然而这种过于复杂,且在自吸合关门的同时机械控制开关门没有给与具体的实现方案,智能化程度不高,以及用户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超越控制机构的电吸合汽车门锁。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一种带超越控制机构的电吸合汽车门锁,包括下壳体、传动模块、吸合模块、超越手柄、离合手柄和离合连杆,所述传动模块、超越手柄和离合手柄均安装在下壳体上,吸合模块与传动模块配合联动,所述超越手柄置于所述传动模块一侧,离合手柄与所述超越手柄联动,离合连杆一端安装在所述吸合模块上,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离合手柄上;离合手柄处于第一角度,超越手柄驱动传动模块转动,传动模块带动吸合模块实现自吸合;在自吸合过程中,吸合模块驱动离合连杆运动,此时离合连杆使得离合手柄处于第二角度,超越手柄与传动模块存在间隙,传动模块无法接触到吸合模块,停止电吸合关门,车门打开。

进一步的,包括:

所述吸合模块包括棘爪、卡钳、安装轴、棘爪释放杆、锁舌和电动单元,所述棘爪和卡钳均通过所述安装轴安装在下壳体上,所述锁舌设置于所述棘爪一侧的下壳体上,棘爪与锁舌配合联动,所述棘爪释放杆安装在所述卡钳上,棘爪释放杆的一端面与电动单元配合。

进一步的,包括:

所述锁舌包括左端面和与左端面相对的右端面,所述左端面与棘爪配合联动,右端面与所述传动模块配合联动,所述左端面上沿锁舌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相对的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驱动装置驱使传动模块顺时针旋转,传动模块驱使锁舌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棘爪从与第二弧形面的抵接旋转到与第一弧形面的抵接,即实现车门从半锁进入全锁状态。

进一步的,包括:

所述电动单元包括电机、蜗杆、驱动齿轮和电动释放杆,电机与蜗杆相连,蜗杆传递能量至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电动释放杆配合,电动释放杆驱动所述棘爪释放杆转动。

进一步的,包括:

所述传动模块包括推杆、传动板、第一转轴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传动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安装在下壳体上,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锁舌方向的一端与推杆的一端固定,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的两顶点分别为左顶点和右顶点,所述左顶点与锁舌配合,右顶点与所述超越手柄联动。

进一步的,包括:

所述超越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可转动的安装在下壳体上,沿靠近锁舌的所述手柄本体一侧面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被配制为传动板驱动推杆转动,被推杆的右顶点抵接,从而使得左顶点与所述锁舌配合,与所述限位板相对的手柄本体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离合手柄压接配合。

进一步的,包括:

所述离合手柄包括安装部,其与下壳体可转动的连接,沿所述安装部向外呈一定角度的设置有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联动杆,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第二联动杆抵接配合。

进一步的,包括:

所述离合手柄置于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被设置为第一联动杆抵接在下壳体内壁上,超越手柄的限位柱卡设在所述第二联动杆上;此时,传动板顺时针转动,推动所述推杆顺时针转动,右顶点抵接在限位板上,左顶点驱动所述锁舌向反方向转动,进而实现车门的吸合自锁。

进一步的,包括:

所述离合手柄置于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被设置为当离合手柄顺时针旋转,驱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脱离所述超越手柄;此时,传动板顺时针转动,推动所述推杆顺时针转动,所述推杆驱动所述超越手柄转动,进而,推杆的左顶点脱离所述锁舌,无法实现车门的吸合自锁。

进一步的,包括:

还包括外开启手柄和内开启手柄,所述外开启手柄与棘爪释放杆固定安装,内开启手柄与电动释放杆配合联动;

在自吸合关门过程中,外开启手柄逆时针转动,此时,驱动棘爪释放杆运动,棘爪释放杆拉动离合连杆,使离合手柄处于第二角度,从而推杆脱离所述锁舌,停止吸合,同时,棘爪释放杆推动卡钳后,锁舌顺时针运动后开门;

在自吸合关门过程中,内开启手柄顺时针运动带动电动释放杆运动,电动释放杆推动棘爪释放杆,棘爪释放杆推动卡钳后,锁舌顺时针运动后开门。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越控制方案,当车门处于半锁闭合状态时,门锁自吸合机构接受到信号开始关门,这时乘客如需打开车门,可以通过开启开启手柄中断门锁自吸合,顺利打开车门,机械开启机构拥有高于电吸合的优先级,乘客可以中断门锁的自吸合动作,阻止门锁电吸合关门,门锁更加智能;(2)本发明提供当自吸合关门机构断电,乘客采用机械开门的方案,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感;(3)本发明提供了两种超越控制的开门的方式,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门锁去除电动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门锁去除部分元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开启手柄和内开启手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去除传动模块和开启手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去除电动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7为超越手柄和离合手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带超越控制机构的电吸合汽车门锁,该门锁可实现从半锁到全锁的自吸合,且该门锁可实现机械控制门锁优先级高于自吸合,即当在自吸合过程中,乘客通过机械控制使门锁打开,自吸合机构停止工作,优先打开车门。

