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能驱动变色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70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能驱动变色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适用于车窗、建筑物窗的光能驱动变 色膜。
背景技术
太阳光的能量主要包含紫外线辐射(Ultra Violet)、可见光辐射(Visible Light)及红外线辐射(Infrared),这三种不同的辐射光具有不同的光谱波长紫外线辐 射的波长为280 380nm,可见光辐射的波长为380 780nm,红外线辐射的波长为780 4045nm。由于光谱波长越短,受热体变质衰老的潜在性越高,因此紫外线辐射最具破坏性。 理想的隔热膜应该要能够完全阻隔紫外线,然后将大部分的可见光与红外线反射回去,而 允许一部分的可见光穿透,以维持车内或室内的正常采光。目前的隔热膜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为表面散热式,另一种为反射散热 式。它们主要是以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PET)为基材。表面 散热式隔热膜是在基材的一表面染上不同颜色深度的染料,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必须加重 染料颜色深度,这样会使加工成本增加;反射散热式隔热膜则是在基材的一表面电镀一层 铝质反射膜,通过铝质反射膜将光线反射回去,这样容易导致视线不清,而且铝质(金属) 反射膜可能会影响卫星导航等电子仪器的讯号接收。目前的隔热膜一股无法兼具反射性与 透光性,而且也不能随着光线强弱而调整隔热膜的透光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兼具反射性与透光性,并且能随着光线强弱而调 整透光性的光能驱动变色膜。本实用新型为层状结构,设有红外线阻隔层、抗紫外线保护层和2层透光薄膜;红 外线阻隔层涂敷于2层透光薄膜的内表面上,抗紫外线保护层涂敷于2层透光薄膜中的其 中1层透光薄膜的外表面。所述红外线阻隔层可为含有纳米陶瓷微粒及感光变色微粒的红外线阻隔层,所述 含有纳米陶瓷微粒及感光变色微粒的红外线阻隔层,可为含有纳米陶瓷微粒及商化银感光 变色微粒的红外线阻隔层。所述透光薄膜可为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PET)透 光薄膜。所述抗紫外线保护层可为含有紫外线抑制剂的抗紫外线保护层,所述紫外线抑制 剂可采用羟基联苯苯并三唑等紫外线抑制剂。在没有涂敷抗紫外线保护层的透光薄膜的外表面最好设有黏胶层,黏胶层用于将 本实用新型粘贴在所需地方;在黏胶层外表面最好再设有可剥离保护层,使用时,将可剥离 保护层撕去,即可粘贴。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突出优点和效果[0011]1)抗紫外线保护层是由含有紫外线抑制剂的硬化树脂所构成,其阻隔紫外线的效 果很好(能够达到阻隔98% 99%的紫外线),同时能够提升透光薄膜的表面质感与硬度, 可达到防刮耐磨的保护效果。紫外线是造成皮肤老化致癌的杀手,会对汽车内装造成影响, 抗紫外线保护层可保护人体皮肤并防止车辆内装老化龟裂。2)透光薄膜是由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制成的超清晰光学级PET薄膜,其透光性佳 且雾度低(Haze 0.7),所以不会有光线漫射或产生晕雾的现象,具有透光明亮的效果。3)红外线阻隔层包含有纳米陶瓷微粒及感光变色微粒;这些纳米陶瓷微粒能够 与2层透光薄膜中的PET聚合物分子产生有机结合,使隔热膜具有金属薄膜股的光谱绕射 量子效应,产生很好的隔热效果,又具有非金属薄膜的特性,如高透视、低反光、抗腐蚀耐 磨、强化防爆裂且不会影响卫星导航系统等突出优点。特别要说明的是,纳米陶瓷微粒经强 光照射后,可吸收光线辐射热能而产生聚合作用,从而会降低红外线阻隔层30的透光性。 这样红外线阻隔层就可以随着光线强弱而自动调整隔热膜的透光性。如当天色变暗时,车 辆隔热膜的透光性自动增加,可提高夜间视线提高安全性,当光强增大,则隔热膜透光性会 自动降低,可使进入车辆内的光线减弱,可更好地增加车厢内的空间隐蔽性,同时降低车内 温度而节省冷气耗电。感光变色微粒包含能够与紫外线产生化学反应的卤化银分子微粒, 因此当外界光线照射在红外线阻隔层上时,红外线被红外线阻隔层阻隔,而紫外线则与红 外线阻隔层内的感光变色微粒产生化学变化,使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银原子进一步结合 成银原子团,银原子团的数量增多时就可以吸收及遮挡紫外光,从而使红外线阻隔层颜色 变深并阻挡紫外光线。当缺乏紫外线时,聚集起来的银原子团便会分裂为银原子,然后又被 氧化成为银离子,则红外线阻隔层又回到透明状态,等待下一次的紫外线照射变化,如此重 复地进行这些反应,从而实现变色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红外线阻隔层30,2层透光薄膜10和40,抗紫外 线保护层20,黏胶层50及可剥离保护层60。红外线阻隔层30涂敷于2层透光薄膜10和 40的内表面上,抗紫外线保护层20涂敷于透光薄膜10的外表面。黏胶层50粘于透光薄膜 40的外表面。可剥离保护层60粘于黏胶层50的外表面。红外线阻隔层30含有纳米陶瓷微粒31及感光变色微粒32,感光变色微粒32为 卤化银分子的感光变色微粒。透光薄膜10和40是由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制成的PET透光薄膜。抗紫外线保护层20是由含有紫外线抑制剂的 抗紫外线保护层,所述紫外线抑制剂可采用羟基联苯苯并三唑等紫外线抑制剂。
权利要求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为层状结构,设有红外线阻隔层、抗紫外线保护层和2层透光薄膜;红外线阻隔层涂敷于2层透光薄膜的内表面上,抗紫外线保护层涂敷于2层透光薄膜中的其中1层透光薄膜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阻隔层为含有纳米陶 瓷微粒及感光变色微粒的红外线阻隔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纳米陶瓷微粒及感光变 色微粒的红外线阻隔层,为含有纳米陶瓷微粒及卤化银感光变色微粒的红外线阻隔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薄膜为聚乙烯对苯二甲 酸酯透光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保护层为含有紫外 线抑制剂的抗紫外线保护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驱动变色膜,其特征在于在没有涂敷抗紫外线保护层的透 光薄膜的外表面设有黏胶层,在黏胶层外表面设有可剥离保护层。
专利摘要光能驱动变色膜,涉及一种膜。提供一种可兼具反射性与透光性,并且能随着光线强弱而调整透光性的光能驱动变色膜。为层状结构,设有红外线阻隔层、抗紫外线保护层和2层透光薄膜;红外线阻隔层涂敷于2层透光薄膜的内表面上,抗紫外线保护层涂敷于2层透光薄膜中的其中1层透光薄膜的外表面。可适用于车窗、建筑物窗等。
文档编号B32B27/08GK201773236SQ20102050166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
发明者潘彩玲 申请人:潘彩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移动] 2019年02月13日 14:21
    夏天太阳西晒很厉害,希望有一种膜(或涂料)贴在玻璃窗上,没有阳光照射时可以透光,到下午西晒时能阻隔90%的光线。(不好意思,这种要求太高了)
    0
1