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装置和用于组装温度控制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7528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温度控制装置和用于组装温度控制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的主题是用于对气体或气体混合物进行加热和/或冷却、尤其在针对油漆匠、焊工、以及刷漆者的呼吸防护领域中使用的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具有:壳体;压缩空气输入口;供应输出口;以及带有空气入口、热空气出口、和冷空气出口的涡流管。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组装对气体或气体混合物进行加热和/或冷却的、尤其在呼吸防护领域中使用的温度控制装置的方法,其中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具有:带有热空气侧和冷空气侧的基础本体;排气盖;供应盖;以及带有锁定元件的压缩空气输入口。



背景技术:

清漆或油漆的加工一般会产生通过溶剂蒸发和/或液体雾化而出现的有害气体和蒸汽。具体而言,这种类型的空气污染物在雾化上漆过程中出现。相应地,只有在有合适的呼吸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才准许在这种被污染的气氛中停留。这些尤其还包括呼吸防护设备,该呼吸防护设备可以作为呼吸防护罩或头帽来覆盖整个头部或者作为半或全面罩来覆盖脸部的一部分。所述呼吸防护设备可以被设计成依赖于环境空气或不依赖于环境空气而呈强制通气的呼吸防护装置的形式。在使用雾化的上漆工艺领域中,一般使用具有强制通气的呼吸防护面罩或罩,因为适当的法规极大地限制或不准许用依赖于环境空气的呼吸防护装置停留在受污染的氛围中。

在具有强制通气的呼吸防护面罩的情况下,要呼吸的空气一般经由压缩空气软管供应,其中空气首先被导引穿过多级过滤器。为了充分清洁所供应的空气,还尤其使用了针对此目的的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是多级过滤器系统的一部分、或者是由呼吸防护装置的穿戴者携带在皮带上。还可以经由空气加湿器将湿气供应到空气中,以使穿戴者更容易呼吸。

在上漆行业领域中,总体上藉由从周围吸取、通过压缩机压缩并且经由压缩空气管线导引至使用部位的空气来发生压缩空气供应。压缩机之后一般是压缩空气干燥机,在该压缩空气干燥机中,压缩空气被冷却至大致3℃至4℃的低温以用于进行干燥。随后一般将压缩空气的温度控制成恒定温度,例如像20℃。如果压缩空气接着被导引过更远的距离,则环境温度对压缩空气的温度的影响显著增大。例如,如果压缩空气管线安放于地下很远距离处,则发生温度的急剧下降。如果压缩空气管线不是在相对大的距离上与环境温度相屏蔽,则环境温度也对压缩空气的温度具有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阳光或外部高温例如导致压缩空气被加热。

如果供应给呼吸防护装置的空气太热或太冷,则这可能对呼吸防护装置的穿戴者是不令人愉快的并且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在某些地理纬度,压缩空气的温度因此可能被加热至显著地低于5℃或者在其他纬度加热至显著高于40℃。这表明,例如紧固至穿戴者的皮带上的温度控制装置可以改善穿戴者的舒适度并且防止健康温度,例如像感冒。

温度控制装置在呼吸防护领域中一般与所谓的兰克-赫尔胥(ranque-hilsch)涡流管一起工作,因为除了压缩空气供应之外,不要求外部能量来控制呼吸空气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有待温度受控的空气被切向地导引至管的一部分中,其结果是气体被设定成旋转并且被划分为外部热空气流和内部冷空气流。然后外部热空气流在涡流管的热空气出口处被导引离开,并且该内部冷空气流被偏转元件偏转至冷空气出口并且在此被导引离开。取决于旨在加热还是冷却呼吸空气,可以将热空气流或冷空气流导引至呼吸面罩。由于在涡流管中的热空气流和冷空气流分离的过程中,产生大的高频声音,所以为了避免噪音烦扰,有利的是将未使用的气体导引穿过吸音器,之后使得气流导引离开而进入环境空气中。这种类型的吸音器根据现有技术由一个或多个腔室形成,气流串行穿过这些腔室串联并且这些腔室总体上至少部分地环绕涡流管。然而,这种类型的腔室占用了大量空间并且具有相对小的吸收效果。

在用于控制呼吸空气的温度的可相比的设备中,一般通过借助于涡流管分离出冷空气流来只对空气流执行加热。然而,在某些使用条件下,呼吸空气的冷却对呼吸防护装置的穿戴者可能也是有利的。例如无论何时呼吸防护装置被供了特别热的空气就是这种情况。对于这种情形而言,呼吸空气冷却器是已知的,被导引至呼吸防护装置的空气流可以借助于该呼吸空气冷却器来加以冷却。因此,就呼吸空气必须直接供应、还是进行加热、或是加以冷却而言,总体上取决于外部温度及其对压缩空气管线的影响。

现有技术披露了用于控制呼吸空气的温度的一些装置,所述装置使用涡流管来影响温度。例如,披露了安排在壳体中的呼吸空气加热器,其中空气经由空气入口被导引至该壳体中、在那里借助于涡流管被划分为冷空气流和热空气流,其中热空气流经由供应输出口而导引至呼吸单元,并且冷却空气流经由排气输出口导引离开该壳体。为了调节热气体流的温度,在该冷空气侧上提供了节流阀,经由该节流阀就有可能控制有多少空气经由排气出口流出该壳体、进入周围环境中。通过关闭该节流阀,由此可以获得该供应输出口处的温度降低,因为冷空气流未能经由排气输出口从该壳体中完全去除并且因此也在该供应输出口导引离开。该节流阀被调整为使得壳体的一侧相对于该壳体的另一侧而旋转。为了确保在供应输出口处涌出尽可能恒定量的空气,提供了另外的节流阀,该另外的节流阀经由可旋转壳体侧连接至第一节流阀并且控制经由空气入口导引至该壳体中的空气量。此外,该装置包括吸音器,一些空气流经该吸音器,所述空气经由排气输出口导引离开该壳体。该吸音器在此方面由被安排成一者在另一者内的两个管区段形成,其中空气流必须首先沿一个方向并且然后沿相反的方向以复杂的方式穿过这些管区段之间的空腔。为了实现更好的吸声,这些管区段内衬有消声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尤其用于油漆匠、焊工、以及刷漆者的呼吸空气的温度的改进型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可以由至少大部分零件相同的部件在生产上几乎没有额外费用地放到一起来以作为呼吸空气加热器和呼吸空气冷却器两者并且可以几乎不费力地组装。

这个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来实现。本发明的进一步有利的细节和改进从下文解释的附图中变得清楚。

本发明主题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一种用于对气体或气体混合物进行加热或冷却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这种类型的温度控制装置尤其用于刷漆者、焊工、或油漆匠的呼吸防护领域。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尤其在喷漆房或可比性区域中使用,优选地提供了壳体以保护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内部不被清漆和油漆污染。

