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底纸袋糊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737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底纸袋糊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张方底纸袋糊合机的部件,具体是一种方底纸袋糊合装置。
方底纸袋是将相应的一张纸张糊合成方底及两边起墙式的一种纸袋,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而且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如方形手提袋,此种产品不仅是一种环保用品,也是一种使用后废品价值高的日用品,生产方底纸袋需要专用设备,目前市场上还设有理想的纸袋糊合机械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底纸袋糊合装置,它是生产单张方底纸袋的关键设备,其折合位置准确,糊合牢固,生产产品规格范围广,效率高,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底纸袋糊合装置,由机架、工作部件、电机、传动装置组成,呈辊筒输送生产线形式,所述工作部件包括完成压痕、上胶、送纸、糊合的辊筒和折合板部件,顺序装在机架上;机架为有上框平面和支腿的框形构件一组横向压痕部件,由装在上轴上的设有横向压痕刀、折角压痕刀的压痕送纸辊及装在下轴的送纸辊组成,该上、下轴和相互平行,各由装在机架两侧的弹性浮动轴承座支承,并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该压痕刀、压痕送纸辊与下轴的送纸辊间隔间的纸袋纸的上、下面相切;一组纵向压痕部件,由装在上轴上的设有等分圆周的若干纵向压痕刀的送纸辊,与装在下轴的送纸辊组成,该上、下轴和相互平行;各由装在机架两侧的弹性浮动轴承座支承,并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该压痕辊刀、该送纸辊与下轴上的送纸辊间隔间的纸袋纸的上、下面相切;一组传胶水辊部件,由一装在下轴上的设有传胶水带的送纸辊与装在上轴的送纸辊组成,该上下轴和装有纵相互平行,各由装在机架两侧的弹性浮动轴承座支承,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该传胶水带、送纸辊与上轴和送纸辊间隔间纸袋纸相切;若干组送纸辊部件,由装在一下轴的两送纸辊与装在机架两侧的两个平行上支架的两条连续的送纸辊组成,该上、下连续送纸辊相互平行,下轴由装在机架两侧的轴座支承,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所述上送纸辊装在可调节高低、左、右的两侧支架上,与所述上、下连续送纸辊间隔间的纸袋纸的上、下面相切;二组折叠部件,由若干送纸辊支架与两组折叠板组成,输送辊支架是一对可以上、下、左、右调节的框形架,第一组折叠板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前两侧,在纸张向前输送的同时,两折叠板将纸张沿支架的两外侧靠边竖起来由第二组折叠板沿支架上侧边、由外向内折叠,成方形筒状;一组纸袋方底折叠、糊合部件,由四个折叠板与若干组送纸辊组成,纸筒外下侧送纸辊装在机架两侧的由弹性浮动轴座支承的同一下轴上;纸筒外下侧上送纸辊装在送纸辊支架上,该上、下送纸辊相互平行,与两辊间隔间的纸袋纸的上、下面相切,纸筒外上侧输送由装在同一上轴的两输送辊与装在支架上的上内侧送纸辊组成;该上、下输送辊相互平行,上轴由装在机架两侧的轴座弹性浮动支承,两上、下输送辊分别与间隔间的纸袋间纸袋纸上、下面相切;所述的纸筒输送辊上侧轴和下侧轴分别装在机架两侧有弹性的两块滑动轴承座上,该二轴承座分别各由两个凸轮控制它的浮动,在纸筒输送到折叠位置,凸轮的凸面使上、下输送辊相切脱离,使纸筒有一个相应时间的停断,同时由两个凸轮控制方底左、右折叠板,由凸轮分别控制方底上、下折叠板,按顺序由外向内折叠,并相应重叠糊合,该凸轮的低面控制上、下输送辊相切,把纸袋送出支架轨道,在机架后段的支架上设置有控制折叠板的凸轮,控制折叠板的凸轮,进行包装收集。