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机器人储水防热车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720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机器人储水防热车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防热储水车体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机器人从用途上分为很多种,其中常见的火场侦察机器人可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通过各种电子传感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反馈,有效地解决消防人员在上述场所面临的人身安全、数据信息采集不足等问题。现场指挥人员可以根据其反馈结果,及时对灾情做出科学判断,并对灾害事故现场工作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常见的灭火机器人装有高压水枪和输水软管以及热成像照相机,它们可以自主或遥控形式,轻松自如地进入高危险地带代替消防救援人员实施灭火,高压水枪通过高压输水软管与后方输水设备相连,近距离喷射灭火液扑灭火源,避免了消防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携带灭火设备置身火场的险境。

目前消防机器人由于电力和体积的限制,功能比较单一,如火场侦察机器人可以自由侦查火场信息,但看到火源不能灭火。而灭火机器人也不能拖着输水软管去自由侦查火场信息。

如果使用火场侦察机器人在大型草场、林场等有人宿营点火的场所进行消防巡检时,遇到未燃尽的火源,虽然可向岗亭中值守人员传递信息,却没有扑灭余火的能力,等到值守人员赶来灭火,可能就会延误时间酿成不必要的火灾,

因此为了满足在大型草场、林场等有人宿营点火的场所进行消防巡检,需要消防机器人既能消防巡检传递信息又能具备一定的灭火能力,这需要让消防机器人可以携带一定量的水,对小面积火源实施灭火,这对于内部空间极为有限的消防机器人来说,无疑给车体的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野外火灾遇风蔓延迅速,消防机器人极有可能身处火海,高温对它所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构成巨大威胁。这种极端情况下,如果车体不能及时降温隔热,就会失去控制而无法运行和冲出火海。而且高温还会引起车载电源的爆炸,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所以,一个既能储水又能降温隔热的消防机器人车体装置,对消防机器人在野外火场的应用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机器人防热储水车体装置,实现消防机器人车体内部空间的储水并兼顾内部设备的隔热降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防机器人储水防热车体装置,车体包括储水隔舱、电气舱、动力舱,储水隔舱设置于车体的两侧、前部和电气舱下方;

所述储水隔舱舱体上设有进水口、灭火出水口,水从进水口流入车体内储水隔舱各个舱室,储水隔舱在电气舱下方位置设有一段由有孔挡板和无孔挡板隔开的舱室形成永久蓄水区;

动力舱中设置有驱动电机、固定板以及安装在固定板上的电机冷却系统,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包括与储水隔舱连通的交换器出水口、与永久蓄水区连通的交换器进水口以及交换器出水管、冷风管、空气交换器、风机、交换器进水管、冷却水进水管、水泵,储水隔舱中的水通过交换器进水口进入冷却水进水管,然后由水泵通过交换器进水管抽入空气交换器,再经交换器出水管和交换器出水口流入储水隔舱,动力舱中的热空气通过风机抽入空气交换器内被水冷降温后通过冷风管进入驱动电机进行冷风降温。

进一步地,储水隔舱把车体内部空间分为电气舱和动力舱,电气舱和动力舱通过隔水舱窗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隔舱进水口处设有水位控制阀。

进一步地,在储水隔舱上方设有浮子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隔舱的内壁刷涂有柔性防漏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了用一种消防机器人既可进行消防巡检,又可实施小范围灭火工作时,对消防机器人结构的特殊要求;

(2)在高温下可有效改善消防机器人内部设备的工作环境,增强消防机器人的生存能力;

(3)用水作冷却介质,通过内置水冷空气热交换系统,使得电机的散热不需要外部空气的参与,有效解决了火场热空气无法进行电机散热的问题;

(4)储水隔舱内刷涂柔性防漏涂层,在车体变形开裂后,舱壁上形成的柔性薄膜仍会起到密封防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防机器人防热储水车体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防机器人防热储水车体装置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局部剖视的消防机器人防热储水车体装置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消防机器人储水防热车体装置,车体1包括储水隔舱23、电气舱3、动力舱16,储水隔舱23设置于车体1的两侧、前部和电气舱3下方,同时,储水隔舱23把车体1内部空间分为电气舱3和动力舱16,电气舱3和动力舱16通过隔水舱窗口18连通,使内部的电气舱与外部的高温环境,通过储水舱被隔离。

所述储水隔舱23舱体上设有进水口9、水位控制阀8、浮子排气阀7、灭火出水口2。注水时,水从储水隔舱23位于车体1后方的进水口9进入水位控制阀8,然后流入车体1内储水隔舱23各个舱室,而储水隔舱23内的空气由浮子排气阀7排出。当储水隔舱23内水位上升到水位控制阀8设置高度时,水位控制阀8关闭,切断从进水口9的来水,注水过程结束。进一步的,水位控制阀8是单向导通的,完成注水后,水不会从水位控制阀8流出。浮子排气阀7在从进水口9注水和从灭火出水口2取水时,阀体是打开的,能够进气和排气。在车辆运动或倾斜时,浮子排气阀7通过利用水的浮力使阀体关闭,水不会从浮子排气阀7溢出。

储水隔舱23在电气舱3下方位置设有一段由有孔挡板20和无孔挡板22隔开的舱室形成永久蓄水区21,在水流入永久蓄水区21后,被无孔挡板22隔开,不再参与灭火供水,而成为驱动电机17冷却用水的蓄水区。

动力舱16中设置有驱动电机17、固定板14以及安装在固定板14上的电机冷却系统,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包括与储水隔舱23连通的交换器出水口4、与永久蓄水区21连通的交换器进水口19以及交换器出水管5、冷风管6、空气交换器10、风机11、交换器进水管12、冷却水进水管15、水泵13,储水隔舱23中的水通过交换器进水口19进入冷却水进水管15,然后由水泵13通过交换器进水管12抽入空气交换器10,再经交换器出水管5和交换器出水口4流入储水隔舱23,完成冷却水的循环。动力舱16中的热空气通过风机11抽入空气交换器10内被水冷降温后通过冷风管6进入驱动电机17进行冷风降温,形成电机的风冷散热循环。

在储水隔舱23的内壁刷涂柔性防漏涂层,在舱壁上形成柔性薄膜,使车体在强烈震动变形后产生裂缝时,柔性防漏涂层仍会起到密封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