为了供应压缩空气,该壳体配备有压缩空气输入口,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源经由该输入口导引至该壳体。此外,在优选的改进中,该壳体具有供应输出口,温度受控的空气经由该供应输出口离开该壳体导引到呼吸面罩、呼吸罩、或可比性装置、例如像防护服。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呼吸防护面罩还可以被替换成用于向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穿戴者供应呼吸空气的另一个装置,所以对应的装置应被视为同义并且不适合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具体而言,该温度控制装置是可以穿戴在用户身体上的、优选穿戴在围绕臀部的皮带上的便携式温度控制装置。

除了压缩空气输入口和供应输出口之外,该壳体还可以具有排气输出口,其中空气流的、由于其温度而不能用于供给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穿戴者的那部分经由该排气输出口导引至周围环境中。因此该排气输出口在该壳体的内部与周围环境之间构成了流体导引连接。

为了控制经由该供应输出口导引至呼吸防护面罩或导引至可比性装置的空气流的温度,在该壳体内有利地提供了根据已经描述的兰克-赫尔胥原理来运行的涡流管。相应地,空气经由压缩空气输入口导引进入壳体中并且随后切向地进入该涡流管中,其中该涡流管内的空气被设定成旋转并且在该涡流管的内侧上形成较热的空气流并且在该涡流管的芯部中形成较冷的空气流。为了将这两个空气流分开引出,在该涡流管的热空气出口处提供了使至少大部分的冷空气流朝向冷空气端偏转的冷空气反射元件。出于相同的原因,在冷空气端处提供了热空气反射元件,其中热空气流大部分被该热空气反射元件朝向该热空气端偏转,并且冷空气流在该冷空气端被大部分导引出去。因此,热空气流在该热空气出口处离开该涡流管并且冷空气流在该冷空气出口处离开该涡流管。

由于呼吸空气加热器和呼吸空气冷却器两者旨在在生产上以尽可能少的额外费用来制造,所以尤其适宜的是使得呼吸空气加热器和呼吸空气冷却器有尽可能少的零件存在不同,其结果是在制造该温度控制装置的这些单独零件时可以实现显著的节省。相应地,尤其适宜的是,提供如下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用于呼吸空气冷却的装置和用于呼吸空气加热的装置两者都可以由相同的零件组装而成。根据本发明实现这点是在于该温度控制装置的涡流管可以安装在至少两种不同的最终组装安排中,其中针对这两种最终组装安排至少基本上使用了相同的基本元件。

这些最终组装安排在此不同的效果在于,在该涡流管的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中,在该涡流管的冷空气出口与该温度控制装置的供应输出口之间存在流体导引连接。与之相比,在第二最终组装安排的情况下,在该涡流管的热空气出口与该温度控制装置的供应输出口之间存在流体导引连接。借助于该涡流管的这种安排改变,在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中可以经由该供应输出口对呼吸防护部件供以来自该涡流管的冷空气出口的冷空气流,并且在该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对其供以来自该涡流管的热空气出口的热空气流。

为了利于该至少两个最终组装安排的组装,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可以由基础本体、和/或排气盖、和/或供应盖构成,其中该基础本体被安排在该供应盖与该排气盖之间。在此方面应注意的是,该供应输出口附接至该供应盖上或者是该供应盖的一部分。同样,排气输出口附接至该排气盖上或者是该排气盖的一部分。该供应盖和该排气盖均可以由一件构成或者是多个单独零件的组件。

该供应盖和排气盖两者优选有利地由塑料制造,其中这两个盖可以被配置成是不同和相同的、或者至少大部分相同,以便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在优选的改进中,从总体印象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盖是相似地制造的、但是在某些点上显著地不同。因此该供应盖具有该供应输出口的接收座,在该接收座处,该供应输出口可以拧到该盖中。除了这点,该供应盖可以具有开口,该开口被关闭元件关闭并且经由该开口,存在进入该壳体内部的流体导引连接或进入该涡流管与该排气出口之间的流体导引连接部的流体导引连接。在移除该关闭元件之后,可以将测量装置插入去到该壳体内部中的流体导引连接中,以便在该涡流管与该供应输出口之间测量某些参数。

在进一步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供应盖或该供应盖的关闭元件具有用于彩色标记的接收座,其中可以改变该彩色标记的颜色以便能够将多种可能的不同结构上相同的温度控制装置彼此加以区分。相比之下,该排气盖优选地具有用于调整元件的接收座,其中该接收座在该排气盖的下部区域中围绕该排气盖延伸。由此出发,该排气盖具有排气输出口,其中该排气输出口可以被配置成该排气盖的下部区域中的长形切口。与在上侧上被关闭的供应盖不同,该排气盖在其下侧上开放,其中该开口在这些最终组装安排中借助于该调整元件和调节元件来关闭。

如已经描述的,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可以由多个零件构成,其中应注意的是,该壳体至少由基础本体和供应盖构成。在此方面,该基础本体具有冷空气侧和热空气侧,并且在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中以其冷空气侧连接至该供应盖、并且在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该基础本体以其热空气侧连接至该供应盖。类似于该供应盖,该排气盖也可以附接至该基础本体上。在这方面应注意的是,该壳体至少由基础本体和排气盖构成,其中该基础本体具有冷空气侧和热空气侧,并且在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中,该基础本体以其热空气侧连接至该排气盖上,并且在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该基础本体以其冷空气侧连接至该排气盖上。

相应地,可以改变该壳体相对于该供应盖的取向。应注意的是,该涡流管连接至该基础本体上,并且通过将该基础本体旋转180°来使得这些涡流管出口互换,其中该涡流管在该基础本体内的取向没有改变。相应地,在组装过程中,可以选择该基础本体旨在以第一取向被组装成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作为呼吸空气冷却器、还是以第二取向组装成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作为呼吸空气加热器。因此,以两个不同的取向来组装该基础本体的可能性显著地便于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组装,因为可以始终以相同的方式来组装较少的不同零件并且仅必须适配该基础本体的取向。这还可以具有以下优点:可以显著地减少用于制造不同单独零件的成本以及用于组装的成本。为了进一步利于组装,对于正确的取向,基础本体配备有至少一个组装标记,该至少一个组装标记示出了该基础本体针对对应的最终组装安排的正确取向。为了更好的理解,该组装标记可以包括示出了以该基础本体的某个取向组装会组装成哪种最终组装安排的符号。根据本发明,所描述的组装标记可以仅在该基础本体上被看到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被该供应盖的一部分和/或被该排气盖的一部分隐藏。