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1.降低纸袋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高;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稳定性能好;3.应用范围广、能广泛适用多种行业;4.实用性强,能与现有印刷厂的通用设备配套,减少投资;5.成本低,结构简单,易操作;6.产品废品回收价值高,既环保又有经济效率。
现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所示工作部件安装于机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
图1所示工作部件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
图1中折叠糊合部件传送控制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工的产品--方底纸袋的成品示意图;图6是图5中方底纸袋的展开示意图。
附图编号1.完工纸袋2.折叠前的纸袋纸 201. 折叠线3.折叠中的纸袋纸4.送纸辊 401. 下轴 402. 传动齿轮5.送纸辊 501.上轴 502.传动齿轮6.送纸辊 601.下轴 602.传动齿轮7.压痕送纸辊 701.折角压痕刀 702. 横向压痕刀703.上轴 704.横向压痕刀 705.传动齿轮
8.送纸辊801.纵向压痕刀 802.上轴803.传动齿轮9.送纸辊901.传胶水带902.下轴903.传胶水带904.传动齿轮905.皮带轮906.传动皮带10.送纸辊 101.上轴102.传动齿轮11.胶辊下轴 1101.胶辊 1102.传动齿轮12.胶辊上轴 1201.胶辊 1202.传动齿轮13.送纸辊 1301.下轴 1302.传动齿轮14.送纸辊 16.送纸辊支架 16.折叠轨道17.送纸辊18.弹性轴承座 1801.滑动杆 1802.弹簧1803.矩形滑块19.送纸辊 20.机架21. 纸筒输送辊 2101.纸筒上轴 2102.传动齿轮22.介齿轮23.上凸轮轴 2301. 传动齿轮 2302.凸轮2303.凸轮24.传动齿轮 2401.下凸轮轴 2402.传动键轮2403.传动键条 2404.调节链轮 2405.凸轮2406.凸轮 2407.凸轮25.传动齿轮 2501.收袋轴 2502.传动键轮2503.(控制件32的)凸轮2504.(控制件37的)凸轮2506.传动轮26.上轴 2601.传动齿轮27.电动机 28.折叠板29.折叠板 2901.折叠板传动杆30.滑动轴承座机架31.滑动轴承座 3101.拉簧32.收袋上折板 33.方底上折叠板 34.方底左右折叠板35.方底下折叠板36.滑动轴承座 3601.拉簧37.收袋左右折板请参照
图1、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方底纸袋糊合装置,由机架、工作部件、电机、传动装置组成,呈辊筒输送生产线形式,它包括完成压痕、上胶、送纸、糊合的辊筒和折合板部件,顺序装在一机架20上。
机架20为有上框平面和支腿的框形构件
请参照
图1、图2,一组横向压痕部件,由装在上轴703上的设有横向压痕刀702、704、折角压痕刀701的压痕送纸辊7及装在下轴601的送纸辊6组成,该上、下轴703和601相互平行,各由装在机架20两侧的轴座18支承,并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所述上轴座18为装有矩形滑块1803的弹性浮动轴座,所述压痕送纸辊7上装有二把横向压痕刀片702、704,和相应斜向的折角压痕刀片201,该压痕刀702、704、701、压痕送纸辊7,分别与下轴601的送纸辊6间隔间的纸袋纸2的上、下面相切。
