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径伸缩式井下救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8171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小口径伸缩式井下救助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救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小口径伸缩式井下救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广大农村,有很多机井,这些机井口径较小,而且深度又比较深,一旦有人掉入井中,对于救助来说是非常困难,既费时又费力,被困时间过长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小孩掉入这样的井中由于没有专用设备就更难救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救助效果好的小口径伸缩式井下救助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口径伸缩式井下救助装置包括悬挂定位绳、折页、手抓环、提升绳、收底绳,其特点是上圈梁外侧相对位置固定设有两个上外穿绳环,上圈梁内侧均布固定设有有四个上内穿绳环、上圈梁的下面固定连接多个上圈梁竖筋,上圈梁竖筋的下端水平固定设有上圈梁竖筋终端环,下圈梁的外侧相对位置固定设有两个下外穿绳环,下外穿绳环与上外穿绳环之间上下对应,下圈梁的上面固定连接多个下圈梁竖筋,下圈梁竖筋的上端水平固定设有下圈梁竖筋终端环,上圈梁竖筋分别活动穿装在下圈梁竖筋终端环中,下圈梁竖筋分别活动穿装在上圈梁竖筋终端环中,下圈梁下面对应下外穿绳环处分别用折页连接一个半弧形笼底,两个半形笼底合并后上面为一个内圆锥形,半弧形笼底的外缘梁左、右内侧分别设有笼底连接绳环一,半弧形笼底的外缘梁下方中间内侧分别设有笼底连接绳环二,下圈梁对应折页位置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笼底限位梁,笼底连接绳环二与上外穿绳环和下外穿绳环上下对应,悬挂定位绳的两端分别穿过上外穿绳环和下外穿绳环、端头固定连接在笼底连接绳环二上,四根收底绳的一端分别穿过上内穿绳环、端头固定连接笼底连接绳环一,四根收底绳的另一端汇结在一起,四根收底绳的汇结点处用手抓连接绳连接一个手抓环,同时在四根收底绳的汇结处连接一个提升绳。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小口径伸缩式井下救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省时又省力,可以根据井的深度随时增加悬挂定位绳和提升绳的长度,救助对象是老人、小孩均可,尤其对小口径井救助人员下不去时更为适用,本装置还适用于河流、湖泊和海上救助。
【附图说明】
[0006]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0007]图1是小口径伸缩式井下救助装置结构图。
[0008]图中,1-上外穿绳环;2-上内穿绳环;3_收底绳;4_提升绳;5-下外穿绳环;6-折页;7_笼底限位梁;8_笼底连接绳环一 ;9_半弧形笼底;10_手抓环;11_笼底连接绳环二 ;12-下圈梁;13-下圈梁竖筋;13-1_下圈梁竖筋终端环;14-上圈梁竖筋;14-1_上圈梁竖筋终端环;15_上圈梁;16_悬挂定位绳;17_手抓环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参照附图1,小口径伸缩式井下救助装置的上圈梁15外侧相对位置固定设有两个上外穿绳环1,上圈梁15内侧均布固定设有四上内穿绳环2。上圈梁15的下面固定连接八个上圈梁竖筋14,上圈梁竖筋14的下端水平固定设有上圈梁竖筋终端环14-1。下圈梁12的外侧相对位置固定设有两个下外穿绳环5,下外穿绳环5与上外穿绳环1之间上下对应。下圈梁12的上面固定连接八个下圈梁竖筋13,下圈梁竖筋13的上端水平固定设有下圈梁竖筋终端环13-1,上圈梁竖筋14分别活动穿装在下圈梁竖筋终端环13-1中,下圈梁竖筋13分别活动穿装在上圈梁竖筋终端环14-1中,使救助装置上、下之间长度可伸缩。