如已经说明的,有利的是,如果该涡流管紧固在该基础本体内,其中该涡流管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该基础本体中并且该涡流管以如下方式被定向,该方式为使得该涡流管的热空气出口位于该基础本体的热空气侧上,并且该涡流管的冷空气出口位于在该基础本体的冷空气侧上。在此方面,该涡流管经由形状配合、力配合、或粘合剂粘接而连接至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基础本体上。此外,可以提供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在基础本体中位于涡流管与涡流管接收座之间并且在该涡流管与该基础本体之间创建不漏流体的连接。该密封构件可以是例如围绕该涡流管的区域延伸的o形环,其中在该涡流管中可以提供环绕型窝陷,该o形环坐于环绕型窝陷中并且该o形环可以借助于该环绕型陷窝来固定。此外,可以提供另外的涡流管接收座,其中如果该涡流管的每个出口被接收座环绕,则是尤其有利的。在此方面,该涡流管的、面向该供应盖的这个出口被末端接收座环绕,并且面向该排气盖的出口也被末端接收座环绕,其中这些末端接收座被推入该基础本体中并且将该涡流管的出口固定在该基础本体中。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该涡流管与这些末端接收座之间的接触表面可以配备有密封元件,这些密封元件防止空气在这些接触表面之间流走。同样,可以在该基础本体与这些末端接收座之间提供密封元件,以防止空气在该基础本体与这些末端接收座之间的接触表面处流走。为了实现该目的,特别有利的是如果该涡流管和该基础本体以如下方式来配置,该方式为将相同的零件用作这两个末端接收座。因此可以安装两次该相同的零件,由此,如在不同的点处已经描述的,就可以便于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组装并且减少单独零件的生产成本。

由于除去能够组装成不同的最终组装安排之外,根据本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组装还旨在可能以极少努力来实现,所以出于此目的,对该壳体的单独零件进行了特别配置。该温度控制装置的该壳体因此可以由至少两个壳体零件构成,其中该至少两个壳体零件各自具有带有紧固开口的至少一个紧固元件,其中,在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和该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这些紧固元件的紧固开口至少部分地重叠,并且提供了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延伸穿过这两个紧固开口的重叠区域并且借助于形状配合将该至少两个壳体零件彼此相连接。该锁定元件例如可以是压缩空气输入口的一部分或另一个元件的一部分。这具有以下优点:不要求额外的锁定元件,因此降低了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单独零件的生产成本以及组装成本两者。

如已经描述的,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优选地具有三个壳体零件。在此方面,具有优点的是如果该排气盖和该供应盖各自具有带有紧固开口的紧固元件,并且该基础本体被安排在该排气盖与该供应盖之间并且同样具有紧固开口,其中该基础本体的紧固开口、该排气盖的紧固元件的紧固开口、以及该供应盖的紧固元件的紧固开口至少在第一最终组装安排和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至少部分地重叠。为了将该基础本体、该排气盖、以及该供应盖彼此相连接,提供了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从该壳体的外侧至少延伸穿过该排气盖和该供应盖的紧固开口直至进入该基础本体的该紧固开口,其中该锁定元件可固定在该基础本体的该紧固开口中并且通过形状配合将该排气盖、该供应盖、和该基础本体彼此相连接。在将该壳体的单独零件相连的过程中,例如通过将该锁定元件拧入该基础本体中,可以获得将该锁定元件固定在该基础本体中,其中,基本上还可能对该锁定元件的固定加以不同地配置,为此目的,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了多种多样的连接可能性。

为了将壳体的基础本体连接至该排气盖和该供应盖上,可以对应地配置该锁定元件。因此,具有优点的是如果该锁定元件具有恒定截面的长形锚固部分并且具有周向肩台,其中该锚固部分的截面的几何形状在该肩台处以如下方式加宽,该方式为使得该肩台的截面的几何形状在至少一个区域中径向地伸出超过该锚固部分的截面的几何形状。借助于该锁定元件的这种改进,利于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组装,其效果是使得该肩台构成了用于定位的止挡件,该止挡件例如防止该锁定元件被拧入该基础本体中太深,否则存将螺纹拧得过紧或者对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造成损坏的风险。如果该锁定元件不是拧入、而是例如粘性粘接上,则借助于该肩台也显著地便于该锁定元件的定位。借助于该肩台,可以在该锁定元件的肩台与该基础本体之间额外地产生夹紧力,其中该供应盖的紧固元件和该排气盖的紧固元件通过该夹紧力借助于力配合在环绕这些紧固开口的区域中被固定。

由于该温度控制装置旨在以减少的努力组装成第一最终组装安排和第二最终组装安排,所以该锁定元件优选地由该压缩空气输入口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这具有以下优点:至少在该壳体的这侧上,不必需有额外的元件来固定这些壳体零件,因为这些壳体零件的固定是借助于该压缩空气输入口来进行。在这个改进中还有利的是,可以节省关于至少一个另外的零件的制造和购买成本,其中,在组装过程中,也只有一个零件而不是至少两个零件必须被组装,其结果是同样节省了时间和由此的成本。

由于借助于该压缩空气输入口将这些壳体零件固定仅发生在该壳体的一侧上,所以固定相反侧上的壳体零件同样是有利的,然而其中同样可想到的是不在壳体的相反侧上进行任何进一步的紧固、或者将这些单独壳体零件或该压缩空气输入口以如下方式来配置:使得借助于将该压缩空气输入口紧固在该基础本体中,该壳体的面朝压缩空气输入口的那侧以及这些壳体零件的背向压缩空气输入口的相反侧均被固定。然而,根据该温度控制装置的优选的改进,仅提供了借助于该压缩空气输入口来将一侧上的壳体零件固定。相应地,具有优点的是如果该供应盖和该排气盖至少在该温度控制装置的背向压缩空气输入口的那侧上、经由该温度控制装置的至少另外一部分来彼此连接。在此方面,应注意的是,该供应盖和该排气盖可以在背向该压缩空气输入口的这侧上彼此仅间接地相连。例如,该连接板在此可以用作这两个盖之间的间接连接件。

借助于该连接板来连接这些单独壳体零件优选如下地完成,即,使得该连接板和该基础本体均具有彼此间隔开的两个螺钉凹陷,并且该供应盖和该排气盖各自具有螺钉凹陷。由于该温度控制装置可以被安装成至少两种不同的最终组装安排,所以该供应盖或该排气盖坐于该基础本体的冷空气侧上,或者所以该排气盖或该供应盖坐于该基础本体的热空气侧上。接着将这些壳体零件经由该连接板以如下方式相连接,该方式为使得上部紧固螺钉引导穿过该连接板的上部螺钉凹陷以及该供应盖的螺钉凹陷,其中取决于该基础本体的取向,该上部紧固螺钉被拧入该基础本体的对应螺钉凹陷中。此外,另外的下部紧固螺钉首先引导穿过该连接板的下部螺钉凹陷以及该排气盖的螺钉凹陷,其中取决于该基础本体的取向,该下部紧固螺钉被拧入该基础本体的对应螺钉凹陷中。相应地,这些单独壳体零件的紧固是通过经由压缩空气输入口的连接以及经由该连接板的紧固两者来发生,其中这些壳体零件经由这两种连接所发生的连接是特别稳健的、易于组装的、并且其实现是有成本效率的。由此出发,所描述的连接使得能够特别紧凑地并且以低的重量来制造该温度控制装置,因为可以省略多个不同零件或者以材料节省的方式来设计。