一组纵向压痕部件,由装在上轴802上的设有纵向压痕刀801的送纸辊8,与装在下轴401的送纸辊4组成,该上、下轴802和401相互平行。各由装在机架20两侧的轴承座18支承,并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所述上轴座18为装有矩形滑块1803的弹性浮动轴座,所述送纸辊8上装有六把均分圆周的压痕刀801,该压痕辊刀801、送纸辊8分别与下轴401上的送纸辊4间隔间的纸袋纸2的上、下面相切。
一组传胶水辊部件,由一装在下轴902上的设有传胶水带901、903的送纸辊9与装在上轴101的送纸辊10组成,该上下轴101和902装有纵相互平行,各由装在机架20两侧的轴座18支承,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所述上轴座18为有矩形滑块1803的弹性浮动轴座,所述传胶辊上装有纵横不同,与纸袋纸尺寸规格相应的传胶水带,该传胶水带901、903、送纸辊9分别与上轴101和送纸辊10间隔间纸袋纸2相切。
若干组送纸辊部件,由装在一下轴1301的两送纸辊13与装在机架20两侧的两个平行上支架15的两条连续的送纸辊14、19组成,该上、下连续送纸辊13和14、19相互平行,下轴由装在机架20两侧的轴座支承,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所述上送纸辊14和19装在可调节高低、左、右的两侧支架15上,与所述上、下连续送纸辊间隔间的纸袋纸2的上、下面相切。
二组折叠部件,将纸张折成方形纸筒形状,由若干送纸辊支架15、16与两组折叠板28和19组成,输送辊支架15和16是一对可以上、下、左、右调节的框形架,它不仅起到安装输送辊14和19的作用,同时也是折叠纸袋成筒形的折边轨道。可相应调节,折叠出大、小不同,起墙厚薄不同的多种规格纸袋,第一组折叠板28安装在所述支架15的前两侧,在纸张向前输送的同时,两折叠板28、29将纸张沿支架的两外侧靠边竖起来(支架的位置与前述的压痕位置相应),当纸张继续向前输送时,纸张完全竖起来的时候,由第二组折叠板29沿支架16上侧边、由外向内折叠,并相应的重叠糊合而成方形筒状(上侧边的位置与压痕线的位置相应)。
请同时参照图3、图4,纸袋方底折叠、糊合部件由四个折叠板与相应的若干组送纸辊组成,纸筒外下侧送纸辊13由装在机架20两侧的轴座36支承的同一下轴130上。所述轴座36为弹性浮动轴座,纸筒外下侧上送纸辊14和19是装在送纸辊支架15上,该上、下送纸辊相互平行,与两辊间隔间的纸袋纸的上、下面相切,纸筒外上侧输送由若干组输送辊21和送纸辊17组成,它是由装在同一上轴2101的两输送辊21与装在支架16上的上内侧送纸辊17组成;该上、下输送辊相互平行,上轴由装在机架20两侧的轴座31支承,该轴承31为弹性浮动轴座,两上、下输送辊分别与间隔间的纸袋间纸袋纸上、下相切。所述的纸筒输送辊上侧轴2101和下侧轴1301分别装在机架20两侧有弹性的两块滑动轴承座31、36上,该二轴承座31、36分别各由两凸轮2302和2406控制它的浮动,在纸筒输送到折叠位置,凸轮的凸面使上、下输送辊相切脱离,使纸筒有一个相应时间的停断,同时由凸两个凸轮2407控制方底左、右折叠板34,由凸轮2303的2405分别控制方底上、下折叠板33、35,按顺序由外向内折叠(纸筒停断的位置与支架轨道顶端位置相应,按前述的折角痕线折叠),并相应重叠糊合,再由凸轮2302、2406的低面控制上、下输送辊相切、把纸袋送出支架轨道、让整机后段接去,由凸轮2503控制折叠板32、凸轮2504控制左、右折叠板37,进行收集包装,而完成整个糊合程序。
权利要求1.一种方底纸袋糊合装置,由机架、工作部件、电机、传动装置组成,呈辊筒输送生产线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件包括完成压痕、上胶、送纸、糊合的辊筒和折合板部件,顺序装在机架上;机架(20)为有上框平面和支腿的框形构件一组横向压痕部件,由装在上轴(703)上的设有横向压痕刀(702)、(704)、折角压痕刀(701)的压痕送纸辊(7)及装在下轴(601)的送纸辊(6)组成,该上、下轴(703)和(601)相互平行,各由装在机架(20)两侧的弹性浮动轴承座(18)支承,并