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型夹层多通道烘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72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圆柱型夹层多通道烘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生产中用于纸页干燥的烘干装置,具体涉及 一种圆柱型夹层多通道烘缸。
背景技术
烘缸是造纸生产线中庞大且能耗较高的设备,在传统的烘缸中,蒸汽 被引入大直径的旋转烘缸,通入烘缸内的蒸汽在饱和温度下冷凝,所放出 的热量在传导过程中克服各层的热阻,最后到达纸页蒸发面实现纸页的干 燥。传统烘缸采用虹吸管作为冷凝水的排出装置,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虹 吸管不能及时完全的将冷凝水排出等问题。如果烘缸内的冷凝水排除不 良,便会在烘缸内聚积起来,当车速较高冷凝水积聚较多时,冷凝水会随 烘缸一起转动形成冷凝水环。冷凝水环的导热系数仅为铸铁烘缸壁导热系
数的1/87,这必将大大增加烘缸的热阻,造成烘缸的干燥效率下降。而 且,烘缸内积水时,会大大增加其传动所消耗的功率。冷凝水排出不畅, 时断时续时,会造成干燥部电力负荷剧烈波动,纸页的干度不稳定,影响 纸机的正常运行。烘缸积水严重时还会使烘缸的传动平衡遭到破坏,从而 造成纸机运转中机架产生振动,限制了车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烘缸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 能解决烘缸内冷凝水排出困难的问题,且能减少由于冷凝水环弓l起的传热 热阻,提高纸幅干燥效率,降低能耗的圆柱型夹层多通道烘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烘缸外壳以及 设置在烘缸外壳内的烘缸内筒,烘缸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右端盖, 烘缸外壳和左、右端盖组成一个圆柱形旋转体,右端盖上设置有与烘缸内 腔相连通的进汽管和与内腔集水圈相连接的出水管,在烘缸外壳的内表面 或烘缸内筒的外表面开有若干条汽水通道槽,烘缸内筒两端开设有与汽水 通道槽相连通的矩形进汽口 ,烘缸外壳与内筒配合后形成夹层引汽推水的 汽水多通道,在烘缸内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汽水多通道相连的集水圈, 集水圈上还连接有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汽水通道槽与烘缸主轴轴线成5° 15°夹角,且汽水
通道槽的宽度为10 100 mm,深度为10 50咖;烘缸内筒两端开设的进 汽口,其中单端进汽口的数量为汽水通道槽总数量的一半,且两端进汽口 交错分布;两相邻汽水通道槽之间还开设有一宽度小于汽水通道槽宽度的 隔热通道槽,此隔热通道槽与烘缸外壳或烘缸内筒、集水圈端面配合后形 成两端封闭的隔热盲通道;隔热通道槽内还填充有隔热材料;集水圈分布 在烘缸内筒两侧,且集水圈上环型分布的入水口与其所在端汽水多通道的 出水口数量位置均对应。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通道引汽推水的形式,蒸汽由进汽管进入烘缸 后,通过烘缸内筒两端的进汽口直接进入烘缸夹层汽水多通道,在通道内 放出汽化潜热干燥纸页,冷凝形成的冷凝水在后续蒸汽的不断推动下沿通 道出口导出。蒸汽在通道内流动速度较高,强化了蒸汽与烘缸外壳之间的 对流传热。通道的形成增大了传热表面积,有利于热传递。在通道内由后 续蒸汽推动前端已冷凝的冷凝水,此方式改变了原有的排水方式,解决了 烘缸内积水问题,提高了纸页的干燥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水多通道7和隔热盲通道8形成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水多通道7展开汽水流向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水圈3及集水圈上环型分布的入水口 13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l, 4, 5本实用新型由烘缸外壳1、左、右端盖IO、 5组成一 个圆柱形旋转体,属压力容器类,右端盖5上设置有与烘缸内腔相连通的 进汽管4和与内腔集水圈相连接的出水管9,在烘缸外壳1内设置有烘缸 内筒2。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夹层汽水多通道7和隔热盲通道8的形成 可有两种不同形式,即在烘缸外壳l内表面开槽配合光滑烘缸内筒2的形 式或在烘缸内筒2外表面开槽配合光滑烘缸外壳1的形式。参见图3,汽 水通道槽11与烘缸主轴轴线成5。 15°夹角,汽水通道槽ll的宽度为 10 100咖,通道深度为10 50mrn,烘缸外壳1与内筒2配合,在烘缸内 部形成夹层汽水多通道7,为了避免叉流中已冷凝且基本处于饱和态的冷 凝水受热再次汽化,两相邻通道之间还开设有一宽度小于汽水通道槽11 宽度的隔热通道槽12,隔热通道槽与烘缸外壳(或烘缸内筒)、集水圈端 面配合后形成两端封闭的隔热盲通道,盲通道隔热效果不理想时可采用填 充隔热材料的方法。烘缸内筒2两端开设的进汽口 6,其中单端进汽口6 的数量为汽水通道槽11总数量的一半,且两端进汽口 6交错分布,保证两相邻引汽推水通道的进汽口分别分布于烘缸左右两端,两相邻汽水通道 中流体流向呈叉流方向流动,减轻由于纸幅过宽烘缸过长在通道出入口两 端形成温差造成的烘缸表面温度不均的问题,如图中箭头所示,在后续高