为了特别紧凑地并且以低的重量来制造该温度控制装置,还可以提供壳体的中央渐窄部和切口。为此目的,该壳体可以至少在该供应盖与该排气盖之间的中心中基本上缩窄到该涡流管的直径,其中该渐窄在具有直线设计的连接板与该壳体的缩窄部分之间产生切口。除了节省重量之外,这个改进还使得更容易将该涡流管紧固在该基础本体内,因为在这个改进中,用于涡流管的接收座是由该壳体的外壁形成的,由此在该基础本体内不需要用于涡流管的额外紧固元件。除了节省重量以及构造紧凑之外,这个改进还实现了材料节省,这导致成本降低。此外,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还被配置成借助于对应的渐窄而在视觉上是特别有吸引力的。

如上所述,优选地提供了排气盖,该排气盖可以组装在该基础本体的冷空气侧或热空气侧上,其中该排气盖具有在该壳体内部与周围环境之间创建了流体导引连接的排气输出口,并且该壳体内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流体导引连接的截面可以借助于节流阀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和/或扩大。在这种情况下,该节流阀负责调节经由该供应输出口导引至呼吸防护部件的空气流的温度。在此以如下方式来调节温度,该方式为使得热空气流在该涡流管的热空气出口处至少部分地被阻挡,或者冷空气流在该涡流管的冷空气出口处至少部分地被阻挡,其中至少部分地被阻挡的空气流中的仅一部分可以经由该排气出口离开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并且被阻挡的这部分空气流与对比的温度受控的空气流一起在该涡流管的未被阻挡的出口处经由该供应输出口导引至呼吸防护面罩或可比性装置。相应地,借助于通过节流阀来部分地关闭涡流管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流体导引连接,该涡流管的效率发生降低,或者该涡流管内的热空气流和冷空气流发生可控混合。

就温度调节而言,应提及的是,流经该供应出口处的空气的温度基本上取决于该排气输出口处的空气流与该供应输出口处的空气流之比,其中该比率可以通过该节流阀来受到影响。该供应出口处的空气的温度与该压缩空气输入口处的空气流的温度之间的最大温度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涡流管的效率以及在该压缩空气输入口处供应的空气所处的压力。相应地,在在供应输出口处有特别小部分的温度受控空气并且在排气输出口处有特别大部分的空气有待去除且处于高输入压力下的事件种,取决于涡流管的哪个出口存在于供应输出口处,可以在该供应输出口处产生特别冷或特别热的空气流。由于特别高或特别低的温度可能对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穿戴者而言是不希望或甚至是危险的,所以可以提供用于测量该供应输出口处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此外,可以提供的是,当超过或低于某个极限温度时,压缩空气输入口处的空气流和/或排气输出口处的空气流以如下方式受影响,该方式为使得该供应输出口的温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后再次处于这些极限温度之间的范围内、或者处于对于穿戴者而言安全的并且尽可能令人愉悦的范围内、或者至少接近这样的范围。这种调节可以电气地也可以机械地进行,其中在机械地实现的事件中,可以将双金属器件用作温度传感器或用作影响这个或这些空气流的致动器。可以代替双金属器件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和致动器均是从现有技术的不同改进中已知的。

如之前所提及的,第一最终组装安排和第二最终组装安排均可以以有利的方式用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单独零件组装得到,其中该供应输出口可以连接至该涡流管的冷空气出口或热空气出口。这也适用于排气出口,其中,在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中,该排气输出口以导引流体的方式连接至该涡流管的热空气出口,并且,在该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该排气输出口以导引流体的方式连接至该涡流管的冷空气出口。

如上文已经说明的,必须改变该节流阀的位置来改变该供应输出口处的温度。为了特别容易地配置这点,提供了调整元件。该涡流管的热空气出口或冷空气出口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流体导引连接部的截面积因此可以在至少一个点处可借助于该调整元件来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其中该调整元件在端侧上至少部分地围绕该壳体延伸,并且该流体导引连接部的截面积可以经由该调整元件的旋转而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在此方面,应注意的是,该调整元件的旋转基本上围绕该壳体的轴线进行。

为了使得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穿戴者始终能够相同地选择该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或者防止该调整元件被无意调整,可以为该调整元件提供预限定的闩锁位置,其中为在两个相邻的闩锁位置之间进行调整,必须克服初始地增大并且在某个点之后减小的力。具有闩锁位置的多个对应的可旋转调整元件是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并且正如所知道的在设计方面可以不同。

该调整元件还具有指示元件,其中该指示元件可以触觉地被感觉到,并且借助于该指示元件的位置,能够至少以触觉方式感知到该调整元件已经相对于基本位置改变的程度。每当该调整元件由于其位置而不能被穿戴者看到并且只能触觉地感觉到时,这是特别重要的。由于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穿戴者一般还穿戴呼吸防护面罩或也可能限制视野的可比性装置,所以由此使得能够在不移除该呼吸防护面罩的情况下对空气温度进行针对性调整。对应的指示元件可以设计成例如箭头,通过旋转该调整元件,该箭头改变其相对于该壳体的位置。该调整元件特别优选地以某个颜色形成,其中该调整元件的颜色示出了该温度控制装置已经被组装成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作为呼吸空气冷却器还是被组装成第二最终组装安排成为呼吸空气加热器,其结果是避免了呼吸空气冷却器与呼吸空气加热器之间的混淆。例如,作为呼吸空气冷却器的第一最终组装安排的调整元件可以被设计成蓝色,并且作为呼吸空气加热器的第二最终组装安排的调整元件可以被设计成红色。

除了所描述的特征之外,该调整元件还优选地具有切口,取决于该调整元件的旋转位置,通过该切口可见该排气输出口,其中穿过该排气输出口被移除的空气基本上通过该排气输出口的可见区域以及该切口的重合区域流出而进入周围环境中。除了作为经由排气输出口导引离开到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流的出口元件,该调整元件的切口与该指示元件一起也用作该调整元件的旋转位置的触觉标记。

如已经描述的,有利的是如果该调整元件附接至温度控制装置的端侧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围绕该壳体延伸,其中该调整元件朝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端侧具有至少一个开口,该调整元件经由该至少一个开口连接至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上或通过调节元件连接至排气盖上。在此情况下,该调节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设计成节流阀,其中该节流阀的调整是通过在该调整元件的旋转过程中该调整元件与调节元件的相互作用而发生。该调节元件或调整元件的紧固在此可以借助于卡环发生,其中首先将该调整元件推到温度控制装置的前端上,并且将该调节元件推动穿过该调整元件在远离壳体侧上的开口而进入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之中。随后,可以将该调节元件通过卡环连接至壳体上,其该卡环经由排气出口和该调整元件的切口被插入该壳体中并且锚固在固定位置。

为了防止温度控制装置的穿戴者被流出的空气的噪音所烦扰,该温度控制装置可以装备有吸音器,其中该吸音器被安排在排气盖的区域中而环绕涡流管的对应末端、并且由多孔材料构成,其中空气经由该材料的孔隙导引离开而进入周围环境。该吸音器在此可以由塑料也可以由其他材料构成,其中例如,可以使用由金属或陶瓷制成的烧结本体。

