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防尘供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04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矿用防尘供吸系统。
背景技术
在煤矿巷道掘进和煤层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为了保证巷道的环境及工人们的安全健康,现在很多的煤矿上都采用通风除尘系统。虽然采用的各种各样的通风除尘系统的除尘效果明显,但是煤矿巷道中的粉尘生成量大、巷道环境恶劣等原因使得除尘率很难达到80%以上。工人长期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其呼吸系统受到严重的污染,矽肺病的发病率也无法控制。为了降低矿井下恶劣环境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专利号为CN200720176649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机械式正压空气呼吸器,该呼吸器包括动力装置、压缩机、过滤装置、储气装置和呼吸口罩等;其中动力装置通过驱动压缩机进行空气的压缩,压缩后的空气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到储气装置中,并最终进入呼吸口罩供工人呼吸。通过上述呼吸器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上述呼吸器的气源是整个巷道中的污染空气,采用巷道中的气源作为供气源,供气质量差,增加了过滤器的负担。另外,上述呼吸器中动力装置、压缩机、储气装置和过滤装置将气源过滤后储存到储气瓶中以供工人呼吸。但是,上述呼吸器包含的部件繁多、结构复杂,整个设备占据的空间比较大,这对于空间有限的煤矿巷道而言,增加了实施的难度。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以提高供气质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以提高整个矿用防尘呼吸器的供气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包括煤矿供风管道和防尘呼吸器;所述防尘呼吸器与所述煤矿供风管道相连通。优选的,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所述防尘呼吸器包括与所述煤矿供风管道相连通的过滤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相连通的管接头;与所述管接头相连通的口罩。优选的,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所述煤矿供风管道与所述过滤装置、所述管接头与所述口罩之间均通过软胶管相连通。优选的,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所述软胶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快速接头。优选的,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煤矿供风管道和所述口罩之间的气路上的减压阀。[0017]优选的,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所述减压阀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管接头之间。优选的,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还包括固定架,所述过滤装置和管接头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优选的,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所述固定架设置有软胶管收放轮。优选的,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所述软胶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纤维毛刺层或者活性炭吸附层。优选的,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所述口罩为单向呼吸口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包括煤矿供风管道和与之相连通的防尘呼吸器,防尘呼吸器的气源为煤矿供风管道中的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防尘呼吸器采用煤矿巷道中的气体作为气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提高了气源的清洁度,进而提高了供气质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矿用防尘供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矿用防尘供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上图1-图2中煤矿供风管道1、软胶管2、过滤装置3、固定架4、管接头5、软胶管6、口罩7、减压阀8、软胶管收放轮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防尘供吸系统,提高了整个矿用防尘呼吸器的供气质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包括煤矿供风管道1和与该煤矿供风管道1 相连通的防尘呼吸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包括煤矿供风管道1和与之相连通的防尘呼吸器,防尘呼吸器的气源为煤矿供风管道中的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防尘呼吸器采用煤矿巷道中的气体作为气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提高了气源的清洁度, 进而提高了矿用防尘呼吸器的供气质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防尘呼吸器可以为现有市场上提
4供的各种矿用防尘呼吸器。针对与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呼吸器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尘呼吸器,其包括过滤装置3、管接头5和口罩7,其中过滤装置3与煤矿供风管道1相连通,管接头5与过滤装置3相连通,口罩7与管接头5相连通,在工作的过程中,煤矿供风管道1中的气体进入到过滤装置3中,经过过滤装置3过滤后进入到与管接头5相连通的口罩7,以供工人呼吸。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防尘呼吸器结构简单,无需储气瓶等,减小了整个防尘呼吸器的占地空间。上述的防尘呼吸器中,优选的,上述煤矿供风管道1与过滤装置3之间通过软胶管 2相连通,管接头5与口罩7之间通过软胶管6相连通。为了更加方便地实现软胶管2、软胶管6的连接,上述软胶管2、软胶管6的两端均设置有快速接头。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煤矿供风管道1和口罩 7之间的气路上的减压阀8,该减压阀8的作用是将煤矿供风管道1中的气体压力进行调节,使得整个防尘呼吸器中的气体压力处于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之内。当然上述减压阀8 可以设置在整个气路上的各个位置,优选的,上述减压阀8设置在过滤装置3的出气端,该位置的设置使得减压阀8与过滤后的气体接触,避免了过滤前气体中的粉尘对减压阀8的磨损,延长了整个减压阀8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如图1所示,减压阀8设置在过滤装置3 和管接头5之间。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优选的,设置有多个管接头5、多个软胶管6和多个口罩7,实现多人同时使用。为了实现对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的一些零部件的固定,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还包括固定架4,过滤装置3、管接头5均设置在固定架4上,固定架4可以固定在煤矿巷道的墙上,方便了整个呼吸系统上的零部件的规整布置。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请参考附图2,上述固定架4上还设置有软胶管收放轮9,软胶管6可以缠绕在软胶管收放轮 9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个矿用防尘供吸系统的供气质量,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还包括除湿器,实现对整个气体上的水蒸气等液态物质的去除。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矿用防尘供吸系统中,软胶管2的内壁上设置有纤维毛刺层或者活性炭吸附层,在气体进入到过滤装置3之前对气体进行初步的过滤,分担过滤装置3的过滤压力。软胶管6的内壁上设置有纤维毛刺层或者活性炭吸附层, 实现对经过过滤装置3过滤后的气体更进一层的过滤,进一步提高了气体的清洁度。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口罩7可以为市场销售的各种类型的防尘口罩,口罩可以选用柔软的面部密封衬垫,质量轻,外形紧凑,重心平衡。优选的,上述口罩7为单向呼吸口罩。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包括煤矿供风管道(1)和防尘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呼吸器与所述煤矿供风管道(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呼吸器包括与所述煤矿供风管道(1)相连通的过滤装置(3);与所述过滤装置( 相连通的管接头(5);与所述管接头(5)相连通的口罩(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供风管道(1)与所述过滤装置(3)、所述管接头( 与所述口罩(7)之间均通过软胶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快速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煤矿供风管道⑴和所述口罩(7)之间的气路上的减压阀(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8)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 和所述管接头( 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G),所述过滤装置C3)和管接头( 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架(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设置有软胶管收放轮(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纤维毛刺层或者活性炭吸附层。
10.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 (7)为单向呼吸口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包括煤矿供风管道(1)和防尘呼吸器;所述防尘呼吸器与所述煤矿供风管道(1)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包括煤矿供风管道和与之相连通的防尘呼吸器,防尘呼吸器的气源为煤矿供风管道中的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防尘呼吸器采用煤矿巷道中的气体作为气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用防尘供吸系统提高了气源的清洁度,进而提高了供气质量。
文档编号A62B7/10GK202191612SQ20112026042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于洪伟, 侯宝革, 倪建明 申请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