压蒸汽的不断推动下,蒸汽由交错分布在烘缸两端的进汽口 6流入汽水多 通道7,在通道内冷凝放热实现纸页的干燥。通道很小内部流速很高,此 时传热系数高于传统烘缸的导热传热。集水圈3分布在烘缸内筒2两恻, 且集水圈3上环型分布的入水口 13与其所在端汽水多通道7的出水口数 量位置均对应。在通道中冷凝的冷凝水经通道另一端的出口流入相应端的 集水圈3,经集水圈3收集后通过出水管9导出烘缸。出水管9也可采用 套管和套管填充隔热材料的方法实现隔热。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烘缸夹层汽水多通道,通道的形成可采 用在烘缸外壳内表面开通道槽配合光滑内筒的形式,或者在烘缸内筒外表 面开通道槽配合光滑外壳的形式。形成的汽水多通道宽度在10 100 mm之 间,深度10 50咖之间,通道与烘缸主轴轴线有5。 15°夹角,具体情 况根据烘缸大小和车速而定。通道夹角的存在可使通道长度增加,延长蒸 汽停留时间增大热通量。由于烘缸在工作中处于旋转状态,通道夹角的存 在还有利于通道中冷凝水的排出,使汽水流动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在烘缸内筒两端开进汽口,单端进汽口的数量为汽水多通 道总数量的一半,且两端进汽口交错分布,保证两相邻汽水通道的进汽口 分别分布于烘缸左右两端,两相邻汽水通道中流体流向呈叉流方向流动, 减轻由于纸幅过宽烘缸过长在烘缸两端形成温差造成的烘缸表面温度不 均的问题。
为了避免叉流中已冷凝且基本处于饱和态的冷凝水受热再次汽化,采用两相邻汽水通道间增加一宽度小于汽水通道的隔热盲通道实现隔热,也 可在盲通道中事先填充隔热材料。
采用两端集水圈和配备出水管的形式导出冷凝水,汽水多通道内推出 的冷凝水由通道出口进入其相应端的集水圈,再经集水圈进入出水管,由 出水管导出烘缸。冷凝水排出管末端安装疏水阀和抽吸装置。
整个烘缸可采用优质铸铁铸成,烘缸两端有左右端盖,端盖用螺栓与 外壳紧固。烘缸内筒和出水圈采用过盈的方式与外壳配合。烘缸左侧的缸 盖轴头是封闭的,此盖上装有人孔。右侧为传动侧,轴头是中空的,供通 入蒸汽和排出冷凝水之用。轴头外侧安装传动齿轮和旋转接头。
权利要求1. 一种圆柱型夹层多通道烘缸,包括烘缸外壳(1)以及设置在烘缸外壳(1)内的烘缸内筒(2),烘缸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右端盖(10、5),烘缸外壳(1)和左、右端盖(10、5)组成一个圆柱形旋转体,右端盖(5)上设置有与烘缸内腔相连通的进汽管(4)和与内腔集水圈(3)相连接的出水管(9),其特征在于在烘缸外壳(1)的内表面或烘缸内筒(2)的外表面开有若干条汽水通道槽(11),烘缸内筒(2)两端开设有与汽水通道槽(11)相连通的矩形进汽口(6),烘缸外壳(1)与内筒(2)配合后形成夹层引汽推水的汽水多通道(7),在烘缸内筒(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汽水多通道(7)相连的集水圈(3),集水圈(3)上还连接有出水管(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夹层多通道烘缸,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汽水通道槽(11)与烘缸主轴轴线成5。 15°夹角,且汽水通道槽(11)的宽度为10 100mm,深度为10 50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夹层多通道烘缸,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烘缸内筒(2)两端开设的进汽口 (6),其中单端进汽口的数量为汽 水通道槽总数量的一半,且两端进汽口交错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夹层多通道烘缸,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两相邻汽水通道槽(11)之间还开设有一宽度小于汽水通道槽(11) 宽度的隔热通道槽(12),此隔热通道槽(12)与烘缸外壳(1)或烘缸内 筒(2)、集水圈端面配合后形成两端封闭的隔热盲通道(8)。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型夹层多通道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隔热通道槽(12)内还填充有隔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夹层多通道烘缸,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集水圈(3)分布在烘缸内筒(2)两侧,且集水圈(3)上环型分布 的入水口 (13)与其所在端汽水多通道(7)的出水口数量位置均对应。
专利摘要一种圆柱型夹层多通道烘缸,包括烘缸外壳、烘缸内筒、集水圈、进汽管、出水管、左右端盖等。主要特点是烘缸采用夹层,设有内筒,且在内筒外壁或外壳内壁加工成与烘缸转动主轴成一定夹角的倾斜通道引汽推水。本实用新型改进了传统的烘缸形式,无须再装置虹吸管排水,可解决烘缸内冷凝水排出困难等问题,提高了烘缸传热效率和纸幅的干燥效率,降低蒸汽消耗,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D21F5/02GK201236297SQ20082002956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睿 党, 董继先 申请人:陕西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