除了对温度控制装置已经描述的特征之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之前提及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的组装方法。

除了之前描述的特征之外,有利的是如果还提供了便于该温度控制装置组装的组装标记。因此该基础本体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组装标记,该组装标记基于其位置和/或构型指示出该基础本体必须相对于这些其他的壳体零件如何定向以用于组装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以及组装第二最终组装安排。

该压缩空气输入口的组装以及相关联的这些单独壳体零件的组装有利地以某种方式进行。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因此可以具有:带有热空气侧和冷空气侧的至少一个基础本体、排气盖、供应盖、以及带有锁定元件的压缩空气输入口。在此应注意的是,该锁定元件有利地具有长形锚固部分并且具有周向肩台,其中该锚固部分的截面的几何形状在该肩台处以如下方式扩大,该方式为使得该肩台的截面的几何形状在一个区域中径向地伸出超过该锚固部分的截面的几何形状。此外,该排气盖和供应盖可以各自具有带有紧固开口的紧固元件,其中该基础本体优选同样具有紧固开口,并且针对第一最终组装安排,将该排气盖沿该基础本体的冷空气侧的方向推到该基础本体的热空气侧上,并且以如下方式定向,该方式为使得该基础本体的紧固开口和该排气盖的紧固开口基本上相对于彼此共轴地定向。接着进行供应盖的组装,将该供应盖沿热空气侧的方向推到该基础本体的冷却空气侧上,并且以如下方式定向,该方式为使得该供应盖的紧固开口基本上与该基础本体的紧固开口和该排气盖的紧固开口共轴地定向。在这些紧固开口基本上相对于彼此共轴定向之后,就执行该锁定元件的组装,其中该锁定元件能够作为独立零件或作为该压缩空气输入口的一部分来组装,并且该组装执行的方式为使得该锚固部分导引穿过该供应盖的紧固开口和该排气盖的紧固开口、并且被插入该基础本体的紧固开口中直至该肩台。在此应注意的是,该肩台用作该锚固部分的推入深度止挡件,并且该锚固部分被锚固在该基础本体中的这个位置中。

除了借助于压缩空气入口来紧固单独壳体零件之外,还进行连接板的组装,其中该连接板可以同样用于紧固该壳体的单独零件。在该连接板的组装过程中应注意的是,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可以具有带有热空气侧和冷空气侧的至少一个基础本体、排气盖、供应盖、以及连接板,其中该基础本体和连接板优选地各自具有上部螺钉凹陷和下部螺钉凹陷,并且该供应盖具有上部螺钉凹陷而该排气盖具有下部螺钉凹陷。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组装接着有利地以如下方式发生:针对第一最终组装安排,将该排气盖沿该基础本体的冷空气侧的方向推到该基础本体的热空气侧上,并且以如下方式定向,该方式为使得该基础本体的下部螺钉凹陷和该排气盖的下部螺钉凹陷基本上相对于彼此共轴地定向。之后有利的是供应盖的组装,其中将该供应盖沿该基础本体的热空气侧的方向推到该基础本体的冷空气侧上,并且以如下方式定向,该方式为使得该基础本体的上部螺钉凹陷和该供应盖的上部螺钉凹陷基本上相对于彼此共轴地定向。

这接着优选地是连接板的组装,将该连接板以如下方式定向,该方式为使得该连接板的上部螺钉凹陷基本上与该供应盖的上部螺钉凹陷并且与该基础本体的上部螺钉凹陷共轴地定向,并且使得该连接板的下部螺钉凹陷基本上与该排气盖的下部螺钉凹陷并且与该基础本体的下部螺钉凹陷共轴地定向。对于这些零件的紧固,优选地随后将上部紧固螺钉拧入这些共轴定向的上部螺钉凹陷中并且将下部紧固螺钉拧入这些共轴定向的下部螺钉凹陷中,其中该上部紧固螺钉将基础本体、供应盖和连接板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彼此相连,并且该下部紧固螺钉将该基础本体、排气盖和该连接板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彼此相连。根据所描述的可能的改进,该排气盖和供应盖至少在该连接板的区域中、经由该基础本体和该连接板仅间接地彼此相连接。

如已经描述的,代替已经描述的组装成第一最终组装安排,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优选地可以同样由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的部件组装得到,其中该温度控制装置的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与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不同的效果在于,该基础本体以如下方式来定位,该方式为使得该排气盖安排在基础本体的冷空气侧上而该供应盖安排在该基础本体的热空气侧上。由此出发,第二最终组装安排的组装有利地以组装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的方式进行,其中,在该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该基础本体的热空气侧和冷空气侧以相对于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相反的方式定向。由于这两种最终组装安排使用了相同的零件并且这两种最终组装安排完全相同且特别简单(如从基础本体的取向来看)地进行,因此出现了关于现有技术的其他装置的多个优点。因此借助于相同的零件减小了这两种最终组装安排的制造成本,其程度为:代替一种产品,可以在没有可观的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制造两种不同的产品。

如所描述的,可以将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壳体的这些独立部件经由该连接板并且经由压缩空气入口进行连接。在此方面,首先组装该连接板还是压缩空气连接并不重要。相应地,可以首先进行该锁定元件的组装,然后进行该连接板的组装,其中联合进行这些螺钉凹陷的基本上共轴定向与这些紧固开口的基本上共轴定向。其次,可以首先进行该连接板的组装,然后进行该锁定元件的组装,其中联合进行这些紧固开口的基本上共轴定向与这些螺钉凹陷的基本上共轴定向。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四个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解释。在这里的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2示出作为呼吸空气冷却器的第一最终组装安排的截面图,

图3示出作为呼吸空气加热器的第二最终组装安排的截面图,并且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第二最终组装安排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加热和/或冷却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尤其在呼吸防护领域中使用的温度控制装置1,其中图1示出了温度控制装置1、壳体2、压缩空气输入口3、供应输出口4、排气输出口5、具有切口29的调整元件15、指示元件16、连接板26、以及颜色标记30。温度控制装置1的壳体2在此用于保护壳体2内的零件不被弄脏。压缩空气输入口3用于向温度控制装置供应压缩空气,其中供应输出口4将经温度控制的空气从壳体1中导引到呼吸防护部件。此外,供应输出口4可以配备有快速作用联接器43,经由该联接器来创建与呼吸防护面罩或与可比性装置的连接。

此外,图1示出了作为图3和4中所展示的排气盖13的一部分的排气出口5,该排气出口在壳体2的内部与周围环境之间创建流体导引连接,其中壳体2的内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流体导引连接的截面积可以至少在一个点处借助于来自图2的节流阀17来被减小和/或扩大或改变。