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该压痕刀(702)、(704)、(701)、压痕送纸辊(7)与下轴(601)的送纸辊(6)间隔间的纸袋纸(2)的上、下面相切;一组纵向压痕部件,由装在上轴(802)上的设有等分圆周的若干纵向压痕刀(801)的送纸辊(8),与装在下轴(401)的送纸辊(4)组成,该上、下轴(802)和(401)相互平行;各由装在机架(20)两侧的弹性浮动轴承座(18)支承,并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该压痕辊刀(801)、该送纸辊(8)与下轴(401)上的送纸辊(4)间隔间的纸袋纸(2)的上、下面相切;一组传胶水辊部件,由一装在下轴(902)上的设有传胶水带(901)、(903)的送纸辊(9)与装在上轴(101)的送纸辊(10)组成,该上下轴(101)和(902)装有纵相互平行,各由装在机架(20)两侧的弹性浮动轴承座(18)支承,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该传胶水带(901)、(903)、送纸辊(9)与上轴(101)和送纸辊(10)间隔间纸袋纸(2)相切;若干组送纸辊部件,由装在一下轴(1301)的两送纸辊(13)与装在机架(20)两侧的两个平行上支架(15)的两条连续的送纸辊(14)、(19)组成,该上、下连续送纸辊(13)和(14)、(19)相互平行,下轴由装在机架(20)两侧的轴座支承,由传动齿轮同步传动,所述上送纸辊(14)和(19)装在可调节高低、左、右的两侧支架(15)上,与所述上、下连续送纸辊间隔间的纸袋纸(2)的上、下面相切;二组折叠部件,由若干送纸辊支架(15)、(16)与两组折叠板(28)和(19)组成,输送辊支架(15)和(16)是一对可以上、下、左、右调节的框形架,第一组折叠板(28)安装在所述支架(15)的前两侧,在纸张向前输送的同时,两折叠板(28)、(29)将纸张沿支架的两外侧靠边竖起来由第二组折叠板(29)沿支架(16)上侧边、由外向内折叠,成方形筒状;一组纸袋方底折叠、糊合部件,由四个折叠板与若干组送纸辊组成,纸筒外下侧送纸辊(13)装在机架(20)两侧的由弹性浮动轴座(36)支承的同一下轴(130)上;纸筒外下侧上送纸辊(14)和(19)装在送纸辊支架(15)上,该上、下送纸辊相互平行,与两辊间隔间的纸袋纸的上、下面相切,纸筒外上侧输送由装在同一上轴(2101)的两输送辊(21)与装在支架(16)上的上内侧送纸辊(17)组成;该上、下输送辊相互平行,上轴由装在机架(20)两侧的轴座弹性浮动(31)支承,两上、下输送辊分别与间隔间的纸袋间纸袋纸上、下面相切;所述的纸筒输送辊上侧轴(2101)和下侧轴(1301)分别装在机架(20)两侧有弹性的两块滑动轴承座(31)、(36)上,该二轴承座(31)、(36)分别各由两个凸轮(2302)和(2406)控制它的浮动,在纸筒输送到折叠位置,凸轮的凸面使上、下输送辊相切脱离,使纸筒有一个相应时间的停断,同时由两个凸轮(2407)控制方底左、右折叠板(34),由凸轮(2403)、(2405)分别控制方底上、下折叠板(33)、(35),按顺序由外向内折叠,并相应重叠糊合,该凸轮(2302)、(2406)的低面控制上、下输送辊相切,把纸袋送出支架轨道,在机架后段的支架上设置有控制折叠板(32)的凸轮(2503),控制折叠板(37)的凸轮(2504),进行包装收集。
专利摘要一种方底纸袋糊合装置,由机架、工作部件、电机、传动装置组成,呈辊筒输送生产线形式,其工作部件包括一组横向压痕部件,一组纵向压痕部件,一组传胶水辊部件,若干组送纸辊部件,二组折叠部件,一组纸袋方底折叠、糊合部件,按顺序将纸袋纸由外向内折叠糊合,把纸袋送出支架轨道,进行收集包装,而完成整个糊合程序;本实用新型是生产单张方底纸袋的关键设备,其折合位置准确,糊合牢固,生产产品规格范围广,效率高,质量稳定。
文档编号B31B41/26GK2436430SQ0025001
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4日
发明者刘建明 申请人:刘建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