该门锁包括下壳体100,传动模块5、吸合模块4、超越手柄1、离合手柄2和离合连杆3,传动模块、超越手柄1和离合手柄2均安装在下壳体100上,吸合模块4包括棘爪41、卡钳42、安装轴43、棘爪释放杆44、锁舌45和电动单元46,棘爪41和卡钳42均通过安装轴43安装在下壳体100上,锁舌45通过一铆钉设置于棘爪41一侧的下壳体100上,棘爪41与锁舌45配合联动,锁舌45远离棘爪41的一侧设置有锁舌缓冲块47,关门后,锁舌45停止在锁舌缓冲块47上,棘爪释放杆44安装在卡钳42上,由于棘爪和卡钳在设置在棘爪释放杆44的下面,因此图1中未示出。棘爪释放杆44的一端面与电动单元46配合,离合连杆3一端安装在棘爪释放杆44上,另一端安装在离合手柄2上,用于控制离合手柄的角度。

如图4-6所示,锁舌45包括左端面451和与左端面451相对的右端面452,左端面451与棘爪41配合联动,右端面452与推杆51的左顶点511配合联动,左端面451上沿锁舌45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包括相对的第一弧形面4511和第二弧形面4512,驱动装置驱使传动模块顺时针旋转,传动模块驱使锁舌45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棘爪41从与第二弧形面4512的抵接旋转到与第一弧形面4511的抵接,即实现车门从半锁进入全锁状态。

锁舌45还包括上端面,其两侧连接左端面和右端面,靠近上端面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推杆一端配合的接触段,接触段为朝锁舌中部方向开设的凹面。靠近左端面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棘爪一端配合的抵接段,抵接段为朝锁舌中部方向开设的凹面。

电动单元46包括电机461、蜗杆462、驱动齿轮463和电动释放杆464,电机461与蜗杆462相连,蜗杆462传递能量至驱动齿轮463,驱动齿轮463与电动释放杆464配合,电动释放杆464驱动棘爪释放杆44转动。

电动释放杆464包括杆本体,杆本体包括前端、与前端相连的左端以及与左端相连的下端,延杆本体的前端向上设置有延伸段4641,延伸段4641与杆本体联动形成勾状,左端通过一销轴安装在电器壳体上,杆本体的下端延伸形成凸起4642,凸起折弯呈三角状。延伸段4641与驱动齿轮配合联动,凸起4642与棘爪释放杆44压接配合。

杆本体远离所述下端方向的左端设置有卡槽4643,与卡槽4643相对的杆本体的另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块4644,销轴的外周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4645,第二复位弹簧4645的一转臂卡设在卡槽内,另一转臂抵接在第二限位块上。

驱动齿轮463通过固定轴安装在电气壳体上,固定轴的外周设置有与延伸段配合的第三限位块465,第三限位块465向固定轴方向凹陷,形成两端高中间凹的波浪状,第三限位块465与电动释放杆464抵接时,延伸段嵌入波浪状的凹陷面内,该种结构使得第三限位块465和电动释放杆464的配合更加准确,防止出现卡死的现象。

棘爪释放杆44包括圆环状的固定段442和从固定段442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传动段441,固定段442可转动的安装在下壳体100上,传动段441包括上表面4411、与上表面4411对应的下表面以及上下表面向远离固定段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前端面4413,下表面与卡钳42抵接,前端面4413与电动释放杆464的凸起4642配合联动。

卡钳42的上表面向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凹槽朝向靠近棘爪释放杆44方向延伸形成狭长的延伸槽421,转动轴外和凹槽内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422,第一复位弹簧的一个转臂卡设在连接板一侧的第一限位块上,另一个转臂设置在延伸槽421内。

传动模块5包括推杆51、传动板52、第一转轴53和安装板54,安装板54和传动板52通过第一转轴53安装在下壳体100上,安装板54靠近锁舌45方向的一端与推杆的一端通过一铆钉固定,推杆51设置为腰型杆,其另一端的两顶点分别为左顶点511和右顶点512,左顶点511靠近锁舌的方向设置有凸起,左顶点511与锁舌45配合,右顶点512与超越手柄1联动。传动板52和推杆51设置于第一转轴53的两侧,推杆51的右顶点512上安装有轴承5121。

本实施例中,传动板52包括第一传动板521和第二传动板522,第一传动板521设置为弧形,且沿第一传动板521的周向开设有安装槽,拉索6设置在安装槽内,拉动拉索6可驱使传动板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推杆顺时针旋转。

第二传动板522上设置有间隔的多个卡槽,第一转轴53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31,复位弹簧531一端的转臂固定在卡槽内,另一端的转臂通过第一限位块固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超越手柄1包括手柄本体11,手柄本体11通过一铆钉可转动的安装在下壳体100上,沿靠近锁舌45的手柄本体11一侧面边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板111,限位板111被配制为传动板52驱动推杆51转动,被推杆51的右顶点512抵接,从而使得左顶点511与锁舌45配合,延限位板111向靠近锁舌的方向45设置与下壳体100底面有一定距离的导槽,该距离设置为推杆51右顶点512上的轴承转动到导槽后,可实现与限位板111的抵接,与限位板111相对的手柄本体11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限位柱112,限位柱112与离合手柄2压接配合,本实施例中,限位柱设置为向上延伸的凸起,本申请不对具体结构做出限制,只要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所述功能即可。