此外,图1示出了调整元件15,图2的涡流管6的图2的热空气出口8或图2的冷空气出口9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流体导引连接的截面积可经由该调整元件在至少一个点处直接或间接改变,其中调整元件15在端侧上至少部分地环绕壳体2延伸,并且该流体导引连接的截面积是经由调整元件15的旋转可直接或间接改变的。在此方面,调整元件15像整个温度控制装置1一样可以按如下方式被设计颜色,该方式为使得该颜色设计直接允许在作为呼吸空气冷却器的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与作为呼吸空气加热器的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之间进行区分。此外在图1中可以看到,该调整元件15具有指示元件16,该指示元件能够被触觉感受到,并且借助于该指示元件16的位置,能够至少以触觉方式感知到该调整元件15已经相对于基本位置改变的程度。从图1可以看到,在调整元件15的旋转过程中指示元件16的位置改变,其结果是可以看到与基本位置的偏差。即便图1中的指示元件16被展示为箭头,但许多其他的构型是可能的,以便准许触觉地感觉到指示元件16.然而,指示元件16还可以按使得不能触觉地感知到它的方式来配置。

此外,图1示出了用作壳体2的额外连接元件的连接板26。除此之外,连接板26可以用于将温度控制装置1可移除地紧固到皮带上,其中可以提供第二皮带元件,连接板26能可释放地紧固到该第二皮带元件上,其中该皮带元件可牢固地紧固到皮带上。图1还示出了,调整元件15具有切口29,取决于该调整元件15的旋转位置,通过该切口可见该排气输出口5,其中穿过该排气输出口5被移除的空气基本上通过该排气输出口5的可见区域以及该切口29的重合区域流出而进入周围环境中。然而原则上,切口29还可以按使得排气输出口5通过切口29是不可见的方式来设计。相应地,切口29还可以被隐藏或者至少部分地配备有多个孔或槽缝,被移除的空气可以经由这些孔或槽缝流走。还相当可能的是允许该空气还在另一点处从壳体2流出并且允许相应地使切口29偏移或以某种其他方式对其加以适配。

此外在图1中在温度控制装置1的上侧上可以看到颜色标记30,其中颜色标记30被可释放地直接或间接紧固至壳体2上,并且用于在两个结构上相同的温度控制装置1之间加以区分,然而其中也可以在温度控制装置1的不同点处提供可比性标记。

图2同样示出了用于冷却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尤其在呼吸防护领域中使用的处于第一最终组装安排的温度控制装置1,其中该温度控制装置1具有:壳体2;压缩空气输入口3;供应输出口4;以及带有空气入口7、热空气出口8和冷空气出口9的涡流管6,其中,在该涡流管的这种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中,在该涡流管的冷空气出口9与该温度控制装置1的供应输出口4之间存在流体导引连接,并且在图3所示的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在该涡流管6的热空气出口8与该温度控制装置1的供应输出口4之间存在流体导引连接。

由于涡流管6的涡流管出口8、9之一以导引流体的方式连接至供应输出口4并且涡流管6的涡流管出口8、9以导引流体的方式连接至排气输出口5,因此在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中,排气输出口5相应地以导引流体的方式连接至涡流管6的热空气出口8,其中在该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排气输出口5以导引流体的方式连接至涡流管6的冷空气出口9。

此外,从图2所示的截面图中可以看到已经描述的调整元件15和与之相互作用的节流阀17,其中同样被展示出的调节元件34经由卡环41连接至该调整元件上并且是以使得它能与该调整元件一起旋转的方式设计的。为此目的,这两个零件可以经由形状配合、以使得它们不能彼此反向旋转的方式彼此连接,其中在此方面多种多样的改进可能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

在图2展示的改进中,节流阀17被设计成调节元件34的一部分。相应地,节流阀17的调整是经由调节元件34与调整元件15一起相对于温度控制装置1的壳体2的旋转而发生。在此方面,节流阀17可以由以某种其他方式成形的两个槽缝或凹陷形成,其中这两个凹陷在开放位置中最大程度地重合并且在关闭位置中最小程度地重合,并且有待被导引离开的空气流经由这两个凹陷的重合区域流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从现有技术中知晓在此方面的多个其他解决方案可能性。

此外,从图2中清楚的是,壳体2至少由基础本体10和/或排气盖13和/或供应盖14构成。此外,可以从图2中看到具有锚固部分24和肩台25的锁定元件23,其中锁定元件23尤其用于将壳体零件10、13、14彼此连接。

针对这些单独的壳体零件的连接还示出了将温度控制装置1的壳体零件10、13、14在与压缩空气输入口3相反的一侧上彼此连接的连接板26、上部紧固螺钉31和下部紧固螺钉32。

作为另外的特征,图2示出了由壳体2的基础本体10的一部分形成的涡流管接收座35,并且涡流管6的管状部分可以被推入该涡流管接收座中。由于压缩空气输入口3与涡流管6的空气入口7之间的流体导引连接必须被设计成是尽可能不漏流体的,因此在基础本体10与涡流管6的管状部分之间提供密封元件36,以便防止空气在涡流管6与基础本体10之间流走。

为了将涡流管6固定在基础本体10中,图2还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末端接收座37、38,其中这两个末端接收座37、38是相同的并且末端接收座37、38用于将该涡流管的热空气出口8和冷空气出口9固定在该基础本体中。此外,末端接收座37、38用于准许在涡流管6的热空气出口8或冷空气出口9与基础本体10之间实现密封,使得从涡流管6中出来的空气流不会滑回到壳体2中。为此目的,可以在涡流管6的出口8、9与这些末端接收座37、38之间并且在这些末端接收座37、38与基础本体10之间提供密封元件,经由这些密封元件,在所述点处实现了对应的密封。当然,末端接收座的不同构型同样是可能的。例如,这些末端接收座可以整合在壳体2的一部分中。

作为另外的元件,图2示出了吸音器40,穿过下游排气输出口5流走的空气流经该吸音器并且该吸音器确保了,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没有噪音从温度控制装置1内部传到外部。为了准许特别紧凑的吸音器40,吸音器40可以由开孔材料构成,其中为此目的,例如可以使用由塑料或由另一种材料制成的对应本体。例如,吸音器40还可以由能够被烧结的材料制成的烧结本体构成。

图2所示的温度控制装置1的具体特征是如何将壳体的单独零件10、13、14彼此连接。温度控制装置1的壳体2基本上由至少两个壳体零件10、13、14构成,其中该至少两个壳体零件10、13、14各自具有带有紧固开口21,22的至少一个紧固元件18,19,其中,在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和该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这些紧固元件18、19的紧固开口21、22至少部分地重合,并且提供了锁定元件23,该锁定元件延伸穿过这两个紧固开口的21、22的重合区域并且借助于形状配合将该至少两个壳体零件10、13、14彼此相连接。