下圈梁12下面对应下外穿绳环5处分别用折页6连接一个半弧形笼底9,两个半弧形笼底9合并后上面为一个内圆锥形,半弧形笼底9的外缘梁左、右内侧分别设有笼底连接绳环一 8,半弧形笼底9的外缘梁下方中间内侧分别设有笼底连接绳环二 11。下圈梁12对应折页6位置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笼底限梁7,笼底连接绳环二 11与上外穿绳环1和下外穿绳环5上下对应。悬挂定位绳16的两端分别穿过上外穿绳环1和下外穿绳环5、端头固定连接在笼底连接绳环二 11上。四根收底绳3的一端分别穿过上内穿绳环2、端头固定连接笼底连接绳环一 8,四根收底绳3的另一端汇结在一起,四根收底绳3的汇结点处用手抓环连接绳17连接一个手抓环10,同时在四根收底绳3的汇结处连接一个提升绳4。
[0010]小口径伸缩式井下救助装置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时,将悬挂定位绳16挂在事发小口径井的上面支点上,整个装置置于井下被救助人处,由被救助人双手抓住手抓环10,救助人员提起提升绳4,提升绳4向上提升带动手抓环连接绳17、手抓环10及被救助人上升离开井底,同时提升绳4也带动收底绳3上升使两个半弧形笼底9合并,使被救助人置于两个半弧形笼底9的上面,然后继续提升提升绳4,连同整个装置提升至井外,完成整个救助过程。
【主权项】
1.一种小口径伸缩式井下救助装置,包括悬挂定位绳(16)、折页(6)、手抓环(10)、提升绳(4)、收底绳(3),其特征在于上圈梁(15)外侧相对位置固定设有两个上外穿绳环(I ),上圈梁(15)内侧均布固定设有有四个上内穿绳环(2)、上圈梁(15)的下面固定连接多个上圈梁竖筋(14),上圈梁竖筋(14)的下端水平固定设有上圈梁竖筋终端环(14-1 ),下圈梁(12)的外侧相对位置固定设有两个下外穿绳环(5),下外穿绳环(5)与上外穿绳环(I)之间上下对应,下圈梁(12)的上面固定连接多个下圈梁竖筋(13),下圈梁竖筋(13)的上端水平固定设有下圈梁竖筋终端环(13-1),上圈梁竖筋(14)分别活动穿装在下圈梁竖筋终端环(13-1)中,下圈梁竖筋(13)分别活动穿装在上圈梁竖筋终端环(14-1)中,下圈梁(12)下面对应下外穿绳环(5 )处分别用折页(6 )连接一个半弧形笼底(9 ),两个半形笼底(9 )合并后上面为一个内圆锥形,半弧形笼底(9)的外缘梁左、右内侧分别设有笼底连接绳环一(8),半弧形笼底(9)的外缘梁下方中间内侧分别设有笼底连接绳环二(11),下圈梁(12)对应折页(6)位置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笼底限位梁(7),笼底连接绳环二(11)与上外穿绳环(I)和下外穿绳环(5)上下对应,悬挂定位绳(16)的两端分别穿过上外穿绳环(I)和下外穿绳环(5)、端头固定连接在笼底连接绳环二(11)上,四根收底绳(3)的一端分别穿过上内穿绳环(2)、端头固定连接笼底连接绳环一(8),四根收底绳(3)的另一端汇结在一起,四根收底绳(3)的汇结点处用手抓连接绳(17)连接一个手抓环(10),同时在四根收底绳(3)的汇结处连接一个提升绳(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救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小口径伸缩式井下救助装置,上圈梁(15)外侧相对位置固定设有两个上外穿绳环(1),上圈梁(15)内侧均布固定设有四个上内穿绳环(2)、下圈梁(12)的外侧相对位置固定设有两个下外穿绳环(5),下外穿绳环(5)与上外穿绳环(1)之间上下对应,下圈梁(12)下面对应下外穿绳环(5)处分别用折页(6)连接一个半弧形笼底(9),悬挂定位绳(16)的两端分别穿过上外穿绳环(1)和下外穿绳环(5)、端头固定连接在笼底连接绳环二(11)上,四根收底绳(3)的一端分别穿过上内穿绳环(2)、端头固定连接笼底连接绳环一(8),四根收底绳(3)的另一端汇结在一起,四根收底绳(3)的汇结点处用手抓连接绳(17)连接一个手抓环(10),本装置还适用于河流、湖泊和海上救助。
【IPC分类】A62B99/00
【公开号】CN204891005
【申请号】CN201520594363
【发明人】白长锁
【申请人】白长锁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