离合手柄2包括安装部21,其与下壳体100通过一铆钉可转动的连接,沿安装部21向外呈一定角度的设置有第一联动杆22和第二联动杆23,第一联动杆22的高度高于第二联动杆23,本申请中第一联动杆22可包括竖直且与安装部21连接的第一连杆221,和与第一连杆221连接且水平的第二连杆222,具体的第一连杆221的高度高于限位柱112的高度,第二联动杆23设置为远离第一联动杆方向的┐结构。

本申请中,限位柱112的高度高于第二联动杆23低于第一联动杆22或者限位柱112的高度与第二联动杆22相同,当限位柱112的高度高于第二联动杆23低于第一联动杆22时,限位柱112侧的手柄本体11上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开设在限位柱112与下壳体100安装处之间,且在凹槽和该安装处之间的手柄本体11上设置有限位凸块114,该种结构的设置是为了在自吸合过程中,采用限位凸块114将第二联动块23限位。且第二联动杆23可部分置于凹槽中,避免零件之间冲突;当限位柱112与第二联动杆22高度相同,即直接采用限位柱对离合手柄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离合手柄2安装在下壳体100的一角,在自吸合过程中,离合手柄2的第一联动杆22可抵接在下壳体内壁上,离合手柄和超越手柄的位置没有具体限制,只要可以保证当离合手柄的第一联动杆22抵接在下壳体内壁上时,第二联动杆23压接在超越手柄上即可,超越手柄1与棘爪41的位置没有具体限制,但两者之间的距离需保证当自吸合过程中,推杆51顺时针旋转,当推杆511的右顶点512抵接在超越手柄1上时,左顶点511可抵接在锁舌上,驱动锁舌45的转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外开启手柄7和内开启手柄8,外开启手柄7与棘爪释放杆44固定安装,内开启手柄8与电动释放杆464配合联动。

在自吸合关门过程中,若有乘客需要开门,此时外开启手柄7逆时针转动,则驱动棘爪释放杆44运动,棘爪释放杆44拉动离合连杆3,使离合手柄2处于第二角度,从而推杆51脱离锁舌45,停止吸合,同时,由于拉动了外开启手柄,棘爪释放杆44推动卡钳42后,锁舌45顺时针运动后开门;

在自吸合关门过程中,则通过内开启手柄打开侧门,具体的:内开启手柄8顺时针运动带动电动释放杆464运动,电动释放杆464推动棘爪释放杆44,棘爪释放杆44推动卡钳42后,锁舌45顺时针运动后开门。

当离合手柄2置于第一角度,第一角度被设置为第一联动杆22抵接在下壳体100内壁上,超越手柄1的限位柱112卡设在第二联动杆23上;此时,传动板52顺时针转动,推动推杆51顺时针转动,右顶点512抵接在限位板111上,左顶点511驱动锁舌45向反方向转动,进而实现车门的吸合自锁。

离合手柄2置于第二角度,第二角度被设置为当离合手柄2顺时针旋转,驱动第一联动杆22和第二联动杆23脱离超越手柄1;此时,传动板52顺时针转动,推动推杆51顺时针转动,推杆51驱动超越手柄1转动,进而,由于超越手柄1顺时针转到远离推杆的方向,因此,推杆51的右顶点512无法以超越手柄和离合手柄作为支点,推杆51的左顶点511锁舌45存在间隙,使得无法实现车门的吸合自锁。

工作原理:

首先,自吸合关门工作原理:

拉索带动传动板顺时针运动,传动板带动推杆顺时针运动,此时离合手柄的第一联动杆抵接在下壳体上,第二联动杆与超越手柄抵接,且推杆的右顶点抵接在超越手柄的限位板上,传动板继续转动,从而推杆带动锁舌逆时针旋转,进而锁舌驱动棘爪顺时针运动,锁舌和棘爪啮合后停止在锁舌缓冲块上,实现电吸合关门全锁。

其次,当乘客在自吸合过程中需要开门时,工作原理为:

采用外开启手柄开门原理为:外开启手柄逆时针转动,驱动棘爪释放杆运动,棘爪释放杆拉动离合连杆水平运动,使离合手柄处于顺时针旋转,脱离下壳体这个支撑点,同时,离合手柄无法作为超越手柄的停止点,推杆跟随超越手柄运动,从而推杆与锁舌存在间隙,无法自吸合;同时,由于拉动了外开启手柄,棘爪释放杆推动卡钳后,锁舌顺时针运动后开门。

采用内开启手柄开门原理为:内开启手柄顺时针运动带动电动释放杆运动,电动释放杆推动棘爪释放杆,棘爪释放杆拉动离合连杆水平运动,使离合手柄处于顺时针旋转,脱离下壳体这个支撑点,同时,离合手柄无法作为超越手柄的停止点,推杆跟随超越手柄运动,从而推杆与锁舌存在间隙,无法自吸合;同时,由于拉动了外开启手柄,棘爪释放杆推动卡钳后,锁舌顺时针运动后开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