根据图2描绘的优选实施例,这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该方式为排气盖13和供应盖14各自具有带有图4的紧固开口21,22的图4的紧固元件18,19,并且基础本体10被安排在排气盖13与供应盖14之间并且同样具有图4的紧固开口20,至少在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和该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该紧固开口与图4的排气盖的紧固元件18的图4的紧固开口21和图4的供应盖的紧固元件19的图4的紧固开口22至少部分地重合,此外,提供了锁定元件23,该锁定元件从该壳体2的外侧至少延伸穿过图4的该排气盖的紧固开口21和图4的该供应盖的紧固开口22直至进入图4的该基础本体的该紧固开口20,其中锁定元件23可固定在该基础本体的图4的紧固开口20中并且借助于形状配合将该排气盖13、该供应盖14、和该基础本体10彼此相连接。

为了如上所述地将这些壳体零件彼此连接,该锁定元件23具有恒定截面的长形锚固部分24并且具有周向肩台25,其中该锚固部分24的截面的几何形状在该肩台25处以如下方式扩大,该方式为使得该肩台25的截面的几何形状在至少一个区域中径向地伸出超过该锚固部分24的截面的几何形状。在此尤其有利的是如果该锁定元件23由该压缩空气输入口3的至少一部分形成。

如之前已经提及的,除了经由锁定元件23或经由压缩空气输入口3进行连接之外,还经由与压缩空气输入口相反的第二连接件来将温度控制装置1的这些独立壳体零件10、13、14相连接。为此目的,供应盖14和排气盖13可以至少在温度控制装置1的背向该压缩空气输入口3的那侧上、经由温度控制装置1的至少一个另外的零件仅间接地彼此相连接。

在描述了图2所示的独立零件之后,现在将参照图2更详细地解释温度控制装置1的操作。为此目的首先应注意的是,温度控制装置1经由压缩空气输入口3被供以压缩空气,其中所供应的空气流经由压缩空气输入口3流入壳体中并且在那里经由流体导引连接被导引到进入涡流管中的空气入口7中。

在涡流管中,如在本申请的开篇已经描述的,空气流被分为冷空气流和热空气流,其中冷空气流在涡流管6的冷空气出口9处从涡流管6中导引出,而热空气流在热空气出口8处导引出。在图2的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中,涡流管6的冷空气出口9以导引流体的方式连接至供应输出口4,其中冷空气流可以从供应输出口4被导引至呼吸防护面罩(未示出)、或向温度控制装置1的携带者供应来自温度控制装置1的未污染空气的可比性装置。

不同于冷空气出口9,热空气出口8以导引流体的方式连接至排气输出口5,其中至少某些热空气流流经吸音器40和排气输出口5并且随后被导引离开而进入周围环境。在此方面,节流阀17的打开位置可以经由连接至调节元件34上的调整元件15所影响。根据开篇的解释,当节流阀至少部分关闭时,一些热空气流被导引回到涡流管6中、与冷空气流混合、并且与之一起在冷空气出口处并且因此在供应输出口处导引出来。当节流阀17关闭时,因此供应输出口4处的温度几乎不改变。由于第一最终组装安排涉及用于冷却呼吸空气的温度控制装置1,因此供应输出口4处的空气流的温度由于关闭该节流阀17而升高。在另一方面,当节流阀17开到最大程度时,在供应输出口4处出现空气流温度的最大降低。

如所提及的,温度控制装置1可以被安装成至少两种最终组装安排,其中这些安排在基础本体10相对于其他壳体零件13、14的取向、或涡流管出口8、9相对于温度控制装置1的输出口4、5的安排方面不同。因此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与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不同的效果仅在于,涡流管以导引流体的方式通过其热空气出口8连接至供应输出口4、并且通过其冷空气出口9连接至其排气输出口5。因此,在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当节流阀17至少部分关闭时,一些冷空气流被导引回到涡流管6中,其中这部分冷空气流在涡流管6中与热空气流混合,并且这两个空气流的混合物在供应输出口4处被导引出来。相应地,在该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在供应输出口4处导引出来的空气流的温度可以通过至少部分地关闭该节流阀17而降低。

图3示出了处于第二最终组装安排的用于加热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尤其在呼吸防护领域中使用的温度控制装置1。相应地,从图2和3中可以看到基础本体的不同安排。除了基础本体的取向之外,所有零件都对应于来自图2的零件。原则上,温度控制装置1可以被安装成至少两种不同的最终组装安排,其中基础本体10以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被定位在排气盖13与供应盖14之间。为此目的,基础本体10具有冷空气侧11和热空气侧12,并且在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中以其冷空气侧11连接至供应盖14、并且在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以其热空气侧12连接至供应盖14。相应地,在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中,基础本体10以其热空气侧12连接至排气盖13、并且在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以其冷空气侧11连接至排气盖13。应注意的是,涡流管6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基础本体10中,其中涡流管6以如下方式被定向,该方式为使得涡流管6的热空气出口8位于该基础本体10的热空气侧12上,并且涡流管6的冷空气出口9位于该基础本体10的冷空气侧11上。涡流管6与基础本体10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形状配合、力配合、或粘合剂粘接而发生,其中在图2和3中示出了经由力配合的连接。

图4示出了第二最终组装安排的分解图,其中将参照该图更详细地解释温度控制装置的组装。为此目的,在图4中示出了温度控制装置的多个不同零件。图4因此示出了具有热空气出口8和冷空气出口9的涡流管6。在此方面应注意的是,该涡流管是由多个零件构造而成、但也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此外,该涡流管还可以借助于附接零件或安装零件针对相应既定用途来适配。例如,可以在热空气出口处压入覆盖物,以便影响如何将空气流在涡流管中分离成热空气流和冷空气流。从附图中展示的涡流管出发,还可以不同地配置该涡流管,其中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多种多样的涡流管改进。

此外,示出了温度控制装置1的基础本体10,其中基础本体10示出了冷空气侧11和热空气侧12、紧固开口20以及两个组装标记39。在此方面应注意的是,涡流管6按如下方式被锚固在基础本体10中,该方式为使得涡流管6的热空气出口8位于基础本体10的热空气侧12上。

除了图2和3中描述的将涡流管6锚固在基础本体10中之外,还示出了第一末端接收座37和第二末端接收座38,其中该涡流管的出口8、9被插入末端接收座37、38中,如图2所示。这也可以从图4中的中心线容易地看到,该图中示出了如何在组装过程中将温度控制装置1结合在一起。末端接收座37、38在此还可以按与附图中可见的不同的方式来配置。同样可想到的是,末端接收座37、38由温度控制装置1的不同零件形成,使得不需要任何额外零件来固定涡流管出口8、9。

此外,在基础本体10上示出了组装标记39,所述组装标记基于其位置和/或其构型而用于指示必须如何将基础本体10相对于其他壳体零件13、14定向以便组装成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以及如何组装成第二最终组装安排。该至少一个组装标记39在此可以用不同方式设计。例如,可以选择具有额外信息的复杂图示或仅由点或线组成的简单图示。

作为另外的壳体零件,示出了排气盖13和供应盖14,其中排气盖13具有:排气出口5、带有紧固开口21的紧固元件18、以及下部螺钉凹陷28,并且供应盖14具有供应输出口4并且还具有带有紧固开口22的紧固元件19、以及上部螺钉凹陷27。此外,示出了带有锚固部分24和肩台25的锁定元件23,其中锁定元件23被设计成图2的压缩空气输入口3的一部分、并且在组装过程中例如通过螺纹被锚固在基础本体10中。

除了图4的之前描述的特征之外,还示出了调整元件15、调节元件34、吸音器40、间隔元件42以及卡环41。如之前已经提及的,调整元件15用于经由调整元件15相对于壳体的旋转而调节该供应输出口4处的温度,其中该旋转是基本上围绕温度控制装置1的中心轴线发生。为此目的,调整元件15经由力配合、形状配合或粘合剂粘接而直接或间接连接至调节元件34上,其中间隔元件42被置于调整元件15与调节元件34之间。该间隔元件在此用于在调整元件15与排气盖13之间创建预应力、并且可以例如被设计成轴盘。借助于这种预应力经由卡环连接至排气盖13上的调节元件34、以及调整元件15沿温度控制装置1的轴线的方向非常显著地被推开,由此在调整元件15的内表面与排气盖13的表面之间、在调整元件15的区域中获得接触压力。调整元件15的和排气盖13的被压在一起的表面在此可以按隆起的方式提供,从而产生在调整元件15的旋转过程中可拆卸的并且将调整元件15维持在所选位置中的闩锁位置。应注意的是,调整元件15的紧固是经由间隔元件42和调节元件34发生,其中调节元件34经由卡环41连接至排气盖13上。调整元件15的组装按如下方式进行,该方式为使得首先将调整元件15沿着供应盖14的方向从背离温度控制装置的那侧推到排气盖13的下侧上,其中,接着将间隔元件42与供应盖14的方向基本上共轴地插入该调整元件15中。随后将调节元件34基本上共轴地插入该调整元件15中并且插入排气盖13的一部分中。在定位之后,接着将这些零件借助于卡环41连接至排气盖13上,其中将卡环41经由图2的排气输出口5插入排气盖中并且锚固在那里。

图4同样示出了从图1已知的用于关闭元件33的颜色标记30,其中关闭元件33经由螺纹连接至温度控制装置1的供应盖14上。接着可以将颜色标记30经由力配合或形状配合可释放地紧固至关闭元件33上。

由于温度控制装置1旨在尤其几乎不费力地组装,因此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温度控制装置1的组装。

在组装第一最终组装安排的过程中,首先将排气盖13沿基础本体10的冷空气侧11的方向推到基础本体10的热空气侧12上,并且以如下方式定向,该方式为使得基础本体的紧固开口20和排气盖的紧固开口21基本上相对于彼此共轴地定向。随后,发生如下组装:将供应盖14沿热空气侧12的方向推到基础本体10的冷却空气侧11上并且以如下方式定向,该方式为使得供应盖的紧固开口22定向成与基础本体的紧固开口20和排气盖的紧固开口21基本上共轴。在将紧固开口20、21、22基本上共轴地定向之后,组装该锁定元件23,其中可以将锁定元件23作为单独零件或作为图2的压缩空气输入口3的一部分来组装,并且组装执行的方式为使得锚固部分24插入穿过供应盖的紧固开口22并且穿过排气盖的紧固开口21并且插入基础本体的紧固开口20中远至肩台25,其中肩台25用作锚固部分24的推入深度止挡件,并且使得锚固部分24在基础本体10中锚固在这个位置。

如之前描述的,除了经由锁定元件23或图2的压缩空气输入口3的连接之外,温度控制装置1的壳体10还经由同样被展示出的连接板26来连接,其中连接板26和基础本体10具有上部螺钉凹陷27和下部螺钉凹陷28。此外,供应盖14具有上部螺钉凹陷27,并且排气盖13具有下部螺钉凹陷28。此外,提供了上部紧固螺钉31和下部紧固螺钉32,将这些螺钉插入对应的上部螺钉凹陷27和对应的下部螺钉凹陷28中并且拧入该基础本体中。

接着按如下方式进行连接板26的组装:将连接板26定向成使得连接板26的上部螺钉凹陷27与供应盖14的上部螺钉凹陷27以及基础本体10的上部螺钉凹陷26基本上共轴定向,并且使得连接板26的下部螺钉凹陷27与排气盖13的下部螺钉凹陷28以及基础本体10的下部螺钉凹陷28基本上共轴定向。在将连接板26和单独壳体零件10、13、14相对于彼此定位之后,将上部紧固螺钉31拧入这些共轴定向的上部螺钉凹陷27中,并且将下部紧固螺钉32拧入这些共轴定向的下部螺钉凹陷28中,其中该上部紧固螺钉31使得该基础本体10、该供应盖14、以及该连接板26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彼此相连接,并且该下部紧固螺钉32使得该基础本体10、该排气盖13、以及该连接板26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彼此相连接。因此排气盖13和供应盖14至少在连接板26的区域中、在背向压缩空气输入口3的那侧上经由基础本体10和连接板26仅间接地彼此相连接。

原则上,温度控制装置1的组装可以以压缩空气输入口3或锁定元件23的组装还以及连接板26的组装开始,然而用其有可能制造两种不同的最终组装安排。在此方面,接着以如下方式进行第一最终组装安排的组装:将排气盖13沿基础本体10的冷空气侧11的方向推到基础本体10的热空气侧12上,并且以如下方式定向,该方式为使得基础本体10的下部螺钉凹陷28和排气盖13的下部螺钉凹陷28基本上相对于彼此共轴地定向。在此之后是供应盖14的组装,将该供应盖沿基础本体10的热空气侧12的方向推到该基础本体10的冷空气侧11上,并且以如下方式定向,该方式为使得该基础本体10的上部螺钉凹陷和该供应盖14的上部螺钉凹陷27基本上相对于彼此共轴地定向。该第二最终组装安排的组装与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不同的效果在于,该基础本体10以如下方式定位,该方式为使得排气盖13被安排在基础本体10的冷空气侧11上,并且供应盖14被安排在基础本体10的热空气侧12上。以与组装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相同的方式来在此进行该第二最终组装安排的组装,其中,在该第二最终组装安排中,该基础本体10的热空气侧12和冷空气侧11以相对于该第一最终组装安排相反的方式定向。

如已经描述的,对于组装而言,首先组装压缩空气输入口3与锁定元件23还是连接板26是无关紧要的。相应地,可以首先进行锁定元件23的组装,并且然后进行连接板26的组装,其中联合进行这些螺钉凹陷27、28的基本上共轴定向与这些紧固开口20、21、22的基本上共轴定向。另一方面,还可以首先进行连接板26的组装,随后进行锁定元件23的组装,其中联合进行这些紧固开口20、21、22的基本上共轴定向与这些螺钉凹陷27、28的基本上共轴定向。

不言自明,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是仅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描述的。满足根据本发明的要求的其他构造形式、材料、或连接类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会以上解释和现有技术后可想到的并且清楚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